第八回 天火同人,屠龍四友(7)
四人與小妲己算不得衝突,畢竟對方只是驕縱德小孩子意氣。但四人各有心思,竟讓這賭鬥就此定局。
戎胥牟也在暗中思索其他三人的想法。他自然是為了藉機引出有蘇忿兄弟。
子受原本一心便要來斗獸,毫不奇怪。
而百里聞風剛剛看到那些奴隸慘死,便有些坐不住,其中更有兩名十四五少年,被五頭畜生以極為殘忍的方式撕裂分屍,甚至把玩,早激起了他的凶性,看他噴火的雙眼就知道他不是要斗獸,而是要殺獸。
但唯獨鼎人玉,為了甚麼,只是憐憫之心?他有些吃不準,總覺那雙狡黠的眼眸中,還藏著別的目的。
獸場有管事前來,提出要驗看幾人的修為,確認沒有銅骨大成,甚至戰力低於五獸,否則便不允許賭鬥。
最後四人在「生死勿論」的獸皮契約上按押了指印。
但其中三人銅骨初成,卻都有顯露了近乎銅骨小成的氣力,讓管事心中一動,暗中對手下作了一番吩咐。
之後四人摘去斗笠,各持自家兵刃。
子受也將重劍從背著的包卷中拎了出來,這裡是有蘇的獸場,有這麼多宗貴圍觀,他並不擔心帝神教的刺客。以他的身分,對方想要刺殺,只能用見不得光的陰晦手段。
倒是鼎人玉的貓狐九兒,因為太過顯眼,難以隱藏,才在它委屈的眼神中,被留在了寨子。
四人縱下高台,一同躍入獸場。
隨著他們進場,四周的喧囂頓時高了數倍。
那些宗貴子弟都是有見識的,見四少年身手矯健,其中兩人更是衣著不俗,知道今日有幸看到了難得的宗貴子弟下場斗獸,這在過去也常發生,雖不奇怪,但卻令人期待和激動。比起那些卑賤的斗奴來說,宗貴的性命可是矜貴許多,這要是被殺,才刺激人的心跳感官。於是紛紛起身觀瞧甚至吶喊。
「咬死他們,咬死他們!」有些是專門來看死人的,越是殘忍越是興奮,尤其剛剛山龍子的各種撕咬,便看得他們熱血沸騰。
但零星也有給他們叫好的,「小爺可是賭了你們贏,要是敢輸,就給我死在場里,否則小爺也不會放過你們!」
五頭山龍子在場中央吃得正香,也沒有鬧著衝上高台,但忽然場中嘈雜聲起,往往這樣的情形,便是又有鮮活的獵物被放進來。
於是五獸不約而同地抬頭,見又有四人,但卻不象平日的那些斗奴遠離躲避,而是向它們走來,走得雖緩,卻很堅定。這大大激怒了五獸,特別是那隻大的頭獸,沖幾人嘶吼一聲,又對同伴低吼著。
四獸舍下食物,跟著它汩汩地迎了上去。
近看這五頭山龍子,高過眾人半身有餘,凶煞之氣畢露,較之高台遠觀,果然駭人許多。長嘴利齒,其咬力不遜於鱷龍。
百里聞風拳頭早捏得咯咯作響,第一個舉起弓,就要衝過去近射。他清楚畜生們皮糙肉厚骨硬,自己的遠射幾乎只是給它們撓撓癢。
鼎人玉一把將他拉住,「你不要衝在前面!那五頭山龍子,最弱的都有銅骨小成,最大的那隻頭獸,我估摸已經接近大成之力了,先前那大成的獸場高手在壓制它時都很費力的。而且這山龍子極為敏銳,你的箭,甚至我的快劍身法,都很難佔到便宜。想要如昨日那般突襲,更是不可能了。」
她說著便看向戎胥牟,眼神示意他也要小心。其實昨夜她多次試探,始終不相信他真是麋氏之人。總覺得與她惦念的那善良又聰明的戎胥貴族小哥,兩人有幾分相像。
戎胥牟見她好意提醒自己,微微點頭,心下明白刺客一旦正面對敵,一身本事便要廢掉大半,但他也不是尋常刺客。
趁著幾頭畜生並不急於接近,逡巡前行,仲牟低聲道:「你們覺不覺,這山龍子的性子與狼頗為相似?既狡猾又謹慎,懂得圍獵,懂得配合,懂得趁虛而入。但也跟狼一樣,總是試探,輕易不會傾盡全力。我猜那頭獸仍然會留在後面,我們也學一學,百里聞風,我們三人會將你護在中心,你來發箭接應我們。」
「這是個好主意!」子受回想剛剛那場斗獸,山龍子的舉動,果然印證了這番推論,便豎了個大拇指,難掩他眼中的興奮。
「那頭獸每每躲在後面發號施令,可惜若是帶九兒來,九兒就能告訴我,它大約在說甚麼。壽德,你居中,要時刻警惕那頭獸的突襲,我善於群戰,讓我來牽制其中兩頭。」
四頭山龍子當先,半圍住四人,一個個留著涎水,兇狠的盯著他們。
見最大那隻頭獸果然在身後指揮甚至伺機突襲,四人心中都清楚,先殺小的。
其實四人正面對戰五獸,在子受不用巫血秘法的情況下,並不容易。子受的秘法儘管暴露給帝神教,但也並非盡人皆知,尤其是有虛弱的遺症,不能輕用。
四獸經過了初時的試探咬襲,便輪番衝擊三人的守陣。三人憑藉銅骨小成的戰力,加上身後百里聞名的箭配合,一時倒讓四頭畜生占不到便宜。但四人也奈何不得凶獸,因為它們實在是皮糙肉厚骨頭硬。
突然頭獸又開始低吼。四頭山龍子聞吼,當即繞行,將四人徹底圍在當中。
站在兩側的仲牟與鼎人玉也跟著側后移挪,迅速將百里聞風包攏在中心。
四人五獸,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五獸時而強攻,時而繞行,時而突襲,時而夾擊,端的是狡猾無比。而四人的小陣卻也守得水泄不通。
雙方一時僵持在獸場中,倒讓周圍的看客,興奮不已,大喊不止。
四斗者個個少年不凡,但最吸引目光的不是氣力最大,已數次化解頭獸突襲的子受;也不是出手刁鑽狠絕,總給人不寒而慄之感的的戎胥牟。而是鼎人玉面對兩頭山龍子時,那輕盈矯捷的飛舞身形。
高台上的宗貴子弟,不像戎胥牟常年易容對其知之甚詳,而是大多缺乏辨識經驗。只覺鼎人玉唇紅齒白,俊秀得有點女子氣,但配上她那劍影身姿,總有種說不出的美妙。
於是一個個在高台上激動吶喊,甚至有些本希望他們被山龍子咬死的,也改換了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