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封商> 第一回 水山蹇,鳳鳴岐山(4)

第一回 水山蹇,鳳鳴岐山(4)

  殷都,是商國的都城,縱跨洹水。

  城邦中心的王宮治事大室內,商王子托面南跪坐,正與石階下左右兩列臣卿議事。

  望著內史呈上的竹木之刻,子托一臉難解的愁結。

  儘管此時的文字多刻於甲骨、玉石或銅器之上,卻也有不少用竹帛記錄文字,做成冊典。相傳這竹木之刻正是商族的始祖子契所創。

  子托面前的竹刻注著近年王畿大邑內諸般災害,尤以硃砂塗紅的「大旱」兩字最為刺眼。

  「朕登位十三祀,一向敬帝神、重犧牲,遠勝先王,難道朕還不夠心誠,竟使帝神屢屢降罪於我大商。看看這連年的大旱,收成不繼,糧荒不斷。今日更聽聞殷城內洹水竟三次絕流。巫咸你倒說說,朕還要奉祭些甚麼,若能求得大雨,這王宮有的,子族有的,諸國有的,任你等征取!」

  一時氣悶,子托的手掌狠狠拍在身前木案上,案幾應聲斷裂。

  上首面西跪坐的黑袍男子,攝人的雙眸中精光一閃而逝。

  他抱拳躬身道:「回王上,臣宿夜勞心此事,令貞人們多次貞卜,帝神示下,有子姓的侯伯妾婦不敬帝神,才惹怒了上天,臣不敢輕言,直到昨日卜尹巫歷呈奏,神示所指乃是梅伯妾氏。貞卜的龜甲在此,還請王上過目。」

  這巫咸,任左相尹,巫氏一族族長,更是帝神教當代大巫主。

  據說巫咸這個名字,源於巫氏始祖,曾是黃帝時赫赫有名的東夷大巫,善觀天象,定星辰,自創了牽星筮(shi)占之術。他的後人便以巫為氏,更以巫為業。大堯王時曾用巫氏子孫為相。到商王太戊在位時,巫氏再掌相權,改用始祖巫咸之名,並創立了帝神教。此後每一代大巫主都自稱巫咸。

  子托示意,便有侍奉左右的小臣上前,從巫咸手中取來一龜甲,只見龜甲被燒灼的裂紋處刻有似形如畫的字。

  『庚戊卜,歴貞。勿烄梅伯妾玉及小女,亡其雨,帝降我旱。』

  子托讀罷心中一驚:「這是要用梅伯妾婦母女烄焚來祭祀帝神?」

  「大王,卜問所示,不烄焚則無雨,帝神必將繼續降大旱於我大商。」

  「梅國是我子姓方國,茲事體大啊,朕聽聞,梅伯女兒出生時有群蜂飛迎的異象,她可是梅伯心頭之肉,巫尹,你看能否尋個平常巫女頂替?」

  「萬萬不可」「茲事體大啊」一眾臣卿紛紛反對。

  「臣當為王上和諸位說一說古時旱魃之事,傳說這旱魃本是帝神請來破蚩尤巫法的神女,但我巫氏一族千年秘傳,這旱魃原為童身,本是蚩尤統領的九黎大巫血脈,因不敬神明而失去人身生氣,化為屍魃。反助帝神誅滅了蚩尤,可算是神罰蚩尤一族。王上仁慈,想用尋常巫女頂替,不知王上怕不怕天降神罰?莫非王上忘了先王的雷劫之厄?」

  托王聽到此處,想起先考的橫死,心中忐忑,也不想再為一方侯伯的妾氏費心,心一橫道:「罷了,此事便交由巫尹處置便是,希望梅伯能體諒我大商百姓諸族之苦,莫要怨朕才好。」

  說罷他提起竹毛之筆蘸上硃砂,在龜甲上,批上血紅的『茲用』二字。

  「王上,為了解大旱之災,臣還有兩道貞卜呈上。」說著又取出兩塊龜甲。

  子托看過第一塊龜甲,蹙眉道:「箕地之北的牧場,朕還記得曾在那裡田獵,是塊草肥水美的地方,但數年前就賜給了征伐召國反叛有功的黃氏一族。」

  他沉吟片刻,心中稍作權衡,便有了決定:「也罷,傳命給黃伯,箕地牧場征為帝神畜牧之地,交由巫氏照看,朕自會另賜土地以作補償。」說著在龜甲上再次批了『茲用』。

  批罷再看第三塊龜甲,並未言語,只讓小臣將龜甲遞給了正對巫咸跪坐的右相尹。

  右相尹伊重,伊氏一族宗長。先祖伊摯,曾是商國大湯王的相尹,因興商滅夏的大功,不但令伊氏長盛不衰,更在死後與另一大賢薛尹入了大商的宗廟,封了祖神,被各代商王祭祀。

  伊重先前雖未出聲,但臉色已是不好,如今接過龜甲仔細觀瞧,當即怒視巫咸道:「荒謬!六千四百羌奴在八大祭場血祭?巫尹不覺得有些過了么,這批羌奴乃罪臣周季歷早先所獻,已被大王賜予了王畿內的子姓十八氏家和一眾臣卿,如何還能征回?」

  大室內其餘重臣聞言,紛紛點頭稱是。

  巫咸不慌不忙道:「難道在伊尹眼中,各家這百十羌奴比旱情還要貴重,為了這大旱,梅伯可是要犧牲愛女。」

  伊重下首早有臣卿道:「自左尹任居以來,力主在多國營建東西二母和五工臣七座祭場,費耗頗多,諸侯伯們早已怨聲載道。」

  伊重擺手止住對方所言,道:「據老夫所知,數個祭場尚未完工,就算羌奴征齊,怕是也要等來祀才能祭用,巫尹倒是好算計。」

  巫咸笑道:「這些羌奴祭祀前,搶修祭場,也是物盡其用,早一天血祭,早一天解王上之憂,想必伊尹不會捨不得族中的羌奴。」

  「老夫自是不會為數百羌奴而吝惜,但王上也知,羌奴最是損耗大,如今各家怕是連半數也不剩了。」伊重嘆道。

  巫咸輕笑道:「臣倒是聽聞,摯侯上月帶著近千羌奴,拜訪了王畿多家,對了,便是先去了伊氏的封地,據說走時羌奴確是不剩一半了。」

  「哦,竟有此事,摯侯此來何事,為何不見他前來殷都朝拜。」托王不滿道。

  只聽巫咸又道:「臣倒是略知一二,摯侯怕是為罪臣周季歷求情來的。」

  伊重忙躬身道:「王上,周季歷因桀驁犯上之罪,如今已關禁一年有餘,但他率周族為我大商先後平滅十三戎部,畢竟勞苦功高,如今不少侯伯為他執言請命。」

  「糊塗!」話音未落,便有一老臣出言呵斥。此人是王族的宗學耆老商滕,他那一支子姓小宗百多年前封在商舊都,因而以商為氏,族人多以貨運販賣為營生,也同時收集些各地風土人物,助族老商滕撰寫典冊。

  商滕操著蒼老的聲音道:「周季歷何許人也?野心勃勃之輩。先王賜他土地,大王更將軍行最高的『牧師』一職委授於他,掌擁征伐戎族之權,恩信之厚歷代王室罕見。但他卻假借伐戎的機會,屢屢擴張周國轄土,十餘年欺壓周遭各邦,早有不臣之心。」

  「商老所言不差,大王封他氏周,但他與族人卻仍以姬姓自稱,這是要與子姓王族比肩,如今畏罪逃脫便是明證。」有臣卿應和道。

  聽到臣卿說起周季歷,托王惱道:「黃袞已領命追捕周季歷多日,難道還沒有抓到?」

  見眾臣沉默,巫咸藉機言道:「有一事正要稟報王上,據羑(you)里塞正費兆告罪,雖說費氏一族監押不力,但周季歷其實並非自行逃脫,而是有高手暗中相助。」

  子托惱道:「是何人如此大膽,莫非是摯侯,是了,他的長女是那周季歷的大妃?哼,他怕是忘了武丁朝因何奪他薛氏封國,若非先王感念薛祖的功績,封他先父於摯地,朕又以侯爵加封,竟然還敢心向外服的周氏!」

  商滕聞言哼了一聲:「如今想來,當年周亶老賊遷族周原,苦心謀划讓幼子季歷與摯侯結親,更越過長子伯泰和次子仲雍,將季歷定為祀子,繼承周伯之位,這是早早便為周氏在我大商找好了內應。」

  「王上息怒,摯侯雖疼惜嫁到岐城的長女太妊,但絕不敢做悖逆大王的事。」伊重忙道。

  「周季歷的巫武遠在黃袞之上,伊尹派黃氏抓捕,不知是不是有意縱虎歸山林啊。」巫咸嘲諷道。

  「左尹大人這是污衊,那黃氏的執奴在諸族中,也屬頂尖,黃袞身為犬亞,最善追蹤,右尹大人這是應對及時阿。」有臣卿道。

  「若黃袞有負伊尹信重,那該如何是好,臣看那時王上也不必補償黃氏甚麼牧場了。」

  「王上,臣一面派出黃氏,一面也已派人連夜傳令各國侯伯,沿途攔阻。」

  「那豈不是要鬧得諸國皆知。」巫咸道。

  托王聽得臣卿吵作一團,一陣頭大,喝止道:「好了,朕的兩位王兒子羨和子干,正在戎胥和崇國出使,聯合兩國之力,助吳伯泰,重掌周國。就算周季歷逃回去,怕也是自投羅網。」

  眾卿聞言紛紛稱「王上英明」,又聽托王嘆道:「近年天災之下人心惶惶,諸國不寧,尤以西方的西戎部落,北方的鬼族部落、東南的夷人部落,時不時侵擾我大商。若放任周季歷這等強人,朕心實在難安阿。」

  此時有小臣上前低語,托王便道:「不想已是大食時分,朝議了如此之久。去將盂伯進獻的美酒呈上,朕要與眾臣卿飲享。據說此酒乃粟中上品白秫(shu)輔以菖蒲、草木樨等藥草釀泡,解乏去瘟,酒小臣曾向朕誇其滋味,今日便與眾臣卿品嘗。」

  不多時,席筵鋪好,矮几擺上。酒宴開始,鐘鼓鳴和,琴塤悠悠。有麗人舞,婀娜多姿。霎時酒香滿室。

  商王子托飲了些許酒水,或因諸事煩憂,心有鬱氣,不多時便已醉倒,被小臣和侍婢扶入後宮安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