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堅定立場
李世民不知道長安的朝堂最終會采取什麽樣的策略應對,他現在隻想將商州守住。
雇傭兵的事情傳開後,很多勢力都心動了,跑商固然賺錢但哪裏有做雇傭兵來的多。
他們如今的情況隻不過是順勢而為,不帶表他們就會擁護幽州或者唐國。
沒有地盤的苦楚就是隻能通過商業來養活他們,此時有一個賺錢的機會或許還能夠揚名立萬重新打下地盤為什麽選擇不呢。
李世民是最能了解反王們的想法的,雖然隋國土地上沒有地盤可以爭搶但是吐穀渾和吐蕃有啊。
憑什麽動那些人來幫忙,要雇傭的錢財命就不重要麽,再很多人都從事商隊行業有安穩的錢財賺為什麽還要冒險。
正因如此,李世民則給他們花了一張大餅。
吐穀渾與唐國接壤,若是能夠占據下來自然能夠成一方勢力,甚至建國都是可能。
想要地盤可以向吐蕃龜茲征戰,有大量的土地滿足需求,隻不過條件是刻苦了些,但怎麽也能有一方之地,不至於窩在各個勢力之間低調生活。
消息傳遞出去後,張仲堅的反應是最大的因為他的遠大理想還沒有實現,一直都想打下一個底盤好好經營。
蕭銑則是淡定得多,並沒有表示要帶人出征,如今蕭家的商隊運營的生意都還不從犯不著去冒生命危險。
這也可能是他歲數大了不想折騰的原因。
“蕭家主,這次張某是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績的你真的不想打下一片江山嗎?”
對於張仲堅的勸蕭銑是很心動的,但是他有自己的主見,雖然兩家這幾年合作密切但是沒有足夠的利益是不會冒險的。
“張家主,那李世民真的是很聰明,利用對抗吐蕃後拿出吐穀渾來分配利益,但是你想想過若是失敗了呢,前幾次的行動都沒有成功。”
蕭銑已經了解張仲堅的脾氣,不過還是在這個時候讓對方冷靜下來,並沒有順著他的話下去。
好話誰都會但是畢竟是合作關係,如果張家出事對蕭家並沒有好處。
“或許應該看看幽州會不會出動兵馬,若是幽州出兵此事八成可行。”
對比唐國,他們還是看好幽州,雖然幽州沒有建國但實力早就超出太多,下和平沒有征戰這樣的生活很好。
消停了幾年時間,蕭銑也算是有些明悟,錢賺的多享受的就多,打打殺殺的真沒有做生意來的自在。
至少在幽州勢力內都沒有等級觀念? 即便是你官員也與普通百姓沒有影響。
反而還要有責任感被百姓監督。
張仲堅不是聽不進勸的人,隻不過遠大理想的執念注定讓他不能平凡下去。
再有他們的處境跟李世民知道的一樣? 沒有地盤從事著投資商業的事情,在幽州的勢力內還必須遵守規則法令。
似乎他們都快忘了他們曾經都是敢於征戰下的勢力。
至今蕭家和張家的兵馬也有十萬多人,全都在從事商業活動,在南方沿海一帶也屬於非常有名氣的。
張家之前就是南方首富,自從幽州的投資進入他們跟著賺了很多錢財? 可以他們的財富不比唐國國庫的少。
“我意已決。”
張仲堅就是這般任性? 此次前來就是想要拉攏蕭銑一起出戰,畢竟蕭家十萬商隊實力不可覷。
“既然如此? 之前你的事情我就答應了,十萬人全都歸你。”
蕭銑是徹底的放下了? 之前招募的兵馬被張仲堅用家族的八成產業換取,這樣此次出征張仲堅將會有二十萬兵馬且都是騎兵。
自此蕭銑也正式的做起了普通商人。
看著張仲堅離開蕭銑清楚此去就不會再回來。
“來人,明去漁城辦理戶籍申請。”
蕭家山莊從明開始便落戶漁城? 蕭家的占據的地盤將全都成為漁城城守府所有? 山莊依然會歸屬肖家。
先鋒兵一直都容忍蕭家十萬商隊也是因為他們與幽州有合作協議? 如此以來漁城將擴大勢力範圍。
蕭銑是真的放下了? 成為一名商人也不比為了供養十萬商隊而不得不經營商隊。
管理這麽多人也是很心累的,收益的時候十萬人也會分區很多利益? 不然誰會聽從調遣。
將這些人轉手給張仲堅正好雙方都成全了對方。
張仲堅留下的地契房契非常的值? 從商業上來蕭銑這次是賺的太多。
張家變賣了所有的家產? 帶著二十萬兵馬去了商州不管李世民是不是真的他都有這樣的能力。
二十萬商隊重新作為士兵? 他們的兵器大部分都是以商隊護衛的身份時使用的? 可以兵器都是現成了弓弩這些兵器都是以前留存下來的,現在全都用上了。
張仲堅變賣家產後買了大量的糧食? 多到足夠二十萬兵馬用三年,而且還跟蕭銑有合作未來會提供更多糧食,錢都付過了所以隻能勝利。
李世民可能都不知道他的一個決定注定是要給自己帶來麻煩的? 危機也可能是機遇。
幽州城,李德看了李世民送來的求援書信? 對此沒有立刻做出回應,打下吐穀渾對他有什麽好處呢。
顯然沒有距離太遠,相反若是為了些錢財出兵勝利後李世民得到的將會是最多甚至可能唐國將會易主。
對幽州沒有好處的事情他不想做,但是吐蕃兵馬入侵對百姓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
對此幽州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與聲望的方麵考慮,不得不出兵還真是費力不討唐國好的事情呢。
若是運作一番或許能夠有更大的收益。
“先鋒兵出動盡快將吐蕃兵馬趕出去。”
李德做出決定,至此入駐邊陲的話不知道唐國會有怎樣的反應。
各方算計著利益得失畢竟這是下大勢是要順勢而為。
幽州報紙第一時間就開始發布消息,抵抗蠻夷幽州願意做一些事情,二十萬先鋒兵出征勢要將吐蕃趕出漢家土地。
經過一番運營民族大義的立場是堅定的。
李世民不知道真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最大的兩股兵馬分別來自幽州和張仲堅,四十萬騎兵到時候會讓唐國的朝廷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