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李密決定
徐茂公談不攏隻能讓人傳話回去,這次沒有完成任務對他來可不是好事。
瓦崗城城中宮殿內,李密正在欣賞他的五爪龍袍,稱帝的事情他已經想了太久如今時地利人和都已經具備他不想等下去了。
等從幽州采購物質回來他就要宣布這個消息,到時候想著邀請下勢力的首領們到瓦崗來參觀。
他們不回來,到時候讓幽州方麵出麵協調這個信譽他還是有的,目的自然不是在稱帝的時候搞事情。
就算他能也不能那麽做,那樣無疑是自尋死路。
稱帝可不能是自己了就行,像李淵那樣可不行,他需要讓很多人見證到時候還要給長安送去邀請函呢。
“徐茂公叫人從幽州傳回的信需要魏公親啟。”
貼身護衛打斷李密欣賞他的皇袍讓其有些不高興,想著可能是徐茂公已經辦妥采購的事情算下時間都出去快一個月了應該差不多。
他不擔心徐茂公會怎樣,因為跟隨的護衛都是他安排的人,隻是他不知道那些護衛到了與幽州之後就全都放飛了自我。
那麽多好玩的東西哪裏有功夫貼身跟著徐茂公,再隻要徐茂公不私自離開幽州就行,暗中看管的真沒有那麽嚴格。
要不徐茂公也不可能是一個人出去喝酒。
李密打開信件看了看才知道是真的出事情了,幽州方麵對采購的價格不滿意很多物資都提出了價格問題。
他現在哪裏有心思仔細思考這些問題,馬上將事情交給手下人去進行核算改變價格後他們的物資儲備的事情。
等出了結果李密才大體明白價格增加後比預計要采購的物資總量減少兩成左右,多少是對物資儲備是有影響的。
按照市價格來是一樣的等於就是沒有了優惠和低價貨運,李密想著提出反對可是從合作協議中他是一點都不占理由。
想起瓦崗的六萬精銳似乎從組建成熟後就沒有主動出過任務等於是跟幽州失去了配合,讓人感覺生氣是再難免的若換成他的話也是一樣的會憤怒。
幽州目前的態度還算好的,要是直接決絕售賣物資他們就真的沒轍了。
“派出商隊去幽州接應徐茂公。”
李密同樣是寫了一封信,價格談判他們是沒有底氣的所以隻能答應下來,誰讓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這些物資。
商隊還根絕調整後的價格又運了一筆錢過去其中有幾車都是鐵礦石少的兩成必須補回來。
同時又派出了單雄信過去,現在雙方的關係有些微妙所以讓他過去將關係拉進一些。
采購兵甲的事情雖然不可能大規模進行但是規模的買一些還是很有必要的。
單雄心得到通知後馬上帶著兵馬準備出發,在李密看來花出去的錢財不算多,畢竟他的宮殿的守衛不能太寒酸所以決定采購兩萬套尚好的兵甲。
檔次要比瓦崗城精銳配置的兵甲還要高級一些,李密為自己置辦東西重來不會顧及成本的,為此從幾馬車鐵礦石變成了商隊運輸的全都是鐵礦石。
不付出這麽多是真支付不起。
他登基的時候總不能太寒顫,所以該花的錢都是要花的再購買兵甲提高宮殿士兵的戰鬥力以後拉出去戰鬥絲毫不是一種浪費。
最終是否能夠派出誰又能知道呢。
單雄信呆在兵營中,他都感覺瓦崗城的事情都與他無關了畢竟沒有什麽事情讓他待的都快不知道做什麽了。
兵馬不能動,他能做的就見監督士兵們訓練,想要調動校尉出去狩獵都不行,還要靠他的幾百名親衛才行。
在他看來李密自從建設起瓦崗城後對戰鬥就沒有多大的鬥誌了,轉變的想一個富家少爺一樣除了做些商業的事情外就沒有往兵營這邊放。
這次總算是能夠從兵營出去了,接了一個貨運的任務,別看是貨運任務但是他知道商隊運輸的鐵礦可是用來換取必備物資用的。
等回去的時候他們將會拉著大量的米糧和商業貨物,按照李密的計劃采購的物資一趟未必能夠運完,到時候還能出來走多走一趟。
“單將軍,這次運輸就靠你們了務必不能出現狀況。”
李密在百忙之中還是過來親自督促兵馬出城,雖然隻是個形式但是擺出來讓百姓們看看。
等大量的物資運回來相信城中的百姓會安心的,因為那麽多的糧食會成為瓦崗城的根本。
他已經決定接下來的工作要讓百姓們多種植糧食,依照幽州的模式人家能行他們也一樣能行。
就是沒有了解幽州隻有一個大都督叫李德,開墾土地很容易麽,顯然並不是。
從幽州的開墾田地的經驗來看,首選要做好的準備就是有足夠大的土地才行這是必備條件,沒土地耕種什麽,所以土地是必須的,其次就是生產工具。
開墾時候用到的工具在幽州的工具都是鐵質的而且都是尚好的材料製作的,按照市價來不是普通百姓能夠買得起的。
在幽州提供這些工具,拿糧食頂替隻收取成本價而是不是當年收取。
因為第一年耕種的田產在現在的幽州來都是下一年開始征收工具的錢財用的都是糧食來抵。
之後就沒有稅務這塊的事情了,依然是城守府會按照三年的約定進行少部分糧食的收購,再之後就全都按照市場的形式來進行。
幽州發展剛開始的時候多是舉全幽州之力進行農務的所以工具這些東西都算是享受福利,後來加入的百姓策略就會改變畢竟不是同甘共苦的階段。
不可能讓人過來就享受多麽好的福利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有些錢財還是要繳納的。
即便這樣也是由城守府負責的多幫著百姓們開墾。
再次就是田地產量的增加與多年培育的良種有關係,更有科學的種植技術支持,最重要的是多種化肥的使用才達到現在這種成就。
除非管理者是有大毅力大魄力之人堅持推行類似幽州的方式才有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