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人間煙火
大沁王朝自推行科舉功名製以來,每年都會在汝陽城中舉行一次春闈大試,四十年來雷打不動。
春闈大試作為九郡聰明讀書人的最後一場較量,名落孫山的不代表學識不好,大多不過是差點心性磨礪和運氣成分,金榜題名的書生點翰林一朝成名天下知,前途無量。
汝陽城內有些趕考的士子今年三月沒能考中,回鄉山高路遠,就都留在天子腳下了。
京城居不易,尤其對這些窮讀書人更是殘酷非常。
新年將近,在京讀書人實在是混不下去了,這幾日會擺攤賣些對聯字畫換盤纏,幾千人在出攤,各人生意都不景氣,有時候搶生意還會出現書生意氣之爭,麵子不要了,生意也不要了,大打出手,有辱斯文。
玄空山一大一小兩個和尚滯留皇宮講經,柳易出宮之後無事可做,每日提著木劍四處閑逛。
臘月二十五,天下大雪,柳易登紫金山。
柳易在紫金山頂見到一座道觀名為紫金觀,可能是在玄空山待太久了,柳易對道觀天生親近。
柳易拿出行囊中的道袍蓮花冠穿戴整齊後才緩緩進入道觀之中。
柳易進觀之後隻見門內有一個小道士,粉雕玉琢較之玄空山上的三個孩子還要俊俏幾分。
小道士在大雪天氣依然隻穿單衣,見有人進門之後小道士習慣性遞上一根竹簽。
柳易沒有伸手去接。
小道士心想山下很多人都知道他解簽極其靈驗,還有人不要他幫忙解簽?
小道士抬頭一看,隻見一個身材消瘦修長的道士提著符劍,小道士在木劍上停留了一眼之後再無興趣,對於黃色道袍他也當作沒看見一般,兩眼直接略過柳易的五官,停頓在柳易那頂蓮花冠之上。
道家等級森嚴,蓮花冠是道家地位極高之人的象征,小道士望柳易的穿戴應該是玄空山的樣式,笑問道:“道兄來自玄空山?”
柳易點頭附和。
小道士自言道:“難怪了,天下道統出身的道士就是不一樣,戴一頂蓮花冠行走世間,極有麵子。”
小道士在此打量柳易手中提著的木劍,笑道:“道兄所提之劍並不是道家符劍樣式,好像也不是桃木材質。”
柳易嘖嘖道:“見識不凡啊!”
柳易不再說話,開始進入大殿。
身在道門,入殿拜神天經地義。
柳易在大殿拜神之後出了大殿,在院中開始練劍。
小道士翻過桌子,一溜煙跑回大殿拿了一個巨大的供品餅子,又從他在大殿開辟的倉庫裏抓了兩捧瓜子兜在衣襟中。
小道士準備好了一切之後坐在台階上望柳易練劍。
小道士一邊望嘴裏丟著瓜子,一邊小塊撕著大餅往嘴裏塞。
屁股下的石階很冷,但小道士沒有要起身拿凳子的意思。
小道士看得津津有味,渴了他抓一把雪放嘴裏嚼著,餓了他吃一口大餅,閑著沒事幹他可以嗑瓜子打發時間,如此往複。
小道士覺得柳易練劍應該很厲害啊,他準備試一試。
柳易試著不然雪花近身,卻始終沒能做到。
小道士大跌眼鏡,這就是玄空山的道士?好歹也是天下道統的執牛耳著好不好,怎麽就這麽水來著?
小道士吃完最後一口大餅,一手提著衣襟站起來,一手抓著一把雪朝柳易扔了過去。
柳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易後背好似長了眼睛,木劍斜插在後背將那一顆雪球彈了出去。
柳易十分驚歎小道童的力道,剛才那一式將柳易背後的傷後震了生疼。
小道士玩心大起,快速丟出七八個雪球,無一例外都被柳易用木劍拍了回去。
小道士越丟越快,鵝卵般大的雪球一個個快速扔出,雪球到達柳易身前時已經不下二十個了。
柳易或擋或拍、或挑或刺,快速將二十多個雪球的大陣化解。
小道童最後笑道:“道兄真是好心性,簡簡單單的劍招能練出千萬遍,竟然給你練出了精純劍以出來,那一著殺招你同樣是練了千萬遍,卻是長進不大。”
柳易停下身形,擦幹了額頭上的汗水後抱拳笑道:“一劍三式,偷師杜鶴離的劍招。”
小道士抱拳回禮,衣兜裏的瓜子落了一地。
小道士攤手長長地歎了口氣,小大人一般,不如意。
大殿的屋脊之上坐著一個老道士,籠著衣襟歪靠著身子。
隨後又有個踏雪無痕的道士上到屋脊來,來人說道:“顏小子又偷供品了,你得好好管教管教,‘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不可不防啊。”
老道士點頭答應。
來人看著師兄的表情就知道師兄不但不會批評教育,說不定私下裏還會誇獎一番。
來人笑道:“這麽多年你還是喜歡坐在屋脊上啊!”
老道士回道:“臭毛病了,人都快入土了,也沒想過要改正。”
來人問道:“那小子練劍師兄覺得如何?”
老道士笑道:“極好啊!”
來人覺得師兄又敷衍他了。
練完劍之後的柳易準備下山。
柳易下了紫金山之後一路乘船往西穿過整個汝陽城。
汝陽城西邊有一座山名叫棲霞山,夕陽西下之時,半邊天的紅霞如同棲息在那座山上似的,所以前世人將那座山取名棲霞山。
柳易開始登棲霞山。
棲霞山又大又長,若隻是一個小山包也不能得“棲霞”之名。
棲霞山上有一座棲霞寺,棲霞寺是除了慈恩寺、楞嚴寺、法華寺之外最大的寺廟。
香火供養而言,分居於三岸的三個大寺香火要比棲霞寺興旺得多。
棲霞山山高路遠,又沒有多少特色,京中之人嬌貴又眼神毒辣,沒有看得上眼的特色他們懶得爬那麽多級台階。
棲霞寺在京中四大寺中也太平凡了點,善男信女們上一趟山多半是半個和尚也見不著。
曾經有人逮著個和尚問過為何上山半個和尚也見不著?
那個和尚一副欠揍的表情說見著半個和尚的話還不嚇死人呐!
棲霞寺的另類可見一斑。
柳易上山同樣隻見大寺,不見一個和尚,也沒見到一個行人。
柳易返身下山的時候聽到身後有人以蒼老的聲音說道:“你也被人放進三教之爭中了。”
柳易轉頭去看,一個人也沒有。
興科舉之後三教之爭早已變成了兩教之爭,莫名其妙。
……
……
臘月二十六,囊腫羞澀的柳易買了筆墨紙硯一應之物。
忙了一早上的柳易下午就在西岸開始出攤了,他也做起了賣春聯的生意。
柳易字寫得不算好,就以大字代替小字,筆畫粗壯,看起來極具喜慶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臃腫富態,再加上柳易心思活絡愛吆喝攬客,開工就賺了二十兩銀子。
柳易旁邊的那個書生就不行了,神情木訥,張嘴半天也沒有聲音,因該是個遇到陌生人就不敢說話的結巴。
那個書生好像腦子有病,新年將至,喜氣洋洋,所有人都是穿著紅炮子歡笑著迎接春聯,就他一個人十分另類,偏生要在這時節賣白紙挽聯。
挽聯無人問津也就罷了,由於受他的影響,附近幾個臉皮子薄、不好意思吆喝的書生的生意也受了極大的影響,有顧客前來挑選的時候免不了會四處張望兩眼,一不小心看到白紙挽聯後索性將手中十分喜慶的春聯也扔了就走。
好些個笑著來逛街的城裏人見了之後少不得罵上幾句,大過年的見了白紙春聯,眾人心情都不會很好。
一根筋的藍袍書生這幾日在好多地方擺過攤子,南岸他也去過了,那邊都在等著大官青睞的書生們早已使出渾身解數,書畫雙絕家裏並不缺錢的書生們早就高價買了出攤的好位置,無不擺出平生最好的字畫。
藍袍書生因為隻賣挽聯,到哪裏都在被排擠,實在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位置了才選擇來西岸擺攤。
柳易看著這個一根筋的愣頭青,真是佩服佩服。
天子腳下,首善之區,汝陽城從來不缺讀書人,煌煌大城裏的百姓們世代在汝陽城裏紮根,哪家都有幾個讀書人的親朋鄰裏。
過年時節大戶人家從不缺春聯,大戶人家有丹青聖手的好友贈送的春聯,上官賞的春聯,下麵官員送的春聯,隻有貼不完的,沒有不夠貼的。
小戶人家也有幾個書生親戚,首善之區的百姓也改不了愛占便宜的心性,春聯一事上也會想著法占便宜。
他們很多天之前就跟侄子輩的讀書人說過過年時需要幾副春聯了,書生們的字有人認可了自然高興,經常都是滿口答應不在話下。
等到家裏米糊熬好了的時候那些親戚才會拿著紅紙匆忙地來向書生討要春聯,不客氣的親戚們經常是在書生寫完之後就拿著對聯風風火火地離開了,三瓜兩棗也不會留下。
書生麵子薄,不好意思要潤筆,有些個腆著張厚臉皮的親戚更是過分,對聯所用的紅紙都需要書生自己出了他們才滿意。
讀書人氣量大,可能就算是家貧也不會計較這些,但有些親戚不但不念好,反而得寸進尺,看到鄰居家貼的春聯也是侄子幫忙寫的,並且念著比自己家的喜慶的時候,潑婦們反倒會去罵侄子幾句,什麽有辱斯文的話都說得出口。
柳易剛搬進小巷住了幾天,臘月二十九酒有兩個人來認親戚了。
什麽姑父家姓這個,侄兒娶了哪個姓的媳婦。
他們知道柳易是讀書人,又見到柳易屋內有一身華貴的道袍,自然是想著法攀上親戚關係,什麽時候寫寫書信、什麽時候化解鬼神都需要人。
世代生活在汝陽城的百姓間有一句俗語:遇到外地人的時候,能動嘴巴說的動的事就別胡亂花錢,否則是給天子跌份。
城中大街上的百姓可能知道什麽叫端莊,小巷子裏的百信則是潑辣慣了,愛占便宜的心性也習慣了。
小巷裏這家的洗腳水潑到了那家的屋門口,都是要吵架的,有些個跋扈的婦人經常是吵著吵著就跳上前去撕扯了。
旁人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白花花的胸脯子能露出來,不看白不看,看了的話,生津止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