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道法自然,唯禮匡之
小聖賢莊內曲水貫通,泉池徐徐,曉風和暢。眾人隨著曉夢的步伐來到廊橋之上,不明所以。
“前輩請。”伏念仍以晚輩自居。
曉夢秋驪劍出,一點淡淡的道韻自然而生。
就在這一刻徐徐飄落的樹葉停止了旋轉,飛絮掛滿穹蒼。
微微拂動的春風靜止於虛空。
人物不再動作,樹枝不再搖晃。
仿佛這個世界的世間被人為停止了!
但易中行卻知道,並不是!他的劍心依然堅固不移。
思維,好似被拉得極為漫長,每一個念頭運轉,一個輕微的動作都變得異常緩慢。
但是下一個瞬間,眾人的思感便已恢複正常,隻見曉夢劍指水麵,劍氣盈滿外溢,形成一道綺麗的紫色光輪。
水麵沸騰,水流盤結,浮出一個巨大的“道”字。
精細控製每一股至柔水流,化無形為有形,使之凝聚成字,確實令人驚歎。但易中行的關注點並不在其上,反倒是剛才曉夢顯露的道韻更讓他在意。他注意到,一片黃片飄落,從曉夢內力籠罩的紫色光輪中劃過,卻瞬間青翠欲滴。等到飄離光輪,便青綠不再。
“這莫非就是……天地失色!?”
道家天宗的絕學天地失色大名鼎鼎,易中行穿越前即使沒有看過秦時明月動畫,也曾在其他中看到過這一招。易中行此時細細體味,略有所得。
見識了曉夢大師的手段,伏念亦揮出太阿劍,以聖王劍法中的“滄浪之水”控製水流,在水麵上凝聚出一個“禮”字。不僅如此,更是讓“禮”字豎立,而不僅是浮在水麵上,壓過曉夢一頭。
“道家以天道禦萬物,無為而無不為。伏念卻給水性無常立下規矩,讓它們有序遵循。儒道之別真如涇渭分明啊!”楚南公感慨。
扶蘇亦對著湖麵上的兩個字深思不已,劍道如治道,天下滔滔,民心如水,不知是應該因勢利導,還是克己複禮,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易中行打量著扶蘇,這位大公子,他以往也曾見過。“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先秦以佳木芳草比喻君子名臣,可見嬴政對扶蘇是多有期待的,而扶蘇本人也的確是“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
隻是扶蘇有一個與衛太子劉據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眼見國家兵戈強盛,民生凋敝後,過於重仁、重儒。這就幾乎逆轉了始皇帝與漢武的政策,而與整個朝堂相背。所以衛太子有巫蠱案,而扶蘇被李斯、趙高聯手驅逐。
相比之下,扶蘇麵臨的局麵比衛太子還要糟糕、漢武帝時期至少明麵上沒有大的反叛勢力,而先秦時代,六國遺族從未放棄複國。休養民生可以,但以懷柔手段安撫六國遺民,即使是易中行也不看好他繼位後的結局。
這裏可以用另一個例子來對比,那就清朝末期。
清朝黑暗腐敗自不諱言,用屠刀鎮壓了中華大地兩百餘年。乾隆後期,國力就開始不可避免的急轉直下,但一百多年過去,清朝卻仍然存在,即使是甲午戰爭這樣的重大轉折也沒能讓清朝如它的前輩們那樣迅速崩潰。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獨裁。
清朝的滿人始終牢牢控製著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權力。以致於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些漢人精英從未想過反抗,隻能當糊裱匠。清朝真正崩潰是從慈禧死後,獨裁鬆動,革命黨滲透進新軍,很快就打響武昌起義,偌大的清朝幾乎是一夜之間山河變色。
大秦帝國也是如此,嬴政在世之時,帝國無比穩固,但他死後,胡亥繼位,僅僅三年時間,偌大的帝國就分崩離析。易中行注意到,許多楚漢相爭中的名人都是在秦二世元年登上曆史舞台,由此可見一斑。究其原因,就是秦二世的統治力比起始皇帝實在弱了太多。
見了伏念的手段,曉夢不以為意,她加大內力輸送,不僅將“道”字立起來,更是脫離湖麵,懸浮在半空中。
又以心若止水心法,從“道”字上不斷分離出水珠,整整三十六顆水珠,環繞“道”字舞動。
這玄奇的一幕不僅在場的儒家弟子們看得震撼莫名,就連楚南公也發出驚歎。
“心若止水和萬川秋水雖然都是道家天宗的絕技,但一個放,一個收,內功心法截然相反,曉夢居然能將這兩種心法融合在一招中使用出來,很厲害啊!”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欽佩莫名之時,曉夢又有了動作,之間秋驪劍起,那水流組成的“道”字轟然瓦解,徑直爆散成數百上千顆水珠,排列成陣,蔚為壯觀。
這其中的每一顆水珠都需要一股獨立的內力進行控製,這股內力中還同時包含著萬川秋水和心若止水兩種心法,曉夢竟然能同時控製上千股內力。
便是易中行此刻見到,也是心頭大震。
要知道為了練習劍器奔流這門有前途的禦劍之法,他也花了大力氣習練如何分散控製內力真氣,但到如今連曉夢的一半都做不到。
排列整齊的水珠在曉夢的控製下,以不同的數目各自結陣,或八卦、或方陣、或尖錐,衝向伏念的水流“禮”字,撞擊而去。且連環成線,循環往複,隻是片刻時間,就將“禮”字完全擊毀。
這樣的靈活性,易中行更是難以望其項背,隻能暗自歎氣。這就是天之驕子的恐怖之處,真是比不了。
伏念額頭見汗,十分緊張,但他很快想到了破解的辦法,太阿劍輕揮,湖麵驟起波瀾,掀起的浪花不斷旋轉形成漩渦,將曉夢控製的水珠全都吸入。幾股水流混合,在伏念內力的牽引逐漸塑形,竟是蓮花朵朵,荷葉田田。
更妙的是,在伏念一聲“開”字後,這這些水流蓮花竟是花蕾綻放,栩栩如生,清荷搖曳,生機盎然。
這強大的衝擊力甚至令公孫玲瓏手中的麵具落地都沒有發現。
“知海無涯,見花問道。伏念真心求學,希望曉夢大師不要見笑。”伏念謙恭道。
曉夢收起秋驪劍:“道可道,非常道。儒家有你,不錯。”
“受教,謝前輩!”伏念亦收劍而回,一池清荷水蓮,應聲落入水中,嘩啦啦一片。
伏念在對內力的操控技巧上敗於曉夢,但此次不是單純的比劍,而是論道。
伏念的“見花問道”確實展現出了另一種有別於曉夢的對內力的極致控製力,因此曉夢亦認可他的實力。
易中算是眼界大開,原來內力真氣還可以做到如此程度。相形之下,他在這方麵的探索卻是泛善可陳,羞愧不已。果然不能小瞧天下人啊。
“真是神乎其技,好一個見花問道,好一個非常之道!”扶蘇麵帶笑容,也為見到儒家與道家兩種完全不同的道而高興,“今天兩位大家為我們所有人上了一課。”
“公子,那這第三場比試的結果?”李斯問道。
扶蘇略作思考後說道:“這樣的比試,我看勝負已經不再重要。”
扶蘇此話一出,就意味著最近對儒家小聖賢莊的懷疑種種都將到此為止,儒家算是度過了眼前的難關。
以劍論道以這種結局結束,對儒家小聖賢莊來說可算是完美的結局。
隨著公子扶蘇的離去,小聖賢莊再恢複平靜。
儒家三位當家在亭中下棋,伏念以一對二,同時與張良、顏路對弈,易中行在一旁觀棋。
“子易接下來有什麽打算?”張良忽然問道。
易中行也不隱瞞:“墨家北上燕地,蓉姑娘與雪女消息全無,我有些擔心,因此決定去看看。”
伏念在兩張棋盤上分別落字,沒好氣道:“小聖賢莊中又出了妳這樣的高手劍客,萬一哪一天忽然變作了另一個人,儒家的麻煩可就大了。”伏念顯然也已知道易中行的身份。
“無妨,如今世道變幻莫測,江湖上風起雲湧。平靜的日子已經沒有幾天了。”
大家仿佛都在等待著一個信號。
始皇帝嬴政深不可測,易中行這麽多年也沒試探出什麽,但他卻又異常的肯定,一切的一切都會按照它們應該有的樣子,一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