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劍出天元> 第九十六章 壽終正寢

第九十六章 壽終正寢

  匯聚天下大勢的南京城之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不過這隻是知情人的看法,在普羅大眾眼中,這場人魔之戰可謂精彩紛呈,最後連仙人都降世了,幾如神話再現。很快就被人編成戲曲流傳開來,名叫“仙子降魔”,廣受好評。


  大明皇帝意興闌珊地班師回朝,留下王振處理南方的爛攤子。


  正如楊豔所說,就算皇帝知道魔刀便是這位仙子帶來的又如何?他連楊豔、杏兒二人去向何方都不知道,難道還能跨界追殺不成。


  這江山被這兩個女人弄的一團糟,皇帝卻還得捏著鼻子給她建廟立祠。唯一能出口氣的大概就是,皇帝將這番救世功德算在了九天玄女娘娘頭上,反正民間大多也是這麽認為的。至於一些江湖人說什麽出現在南京城上空的仙女就是“驚鴻仙子”楊豔什麽的——謠言而已!


  你看風雲榜第一李尋歡、第二上官金虹、第三龍嘯雲(戰後三人均在朝廷任職)都沒有承認這茬就知道是以訛傳訛啦。


  你說風雲榜第一怎麽不是大明皇帝了?

  我大明天子如日中天,普照萬民,已經不是凡人,而是神仙了。楊豔能成九天玄女,皇帝為什麽不能成為“黃帝”?想起民間黃帝與九天玄女的野史,皇帝暗自覺得也算是出了口惡氣。


  楊豔以十幾萬魔人性命為魔刀開鋒血祭,對大明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可是十幾萬青壯勞力,背後是十幾萬個家庭,影響巨大。雲王起兵,本就將江南財賦之地打得稀爛,如今孫白發雖去,卻留下了一大特產——魔人,不僅繼續肆虐南方,還呈現擴散之勢,讓皇帝頭疼不已。


  至於楊豔打出的那道飛向李尋歡的流光,易中行早早告誡知情者莫要多嘴,以他的手段,自然是將這消息牢牢地控製住了。


  待到論功行賞時,李尋歡、尚銘、易中行皆有封賞。


  易中行此次終於獲得官身,雖然隻是個小小的副把總,放在現代可是副連級。對易中行來說,隻要不是進西廠就好。當初聽到皇帝想把西廠改造為專門籠絡江湖高手的機構時還好一陣擔心,通過李尋歡數次進言才打消了皇帝的想法。


  龍嘯雲此時已五十有三,易中行對仕途毫無想法。經曆了醫聖堂事件,他也沒有再建立江湖組織的意願,接下來的日子隻是一心打磨劍法,精純內力。


  倒是上官金虹被上官飛磨得沒辦法,讓他打著自己的旗號建立了銅錢幫。結果上官飛又和荊無命鬧矛盾。易中行幹脆插了一手,把這銅錢幫變成了古代的銀行。上官飛賺錢賺得開心,漸漸也就淡了江湖心思。


  李尋歡在皇帝身前日益得寵,官運亨通,易中行也沾光升了兩級。據說張太後一度想要招李尋歡為駙馬,配那位駙馬從賊的德安公主,李尋歡自然是婉拒了。


  孫小紅回歸孫家,與易中行、李尋歡等人少有聯絡。聽說做起了情報生意,維持家門不墜,一個女人撐起門楣。


  阿飛專注於劍法,與胡不歸、易中行多有探討,武功大成後毅然揚帆出海,尋找生父。


  趁著身體還能動,易中行帶著林詩音、林仙兒遍覽山河,一路行俠仗義,消滅魔人,同時尋找華雪怡的消息,結果仍是一無所獲。


  一晃眼,十年就這樣過去了。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


  當六十三歲的易中行躺在病榻上動彈不得的時候,他心頭升起明悟:這一天終於來了。


  原來要正常離開夢中世界,必須要死一次啊!

  算一算他清醒的時間,竟是在這裏待了十三年。


  “相公~!”林詩音失聲哭泣。


  英俊儒雅的龍小雲與十歲上下天真無邪的小龍女侯在一旁。他們身邊還站著一名英氣少年,這少年名叫謝天,天資高絕,被易中行收為入室弟子,傳承易家劍氣絕學。


  易中行非常虛弱,他甚至無法轉動脖子,隻能以眼神向林詩音傳達訊息。


  順著易中行的目光,林詩音看到了神色木然的林仙兒。她知道,相公臨死都不放心這個女人。


  “相公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仙兒的。”


  易中行知道林詩音一定明白了自己隱含的意思。


  這十年裏,林詩音武功大進,如今在江湖上也是有名的女俠,可以獨當一麵,與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家裏還有智計過人的龍小雲主持大局,易中行也沒什麽不放心的。


  雙目微闔,易中行的神思越飄越遠,向著天上去了。隱約中,他仿佛聽到了林詩音的一聲悲呼。


  屋外胡不歸帶著兒子胡斐喝著悶酒。桃樹邊,年過五十依舊孑然一身兩鬢斑白的李尋歡發出長歎,身形落寞。


  他的知己,又少了一位。


  唉——


  大夢覺醒,百裏霞紅感慨萬千。


  這次在夢中一過十幾年,經曆了江湖恩怨、天地巨變,自己又是妻子俱全,簡直就是另一段完整的人生。這對百裏霞紅的價值觀、世界觀造成了很大影響。


  “‘驚鴻仙子’楊豔居然能自如地穿越世界,這可比我這種做夢的方式方便多了,而且……”大乾朝的皇帝好像也姓楊啊!這讓百裏霞紅不禁生出幾分猜測。


  不過這些事情離她還太遠,此次小李飛刀世界收獲之豐讓百裏霞紅都不禁咋舌。唯一可慮的是,百裏霞紅自己明明更喜歡道家學說,易家劍法也是從《易經》裏化出的,怎麽現在弄了一堆佛門功法?


  還沒等百裏霞紅細想,體內忽然生出無窮內息。這內息來得古怪,乃是從四肢百骸肌體骨骼中牽引出來,簡直是無中生有!


  百裏霞紅練武不過旬月,本身內力十分淺薄,便顯得這股內力龐大而精純,一路摧枯拉朽,完成了周天運行,最終歸於丹田,十分馴服。最妙的是,這股內力比之妖力不弱,兩者即抗衡又共融,在百裏霞紅體內結成異種內力,再無之前的針刺之感,好受了許多。


  默運星冥神功,百裏霞紅對這股內力的來曆有了些許猜測。若她所料不錯,這當是龍嘯雲的內力!但不是全部,約莫在三成左右。


  “原來在夢中世界死去之後可以將內力帶回天元世界啊,這才有金手指的樣子嘛!”雖然隻有三成內力,但這個外掛也算是給力了。但是也有疑點,易中行在《少年張三豐》的世界應該是摔死了,為什麽內力沒有帶回天元世界?

  是因為那時候剛剛穿越嗎?


  線索太少,百裏霞紅猜不出。當下便盤腿調息,先將這異種內力穩固下來。


  等早課結束,黎先生揮手讓蒙童們自行回家用飯,看到百裏霞紅臉色紅潤也為她高興。


  “你昨夜受月華之力刺激,妖力瘋長,如今卻麵色紅潤,想來是又起了變化?”


  百裏霞紅高興的點頭,不僅是因為穿越龍嘯雲帶來了三成內力,也是想明白了金手指的開啟方法。從昨晚的情況來看,應是需要一位大儒,全心全意誦讀《莊子·齊物論》,方能激活金手指。

  “黎先生,我想通啦!”百裏霞紅一蹦一跳地跑到黎先生身邊,“我要拜師,我要跟著您學文。”


  黎先生饒有興味地看著百裏霞紅,心知一定是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變故。但他心態開明,也不在意百裏霞紅的隱瞞,隻是道:“那你可想好了,拜我為師可就成了儒家公羊派的弟子,你不是最喜歡《南華》嗎,那可是黃老的經典。”


  百裏霞紅眼珠一轉,縣官不如現管,碰上黎先生這樣一名隱於民間,又心胸豁達的大儒可不是常有之事。


  “黎先生你不也在看《南華》嗎?”她穿越的時代儒家早已衰頹,百家更是消失已久,才不在乎這種門戶之見呢。“況且我是女子,又不用去考科舉。”


  “也是。”黎先生自失一笑,暗道自己著相了。


  儒家拜師較為樸素,心儀成禮,輔以束脩即可。


  百裏霞紅於是回丐幫取了錢,準備六禮束脩。


  所謂“六禮”,分別是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肉條,無非是天朝人特色的諧音寓意法,圖個吉利。百裏霞紅特地割了最好的裏脊肉,拜師敬茶後就纏著黎先生把這裏脊肉下鍋了。不愧是純天然無汙染的古代社會養出來的豬,肉質的確不一樣。


  由此百裏霞紅開始跟隨黎先生係統地學習儒學,理解公羊學派的主張。


  自孔子仙逝,子夏傳書之後,公羊學派最早在戰國時的齊人公羊高手中成型,此後長期傳承於公羊家族,學派由此得名。學派經典《公羊傳》起初隻是口傳心授,直至後輩公羊壽整理成書,才有《公羊傳》的傳播天下。


  公羊學派曆來是儒家中最強盛的一支,一個例子就足以說明其地位:在天元世界如非特別指出,那麽提起《春秋》,必是《公羊傳》,而非百裏霞紅所知的《春秋三傳》。《穀梁傳》與《左式傳》的光輝幾乎完全被《公羊傳》所遮掩。


  公羊學派的核心觀點有三,分別是“大一統”、“大複仇”、“大居正”。


  大一統大家都能理解,公羊學派依據的是“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這既是戰國時期的實際需要,也是當今乾帝的必然要求。


  不僅是公羊學派,其實諸子百家都有近似的“大一統”觀點。“天下定於一”,這是百家共識。


  大一統觀點最初源自管子。


  管子說:“使天下兩天子,天下不可治也。一國而兩君,一國不可治也。一家而兩父,一家不可治也。夫令不高不行,不專不聽。堯舜之民非生而治也,桀紂之民非生而亂也,故治亂在上也。”


  然後管子提出了後來由始皇帝實際操作的“書同文車同軌”政策,領先時代數千年(天元世界中),難怪被後世諸子各種引用抄襲。


  “大居正”出自《公羊傳·隱公三年》:“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禍,宣公為之也。”意為“以恪守正道為貴”,這沒什麽好說的。


  最後這個“大複仇”就有意思了。


  《公羊傳·莊公四年》:“九世猶可以複仇乎?雖百世可也。”


  這本是指齊襄公為先祖複仇而滅紀國之事,放在如今乾朝的局麵上,卻可以為攻伐北戎、西狄尋找依據,凝聚人心。


  而且也頗對百裏霞紅胃口,讓她對這個剛烈的學派生出不少好感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