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劍出天元> 第二十五章 佛國寶藏,西楚大國

第二十五章 佛國寶藏,西楚大國

  從古木天和邊疆老人那裏見識了一番武學至境和氣運星象之道,易中行自感大有收獲,對名劍八式的體悟都隱隱上升了幾分。


  不過這兩老兒最想見的可不是他易中行,邊疆老人忙著和古木天鬥嘴,而古木天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撮合司馬長風和上官燕。他正為半天月死了而唉聲歎氣,覺得沒有魔頭來磨礪司馬長風和上官燕的感情,讓他們體悟《龍魂鳳血錄》最高境界“龍情雪心”了呢!

  對此易中行唯有“嗬嗬”兩字可表心情。


  他才不會告訴古木天,上官燕已經被他派出去執行秘密任務了呢!


  “冰心小姐給國主送來了解暑涼湯。”侍女的稟報讓易中行轉道曉月亭。


  自半天月死,歐陽飛鷹武功全廢後,沈冰心便隨沈耀住進沈府,又恢複了往日大家閨秀的模樣。


  “國主,這是我剛剛從娘那裏學來的解暑涼湯,最近日頭大,天氣熱,正好帶來給國主解暑。“沈冰心一臉笑容地從食盒中取出碗碟,不僅有解暑涼湯,還有幾個小菜。


  “冰心的手藝自然是極好的,你也坐下,我們一起吃吧。”易中行與沈冰心在曉月亭中小聚,身旁有侍女服侍,搖扇。畫風很和諧,隻是易中行總也找不過在名劍山莊躲藏的那段日子的感覺。


  那時候為了防止落單被半天月偷襲,易中行大多數時候都待在名劍山莊,和歐陽明日、上官燕、司馬長風相聚,互相警戒,時刻準備援手。沈耀一家也住在這裏避禍。易中行性子跳脫,和那三個沉默寡言的家夥不是一路,因此閑暇時往往和沈冰心在一旁逗趣。


  沈冰心年不過二十,涉世未深,逗弄起來可有意思了。但是現在……


  “怎麽,不和胃口嗎?”沈冰心發現易中行有些心不在焉,連忙問道。


  “有點吧。”易中行放下手中胡餅。


  唐末的飲食還行,但天朝那豐富多彩的小吃主要是在宋朝形成,各色菜係完備至少要等到明朝。而這裏還是荒僻的西域……


  “想到了一些軍務政事。”易中行又解釋了一句。


  沈冰心知書達理,性情溫婉,隧道:“是冰心莽撞了,現在天色已晚,不如國主早點休息,明日精力充沛,正好處理國家大事。過幾日冰心再進宮來看國主!”


  “如此……也好。”


  易中行有些意興闌珊地潛走了沈冰心,他敏銳地察覺到隨著雙方身份的改變,沈冰心對他的態度起了變化,而這種改變是易中行不喜的。


  “國主,六扇門·追命已完成任務,前來複命。”一名侍衛呈上最新消息。


  易中行神色一肅:“擺駕名劍山莊!”


  名劍山莊,陰暗密室。


  易中行在這裏接見了“追命”上官燕,實在是這件事極為機密,容不得他人插手。


  “那桃源洞中,確是佛國寶藏無疑?”


  上官燕十分肯定:“正是佛國寶藏!”

  易中行點頭。


  四方城玉璽已在上官燕手中十餘年,按理說歐陽飛鷹已經統治四方城十五年時間,這四方城也不是什麽大國,為何他還會為了僅有一個“軒轅之璽”虛名的玉璽大動幹戈,甚至割讓了不少利益給半天月,讓神月教代為動手?

  原因就在這佛國寶藏上啊!

  這個秘密還是歐陽明日說破的,而歐陽明日又是從他師父邊疆老人那裏得知。這就很奇怪了,這個秘密大家都不知道,為何邊疆老人會那麽清楚呢?


  原來這軒轅之璽可不是皇甫忠四兄弟最先發現的。


  早在西域三十六國還鼎盛的時代,軒轅之璽還是軒轅寶石的時候就廣為流傳。隨著中亞拜火教的興起,崇尚佛教的西域三十六國逐漸滅亡,搜刮了大量民脂民膏的佛徒們逐漸匯聚出了這座佛國寶藏,而寶藏的秘密就藏在軒轅寶石中。


  皇甫忠四兄弟找到軒轅寶石後,一者得了軒轅黃帝神話傳說的大義,二者又有佛國寶藏的現實利益,信心爆棚之下便想做出一番大事業,這才有了是個遊俠建立四方城,雕刻玉璽,打造一片西域樂土的傳奇。


  玉璽由知天文,曉地理,博古通今的司馬逸雕刻而成,必須通過特殊的機關才能將秘密顯現出來。還要配合專門的藏寶圖,才能標識出最終的藏寶地。


  那藏寶圖是歐陽明日從歐陽飛鷹那裏要來的。為了避嫌,他一拿到藏寶圖就呈遞給易中行,以示自己絕不插手。易中行再三思量後,還是覺得讓身為女人的上官燕來執行這個秘密任務最為牢靠。


  “招募人手,挖掘寶藏,一部分作為軍費,一部分……存入即將建好的金庫中!”


  這批佛國寶藏不出意外,多半是金銀銅這些貴金屬器皿,拿來當錢使並不是很好用。但若是存入金庫,我或許能辦這個世界第一家銀行!

  銀行對商業的促進作用無須多言,最近易中行頒布了許多政策,譬如種植一些西域特有的經濟作物棉花、苜蓿、胡瓜、蒜等等,還有釀製改良的葡萄酒等,但這都不是短時間能奏效的。因此對四方城來說,絲綢之路的商業是最重要的經濟命脈。繁榮商業,就是增強四方城的實力。


  而有了這筆佛國寶藏,易中行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信心更充足了。


  四方城吞並瀚海軍後,便與大唐在河西走廊最偏遠的一個方鎮接壤——歸義軍節度使!


  歸義軍曆史悠久,全盛時期疆域覆蓋十一郡之地,地四千餘裏,推翻吐蕃貴族,建立“西漢金山國”。這裏的“西”是指西域,“漢”是指漢人,歸義軍節度使張承奉的壯舉可說是可歌可泣。然而這個西域漢人國度的最終命運與大唐帝國如出一轍,幾乎和大唐同時滅亡。


  隨著以晉王李克用為代表的沙陀人崛起,西域金山國內部不斷發生叛亂,先是張淮鼎殺兄,然後是張義潮女婿索勳篡權。在這樣的亂局下,終於被甘州回鶻抓住機會。金山國被破,僅餘瓜、沙二州,認回鶻可汗為父,退化成“敦煌國”。

  如今執掌敦煌國的其實是粟特人曹仁貴,又名“曹議金”,人稱“托西天王”!

  說起來,四方城的情況和歸義軍很像,明麵上是西域漢人國度,其實內裏都是胡人眾多。大唐帝國崩滅,沙陀人興起後,整個西域都是胡風大熾,拜火教盛行。四方城所在,其實就是廣義上的高昌回紇地區。對此易中行也是憂心忡忡,在宗主國已經滅亡的當下,胡風大漲難以避免,神月教的壯大便是乘此東風。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將這股逆流鎮壓下去。


  別看曹議金的外號似乎十分凶猛,其實他的治理政策和歐陽飛鷹一樣,都是以安定社會,繁榮經濟為中心,軍事上沒什麽建樹,統治區域十幾年沒變過。


  因此軍費充足的易中行為此戰設置的戰術就兩個字:速攻!


  不計一切代價地速攻,在曹議金還沒反應過來時就攻到沙洲城下。


  然後就在一聲地動山搖中,在“托西天王”曹議金不可置信的目光中,沙州城破了。


  沙州城一破,瓜州陷落便毫無懸念。


  肅州由焉耆人王家龍氏統治,這龍家原本是歸附張義潮起兵的一支部署。卻在歸義軍的內亂中逐漸做大,最後攫取了肅州的統治權。


  肅州算是塊難啃的骨頭。四方城大軍連夜攻城,雙管齊下,付出了少許代價才奪下城池。


  甘州回鶻是個大麻煩,四方城縱橫西域,本身離產馬地很近,因此不缺精銳騎兵。君不見,神月教殺個人派出去的都是騎兵!


  說一戰掃滅甘州回鶻,這不現實,易中行也沒那麽多時間。但是以騎兵擊穿甘州回鶻,速攻涼州卻是可行的。


  涼州本屬歸義軍治下,但因被甘、肅二州隔斷,實際上處於半獨立狀態。名義上歸朔方節度使管轄,其實由涼州土人自守,公推韓洙為河西節度使。對易中行來說毫無難度。


  待下了涼州,四方城大軍回防,兩麵夾擊,順路就把甘州城奪下,畢竟回鶻不善守城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至此,易中行徹底擊穿河西走廊,疆域延伸至陝北一帶,直接與岐王李茂貞接壤。


  如今易中行統治的疆域麵積廣大,西起於闐,東到伊陝,南臨和碩,北至額爾齊斯河,地六千餘地裏。再稱呼“四方城”已經不再合適,易中行需要一個新的國號來凝聚人心。


  如今傀儡皇帝李祚已經禪位朱溫,天下正朔乃是大梁朝。


  不過天下人都知道這是怎麽回事,易中行也就無需由誰冊封了。恰好他手中不是有軒轅之璽嗎,這豈不是證明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都看好他,直接來個君權老祖宗授。


  雖然這個名頭著實虛了點,易中行自認為和朱溫的禪讓得位可謂是半斤八兩。


  因穿越前是荊楚人,故定國號為“楚”,地處西域,可暫稱“西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