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阿楊吃了口點心,發現味道與自己之前吃過的有些微妙的不同。


  ??這家茶樓早年被師父交給了張叔和泠姨打理,一個會做糕點,一個擅長泡茶,店裏的孩子全是他們陸陸續續撿來的,孩子們都在店裏幫忙,年紀大一些就開始學泡茶做點心,幾年下來手藝也可以慢慢撐起這茶樓了。從此他們兩人時不時出去走走,外出最久的一次他們去看了雪鄉。


  ??臘八了,張叔不會又陪著泠姨去廟裏了吧。


  ??阿楊帶黛玉來這茶樓也是與二人有關。


  ??他對於“長相廝守”最初的認識就是來自於他們,互相扶持,彼此相伴。


  ??他希望他也能這樣和喜歡的人一起不緊不慢地老去。


  ??阿楊支著腦袋看著黛玉,不知在想什麽,眼睛沒了焦距,臉上盈出笑意來。


  ??黛玉瞧著他這模樣,撚了塊糕點含進嘴裏,抿了下唇轉過頭去,餘光卻還留在他身上。見阿楊半天也無動靜,臉上的笑都帶著癡意,索性不去理他,歪在桌上,懶洋洋把玩那隻梅花枝。


  ??阿楊呆了好一會兒,才忽然回神,摸了摸嘴角,怕自己漏出太多情緒來,暴露了想法。卻見黛玉低著頭,沒注意他這邊,鬆了口氣。


  ??“林姑娘可再用些點心?”阿楊試圖引回黛玉的注意力。


  ??“單我一個人吃,你怎麽不用一些?可見是不喜歡,那我做筏子呢。”


  ??阿楊看黛玉臉上狹促的笑意就知道黛玉在玩笑,卻一時不知道怎麽接話。


  ??這種彌漫著讀書人茶樓他以前就來得少,多是在後廚和那些孩子們分點心吃,能說會道的天賦技能好像一下子被封印,嘴都變笨了。


  ??從古至今,招待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出一堆吃的來請人一直吃,阿楊不知道該說什麽時也下意識這麽做了,黛玉拿這個打趣,他一時倒不知道如何反應。


  ??黛玉見阿楊這幅忽然定住麵露迷茫不知道怎麽辦的樣子,初還撚著帕子按了按嘴角假裝擦拭,卻實在忍不住笑了出來。


  ??“好啊,原是在這打趣我呢。”阿楊見黛玉破功,想掰回一局。


  ??黛玉假意做出正經表情來,又拿了塊點心,才抬頭道:“可不是?我瞧著你說喝茶是假,來這兒發呆倒是真的。”


  ??阿楊一時心虛,但林姑娘有心玩鬧,自然還是配合著:“是我之過,被這兒暖和得發了昏,林姑娘發發慈悲,繞了我這一回。”


  ??阿楊把頭探到黛玉身邊做討好狀,趁機換了個離黛玉近一些的位置。


  ??陶蓁上來為黛玉添茶,用做作的腔調道:“你與旁人出來也這般發呆嗎?還是單單在我們娘子這兒這樣?”


  ??黛玉樂於阿楊在她麵前放鬆一些,卻不代表她能坦然地接受陶蓁的打趣,眾所周知,無論什麽事情,陶蓁要是知道了,就等於是她整個院子的人都知道了,若不扳回這城,誰知道回去要被怎麽揶揄。


  ??黛玉把手上的糕點往阿楊手裏一塞,把他打發了,扭頭不去看陶蓁:“好沒意思的話兒,他發不發呆關我什麽事。”


  ??阿楊拿著糕點竊笑,悄悄抬眼瞧了眼黛玉,才把糕點吃下去,吃完又去看黛玉,忍不住露出笑來,看著主仆倆拌嘴。


  ??陶蓁四歲時就跟著黛玉,哪怕是拌嘴都比旁人要強一些,黛玉正駁她,側過頭就見阿楊正瞧著她們,道:“我瞧你們是一氣的,來這兒戲弄我。”


  ??陶蓁不讓黛玉就這麽“脫戰”,道:“我與楊少俠怎麽可能是一氣的,要我說,你們才是一方的呢。”


  ??黛玉素來伶牙俐齒,但涉及到阿楊時卻總是戰鬥力驟減,陶蓁自然把握機會。


  ??黛玉推搡陶蓁,道:“不要你添茶,回去吃你的點心去吧!”


  ??陶蓁癟了癟嘴回去,走之前還對黛玉笑得怪模怪樣。


  ??黛玉索性扭過頭不去理她。


  ??“這丫頭胡鬧慣了,讓你見笑了。”雖然把陶蓁趕走了,但黛玉對阿楊說話時,麵上還是帶了些薄紅。


  ??“嗯……”阿楊拖著尾音,放鬆地甚至算得上懶散:“無事的……”


  ??黛玉看阿楊,感覺他像要化在這茶室裏一般。


  ??可是在對上阿楊的視線時,她感覺自己才是燁熙眼中融化的那個。


  ??在很久以前,泠姨和張叔找到了師父隱居的地方求助,在養傷的日子裏,無所事事的張叔主動到後麵廚房打算做些點心哄小孩。來廚房偷吃的阿楊正好看見他把一小塊點心喂給愛人,那個頭發白了大半的老婦人含著東西笑得像個孩子。


  ??再後來,這座閑置的小樓便變成了茶樓。


  ??張叔給泠姨喂點心的樣子,是他即使無數話本洗腦也依然無法改變的對於“愛”的樣子的具現化。


  ??現在話本裏的小年輕隻知道掐著小姑娘的腰親親,太不成熟了!

  ??阿楊的目光落在盤裏狀如桃花的點心上,又看了看黛玉……


  ??想、想給林姑娘喂點心。


  ??林姑娘會不會也含著點心對我笑,說、說不定林姑娘還會禮尚往來喂一塊回來。


  ??剛剛吃完黛玉塞到他手裏的點心的阿楊,咽了咽口水,忽然眼神飄忽,耳根發紅。


  ??黛玉不緊不慢給阿楊添了杯茶,把茶杯推回去時抬頭對上他的眼睛,笑著眨了眨眼,才收回目光,把茶壺放下。


  ??阿楊目光在黛玉唇上停留了一下,隻覺得黛玉今天擦的胭脂顏色格外好看,手上輕輕撚著一小塊的桃花糕,卻隻是遲疑地拿著,楞了一會兒才送進嘴裏,又覺得自己這樣盯著姑娘的嘴巴看實在有登徒子之嫌,慌忙移開視線。


  ??“林姑娘,再吃塊點心?”


  ??隔壁小桌的陶蓁一直關注著這邊,本以為阿楊支棱起來了,今天要有大進展,誰知道他還是個憨憨。她恨不得衝上去搖著阿楊的肩膀大聲咆哮:“我們林府是短了我們娘子的點心嗎!?這麽好的地方這麽好的氣氛你們就算不聊聊詩詞歌賦那也聊聊遊曆見聞,哪怕是隨便聊點什麽都好啊,為什麽到你這裏就光知道讓我們家娘子吃東西啊啊啊啊!!”


  ??外麵的書生學子:實不相瞞,在下仰慕林娘子許久……


  ??茶室裏的憨憨:林姑娘,吃糕點……


  ??陶蓁:算了,沒救了,等死吧,這病沒得治了。


  ??陶蓁翻著死魚眼終於等到了林府的馬車,處於行走江湖是養成的警惕,阿楊走到窗外往下麵看了一眼,確認是林府的馬車沒錯。就在他準備關窗時,餘光掃到梅林的亭子裏坐著個人,隨意地又看了一眼,卻發現那人竟是泠姨。


  ??阿楊關上窗,倚在門邊等黛玉和陶蓁出來。


  ??陶蓁扶著黛玉走到門口,就見阿楊自然地從她手裏接過娘子的手,扶著黛玉下樓。


  ??“林姑娘,小心。”


  ??“嗯。”


  ??陶蓁:這本來不是應該是我在做的事情嗎?

  ??因為茶樓裏暖和,出來的時候要格外注意些,免得一不小心受了風寒。


  ??兩個孩子捧著黛玉的鬥篷帽子手爐等東西出來,那是進卸下後交給他們的。阿楊剛想去接黛玉的鬥篷,就像陶蓁一個箭步衝上來,直接把鬥篷從人手裏接了過去。阿楊訕訕放下手,摸了摸鼻子,視線漂移,假裝自己沒有想搶陶蓁的工作一樣。


  ??陶蓁在給黛玉整理帽子,阿楊在一旁等著,順口問了一句:“泠姨怎麽一個人在亭子裏坐著,張叔出去了?”


  ??七八歲的孩子還不能很好地掩飾情緒,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低著頭道:“叔叔四個月前就……已經去了。那時候京城正亂著,泠姨不讓我們說,怕你還要放心來照顧她……”


  ??阿楊沉默了片刻,最終隻是揉了揉這孩子的頭。


  ??上馬車前,阿楊回頭望向梅林中的小亭,亭下的老人一頭白發一絲不苟的挽著,獨自一人坐在亭子裏看著遠方,似乎在發呆。


  ??白發刺目。


  ??回去的路上,阿楊突然變得沉默。


  ??倒不是說他不說話了,事實上,他看上去和平時沒什麽區別,隻是身上的給人的感覺卻忽然沉靜了下來,似乎有什麽心事。


  ??泠姨和張叔的年紀都不小了,都是與師父同輩的人,已經是處於什麽時候去世都不奇怪的年紀了,更別說張叔年輕時候受過重傷,能活到這麽大歲數已經沒有什麽不滿的了。


  ??阿楊的沉默隻是因為他這是他第一次這麽明確得感知到人的生命的有限。


  ??阿楊過去對於壽命的長短一直無所謂,他隻求活的高興就好,甚至說,他的理想狀態是先活到四十歲,隻後有沒有繼續活下去的計劃取決於這個世界之後有不有趣。


  ??隻是方才,在泠姨的蒼蒼白發之中,他忽然意識到——時間是不會為感情讓步的。


  ??阿楊看著黛玉的發頂,同樣是梳理得整齊,卻是一頭柔軟的青絲。


  ??毒蘿再三告誡的“不要表白懟臉!”還在耳邊回蕩,可是他還是猶豫著要不要衝動一把。


  ??即使假設他們能活到耄耋之年,那他們也已經花費了生命四分之一的時間來長大。如果林姑娘對他的感情正如他所希望的那般,那他每多猶豫一天,他們能相知相伴的時間就少了一天。


  ??雖然原因不止如此,當他切實地因為太遠太遠以後的未來而感到了如今的他還說不明的恐慌。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