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帶著皇叔去蹦迪
關羽和張飛走後沒幾天,曹子悠又將劉備給叫來了。
看著漆黑的天空,劉備打了個哈欠。
“大哥,大半夜的不睡覺,找備有什麽事嗎?”
曹子悠搓搓手,期待的說道:
“二弟,叔叔我帶你去康康好看的東西!”
一旁的曹丕更是跳起來,一巴掌甩在了劉備頭上。
“睡尼瑪幣,起來嗨啊!”
劉備:???
好粗俗的小孩!
這誰家的孩子啊!
養廢了,趕緊換一個吧!
“來來來,二弟,你掰著手指頭算算,是不是打了一輩子仗了?”
“大哥,我的一輩子就這麽短的嗎?”
此時的劉備,早已經三十多歲了。
雖說古代人均壽命不長,但是三十多歲的年紀對於他這種能填飽肚子吃飽飯的人來說,還是不算長的。
尤其是身邊有關羽、張飛這種萬人敵護衛,基本排除了被人襲殺這種可能。
不對,兩個萬人敵去青州了!
莫非曹子悠要殺我?!
劉備頓時一個激靈,困意全部驅散,整個人都不好了。
“大大大大哥,你你你你………”
聽著劉備結結巴巴的聲音,曹子悠還以為是皇叔被凍著了呢!
“二弟不要擔心,一會兒就點火了,有火就暖和了。走!”
火?
火化!
連土葬都不給,直接火化?!
這曹子悠,心狠手辣啊!
劉備後悔起來,為何自己貪戀一時的權勢,答應了曹子悠的要求啊!
在身旁士兵的攙扶下,劉備顫顫巍巍的跟曹子悠走了進去。
一進門,就發現裏麵有不少人,手裏拿著奇怪的樂器。
仔細一看,竟然是嗩呐!
有道是千年琵笆,萬年箏,一把二胡拉一生,嗩呐一響全劇終。
初聞不識嗩呐音,再聽已是棺中人。
黃泉路上人消沉,望鄉台上憶前塵。
孟婆一湯忘今生,奈何橋上渡殘魂。
又有嗩呐又有火化,很難不讓劉備聯想到什麽。
“二弟!可憐你沒趕上好時代,樂器不多。能具有穿透力的,也隻有嗩呐了。等以後有機會,一定給你準備個齊全的。”
劉備看著身後被關閉的大門,苦兮兮的說道:
“大哥!備做錯了什麽?何至備於此步啊!”
“沒啊,我這不是拉你來蹦迪嗎?”
“蹦迪?”
劉備迷惑了。
自己在幽州的時間有點久了,怎麽跟中原脫節了呢?
蹦迪是什麽?
曹子悠細心的給劉備解釋道:
“蹦迪,就是隨著節奏感極強的音樂,舒展全身筋骨。隨著節拍踏出腳步,即興發揮,想怎麽蹦就怎麽蹦,沒有固定動作。”
“那為何要動用嗩呐呢?”
“因為嗩呐啊,是目前最適合的樂器了。棺一抬,土一埋,親朋好友哭起來。啊不對,是兩耳不聞棺外事,一心隻蹦黃泉迪,一路嗨到閻王殿,從此人間不留戀!”
劉備:???
“算了,跟你說半天你也不懂,跟著蹦一次就行了!來人,奏樂,起舞!”
樂隊得到命令後,吹起了手中的嗩呐。
嗩呐一響,劉備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接著大批的侍女湧入大廳,她們和平時不同,穿著略有些暴露。
看著露臍裝的侍女和白花花的大腿,劉備趕緊用手擋住了眼睛。
“非禮勿視,非禮勿視!”
社會人曹丕忍不住了,哪來的偽君子啊?
一個箭步跳上去,對著劉備就來了個大嘴巴子。
“你隔著裝尼瑪呢,手指的縫隙都能塞進我了,嗨起來啊!”
“我尼瑪!”
三番兩次被一個小孩羞辱,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感受到劉備殺氣騰騰的目光,曹丕一指曹子悠。
“這我二哥!”
再往下一指。
“這我爹!”
“我是曹操的三兒子曹丕,咋滴?不服?”
“服!”
身在徐州,劉備還能說啥。
隻好將精力放在大廳裏。
看著曹子悠扭著奇特的舞步,被侍女們淹沒,劉備咽了下口水。
這蹦迪,為何如此有魅力!
咦?
我怎麽跟著不知不覺的動起來了?
總感覺像是刻在基因裏的事情一樣!
看著劉備三分抗拒,七分迎合,曹子悠大聲的說道:
“二弟,這蹦迪可以愉悅身心,舒暢心情,活絡筋骨,舞步的節奏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大腦協調,神經敏銳,解除煩惱哦。”
“原來如此,多謝大哥!”
得知了蹦迪的好處,劉備剛要盡情的蹦起來,卻發現曹子悠準備撤了。
“大哥,你咋不蹦迪了?”
“這蹦迪有損健康,容易出現耳鳴和神經性疾病,我溜了溜了,你玩好。”
劉備:???
看著曹子悠離開的背影,劉備剛想去跟著他走,就被曹丕一腳踹了回去。
“走你馬幣呢,繼續給爺嗨!”
要不是今天在徐州,劉備發誓,必然要跟曹丕比劃比劃!
等曹丕不在徐州,不在豫州,不在兗州,不在青州,他劉玄德直接來個手撕曹丕!
司隸。
今日殘破的長安城中,迎來了一支特別的隊伍。
這支隊伍穿著簡陋,手中拿的卻是製式武器。
雖然個個麵色暗黃,看起來氣血不足的樣子。
但是精神頭卻是很飽滿。
為首之人,更是一名鐵塔大漢!
他手握雙戟,看著麵前的城池,往地上吐了口口水。
“他奈奈的,這冀州咋這麽大!往南走半天了,怎麽不見徐州呢?”
身後的那些人本就是百姓出身,哪裏知道徐州在哪。
要不是戰亂,哪會離開家園跟著大漢走。
聽到大漢這麽說,幾人紛紛感歎道:
“聽說這袁紹勢力龐大,雖然手下戰鬥力不行,但是土地是真的多啊!”
“就是就是,但凡這些土地用來種糧食,也不會餓死這麽多人!”
大漢一聽,揮舞著雙戟說道:
“行了!跟著典爺去徐州,徐州有你們這輩子都吃不完的糧食!走,隨我進城,把這座城給我拿下!”
“衝啊!”
“衝啊!”
烏泱泱的人群朝長安城衝去,結果發現城池裏壓根沒有士兵。
典韋不知道的是,李傕、郭汜等人先是圍攻長安,又駐紮弘農,派兵劫掠三輔之地。
再加上異族偶爾趁著他們不注意,也南下打打秋風。
導致偌大個司隸,變得人煙稀少。
長安城都沒有人駐守,有的隻是沒有逃掉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