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想不到也挺正常
好不容易來一趟南匯桃園,雖然趕不上桃花節,但該遊玩的還是要遊玩的。
說是一個民俗村,也可以稱為公園,大部分都是人造景觀,所以風景很好。
如果不是帶著任務來,在這裏好好遊玩,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不過既然來了,一些必要的景點,還是不能夠錯過的。
村內現已建有30多個不同遊樂景點,遊人可在藍布坊內織布,在古戲台前聽江南絲竹,在桃源茶樓上品春茶,在王小二酒店裏喝米酒,在小茅屋畔垂釣捕魚,邊賞景邊回歸自然樂趣的農家生活。
藍布坊織布的場景,他們剛才就看過了。
那麽接下來就是去古戲台還有桃源茶樓以及王小二酒店以及最後小茅屋畔釣魚賞景。
所以古戲台就是第二站。
對於中海來說,他們地方戲曲應該就是滬劇,不過滬劇卻談不上古戲劇,因為滬劇是用地道中海方言演唱的,而越劇則是嵊州官話和普通話相結合的產物。
在表演方麵,越劇的戲曲程式動作更多一些,借鑒了很多昆曲的動作,所以越劇的程式動作比滬劇更為規範,而滬劇的動作就比較隨意,題材上,越劇擅長演繹才子佳人戲,而滬劇更適合現代戲,有種在小弄堂裏轉圈子的感覺。
林崢嶸對於滬劇不懂,他也不會聽中海話,甚至僅有一兩次聽滬劇花旦的唱腔好像都是很軟很糯的那種。
所以古戲台裏麵表演的就是越劇而不是滬劇。
越劇是流派紛呈的,每個流派的發聲方法都不一樣,有的很甜美比如付派和呂派,有的比較清新象王派,還有暗啞的戚派,這可都是花旦,但唱腔和發聲方法都相去甚遠。
這些都是導遊再介紹。
他們過來古戲台也不是過來聽戲,而是過來看戲服的。
外行看熱鬧。
他們不懂戲劇,但懂戲服。
觀看一下戲服設計風格以及圖案,甚至越劇戲服背後隱含的故事,這也是一種欣賞的點。
對於林崢嶸來說,對於他不懂的行業不評論,對於不懂的藝術形式,都很尊重,反正他們過來也不是為了聽戲。
讓自告奮勇成為小組禦用攝影師的黑粉劉文斌拍攝幾組照片,四人就跟隨著導遊轉戰下一站。
下一站,也就是桃源茶樓。
很有詩意的名字,正宗中式仿古建築。
來桃源茶樓當然就是喝桃花茶以及桃花糕。
反正這兩種東西,林崢嶸都是第一次。
他不會品茶,但桃花茶帶著淡淡的桃花香氣,很好聞,口感還不錯。
當然,每一個人口感都太一樣。
南方人喝豆花都是甜的,北方人喝豆花都是鹹的。
林崢嶸是南方人,喜歡甜食。
也喜歡甜而不膩的桃花糕,因為覺得不錯,所以還特意買兩份打包帶走,等一會回去讓袁琳嚐一嚐,又讓茶樓這邊幫忙打包送去燕京,好東西應該給更多人分享,中海不是台北,想買什麽就買什麽,就地買然後直接打包寄快遞,都不需要隨身攜帶。
再說,民俗村這邊服務還不錯。
反正有錢就任性。
他的行為也帶動了秦怡跟劉文斌,隻有唐薇是本地人,又來了這裏,顯得有些淡定。
但是對於林崢嶸隨性的購物方式,很敬佩。
其實他的購物並不需要桃花茶桃花糕,之前在藍布坊他就購買了好幾塊麵料。
除了打包送到燕京的工作室,還剩下一部分留下來自己用,說不定一會的設計就需要到這些麵料,誰知道呢。
第三站當然就是去王小二酒店去喝糯米酒了。
“古時候有一個畫家叫王小二,有一天……”劉文斌剛剛背誦起小時候的課文,就被秦怡啪的一下,敲腦袋,“白癡,那是王冕,不是王小二。”
“口誤,口誤。”劉文斌也不尷尬,就行說道,“古時候,有一個畫家就王冕。”
秦怡再次打斷,“王冕是王冕,王小二是王小二,你不要弄混了。”
劉文斌嘴硬,“反正都是放牛的,有什麽區別了呢。”
唐薇道,“還是有區別的,一個是放牛的畫家,一個是放哨的小英雄哦,而且小英雄也不叫王小二哦。”
劉文斌又道,“恩,小英雄雨來嘛!”
秦怡受不了了,“是王二小,你小學用的是不是人教版的?”
劉文斌哈哈大笑,“新課標的!”
林崢嶸可以肯定,這貨是真的把王二小跟王小二弄混了。
不過有什麽關係呢。
倒是引起大家對於小學課文的談論。
“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有一天,敵人來掃蕩,走到山口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順從的樣子走在前麵,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林崢嶸突然背誦起來。
秦怡笑起來,“林總,沒有想到你還是一個80後哦!”
林崢嶸愕然,“啥?”
秦怡道,“我們的小學的時候,王二小的故事都變成小英雄雨來了!”
林崢嶸搖頭,“看來,我真的老了。”
唐薇說了一句公道話,“每一個地方的教材都不太一樣哦,有人教版跟新課標,現在我也不知道小朋友的教材變成什麽樣了!”
秦怡點頭,“也對哦。”
林崢嶸笑了笑,沒有繼續說什麽,其實他剛才真的弄混了。
他前世的記憶跟實現弄混了。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反正都是他的記憶。
進入王小二酒樓,又聽了一邊導遊的介紹,然後開始品藏糯米酒。
糯米酒後勁都比較大,開始喝酸酸甜甜,但林崢嶸不敢喝太多,也提醒其他的家夥不要喝太多,不然一會真的走不動了。
其實到了王小二酒店,也沒有多少地方可以去了。
剩下就是去小茅屋畔釣魚。
第四站到小茅屋,劉文斌又詩興大發,“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林崢嶸望著他,笑道,“可以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能夠背那麽溜,我就隻會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了。”好不容易來一趟南匯桃園,雖然趕不上桃花節,但該遊玩的還是要遊玩的。
說是一個民俗村,也可以稱為公園,大部分都是人造景觀,所以風景很好。
如果不是帶著任務來,在這裏好好遊玩,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不過既然來了,一些必要的景點,還是不能夠錯過的。
村內現已建有30多個不同遊樂景點,遊人可在藍布坊內織布,在古戲台前聽江南絲竹,在桃源茶樓上品春茶,在王小二酒店裏喝米酒,在小茅屋畔垂釣捕魚,邊賞景邊回歸自然樂趣的農家生活。
藍布坊織布的場景,他們剛才就看過了。
那麽接下來就是去古戲台還有桃源茶樓以及王小二酒店以及最後小茅屋畔釣魚賞景。
所以古戲台就是第二站。
對於中海來說,他們地方戲曲應該就是滬劇,不過滬劇卻談不上古戲劇,因為滬劇是用地道中海方言演唱的,而越劇則是嵊州官話和普通話相結合的產物。
在表演方麵,越劇的戲曲程式動作更多一些,借鑒了很多昆曲的動作,所以越劇的程式動作比滬劇更為規範,而滬劇的動作就比較隨意,題材上,越劇擅長演繹才子佳人戲,而滬劇更適合現代戲,有種在小弄堂裏轉圈子的感覺。
林崢嶸對於滬劇不懂,他也不會聽中海話,甚至僅有一兩次聽滬劇花旦的唱腔好像都是很軟很糯的那種。
所以古戲台裏麵表演的就是越劇而不是滬劇。
越劇是流派紛呈的,每個流派的發聲方法都不一樣,有的很甜美比如付派和呂派,有的比較清新象王派,還有暗啞的戚派,這可都是花旦,但唱腔和發聲方法都相去甚遠。
這些都是導遊再介紹。
他們過來古戲台也不是過來聽戲,而是過來看戲服的。
外行看熱鬧。
他們不懂戲劇,但懂戲服。
觀看一下戲服設計風格以及圖案,甚至越劇戲服背後隱含的故事,這也是一種欣賞的點。
對於林崢嶸來說,對於他不懂的行業不評論,對於不懂的藝術形式,都很尊重,反正他們過來也不是為了聽戲。
讓自告奮勇成為小組禦用攝影師的黑粉劉文斌拍攝幾組照片,四人就跟隨著導遊轉戰下一站。
下一站,也就是桃源茶樓。
很有詩意的名字,正宗中式仿古建築。
來桃源茶樓當然就是喝桃花茶以及桃花糕。
反正這兩種東西,林崢嶸都是第一次。
他不會品茶,但桃花茶帶著淡淡的桃花香氣,很好聞,口感還不錯。
當然,每一個人口感都太一樣。
南方人喝豆花都是甜的,北方人喝豆花都是鹹的。
林崢嶸是南方人,喜歡甜食。
也喜歡甜而不膩的桃花糕,因為覺得不錯,所以還特意買兩份打包帶走,等一會回去讓袁琳嚐一嚐,又讓茶樓這邊幫忙打包送去燕京,好東西應該給更多人分享,中海不是台北,想買什麽就買什麽,就地買然後直接打包寄快遞,都不需要隨身攜帶。
再說,民俗村這邊服務還不錯。
反正有錢就任性。
他的行為也帶動了秦怡跟劉文斌,隻有唐薇是本地人,又來了這裏,顯得有些淡定。
但是對於林崢嶸隨性的購物方式,很敬佩。
其實他的購物並不需要桃花茶桃花糕,之前在藍布坊他就購買了好幾塊麵料。
除了打包送到燕京的工作室,還剩下一部分留下來自己用,說不定一會的設計就需要到這些麵料,誰知道呢。
第三站當然就是去王小二酒店去喝糯米酒了。
“古時候有一個畫家叫王小二,有一天……”劉文斌剛剛背誦起小時候的課文,就被秦怡啪的一下,敲腦袋,“白癡,那是王冕,不是王小二。”
“口誤,口誤。”劉文斌也不尷尬,就行說道,“古時候,有一個畫家就王冕。”
秦怡再次打斷,“王冕是王冕,王小二是王小二,你不要弄混了。”
劉文斌嘴硬,“反正都是放牛的,有什麽區別了呢。”
唐薇道,“還是有區別的,一個是放牛的畫家,一個是放哨的小英雄哦,而且小英雄也不叫王小二哦。”
劉文斌又道,“恩,小英雄雨來嘛!”
秦怡受不了了,“是王二小,你小學用的是不是人教版的?”
劉文斌哈哈大笑,“新課標的!”
林崢嶸可以肯定,這貨是真的把王二小跟王小二弄混了。
不過有什麽關係呢。
倒是引起大家對於小學課文的談論。
“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有一天,敵人來掃蕩,走到山口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順從的樣子走在前麵,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林崢嶸突然背誦起來。
秦怡笑起來,“林總,沒有想到你還是一個80後哦!”
林崢嶸愕然,“啥?”
秦怡道,“我們的小學的時候,王二小的故事都變成小英雄雨來了!”
林崢嶸搖頭,“看來,我真的老了。”
唐薇說了一句公道話,“每一個地方的教材都不太一樣哦,有人教版跟新課標,現在我也不知道小朋友的教材變成什麽樣了!”
秦怡點頭,“也對哦。”
林崢嶸笑了笑,沒有繼續說什麽,其實他剛才真的弄混了。
他前世的記憶跟實現弄混了。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反正都是他的記憶。
進入王小二酒樓,又聽了一邊導遊的介紹,然後開始品藏糯米酒。
糯米酒後勁都比較大,開始喝酸酸甜甜,但林崢嶸不敢喝太多,也提醒其他的家夥不要喝太多,不然一會真的走不動了。
其實到了王小二酒店,也沒有多少地方可以去了。
剩下就是去小茅屋畔釣魚。
第四站到小茅屋,劉文斌又詩興大發,“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林崢嶸望著他,笑道,“可以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能夠背那麽溜,我就隻會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