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橋擺攤
秋高氣爽的日子,這次家裏隻剩下我一個人了,一個人的秋天,沒有人陪伴,我必須習慣這樣的生活。我開始寫日記,開始學習英語,開始看很多書籍,學習知識,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
漸漸地,我總算是恢複了往日的自信。我打電話叫來了楊嵩、李超凡,在四海酒家裏好好吃了一頓,大家的生活都有變化。一直單身的李超凡找到了女朋友,而我和楊嵩,卻恢複了單身。嗬嗬,看這生活,真是有趣。不過,習慣了就好。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色,過去的戰爭時期,人們吃不飽飯,生活得不到保證,就去當兵。現在是和平年代,人們生活幸福了,欲望多了,誘惑也多了,能有幾個人甘於寂寞?
“楊嵩,你說說,我現在又回到了單身,除了看書來填充自己的生活,我還應該做些什麽?”
“再談場戀愛?”
“算了,我需要好好想一想,想明白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麽?等我想通了這個問題,我再開始戀愛,我要對自己和別人負責。”
“哈哈,去了一趟鄭州,人成熟了很多。”
“生活就是這樣,逼著人成長。”
“不如你去加入基督教,或者是佛教。這樣,你的靈魂就得到了寄托,有上帝和佛祖為你安排一切,你就少去了很多煩惱。”李超凡說。
“說的也是,不過,總覺得信教有點困難,我這人活得特別清醒,錙銖必較!”
“噢,對了,我覺得你應該像大學那樣,加入什麽社團,你不是最新狂讀《海子》的詩歌嗎,什麽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的。”
“哈哈,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句永遠是這樣,風後麵是風,天空上麵是天空,道路前麵還是道路。這句詩詞一下子就揭露了生活的本質,光憑這幾句海子就夠讓咱們銘記一輩子了。”
“我對詩歌不是很了解,我是想說,你可以加入個什麽詩歌協會,平時跟他們好好交流,說不定可以認識個什麽文藝女青年。這樣,你們有共同的愛好,也可以更好地在一起。”
“人與群分,物以類聚,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超凡,你說得沒錯!我的生活是該有點變化了。生活還是充滿了希望的,就算活在這個世界上多麽艱難,我們也要堅持下去,為自己,為別人。”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行了,吃飽喝足了,這首詩送給諸君共勉!”
於是,我學著像過去加入社團那樣,在虛擬的網絡上尋找起了社團。這不找不知道,一找還發現了不少,原來,像我這樣需要被救贖的人太多了,我們能做的,就是聚集在一起。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加入了西安詩歌協會。平日裏,我們這些詩友們經常聚在一起,評詩賞畫,吃飯喝酒,好不快活!漸漸的,漸漸的,我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已經在心底了放下了趙琳,完全接受了她不在我身邊,徹底離開的我的事實。
之前的日子,每當到了晴朗的天氣,我走在街上,總會莫名其妙地傷感,想起了和趙趙琳經曆的一切。經過高新路附近的必勝客時,我就想起了我倆在一起談論明星、談論文學的事情,嘴角就浮起了一絲微笑。可是現在,她已經徹底離開我了,想必已經結婚了。我想起了趙琳在這裏說過的話。
“你知道嗎?我感覺冬天跟夏天很不一樣哎?”
“哪裏不一樣?”
“最大的特點就是,我記得上學的時候,有一次天氣特別炎熱我來到這裏逛街。四周全是人,耳邊瑩瑩嗡嗡的,有一種喧鬧的感覺,那種感覺,讓我慌張。而冬天,四周像是進入了童話世界,在冰雪的覆蓋下,充滿安寧。”
“這麽說,你喜歡冬天咯?”
“還行。”
我一個人在街邊的長凳上坐了很久,摸摸脖子裏的圍巾,還是趙琳大三那年織給我的……我輕輕地撫摸著圍巾,像是可以摸到她那雙白皙的手。天黑了,氣溫驟降,我感到了寒冷,這種刺骨地寒冷,提醒著我,往事不可追憶,曾經滄海難為水。短暫的熱鬧並不能徹底改變我的生活,在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的時候,我總會想起趙琳,想起這段可以完整卻中途停止的愛情。
又到了周末,晚上,我輾轉反側睡不著。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點了跟香煙,坐在沙發上看起了電視。都淩晨了,也沒什麽好看的,隻有球賽還可以。我選到中央五台,看到了巴薩的比賽,梅西又進了幾個球,真不錯。可惜啊,沒人跟我分享勝利的喜悅了。以前趙琳在的時候,我們可以舉杯暢飲呢,我們都是巴薩的球迷。算了,不提她了。
我抽著煙,仔細琢磨著最近我的生活的變化,總覺得缺點什麽。詩歌協會是可以,但總是不夠直接,激情。就跟玩LOL一樣,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玩德瑪,不就是因為他簡單、暴力嗎?我拿著遙控器一直翻著頻道。突然,我看到了一些招商廣告,我並不是想辭去工作幹個體。我是覺得,我可以在周末擺攤。這樣,我的生活不久更加豐富了嗎?關鍵是賣什麽?幸好,我知道一個進打折書的好渠道,好的,明天就行動。
第二天,我就去圖書市場找到了老王,從他那批發了好多二折三折的圖書,這種書大多賣不動,銷量不好,反正我擺攤是為了體驗生活,又不是賺錢,能有個樣子就可以了。我一口氣進了幾千塊錢的書,找了一輛車運回去了,拿回家自己看,一邊看一邊賣。我拿了幾本書,把廢棄的床單帶上,就去了小寨。天橋上太熱,陽光照到橋麵上,沒有陰影。我走到天橋右側的報刊亭後麵,這一排全是擺地攤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人,賣點鞋墊、飾品之類的。
第一次擺攤,我找了一個合適的地方,離兩邊的攤點都有距離。我鋪開床單,又折疊了一層,把書整整齊齊地放到了上麵。這會是下午三點鍾,讓我看看,第一單生意會在幾點。
這邊是一個人流量集中的地方,來來往往的人很多,站台那始終都有不少人。很多公交車都向南走,那邊就是長安南路,通向韋曲的,沿途有很多高校。從我麵前走過的人很多,但大多都是看幾眼,就匆匆路過。有時,會有一些個人停下來,看看書,問問我價格,但都沒有買。老實說,我並不知道原因出在哪裏?是價格定位的問題嗎?一般標價三十的書,我都賣五折到六折,這個折扣應該可以啊?為什麽還賣不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