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這不是刺殺,而是政變!
吳王府中。
李恪和共馨再度來到書房之中。
雖然李承乾建議李恪快些去找李世民。
但是李恪心中也在掂量著此事。
畢竟自己剛剛從一場精心謀劃的刺殺中脫身。
一切都要小心。
眼下最穩妥的辦法便是呆在王府之中。
“王爺,我認為眼下呆在王府之中固然安全,但是此刻也是麵見陛下的最好機會。”
“如今陛下正在盛怒之中。”
“王爺不起眼的幾句話便可能改變局勢。”
共馨看向李恪,眼中閃著精光。
李恪聞言看向共馨。
共馨當即起身說道:“王爺,我願和你一同入宮.……”
李恪抬起手打斷了共馨。
“不必了,我這就準備入宮,你留在王府保護好母親和我的實驗室。”
“若有賊人造次,直接下令射殺,一切後果我來承擔。”
言畢,李恪轉身走出書房,叫上崔豹和共仁向府外走去。
共馨快步從書房走出。
“王爺,你可以換上甲胄入宮!”
李恪輕笑著搖搖頭。
“穿上就不必了,讓人帶著就好!”
言畢,李恪又看向的共仁。
“韓老五收拾好了沒有,把他也帶上。”
“還有他斬下的首級也都帶上!”
共仁拱手前去找韓老五。
韓老五得知李恪要帶他入宮。
整個人都精神了數倍。
甚至還想找共仁借個銅鏡。
但是被共仁嚴厲地訓斥了一番,
很快,李恪便帶著親衛們向著皇宮奔去。
一路上崔豹和共仁等人嚴防死守,小心戒備。
不過並沒有再遇到賊人。
反倒是遇到了數隊巡察街道的金吾衛。
守衛皇宮的衛士們看到李恪顯然有些吃驚。
正在武德殿中挨訓的金吾衛大將軍柴紹如今隻想把賊人碎屍萬段。
他作為外戚,而且還是妻子早亡的外戚。
他向來是奉行中立政策。
然而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長安城行刺李恪。
這誰能忍下去!
而且此次李恪以大勝之姿凱旋。
他在番人那邊都沒遇到過危險。
結果在大唐國都城門附近遭到刺殺。
這不僅僅是刺殺李恪了。
說難聽一點就是再打金吾衛大將軍柴紹和皇帝李世民的臉了。
也難怪柴紹和李世民都萬分憤怒。
隻是李世民如今能夠訓斥柴紹,
柴紹卻誰也訓斥不了。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金吾衛將領們這幾天倒黴了。
“陛下,吳王殿下來了!”
李世民聽到王德的匯報,當即暫停了對柴紹的訓斥。
扭頭對著王德說道:“讓恪兒入殿吧!”
“兒臣拜見父皇!”
進入武德殿的李恪對著李世民拱手行禮。
李世民揮揮手示意他免禮,並皺著眉頭說道:“恪兒,你提前怎麽也沒有提前向父皇匯報?”
李恪聞言連忙拱手。
“父皇,兒臣這不是為了向父皇解釋和四弟的誤會嘛!”
李世民聽後點了點頭。
“兄弟鬩牆,共禦外辱,你們卻在征討番賊時發生衝突。”
“恪兒你此戰之後,定會揚名天下,也好叫天下人知道,虎父無犬子,何況真龍乎!”
李世民顯然對李恪取得的戰國頗為高興。
李恪便也趁熱打鐵。
“若非和四弟起了衝突,兒臣會有更好的戰果。”
“定能讓那十餘座吐穀渾城池不戰而降!”
看到李恪主動意識到錯誤。
李世民頗感欣慰。
“好,你們兄弟和睦共處,父皇便很欣慰!”
就在此時,王德有走到李世民身旁低聲說道:“陛下,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也過來了!”
李世民點頭說道:“讓他們都進來吧!”
“嗣昌,你回去吧!”
“你這右金吾衛大將軍,如今挑著左右兩個金吾衛府的擔子,我知道你不容易。”
“但是這並不是你此番失職的借口,我向罰你半年的俸祿,若三日之內務必賊人的同黨!”
柴紹聞言當即拱手應諾。
而他咬牙切齒地離開武德殿時正好和入殿的李承乾、李泰對上。
“拜見姑父!”
李承乾和李泰連忙拱手行禮。
柴紹見狀停下來點點頭。
“太子,你那東宮六率能不能抽調些人馬協助我封鎖長安,搜捕賊人的同黨!”
李承乾聞言目光看向李泰。
恨不得現在就讓柴紹抓了李泰。
可惜李承乾雖然知道刺殺李恪一定是李泰的手筆。
但是手上又沒有證據。
“姑父,你隻給我留下太子左右衛率即可,其他的隨意抽調!”
柴紹聞言點點頭。
“來人我請太子到府上吃酒!”
言畢,柴紹快步走出武德殿。
此時李泰已經是一身的冷汗。
看著麵前生龍活虎的李恪。
李泰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
“兒臣拜見父皇!”
李世民擺擺手會示意他們免禮。
“想必你們也知道恪兒被行刺之事。”
“這賊人未免太不把朕放在眼中了!”
“莫非他們以為朕行了幾年仁政,朕就不知道怎麽殺人了嗎?”
“太子,你說說你有什麽想法?”
李承乾聞言看了一眼李恪,又看了一眼李泰。
最後他拱手對著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可以借著此番封鎖長安搜捕賊人的機會,將長安城中的大小賊人連根拔起。”
“如此方才能夠震懾宵小之輩。”
說話間,李承乾的眼睛瞟向李泰。
“父皇,兒臣以為,這不是一場刺殺,而是政變!”
“父皇你想想,若今日不是三弟凱旋,而是父皇征討凱旋。”
“那遭到刺殺的人豈不是就是父皇!”
李承乾的話直接捅破了最後的窗戶紙。
李世民之前極力想要掩飾的東西被李承乾公明正大的說了出來。
根據金吾衛傳來的消息。
賊人不僅有軍中的製式弩箭,甚至還有秦弩。
今日對恪兒的行刺,確實不是刺殺,而是一場政變。
隻是靠著政變上位的自己不願承認罷了。
換而言之,自己知道今日謀劃刺殺的恪兒的人,就在自己委以重任的文武之中。
想到此處,李世民便不由皺起眉頭。
今日這場失敗的行刺,實際上就是一場失敗的玄武門之變。
恪兒沒有被謀劃行刺的人除掉。
而值得懷疑的人又相當之多。
首先便是自己那十多個兒子,以及他們背後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