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馬跡
韻雪按捺住心裏的不爽,如果不收貴了,不打草驚蛇,他絕對給這個人一記耳光,看他能夠堅持多久,才會把這些事情說出來。
但絕對不能打草驚蛇,這是所有人都認知的一點包括她。
“我們姑娘當然好了,你想啊,我們跟著這麽多年了,如果不好,誰願意跟著從喬家來到這陌生的地方?對不對?”
毛子微微點了點頭,的確雖說是她的奴婢,如果沒得到首肯,是不會跟著從喬家來到李家,畢竟李家近似一個什麽樣的情況,誰都不知道,而且以後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狀況,誰也不知道會是誰?
可他們能夠義無反顧的跟著來,就說明這位小姐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人。
要不然在喬家雖說不懂心,但至少不像在李家前途未卜。
韻雪看見他已經聽進去了,變繼續忽悠著:“其實我們姑娘是非常大方,也通情達理的人,隻要誰對她好,她都會對誰更好,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一丈,尤其是有用的人,絕對絕對不會辜負,我聽說他們大房的那位奶奶希奇非常暴躁,如果誰犯了錯惹了她,都要打人,是不是?”
毛子微微點了點頭,這件事情她深有體會,因為他娘子就在大房裏做一個二使丫鬟,平時有好處得不到,如果見那位大奶奶情緒不對,她的幾個丫鬟就會把他娘子頂出去受罪。
等風聲過了,那幾個丫頭才會放棄賣萌求乖,然後所有的過錯都是他娘子的。
所以這些年他娘子過得很辛苦,也知道其實多多少少還是跟他有關。
如果不是他的父母沒許,讓那幾個丫鬟這樣做而睜隻眼閉隻眼,或許他這娘子就不會這樣接艱難了,。
所以,歸根結底,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太窩囊了,可這又有什麽辦法,在李府遲早都是大房司馬氏的,如果他再把大房得罪了,那他和娘子還有孩子們的出路就真的徹底沒了。
所以這些年一直忍氣吞聲,就希望能夠讓那位大奶奶能否看在他們夫妻倆老老實實的份上,不要做過多的刁難。
至於投靠三房,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他們從心裏就知道三房這位三奶奶遲早會走,這裏的一切都會留給大房,他們遲早還會在司馬氏手地下討日子,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背叛她,從而為自己博得一線前程。
他很清楚,這些當主子的人,都希望奴才們能夠忠心耿耿,說一不二,而不是朝三暮四,背信棄義。
主子們最痛恨的是那種背信棄義的人,一旦知道他們這些奴才中被發覺或者是有一點點蛛絲馬跡,等待他們的就是淩遲而死。
所以才羨慕韻雪她們有一個如此英明的主子,但也隻能是羨慕嫉妒。
從來沒有想過去投靠他們,從而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是作為一個古代人的最具備的奴性,是他們一輩子都必須遵從和恪守的執念。
所以哪怕那位大奶奶的脾氣不好,時不時的找他娘子的晦氣,他也不敢說什麽,還必須忍氣吞聲。
甚至明明知道認為大奶奶所做的事情不厚道,也不得不遵從。
如今聽見韻雪說那個大奶奶脾氣不好,甚至還打人,各種的心酸他無言以對。
韻雪忍不住深深的歎了口氣,雖然很同情毛子,你覺得毛子所做的選擇無可厚非。
但她的目的沒達到,沒辦法交差,自然要繼續打探下:“聽說那位大奶奶在到處打探小孩子,尤其是才出生的嬰兒,她想做什麽?難不成看見我們家姑娘生了一個兒子?想抱養一個”
毛子連忙搖搖頭:“當然不是,他是想給小少爺找一個童奴,據譚嬤嬤說,大奶奶說要從小養到大的才更親近,便想找一個先養著,等小少爺大一點後就可以給小少爺當跟班。”
韻雪點了點頭,證實了自己所猜測的,便準備告辭:“這樣還行哦,對了,我也該回去了,回頭我們姑娘該找我了。”
毛子眸色沉沉中又再一次說道:“韻雪,其實聽說她找的人是萬家壩的,據說那孩子還還是挺可憐的,據說父母雙亡,是她的親奶奶,把她給賣了的。”
韻雪我以為你嫩後有些釋然,其實這個毛子本性還是真的挺不錯的,雖說他並沒有背叛自己的主人,但他的良心讓他覺得孩子的無辜,使他善良的天性使然。
“嗯,”韻雪覺得應該好意提醒一番,才對得起他的這份善念:“聽說鄉下的莊子招人,不如你們都去吧,雖說苦了一些,但至少能夠保住性命,也算是一個最好的去處。”
這樣的話,按理說韻雪不該說,可人家的好意提醒,總得要有一個過程。
丁墨比韻雪差多了,可沒這樣好的機會,能夠遇到這樣一番提醒。
他在府裏四處走,都沒有找到想要的線索,不過也不氣餒,慢慢的走著,居然碰見了一個人。
溫柔的目光,嘴角淺淺的笑意,讓她原本就幹淨的五官,越發的明豔動人。
丁墨向她福了福:“二姨太太安。”
這位是一個身份異常尷尬的人,當初是文帝特意送給李封的,就隻是為了給他安插一個眼線。
當然,對於這個人,大家都心知肚明,隻不過都沒有人說破那一道窗戶紙而已。
李封夫婦對於家裏忽然多了一個人也沒有說什麽,而是盡量滿足她的要求,什麽東西都是最精致,最奢華的。
沒辦法,李家雖然不是富貴人家,但李封常年累月在邊疆,家裏除了李氏,就隻有這個女人了。
反正開銷也不大,就盡量選用精致的東西,來襯托她們內心的空虛寂寞吧!
而李氏是多聰明的一個人,更是不會怠慢她,每天有空都會和她說說話,逛逛街,甚至出門參加宴會都會讓她隨行也,為李家的和睦人人皆知。
兩個人居然還差一點成為好朋友,在那段空虛的歲月裏,相互慰籍,相互理解,也相互包容著彼此。
如果不是後來的事,或許李氏和她好真的可以做到兩女伺夫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