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要做明世祖> 第341章 呂宋總督許柴佬

第341章 呂宋總督許柴佬

  “就回來了?”


  萬貞兒抱著小寶轉進來,發現了正在談話的父子倆。


  “那些土人學的怎麽樣?”


  她把孩子放下,讓兩個小東西自己去玩,問朱見濡道。


  朱見濡當然是無所不答,“先生夫子都很負責,學校裏的小孩看起來都挺機靈,學的挺好的……就是除了移民漢人的子孫,土人的都怕我。”


  “不過怕點也好,沂國立足不過數年,好多東西都沒弄起來,這前頭二十年,最好讓他們怕咱們。”


  會害怕,就會敬畏。


  有了土人的畏懼,在少了本土大力傾斜資源後,沂國在呂宋島上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二十年,也足夠沂國繁衍出新一代了。


  但那個時候,沂國也可以不依賴“害怕”去影響其他勢力。


  “這麽說來,他們學得也挺快的,我還以為土人會很討厭讀書呢。”


  萬貞兒想起自己成為沂王妃後,跟著得道升天的三位弟弟,不由得歎了口氣。


  萬家是個普通家庭,如果不是如此,萬貞兒也不會年紀輕輕就賣入宮廷,伺候皇家。


  按照正常邏輯,在皇宮大內打一輩子工,或者承蒙恩典,歲數大了後放出宮嫁人,差不多就是萬貞兒的命運了。


  可誰知道她能跟大明親王來一場忘年交?還讓從小就極為依賴她的沂王對之死心塌地?


  萬家由此一飛衝天,當上了皇親國戚,在老家那兒橫的不得了,就差基因突變成螃蟹了。


  後麵因為臨近就藩,朱見濡跟萬貞兒商量著把萬家也帶過來——


  對前者來說,這可是自己的嶽父舅子,雖然萬家長孫都跟自個兒一個歲數,但該盡的禮節還是要的,萬貞兒也很照顧老家的親人。


  沂國初立,窮是窮了點,但跟本土的聯係又沒有斷,總能入手不少奢侈品,加上他這個大王給的特權,待遇是不會降很多的。


  後者則是覺得,沂王還在北京的時候,萬家人在地方當個暴發戶,闖了點禍事,那還能給他兜住,以免已經明確提出“道法並用”的皇帝把他們抓起來開刀放血。


  可沂王就藩之後呢?


  還那麽囂張跋扈的話,肯定是要玩完的。


  於是夫妻倆一拍即合,把萬家打包帶來了呂宋。


  來了之後,朱見濡都給萬家人封了官職,萬貞兒也希望三個弟弟能幫襯下小姐夫,結果全都去摸魚糊弄人了,讓他們讀書,當個體麵的知識分子都不肯。


  後者還放出了“讀書無用”的暴論。


  畢竟他們發家致富,靠得可不是勤勞聰明,而是走了皇家的後門。


  親弟弟如此,也難怪萬貞兒會覺得比之眼界更低,知識水平也更低的土人不會好好學習了。


  “這倒也跟以前的人物有關。”


  “要沒有他,呂宋之人也不會習慣於學習我中華的文化。”


  朱見濡笑著跟老婆解釋道,“太宗皇帝之時,鄭和下西洋,炎洲都到過,不止在金洲那兒設了個舊港宣慰司,呂宋島上,其實也有個總督來著。”


  反正在大明朝的頭幾十年裏,中國對外的探索交流是非常厲害的。


  後世人常聽菲律賓這邊有個蘇祿國,其國王曾經帶著妻兒老小,親自入京朝拜太宗,乃至於自己死了,也葬在大明,卻不知道,永樂三年的時候,三寶太監就奉太宗旨意,來到呂宋,冊封了許柴佬為當地總督,統攬該區域軍、政、財、文大權。任職直到永樂二十二年,達二十年之久。


  而許柴佬其人,跟舊港那邊的梁道明、施進卿等人類似,同樣是明初大航海時代的著名華僑。


  後兩位能在舊港弄出一番事業,許柴佬自然也差不到哪兒去。


  他在呂宋耕作多年,家產不知多少,可稱得上是西洋巨富。


  而本人也算得上是一名儒商,一邊賺錢,一邊也沒忘記惠及同來這邊討生活的老鄉,還有些玩得好的土人。


  所以時間一長,許柴佬便在當地有了巨大的名望。


  成為呂宋總督後,許柴佬上忠朝廷,下效庶黎,身體力行,勵精圖治,在呂宋不遺餘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與先進生產技術,大興造船、紡織、製陶及農業技術等等。


  在大明獲得製海權,西方殖民者注定無法借助海洋崛起四處擴張,用屠殺方式摧毀大量文明痕跡後,許柴佬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


  因為在呂宋這個已經被朱見濟劃入漢文化圈子裏的地方,許柴佬可以稱之為“普及漢化”的第一人,其人留下來的總督印章,在沂國建立之前,都被呂宋土人供奉著,視為神物。


  朱見濡來了後,也把這印章納入寶庫,收藏了起來,甚至還想找過許柴佬的後人,用他們來拉攏當地民心。


  結果經過一番調查後,才知道許柴佬跟梁道明一樣,年老後思鄉之情極重,最後不顧病重,強行要求兒女把自己抬到船上,回到晉江深滬老家。


  落地之後不久,許柴佬都還沒來得及看到族人迎接,便撒手人寰,連遺言都未曾留下。


  在官方記載上,也沒見許柴佬為子女請封的奏疏。


  據說是許柴佬老成持重,知道自己名為呂宋總督,實則為其國王。


  他儒學深厚,不願意利用這樣的機會,去竊取國家神器,讓許家獨霸呂宋,便未曾對朝廷提出這樣的要求。


  朱見濡把其後人又從晉江請回來後,對這位的經曆深為感配,還讓人給許柴佬在呂宋修了個衣冠塚,親自祭拜了一次。


  “寡人給許家待遇不薄,也算有回報了!”


  說完許柴佬的事,朱見濡又激動的告訴老婆另一個好消息。


  “許家人前些日子進言,許柴佬當年總督呂宋,曾經於島上發現過一座金礦,還試圖開采過,隻是人力不濟,島上也有土人阻礙,未能提煉多少金子出來!”


  “如今沂國已立,又有大明為靠,倒是可以試著去挖挖看!”


  “如果我沂國能將之入手,便能一夜暴富!”


  朱見濡這幾天去外麵巡視,就是想看看沂國內部有沒有穩下來。


  沒有後顧之憂,他就可以安心去呂宋南邊挖礦了!

  萬貞兒也跟著激動,可聽到那金礦位於呂宋島南部,而沂國在中部之地,在交通還沒建設好之前,去那邊搞事還是挺難的。


  “不是還在開采銅礦嗎?本來就用了不少人手,現在還能騰出勞力去掘金嗎?”


  “這個不難。”


  朱見濡已經想好了,“以金礦之重之富,我小小沂國當然難以咽下這口肥肉,但陛下肯定會有意向!”


  沂國能有眼下的幾萬人,很大程度上還是靠了本土前期的投入,而其中的花銷,也是要算到賬本裏去的。


  本來要想把這筆錢連本帶利的還幹淨,八成得經過沂國兩代人努力才行,但一旦有了金礦,那就能輕鬆解決了。


  金山銀山,那都是錢山啊!


  如此財富,朱見濡肯定兜不住。


  他要強吃,周邊還有不少稱臣大明的小國,萬一他們去北京告發了呢?


  萬一往來於呂宋的本土商人知道了,通報上去怎麽辦?

  他藏著掖著,等東窗事發,就容易壞了皇帝對他的感情。


  朱見濡不想做無情無義的小人。


  先帝和當今天子對他可謂自古難得的良善,他得投桃報李,順便利用金礦,甩掉沂國財政上的大包袱。


  沂國是小國,在發展上也離開不了本土,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壞了未來的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