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密報
猶如空打了一聲暴雷,三寶太監鄭和出海後,地方密報傳來了一個不尋常的訊息。
姚廣孝急急忙忙帶著胡濙進了奉殿求見。
永樂帝高高地坐在龍椅上,吹著氣,喝著龍井,慢條斯理的宣見姚廣孝等人。
這是這兩年來,永樂帝第一次見胡濙。
“所奏何事?”
姚廣孝跪在地上:“啟稟皇上,有傳言,疑似建文帝的人在浙江、江蘇一帶出現。”
“你什麽?快!”永樂帝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地從椅子上站起。
“我們布在各省的探子回複,有人寫了一副對聯,疑似建文帝,哦不,朱允炆的手筆。”
“快快呈上來。”永樂帝沒想到朱允炆竟敢留下墨寶。
胡濙從懷裏掏出一張紙,遞給旁邊的太監,太監攤開一看,裏有四句詩。
朱棣看著墨寶,逐字念道:“身懷治世誌,丈指不平處,燭影斧聲下,真龍人間藏。”
這句詩前兩句寫得是一個士大夫的治世心聲,沒有什麽不同。但最後兩句寫得有些心懷不平,意思是影射趙匡胤的弟弟篡位,導致真龍-意謂真的子-要躲在人間藏匿。永樂帝斜眼看了姚廣孝一眼,若有所思。
”還有一張。“胡濙又抽出一張宣紙,也有一首詩。
永樂帝看著念道:“九神佛下凡來,五嶽名山照日華,至今依舊人間遊,尊稱一聲老仙翁。”
永樂帝皺眉道:“這詩平仄也不對,一般般,像是個糟老頭遊曆山水隨手寫下的,何以見得跟朱允炆有關?”
姚廣孝上前一步,輕輕點了指著這詩的每一句的第一個字。
永樂帝細細一看,頓然心驚,原來這是一首藏頭詩,寫著“九五至尊。”
難道暗指其為子、皇帝。
永樂帝朱棣急問道:“這兩首詩從何而來?”
胡濙細細道:“啟稟皇上,是在兩座寺廟裏看到的。一個是台州國清寺,一個是徐州童寺,一南一北,相距數百裏。發現的人回報,這兩首詩已經留了有一段時間,約莫是幾個月前留下的。微臣判斷,這是朱允炆的機會很大。”
姚廣孝湊過去永樂帝身邊道:“您看,如果朱允炆沒死,這已經兩年了,這兩年估計他十分抑鬱,又不能出來,有時借著詩詞抒發心中憂鬱,這是極有可能的。微臣認為,可信度極高。而且,台州就是方孝孺的故鄉,朱允炆去台州悼念方孝孺的可能性很大。”
”字跡比對過嗎?“永樂帝問。
”比對過,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是有些相似,這不排除是朱允炆刻意隱藏字跡。“
永樂帝心裏也覺得這兩句詩可能真的是朱允炆的手筆,如果是真的,那代表朱允炆真的沒死。雖然這個解決了心中的一大疑慮,但也帶來了更大的問題。如果朱允炆被其他大臣發現怎麽辦?雖然殺掉了景清、方孝孺、齊泰及黃子澄等人,但是朝中一定還有朱允炆的舊臣,如果他和這些舊臣串聯複辟?按照他的正統性,他才是真正的真龍子,將會造成極大的政治風暴。另外,令他狐疑的是,那鄭和呢?鄭和那條線是真是假?可是寧可錯殺一萬,不能少殺一個。一瞬間,永樂帝心裏有了盤算,隻要可疑者,都殺。
任何危害皇權的可能性,都要扼殺。當你嚐到權力的滋味,你的心思就會變得殺伐決斷,細膩無比,因為一切事物的重要性,都可以用皇權的角度做顯而易見的衡量。
永樂帝手心一捏,陰狠狠的:“找出來,殺了,不能留下任何證據。這事還有誰知道?發現的那個密探呢?”
姚廣孝道:“微臣知道此事事關重大,該探子已經由微臣處死了,目前知道此事的隻有皇上您和胡濙,以及我,三人而已。“
“好,胡濙,這件事就派你去,這事極其機密,你拿著我的手諭,可以隨時調用錦衣衛和各地軍隊。同時,我明下旨給你一個欽差的差事,表麵上隨時觀察風土民情,暗地追查朱允炆下落。且你有密奏的權力,隨時可以密奏朕,有任何消息,隨時進京匯報,午夜亦可,不拘時間地點。”
”臣遵旨。“
這邊姚廣孝已經把手諭寫好,遞給了永樂帝,蓋上其專用的玉璽印,收折給了胡濙。
遞給胡濙時,姚廣孝背對著永樂帝,對胡濙詭異的一笑。胡濙手心冒汗,他知道這個任務極其重要,等於把他視為皇上親信了。而這個詭笑同時也在告訴他,這手諭還是我蓋給你的,我能扶你,也能滅了你。令他誠惶誠恐,忙伏地謝恩。
胡濙離開後,留下姚廣孝和永樂帝二人。
兩人對看無言,但各有各的心思。
永樂帝的心還是懸在朱允炆的生死上,此人是生是死,他必須搞明白。
姚廣孝則在揣摩聖意,找時間要想能全身而退。
大明朱氏眾人疑心病非常的重,從不輕易相信人。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就是這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因此姚廣孝一直處心積慮要能夠平安下野。姚廣孝為什麽扶植胡濙,也是想轉移永樂帝的目標,不要一門心思都掛在姚廣孝身上,一旦什麽事沒處理好,就有殺身大禍。而且胡濙受重用,將來才能製衡鄭和。
姚廣孝深知,伴君如伴虎,尤其永樂帝不是一般的虎,是一頭極其殘忍,會誅十族、瓜蔓抄的虎。今時機不好,朱允炆的事必定讓朱棣煩心,最好就是啥都不,讓永樂帝自己。
良久,茶都涼了,永樂帝才回過神來,看著姚廣孝:”還有事嗎?“
”稟皇上,沒櫻“
”退下吧,道乏了。“完,永樂帝自顧自的往後庭走去。
姚廣孝站起躬身拱手相送,心裏暫時卸下一塊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