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幻境中不同的所見
眼前所見實乃是心中所想,以眼前所見逆推作者之所想,這就是入靜提升神書感悟的根本原理。
恍惚之間,許年來到了不知何方的野外樹林,在他目光所及之處,有一位老者駐足而立正堯有興趣的看著這林蔭道一頭,在那裏有個騎在黃牛背上的小牧童正緩緩而來。
“溜溜的彎喲,哎呀來到放牛山呀喲喂喲放牛喲,山上喲,灣裏灣裏轉喲好光景喲”
也不知有什麽開心事兒,一串串鄉間俚語所成的歡快民歌從小牧童的口中傳出,其聲清脆且響亮,其詞字字可聞猶在耳邊,似乎整個樹林的枝葉都因此而梭梭震動。
碧草如茵的山野、蔥蔥蘢蘢的樹林、頑皮活潑的牧童、老實憨厚的黃牛、清涼舒適的微風、嘹亮婉轉的牧歌
就在許年也被這閑適愜意的鄉間風情所吸引之時,忽然,小牧童的歌聲停下來,許年趕忙看去但見那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
“知了,知了,知了”
原來在那高高的樹上,有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啾啾而歌,正是這歌聲把小牧童吸引住了,小牧童是想將蟬兒捉在手中呢!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樹林中的許年正想前行幾步去看看那牧童究竟捉沒捉住知了,但卻發現自己手足無法動彈,緊接著那首逸趣橫生的所見詩從林蔭路旁休息的老者口中悠悠傳出,一字一句仿佛不僅僅是描繪出這眼前所見之景,更是附著上了老者閑散自在的心境。
待到吟誦聲落下,這方世界仿佛時間靜止般就此定格在了老者微笑低吟和牧童伸手捕蟬的畫麵上。
整個世界複又變得安靜,身處這靜止世界的許年心下一片祥和安寧之意。
果然,
其名所見,所見所思,所思亦所見!
下一刻,如鏡子碎裂的慢放畫麵,顯示布滿蛛般的裂痕,接著就是一塊塊分崩離析,許年的心神隨之便從那幻境中抽離。
驀然間睜開雙眼,許年驚覺此刻神清氣爽,體內真靈似乎也活潑壯大起來。舉目四顧,他的同年們還沒有一個人醒轉回來,依舊是呼吸均勻沉浸在深層入靜後的神秘世界中。
清濛濛的光幕之中,盧教習時刻注意著學子們的情況,在許年醒轉的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他。
盧教習見此下意識的回首看了看書案邊上的那可自動倒置的精密沙漏,一百息倒置一次,這才六次倒置就從入靜中醒轉,也未免太快了吧?
難道是資質極差隻看到了一點點幻境就破了嗎?或者是悟性超凡,短短的時間內就盡數領悟到了神書中的意境?若是前者便殊為可歎,若是後者那就是讓人震驚了,除非這名叫許年的學子曾經見到過類似的場景,如果真是如此那也未免太過於巧合。
想這麽多假設無濟於事,不如等會兒直接問詢。
盧教習停了猜測走到許年的身旁,揮手止住了欲要行禮的少年,心下已然有了計較。
清晨的時光如此寶貴,樹林中的飛鳥呼朋引伴振翅而出,大山裏的小獸細細碎碎小心覓食。在書院的各個講堂內都有學子們身影,或是獨自靜思,或是結伴溫習,或是聚眾聽講。
四大講堂中的篤學講堂中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流逝,在或是遺憾悵然、或是心有不甘、又或是喜有所得的表情中,少年們漸漸都從入靜中醒轉,對於適才幻境發生的事情他們皆是感到新奇非常。
“噌”
在沙漏輪轉了六十次後,隨著一聲悠遠的鍾磬聲響起,盧教習略顯疲憊的聲音也隨之傳來。
“好了,睜開雙眼,回過神來!”全神貫注的照看一百名新手學子入靜,對盧教習而言也是件勞神之事。
“入靜完畢,你們可有所得?”
盧教習手指在額頭一點,不知用的何種妙法,精神隨之便是振奮起來,接著他抬手向前排的一個學子指去,“唔,你來說說?”
“我?是我嗎?”那被點名的學子站起了身。
“不錯,是你,你是叫做程子貞的吧,來,剛從入靜中出來,談談感受。”
“謝、謝先生,是我,我說”看到自己被教習記下了名字,這位名叫程子貞的少年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
“適才閉上雙眼後,隻覺眼前漆黑心神下沉,但隨之便有清氣茫茫而出接著有樹林、牧童、黃牛,對了耳邊還有朦朧的牧歌”
在他的入靜中沒有那個老者,牧童的歌聲也是不清楚的對比自己的入靜,許年發現了其中的不同。
“陳善,你再來說說。”盧教習再次點名。
“回先生,弟子隻覺一片朦朧中有牧童緩緩而來”這個名叫陳善的同年所見的更少。
“錢閔”
“弟子與幻境中得見牧童高歌隨後噤聲而捕蟬”
“弟子覺得時間不夠,才看到了一點就醒轉了回來”
每個人對這幻境的探索度皆有不同,好像還就屬自己看到了結果,這就代表著自己對這篇神書的感悟度達到完美嗎?許年正思考著的時候,忽然盧教習的聲音傳來。
“許年,你也來說說。”盧教習點到了他的名字。
“是,先生。”
許年應聲起身,“弟子入靜之後,置身於山野林間,先見一老者與林蔭道旁歇息,隨後見一牧童騎在牛背高唱牧歌緩緩行入林中,牧童聞得蟬鳴聲,閉口不歌,伸手欲取蟬,就在此時那道旁歇息的老者長吟這首無名詩,吟誦落下時所見之景定格,緊接著便是幻境崩裂回神與外。”
“嗯?”盧教習聞言便是麵容一喜,急急一連串問題拋出,“牧童其歌為何?那老者麵容可曾看清?牧童最後是否取了那蟬?”
“牧童之歌,隱約為鄉間放牛小調,老者的麵容並未看清,牧童是否取了蟬弟子也不知曉,因為最後的幻境之中弟子無法動彈,隻可目視耳聞。”
“哦”
盧教習意識到自己剛才有些期望太過了,但依舊是點頭肯定道,“你的入靜已經幾近於完美,對這無名神書的感悟也極深,隻是還差一步,若是能做到在幻境中行動自如那麽就是徹底領悟了這篇神書。”
剛才十餘人回答了感受,而隻有許年的回答被盧教習點評,堂中學子們不難發現,自己這一屆的榜首果然是有幾分本事的,少年們看過來的臉上,或多或少都有欽佩之意,其中來自蕭飛燕的目光中,那欽佩愛慕之情尤甚。愛看的你,怎能不關注這個公眾號,V信搜索:rdww444或熱度網文,一起暢聊網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