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訓練營往事
湯他們口裏的老師是一個神秘人物,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曆和師承,仿佛和鬼穀子一樣,直到弟子們名滿天下的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這麽多高徒竟然都是同一個師父教導出來的。
不過這樣的現象在那個時代並不少見,諸子百家中很多人在聲名鵲起之前,不都是默默無聞的嗎何況鬼穀子培養的都是治世安邦之才,老師培養的不過是幾十名別人眼裏的高級門客而已。
宋國在滅亡之前有過一小段時間的回光返照,曾經對它身邊的幾個大國拳打腳踢,除了依賴一支戰鬥力不俗的軍隊之外,據說還因為當時宋國有一個非常厲害的類似於秘兵署這樣的機構。
老師自稱是那個機構的傳人,他在秦國逐門逐戶的拜訪了那些宋國遺民家庭,經過苦口婆心的勸說,痛哭流涕地述說亡國之恨的攻心戰,許諾下美好的前程,偶爾還夾雜著一些威逼和利誘,以及他回到宋國故地和遊曆衛國帶走的一些孤兒,終於湊齊了一支五十多人的弟子隊伍。
他給這個隊伍命名為“訓練營”,帶著他們遊曆天下,一邊教授各種知識,一邊增加地理人文方麵的見識,沿路還安排了很多實戰訓練。對於當時隻有十多歲的一幫小孩子來說,有時候覺得新鮮有趣緊張刺激,但有時候又覺得簡直是一場噩夢,恨不得立刻逃離這個地獄。
在訓練營裏,每個人都不允許再使用家族裏本來的姓名,姓氏必須從能夠體現宋人特征的“宋、商、殷、衛、戴”等寥寥幾個裏挑選一個,至於名字就更簡單了,隻能從“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裏取一個。
其實名字也由不得弟子們自由選擇,每個人進入訓練營都是有一個編號的,把編號對應到天幹就得到每個人的名字了,比如宋甲、宋丁、宋辛。十天幹用完之後,後來者就加上一個其他字,組合之後就成了:小甲、大乙、文丙、南丁、武戊。
使用著這些整齊劃一又晦澀難懂的名字,也許有些壓製孩童天性,有一次眾弟子在訓練結束後玩耍的時候,有人提議“我們用編號來互稱也太無聊了,不如我們一人取用一個先王的名號吧”。
對眾多小孩來說,這個提議實在太有趣了,於是他們就瓜分了幾十位殷商先王的名諱,沒搶到商王名諱的,有的就用了宋國曆代國君的名諱,也有的用了著名貴族文臣武將的名諱。
甲作為王族後裔,一直擔任隊長一職,湯作為開國之王這個名諱無人跟他搶;辛當然要了紂這個名字,威武霸氣,一代暴君,被人批判咒罵,才對得起辛這麽彪悍的性格;丁則選了武丁這個一代明君作為自己的代號。
後來老師得知了這件事情之後大發雷霆,把眾人狠狠的責罰一通,但每個人的別名還是私下裏叫開了。
然而這些稱謂卻有一些不妥的地方。
首先老師用天幹來給一幫弟子編號,這本身就已經是褻瀆和大不敬了。天幹命名法乃是曆代商王的特權,這個習慣是從上甲微開始的,因為傳說古時候天有十日,而且人間的王也配得上使用十日的名號。
其次,商湯的大名是天乙,那麽宋甲和湯這兩個名字是不搭的,可以說簡直就是胡鬧。
然後,其他很多人的名字也是亂取一通,反而是平時看似沒文化的辛非常貼切的用了“紂”這個代號。
不過到了後來,除了甲被繼續稱作“湯”之外,其他人還是習慣並用回了編號,別名風波也隻是一個小插曲而已。
經過五年左右的周遊列國和長途拉練,他們回到鹹陽安定了下來,老師成為了秘兵署的客卿,眾多弟子年紀尚小因而沒有加入秘兵署,老師在北阪山腳下尋了一處所在繼續弟子們的學業。
老師參與了秘兵署諸多重大行動的計劃製定和後續實施,三年前在一次行動中突發疾病離開了人世,遺憾的是他死之前竟然沒有一名弟子跟在身前。
深孚眾望的湯成為了訓練營的繼承人,這三年來無論悲傷也好、追思也好,湯督促著眾人繼續學業和訓練,功課一刻也不曾耽擱,弟子中的佼佼者比如湯和辛已經開始和秘兵署合作參與一些行動了,或者像卜和丁這樣的自己選擇其他方式來繼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湯曾經問過老師,弟子們長大之後是不是要加入秘兵署老師的回答是,讓每個人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老師也許早有感知,在發病辭世前安排好了後事,把眾人托付給了公子扶蘇。
公子扶蘇是人們公認的秦王繼承人,雖然隻有十來歲,比眾人還小上幾歲,但沒人膽敢小覷他。天才都是不受年齡限製的,神童甘羅十二歲拜上卿,當今的秦王政十三歲即位。
如今公子學著秦王當年還不能親政時的樣子,不但要把所有的公文副本都仔細閱讀一遍,而且要模擬性的給出處理意見,據說秦王對很多批閱都讚賞有加。
公子禮賢下士,頗有明君之風,對湯等人更是禮遇有加。跟著秦國未來的國君辦事,貌似是全天下最有前途的職業了,湯不再操心反而對眾人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當辛慫恿卜為公子占上一卜的時候,卜斷然拒絕了,理由還是那一套說辭:牽涉到自身的占卜恐怕會適得其反,說不定還會因此改變結果。
卜在團隊裏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家夥,他不僅沒有編號,也沒有跟著眾人一起挑選先王名諱,連老師也對他特殊優待,隻稱呼他為“卜”,以紀念其家族由來。
卜在訓練營的時候還有一個口頭禪,“來來來,讓本師為你占上一卜。”如果有人敢說,“大師,來給我算一卦”,估計他會立馬翻臉。
他曾經為殷商占卜和文王卦孰優孰劣,和諸多卦大師或者愛好者爭吵到幾乎要動手的地步,當然了後來都握手言歡並互相交流,相逢恨晚。辛曾說過,“我是一個暴力分子,腦子裏想些什麽一望便知,但卜這種神棍,那可是無論如何也猜不透的”。
在這個涼爽的夜晚,四人依舊分成兩組,一前一後的走著,手裏持有秘兵署發放的令牌,宵禁什麽那都是不存在的事情。
四人的心情還是頗為激動的,經過多年的刻苦訓練之後,平日裏在秘兵署那些幫忙性質的活動根本就是小打小鬧嘛。如今要去函穀關外尋找一個對公子對秦國未來都頗為重要的一個人,這樣的任務才夠勁兒。
如果此次行動最後的規模並不大,找人也挺順利,那就算了;但是如果行動規模最後演化得頗為龐大,那也可以算是他們的畢業典禮了。
在這個四人小隊裏,卜的身份是智囊,負責各種典故和數據;而丁作為街頭跟蹤、野外追擊的專家,熟悉天時、星象、山川、地理;卜和丁加起來便是一個完整的圖書館。兩人的分工很明確,卜一些參考方案,而丁負責製定具體的行動路線,湯則總攬全局,根據諸多方案做出決斷;辛一般是袖手旁觀,偶爾會摻合進來提一些問題,但更多時候是等著方案出爐之後負責執行。
天津https:te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