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試查。
婉春說她已找來了教書先生。
眾人不由怔一怔,婉春繼續道:“就在門外,我叫他進來?”
穆王氏還沒未反應過來的樣子,呆呆問道:“找、找來了?”
常母也問道:“找來了?”
穆燕氏眼波流轉,道:“可不要為撒謊胡說啊!再說真的找來了,這價格我們也出不起呀!定是貴的吧,還不如去私墅呢。”
李婉春神秘一笑:“很便宜,我現在便把他帶進來。”
李婉春跑出屋外,眾人心裏頗為奇怪。
李婉春跑出院外便呆了,田野,炊煙,野狗,就是沒有陳朝歌。不會吧,李婉春嚇壞了,還未大喊,身後一股股涼氣兒。她扭頭,繞是有準備,也嚇一跳。
突然冒出來也太可怕了吧!
“你,你是從哪裏出來的。”
陳朝歌當然不會回答,李婉春也沒想知道。她拉住陳朝歌的衣袖,道:“快進去,快進去。說來,你識字吧。”
一個門派的少主,應該識字吧。
倆人進屋裏,常母幾人打量陳朝歌,俊美的臉,襤褸的衣裳,瘸掉的腿。嗯,很新穎的搭配。沒想到現在縣裏流行這種了,據說那些書生才子,皆是身懷傲骨,奇奇怪怪的,或許……。
常母問道:“你是何人。”
婉春笑嘻嘻地接:“落魄書生,教逢春讀書寫字正好。”
“讓他回答。”常母問陳朝歌:“你讀書怎樣?”
婉春不能開口,有些焦急。她已經給些提示了,陳朝歌隻要吹噓一番自己讀書水平就行,可是,他難用常理推斷。
“很好的。”
婉春:“???”陳朝歌竟然這樣回答,一點兒也不謙虛。
常母也有些訝異:“很好啊!那就好。”
穆王氏道,“娘,他當然說自己好了,好不好我們的又不知道!可不能耽誤了逢春未來。”
常母點頭:“可惜我識字不多,你來試一下?”
穆王氏後退:“我哪會讀書認字。”
常母搖搖頭,心底嗤笑。
“阿燕,你可認得字。”
“認是認得,可是不多,難以考驗是否能教逢春讀書。”
常母道:“算了,那我便自己來。”
婉春小小訝異,她竟認得字。
穆燕氏如釋重負,娘當年可是商家小姐,讀過書,自然認字的。
隨後常母念句詩:“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
他接道:“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張九齡著。”
常母又道:“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他接道:“卻顧所來經,蒼蒼橫翠微。李白著。”
倆人一人一句,挺嗨的。
常母來了興致,自己以往,便是用這個法子來背詞。那年啊,才十一歲。
她懶洋洋靠在椅子上,硬邦邦的,但勝之泌涼,夏日時坐上舒爽。
年少時,哪裏做過這麽差的椅子。
玫瑰椅,名稱同它造型一般琦麗。她那年還梳著雙丫髻,常常爬上去玩耍。騎著椅子搖擺,看著繁雜的花紋,漸沉睡去。
四處找不到她的奶娘,找到熟睡的她時又氣又喜,隻好小心的抱她到架子床上。
扇搖動,習風吹,她卻醒來了,吵鬧肚子餓。奶娘隻好去廚房找剩點心。隻有奶油鬆瓤卷酥,她隻能吃下一半兒,剩一半皆糊臉上了。
年齡再長些,請人來教讀書寫字這些詩詞自然就這樣會了。再後來,忽地就長大了,嫁人了,家就敗落了。
常母收回回憶,看向陳朝歌,麵容微笑,道:“實在是很好的後生,你來教我兒子,我放心的後。就是不知你要的價錢我是否能出得起。”
陳朝歌未回話,婉春答道:“他不要工錢的,隻要包吃包住就行。”
常母問:“為什麽?”
婉春答:“他來這裏投奔親人,找不到了,又沒地方落腳。隻好教書,換取住宿的地方。”
常母點頭。
於是,陳朝歌就開始了教眾人讀書寫字的日子。
婉春去看穆白氏。她躺在床上,呆呆望向房頂。二郎已回來了,看著娘這樣,也不住抹眼淚。
婉春去安慰二郎,他握著手,憤恨極了。估計是從哪裏聽說了他娘的事。
婉春隻能拍拍他肩膀。
婉春在桌旁找到幅花樣子,仍是纏枝菊花兒的。婉春一時傷感,她的枕套不知繡好沒有。
婉春在屋裏找了片刻,確實在櫃中找到刺一半兒的繡品。
婉春坐在穆白氏床頭,拿起來刺著,又吩咐二郎道:“二郎,你快去做飯吧,我來陪陪你娘。”
二郎趕緊去了。
穆白氏仍無一點反應。
婉春卻不知說什麽好,盡量安慰道:“娘並不知道穆燕氏與你要了多少錢,隻是以為要幾銀子,哪裏想逼你呢?”
後來隻不過是將錯就錯。
穆白氏並不理她。婉春自覺無趣,刺一會兒繡,就走了。
穆逢春並不喜歡陳朝歌。
例如,飯桌上,陳朝歌皺眉頭,很勉強地夾上豆角菜。穆逢春淡定的搶過來,放自己碗中。
陳朝歌看他一眼,又夾向菠菜,穆逢春再次搶過來。
陳朝歌隻能可憐的吃些粟米,粟米不配菜,怎能吃呢?一大半兒都省了下來。穆逢春趁他離去,刷的扣到自己碗中。不過短短十幾日,陳朝歌瘦的就能乘風歸去。
雖然他也對穆逢春進行了報複,例如將錯別字百遍千遍得抄,例如罰站。穆逢春終日頂著碩大的黑眼圈。婉春感覺,這樣不好。
李婉春認真采訪穆逢春心理活動。他說,自己見到陳朝歌後,就不快樂。
好吧!很強大的理由。
李婉春隻能將他倆隔離。
穆家是個小小的四合院,在農家土房已少見了。
一進大門兒,見到的正中間那屋是堂屋,接待客人用。緊挨的東邊屋叫東次間,常母和穆老爺子住。西邊屋叫西次間,大兒子和穆王氏一家住。東西次間的兩邊屋子叫東西稍間。穆家原本是沒有的,後來家人越多,又蓋上了,作茅廁和廚房用。
四合院,加上大門,三處方向都有屋子,一起合成院子,所以叫四合院。正對大門兒的是堂屋、次間,大門兩邊的房子叫東西廂房。分別由穆白氏、穆燕氏,李婉春,幾家人擠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