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國重橋> 第161章中國人不比誰差

第161章中國人不比誰差

  今天是Brillanz光輝展會的第一天,在內廳的一隅,秦威的占地約50平的展廳就設置在這裏。


  秦威眾人是真開了眼界。


  來慕尼黑的當天晚上,下塌酒店之後,他們便來到了展廳現場,這裏正在根據各家提前提供的設計進行展廳裝修設計,在對現場進行考察後,先確定了現場布置設計。


  然後第二天他們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碼頭倉庫,在這裏他們提取了提前通過海路運過來的八根完整車橋和四套各式零部件,送到了展廳現場,在現場,他們在展台玻璃櫃裏放置了秦威生產的包括老橋、斯太爾車橋和“漢”係列車橋,以及擺置了各式零部件。


  放置了帶來的宣傳手冊、資料以及礦泉水等必要物資。


  為了布置得漂亮,他們布置了一整天,隻在臨走的時候,走馬觀花看了一下展會大廳裏的各種展廳。


  要知道所謂光輝展覽,其實也是全球最大也是最有知名度的工程機械相關設備秀場,國名知名的廠家,包括卡特彼勒,利勃海爾,X沃,X芝,等等世界巨頭都會參加,但是隨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需求猛增,以及中國廠商崛起,逐漸的展覽上唱重頭戲的不再是這些傳統大廠,國內一些大型的重工機械製造企業也開始來參展了。不但是整機,零部件也出現了變化,一些零部件巨頭逐漸隨著中國零部件企業崛起和並購,也都頂著各種子公司的名頭,跟著總公司展台聯合參展的。


  展會分室外和室內兩個展區,室外都是大型工程機械的靜態展示,遠遠的就能看見一群動輒二三十米高的吊機,舉升機,水泥泵之類的像樹林一樣,後來在國內的展會還開辟了個新的室外展區,模擬工作環境,讓各家設備展示性能。


  零部件都是在室內展區,類似於車展的一個一個展台。


  理論上來說,秦威是西汽的子公司,而西汽又是魯柴控股公司,所以秦威如果願意,是可以和魯柴一個展台進行展示,派個人過來接待講解就好了。但是林超涵和麥文舟都不願意屈居於魯柴之下。便獨自參展了,雖然要花不少錢,但是不會受人製約了。


  在這裏,秦威眾人看到了幾乎在行業裏所有耳熟能詳的品牌,那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巨頭啊。


  特別是外廳,驚鴻一瞥,能看到一輛輛高大威猛的車輛停滿了廣場。


  第三天,終於正式開展。


  早上一開門,眾參展商先進來,秦威眾人就注意到了有如洪流一樣湧進現場的各種廠家管理和接待工作人員湧進了現場,各就各位,像水滴匯入大海一樣進入了各自的展台展廳。


  上午九點半,展覽會正式開幕,在講台前,展會主席請了當地政要一塊講了一番話,都是德語,陳翔德語隻是個二把刀,顧工的德語倒是不錯,他兼著翻譯,幫秦威眾人翻譯了一下,就是致辭歡迎,賓至如歸等場麵話。


  倒是主席自己講話的內容有點意思,說本屆參展新參會的廠家比往屆多了50餘家,說明展會的影響力日趨擴大,以後展會不排除增加更多的其它國家會場。


  甚至還點明了中國有機會。


  這讓麥文舟覺得挺有意思,以後,看來不用非得擠破頭來德國了,在國內參展也是一樣。


  何況,隨著中國市場的愈來愈壯大,經濟總量在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能占據中國市場,就同樣能拓展海外市場了。


  當然這些念頭隻是一閃而過。


  他更關心的是接下來的展會會遇上什麽,秦威租的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放在那麽多的參展商裏,這麽大的廳裏,非常不顯眼。


  他決定先守株待兔。


  說他意想不到的是,參展的人流遠遠超過他的想像,這裏到底不虧是工業強國的德國,願意參加這種硬核到不能再硬核的德國人特別多,而且是從全國湧過來的。他們有的還拖家帶口,興致勃勃地從這個展台看到那個展台,感興趣的就會停留很久。


  趁著還有閑功夫,他在展廳裏快速地走了一圈,發現那些人群聚集特別多的地方,都有那種體驗區,所謂體驗,就是放一台機械設備在那裏,還有一些原材料,讓觀眾排隊自行體驗一把機械操作的快感,可以利用機械製造一些齒輪等簡單的物件,然後把這些物價送給觀眾,這效果非常好,人氣爆棚。


  但是麥文舟還是有些搞不懂,向普通觀眾開放這樣的體驗有多大的用處,但是顧工顯然了解更多一點,他解釋說,一來,這種展覽帶有科普性質,對德國人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增長見聞的機會,廠家也樂於向觀眾開放,畢竟誰能說清楚這些家長是不是哪裏的商家,那些孩子受到人生影響,將來可能來自己印象極深的品牌工作;二來,人氣其實就是商機,更容易吸引到那些誠心做生意的客戶過來洽談,畢竟洽談生意和體驗區都是分開的。


  聽後,麥文舟恍然大悟,有些懊悔,他們在設計時根本就沒有想過體驗區這回事,算是長了個教訓吧。


  隨著人流逐漸加大,來到秦威展台參見的觀眾還真有不少,有些德國家長還饒有興趣地看起了中國人製造的車橋產品,和孩子們品頭論足,顯然多少都有一些相關專業知識。


  對這些,魏寒等人自然是熱情招待,但畢竟車橋這個產品有點冷門,很多人就是瞄瞄,不感興趣就走了。


  秦小槍等人有些焦躁,展會開始都一個小時了,也沒有人正式來探詢一下談生意的。


  麥文舟讓他稍安勿躁,他簡單地和眾人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現在展廳很大,很多人肯定一來就直奔目的地去洽談,在這之後,才有可能會有空去看一下其它。所以等著就好了。


  於是,看著廳裏麵人頭攢動,人來人往,人如潮水,大家都保持著職業般地微笑等待著,等待著……


  一直等到了下午,匆匆用過午餐後,秦威眾人都有些疲乏地癱坐在後麵的洽談椅上,連麥文舟都有些無奈了。


  一上午時間,竟然沒有一位專業的人士過來洽談的。


  對那些好奇的人群,他們還得熱情相迎,費勁巴拉的和人家說英語,或者靠顧工進行翻譯。


  很多德國人不光是問產品,還對中國人和中國產生了興趣,好奇地詢問他們是不是來自中國,那裏是不是貧窮落後,甚至還有人問了一些敏感話題。這讓眾人哭笑不得之餘,又有些感慨,原本以為西方國家信息自由,能夠準確認識中國的現狀,但實際上,民眾對中國的了解幾乎都是各種偏見的產物。


  甚至還有那種人質疑中國人都隻會山寨模仿,什麽也不會做。


  當麵批判中國人,甚至侮辱中國人,這讓麥文舟不能忍,他當即反駁了對方的說法:


  “你錯了,你大錯特錯了!中國人不比誰差。不要以為隻有你們能夠創新,我們中國人也一樣能,或者今天的質量不如你,或者今天的產能不如你,但是明天呢,後天呢,我們有廣闊的市場在支撐著我們前進,隻要我們不懈地努力,就會越做越好。我們不是追求超越你們,我們會不斷追求超越自己。就是這樣!先生!”


  顧工翻譯給了專門來挑事的洋老頭聽了,德國老頭聽完後,居然什麽話也沒說,轉身就默默地離開了,讓人有些意外,但是大家誰也沒在意。


  就這樣,一上午什麽正事也沒幹,資料發了不少,感覺沒什麽用。


  所以下午就讓魏寒先到展台前麵進行講解,其他人到後麵去休息,並商量一下對策。


  “這樣不行啊!”秦小槍哀歎,“這半天啥收成也沒有呢。”


  麥文舟也有些頭疼,看了一眼眾人,這裏麵老丁,相對來說最為悠閑,他這次來的作用也不是讓他來做講解的,他思考了一下,“這樣吧,下午開始,我們就主動出擊一下,所有人輪流出動,兩小時一輪換,就是把材料向那些根本我們有關的地方進行發放,發多少算多少。”


  秦小槍歎道,“一轉眼,我們就成了發小傳單的了,真好!”


  麥文舟瞪了他一眼,“你啊,就是不喜歡讀書學習,外語差得一塌糊塗,隻好讓顧工和你一個組了,你先去探探路。”


  “不是吧,老大?”秦小槍怪叫,“你這就是殺雞儆猴,排除異已啊,第一組就把我踢出去了?”


  “你去不去?”


  “我去,我去!”秦小槍跳了起來,拿起資料就走,邊走還邊怪笑。


  麥文舟感覺好像這家夥說的話有些不大對勁,再一看眾人,大家都憋著笑呢,這個秦小槍,真的是……麥文舟都無語了,就這樣了還喜歡占點口頭便宜。


  很快,展台前又來了人,這次讓麥文舟有些意外,真有廠家看到了秦威的車橋,有兩個中年男子,穿著不同花色的格子襯衣,來谘詢情況,他連忙迎了上來。


  他的英文口語差點意思,來前還在惡補,好在目前已經和對方勉強交流無障礙了,從交流中,他感受到對方對於秦威的車橋很感興趣,隻是對於秦威這個品牌廠家完全不了解,頭次看到,所以問了半天秦威的情況。


  但是他們對老橋和新橋都不感興趣,居然指著斯太爾橋,嘀嘀咕咕地用他們聽不懂的語言在那裏商量起來。


  原來他們感興趣的是斯太爾橋?意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