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可行與實行
生產部門對於模塊化生產是帶有一種抵製,甚至是恐懼心理的。
??一方麵是對市場不了解,對於主機廠對車橋開發周期縮短的渴望,以及終端用戶的真正需求的不了解,另一方麵,他們也對先進製造技術缺乏了解,剛剛完成流水線裝配和製造單元化改造的車間已經滿足於當前的製造水平,對於自動換產工裝庫、柔性線、機器人工作站方式仍然停留在表麵理解上,並沒能參透新製造方式與模塊化設計之間的關聯,無法理解模塊化設計對於生產模式帶來多大的改變。
??顏苿隻好向大家科普了一下先進製造技術,包括無人化車間,自動化物流和lean production精益生產方麵的知識。但是她隻是在書上看到過,有過一些研究,也沒有實踐過,說起來有些不夠到位。
??而這方麵,倒是觸到了趙濱元教授的一些專長,他當即興致勃勃地向大家普及了相關知識,畢竟他是真見過,並且寫過自動相關的論文的。
??他提到,當前先進製造技術,包括的子項非常多,先進工藝,先進工裝,先進加工設備和刀具,在線測量,製造島,物流路徑優化,機器人技術,等等,其中當時的條件下做的最好的就是某知名外國公司的無人工廠,三十年前建成的實驗性數字化車間,全部設備用工業以太網連接到主控機房,所有的排產、工藝、程序、工裝轉換、物料出入等等命令全部通過網絡下發到各個執行單元,無需人為幹預,整個車間僅有三個人,但是由於排除了人為因素,所以生產效率極高,同樣類型的車間需要一兩百人,產能還不如這個無人車間。
??自動化物流技術,是跟隨精益生產一起發展的,精益生產最早的提出則是日本人,有兩家同樣知名的企業做了基礎研究,然後形成專門的一門技術,主要目的是在於以現有技術條件和工藝能力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能力和縫隙時間,優化物流、排產、工藝工裝、操作規範等等的方式盡可能將現有設備和人員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而精益生產的核心是排產係統,這裏麵就提出了兩個關鍵的概念:JIS和JIT,即批次到貨和定時到貨。其中一家已經在生產全流程中做到了JIT。
??汽車生產的過程中的物料占用量非常大,如果裝配線做到批次到貨,那麽線邊庫庫存能減少80%以上,資金占用能減少幾百萬,如果能做到JIT單件到貨方式,那麽資金占用幾乎為零。同理,如果製造的各個環節之間,都能做到JIS和JIT的話,那麽在製品庫存會最小化,毛坯最小化,庫存最小化,那麽企業在運行中的資金流動會急劇加速,周轉速度加快意味著省錢,省很多錢。
??那家企業已經在生產全流程中做到了JIT,不論是自己還是供應商,所有送到裝配線上的零件全部是剛剛生產出來的,直接從加工車間送到裝配車間,卡點以秒計算,所以它們的製造運行成本是非常低的,這也是它們能快速稱霸全球的原因之一。
??為了實現JIT,這家企業專門開發了無人化物流係統,最初用的是板鏈和懸掛鏈,後來改成了AGV,自動導航小車,類似於現在無人物流倉庫裏的自動分揀小車,隻是規模大的多,運載能力大得多,工作場所也不僅僅局限在一個倉庫裏,而是遍布整個廠區。能鋪設導航軌道的路徑上使用AGV,必須使用有人車輛的區域,會給每台物流車輛安裝數字化終端,對司機顯示運輸任務,以及路徑導航,精確到秒。
??這些事情倒也不是什麽秘密,隻不過趙濱元講出來,用的語氣讓人討厭,你講西方好便得了,不時地踩一下中國是什麽意思?他那口氣,就差把中國人直呼為土包子。
??他的表情和語氣深深地激怒了在場眾人。
??大家心裏憋氣,互相對視,都能從彼此眼中看到對趙教授的不滿,都在想,有什麽了不起,外國人能做的,我們遲早也能做。
??有人快壓不住火了,就要站起來痛斥這位崇洋的教授。
??最後還是朱凱教授聽不下去了,出來打圓場,才避免了一場尷尬。
??但是卻因為趙教授對秦威甚至對中國人的鄙視,反而讓大家在心裏很快達到一致意見。
??絕不能讓人看不起,秦威一定會為中國人爭光的!
??一個字:幹了!
??下午四點,兩位教授要走了。麥文舟帶領幾個人歡送,他握著趙濱元教授的手,說了一句話:“趙教授,遲早,會有那麽一天,秦威會讓你刮目相看的。”
??趙濱元教授臉一陣青一陣白。
??上車後,趙濱元不服氣地對朱凱道,“我就不信了,秦威能自己搞的出來?”
??朱凱搖了搖頭,大有深意地對他說,“千萬別小瞧秦威,告訴你一件事情,那個小姑娘顏苿,曾經帶著秦威七個月幹出來了新橋,當然這個你會說已經有現成參照,那好吧,再告訴你,秦威在五年前,差點倒閉了,人數隻有一百多了,是那位麥總來了之後,五年就發展到一千五百人了,在他們手上,有什麽奇跡不可能實現的。你好好想想吧。”
??趙濱元聽後,驚呆了,半晌沒有做聲。
??送走他們,眾人接著討論一個關鍵問題,突破的方向是什麽?
??大家爭得麵紅耳赤,各持已有,這場爭論一直持續了深夜,所有人都累得夠嗆,但都有一些自己看法,最後各方妥協,達成一個折衷的方案。
??那就是決定在11.5噸以上軸荷這個可能通過的新國標重型車橋線以上,選擇一兩個產品進行模塊化設計試點。
??大家戲稱這個型號應該是萬金油型號,即可以客車用,也可以卡車用,雖然是單級橋,但是速比仍然可以從2.11到6.8這個相對較大的範圍。後來,最終設計出的初始型號,便有7個速比可選。
??這雖然是一個保險方案,但隻不過是在顏苿整體激進的基礎上選擇的折衷方案而已。本質上仍然是在之前車橋技術上的突飛猛進。
??這次論證過程中,涉及到了很多方麵的東西,包括結構設計、材料構成以及決算預算等等。
??雖然說大家發現困難比想像得要多得多,但是爭著爭著,就發現,這些東西不是不可以討論啊,不是說完全無法做到,不是說差距就一定讓人感到絕望。
??如果遇到困難就逃避,什麽事都做不成,相反當你直麵困難的時候,把困難擺在桌麵上的時候,你反而覺得這不是一個困難,它頂多算一個坎。
??而且,大家還發現,有些關鍵性的坎,自己解決不了,那不代表別人不能解決,國內有很多高等院校,有很多兄弟廠家,他們技術走到哪一步了?他們可不可以合作解決?有些交給實驗室,有些交給兄弟廠裏去攻關,說不定就能解決掉。
??這也是西汽的思路,秦威研發弱勢,一直沒有取到真經,這次,大家算是腦洞大開思想解放了。
??連顏苿心中都鬆了一口氣,她發現自己一個人想的再多,也沒有集體的智慧更高。麥文舟站在他的高度,會從合作角度解決掉她可能無法獨自攻關的問題,那會大大加快進程的。
??這麽一想,似乎新橋研製也沒有想象中的高不可攀了。
??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大家真正地統一地形成了認識,那就是——
??可行!
??這次論證的結果對秦威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
??此後的事實證明,這次論證中總結的方向、提到的問題以及處理的方式都在現實中遇到並且大部分解決了,雖然有些意外情況不在考慮之中。
??決定了之後,那便是實施。
??從思想上,全廠高度重視,把這件事當作事關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一切為新橋研發讓路。
??從組織上,秦威對研發新橋實行了最高配置和最強配置,基本實施的是方向是“秦威橋研究處+西汽支援+院校合作+兄弟廠家合作”模式,秦威橋研室的隊伍進行擴張,短期內必須要擴大一倍,至少有12人的骨幹研究隊伍。周之雅的壓力山大,她得負責找人。
??從資金上,盡力向新橋傾斜,生產成本、員工福利甚至是日常開支都得壓縮,在全力維護正常生產任務的前提下,不計代價地向研發砸錢,隻要合理的申請和需要一律優先考慮;對於這個決議,黃誌成提出了抗議,但無效。
??顏苿的權力前所未有的加強,她是項目總負責人,為了讓她有權全麵調動人員、財力和物力,翟紅武因病辭職,顏苿現在被任命為新的總工,有權從生產部門調動骨幹人員,有權要求車間優先生產她需要的零配件,有權購買各種必要的設備,有權與各大院校合作項目等等,雖然花錢的大項目仍然需要上會通過,但是她的獨立自主權限接近極限了。
??雖然有些人還有些微詞,但是全廠基本都橫下了一條心,不達目的不罷休。
??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所有人都好像找到了一個方向。
??麥文舟有一句話印在了全廠人的心中,“我們不是要做中國最好的橋,而是要做世界最好的橋。”
??每個人,再懵懂,好像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