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威震恩四方靖海疏
朱瞻基對於海洋知識匱乏的很,但是確實需要海外的資源,像人口,金銀,銅錫,橡膠,木材,寶石等等眼饞的很,卻得不到,實在是太可惜了。
??朱瞻基一點也不想也不想跟朝臣們打交道,目前來說會帶來很多麻煩,他想要打破千百年來固有的以農為本的思維還是太難了。最終他想還是以實際出發,一點點的旁敲側擊。
??首先引進外來農作物大有好處,朱瞻基不知道紅薯是怎麽進入明朝的,現在沒有普及開來,紅薯應該來源於美洲,難道早就有人到達過美洲,但是為什麽沒有玉米,花生這些呢?
??但是棉花確實是在宋朝就大量普及了,現在朝廷每年的棉布產量都達到了100萬匹以上,人們的溫飽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大利於民的事情得到支持的可能性會大一點。
??第二個,我朝軍威強盛,大船威猛,正可以威懾宵小,如果沒有強大的艦隊,別的國家有了,我們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藩屬國更會離心離德。
??第三個,我朝軍艦所到之處,藩屬國隻知道有朝廷,有皇帝而不知孔孟,急待需要教化。第四個,我們的屢次下西洋活動,耗費太大了,應該大力發展商貿,互通有無,用以緩解財政壓力。
??朱瞻基上疏後不久,朱棣便叫他來答話,他知道是什麽事,就帶了切好的紅薯塊過來。
??來了之後,隻有夏元吉和楊榮兩個大臣在,見了禮之後,謝元吉就迫不及待地問真的有紅薯這個東西?朱瞻基叫太監一個人分了一塊,隻見夏原吉吃的嘎嘣脆,這麽大年紀了,牙口還挺好的。
??“這個味道很甜,好吃。”明朝時候大概吃紅薯都很香吧,甜食太少了。
??“瞻基,這個就是紅薯,果然是個好東西!”
??“這個紅薯是去年皇莊裏麵種的,六月種,十一月就可以收了,耐旱,不挑地,沙子地反而長得更好,黃泥地也可以種,栽種簡單,隻要取它的莖葉埋到土裏,澆兩三次水就可以成活,畝產可以達到15石以上。
??它的莖葉可以做菜,是一道美味,可以烤著吃,切丁曬幹吃,和米煮飯煮粥都行,一年可以節省不少糧食呢。”
??“太孫殿下,你是什麽機緣巧合之下搞到這個紅薯呢?”楊榮問道。
??“那次不是回京都嗎,路上看到了就刨了一個唄,吃起來像果子一樣,就讓人試著種了,沒有想到產量這麽高。”
??“難得太孫殿下這麽淳樸,有了這種紅薯之後,老百姓就沒有挨餓之憂了。”
??“瞻基,你再給兩位大人講講西洋之事吧。”
??“是,上次鄭大人到了忽魯謨斯,如果從大明出發一直順風順水最少也要花費六個月,從這裏到達極西之地的佛郎機又要花一年多的時間,從倭國往東,茫茫大海,又不知幾何。”大家都嘖嘖著說:“太大了!”
??“從南洋往西這一帶,終年氣候炎熱,森林茂密,一年兩熟,他們哪裏的人皮膚偏黑,衣食無憂,所以他們的戰鬥力不強,多信奉***教。在占城,真臘國對麵的一個國家叫蘇門答臘,他們國家的國王在和那孤兒國打仗的時候,中了一根毒箭,不久後就死了,剩下妻兒寡母的,當時王妃就說了,誰能幫他報仇,她就嫁給他,並讓他當國王。
??這時候有一個老漁翁挺身而出,打敗了那孤兒國,然後就做了國王。後來前國王的兒子蘇幹拉長大了,就把國王趕到了山裏去了,就是上次鄭大人率領船隊路過的時候,鄭大人把蘇幹拉抓起來了,那漁夫國王又坐回了王位。蘇門答臘的對麵就是滿刺加國(也就是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旁邊就是三佛齊,元朝的時候三佛齊就被滿者伯夷給滅國了,占領了舊港。
??大家都知道了,滿者伯夷的爪哇東西二王爭鬥的時候,爪哇西王就誤殺了朝廷的使者隊伍一百七十餘人,後來爪哇西王嚇壞了,趕緊地給鄭大人道歉,後來皇爺爺要罰他們六萬兩黃金,最後他們隻出的起兩萬兩,皇爺爺又免了他的罰款。
??五年的時候,鄭大人在舊港附近抓獲大海盜陳祖義,當時是施正卿報的信,皇爺爺就下詔設立舊港宣慰司,並且任命施正卿為宣慰使。舊港主要是廣東人和福建人在這裏經商,有好幾千人,滿刺加國就想趁著爪哇西王虛弱的時候占領舊港,當然朝廷不允許這麽做。
??爪哇是波斯和南洋的交易中心,爪哇勝產穀物,沒有其他貨幣,都以穀物當做貨幣來交易。滿刺加國有豐富的黃金,銅,鉛,錫,他們國家以前還進貢了上千的黑女。
??他們國家實際上就是借著進貢的名義來和我國貿易的。爪哇這裏位置十分重要,它像一扇南洋和西洋之間的門。
??我們最好在舊港放一衛軍隊就足可以調停周邊這幾個國家的矛盾,同時可以把物質囤在這個地方作為集散地。現在滿刺加國經過六年的內戰正式虛弱的時候,朝廷應該加大貿易力度,換取我們需要的銅錫這些。
??我國能夠生產大量的鐵器,漆器,絲綢等等都是南洋這邊急需的,甚至有一些倭寇在沿海走私鐵鍋運往南洋高價發賣,倭寇擾邊情況現在越來越厲害了,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呀,萬一哪天疏忽大意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我們也不能太遷就壞人來損害好人的利益,聽說有倭國人在我國打死了人還不用償命,哪裏有這樣的道理呀?爺爺你說是不是嘛?”朱瞻基心裏想著,難道遷就外國人是這個時候起的?
??“聽了太孫的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呀!原來南洋和西洋一團雜務經過太孫這麽一梳理就簡潔明了了。”楊榮認真地說道。
??“太孫真是謀國之言呐,將來可以做一代聖君,恭喜陛下。”
??“這個臭小子,膽子越來越肥了,竟然說起你爺爺的不是了!”
??“爺爺你不生氣了?”
??“繼續說,把你想到的都說出來。”
??“爺爺我覺得親人跟親人之間都有疏遠之分呢,更何況是國家乎,你覺得呢?”
??“怎麽疏遠法?”
??“比如說遠交近攻呀,扶弱仇強,拉攏分化,屈服同化,這不要多少有多少嗎?總比來個國家就厚待要好多了吧?”
??“你這什麽亂七八糟的,有你這樣的嘛?”
??“我開個玩笑,開個玩笑,爺爺,你別生氣,你別生氣。”
??“糊塗,哪有拿國家大事來開玩笑的!”
??“是,我……”朱瞻基灰溜溜地跑走了。
??“你們怎麽看?”朱棣問道。
??“太孫天資聰慧,隻要稍加磨練就可以繼往開來也!”夏原吉說道。
??“夏大人說得是極,太孫殿下思維敏銳,想別人之想,大利社稷也。”
??朱棣心想,我問的是西洋的問題,你們跟我答非所問,我還是再想想。
??八月二十七日,蘇祿三王辭歸,朱棣分別賜於金鑲玉帶一條,黃金百兩,白金二千兩,儒家經書一千本,羅錦文綺二百匹,絹三百匹,鈔一萬錠,錢三千貫,金繡蟒龍衣、麒麟衣各一襲。其隨從頭目也分別賞賜文綺、彩絹、錢鈔不等。九月十三日,蘇祿東王巴都葛叭答剌在南歸途經德州時,不幸因病去世。
??十月初九,長公主永安公主去世,隻有37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