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山海經》之古國(二)
“二狼!如果你對《海外北經》的推測是真實的,那麽歐絲之野會不會在現代的烏蘇裏江東岸地區啊?”
??“《海外北經》記述跂踵國在歐絲之野的西麵,拘纓國的東麵,其為人大,兩足亦大。一曰大踵。
??郭璞注:其人行,腳根不著地也。
??《大荒北經》記述: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國,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黃頭,食麈。
??由此我推測跂踵國就是大人國,和肅慎氏之國相鄰。大人國應該是因為國人個子高才會被稱為大人國。至於大人國為什麽會被稱為跂踵國我覺得應該和我們現在所穿的靴子和在雪地上滑行用的皮滑子有關。我們穿的鞋用皮毛縫製,為了保暖裏麵放了烏拉草,因此看起來腳比較大,腳底下如果再綁上皮滑子在雪地上滑行,畫出來就會給人以腳根不著地的感覺。如此我推斷跂踵國應該是最初發明皮滑子的古人。
??《隋書·北狄傳》記載:
??南室韋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韋,分為九部落,繞吐紇山而居……地多積雪,懼陷坑阱,騎木而行,俗皆捕貂為業,冠以狐狢,衣以魚皮。
??《新唐書·回鶻列傳》記述:
??木馬突厥三部落曰都播、彌列、哥餓支,其酋長皆為頡斤。樺皮覆室,多善馬。俗乘木馬馳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勢迅激。
??室韋,初作豕韋,南北朝譯為失韋,隋時譯為室韋,後也有寫作失韋、失圍的。原係蒙古語音譯,用作族稱,意為豕韋人。
??室韋族的淵源,史書說其為契丹之類,或丁零之苗裔。結合史載其地理位置社會生產和風俗習慣等考察,其主體部分出自鮮卑宇文部,是東胡的後裔。《魏書》說其語言與庫莫奚、契丹和豆莫婁同,《隋書》記其偏處西北方的大室韋語言不通,《新唐書》又謂其語言,靺鞨也,這些不同記載,又反映了室韋不是單一的民族共同體,而是一個多源的民族綜合體。若以地區作大體劃分,中部的屬東胡族係,西部的屬突厥係統,東部的屬肅慎、貊族係。正是由於這種情況,造成學術界對其族源眾說紛紜,有起源於鮮卑、或烏桓、或肅慎、或丁零、或自成一族係等不同說法,還有說其是春秋戰國前原居中原豕韋的北遷居民。
??古豕韋國《新唐書》記述稱族出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字伏羲號黃熊諡太昊後裔東夷,近祖彭祖孫元哲,亦稱豕韋氏族,又稱豕韋國為風姓包羲氏的後裔。夏代,室韋曾為諸侯,故商伐夏桀時亦受株連,北上豕韋與胡人融合形成室韋。從大保當古人的族源考證看室韋出自古豕韋氏族是極有可能的。
??從現代東北亞的人群分布和曆史記載看古時候的東北亞應該也是以蒙古人種為主,沿海及島嶼上雜居著阿依努人。很顯然大人國的古人不是蒙古人種,也不是阿依努人,那麽他們會是什麽人呢?我覺得他們應該是古東夷人,這從古籍中對蚩尤外貌的描述可以窺見一斑。
??在《海外北經》裏還記述了一個高個子國家——博父國。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
??博父國據專家考證應為誇父國,為誇父的後裔,聶耳應該就是儋耳。儋耳國是誇父的父族所建,和博父國相鄰。這說明誇父氏後裔中的一部分人沿著渭河,黃河回到了大澤附近,在父族儋耳國的東麵重新建立了博父國。
??因為儋耳國為紅山文化時的田家溝古人,位於現代的遼西朝陽市,所以《海外北經》中的博父國應該在現代的朝陽市以東。
??博父國的東麵是禹所積石之山,河水從山下流過。
??拘纓之國在禹所積石之山的東麵,一手把纓。一曰利纓之國。
??拘纓國的人為什麽會是大脖子的形象呢?大脖子不應該和遺傳有關,那麽是什麽原因讓拘纓國的人具有這種特殊的生理特征呢?我覺得應該是一種地方病,就是現代仍舊存在的由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什麽地方會缺碘呢?應該是吃不到海鹽和海貨的地方。
??從:尋木長千裏,在拘纓南,生河上西北看拘纓國應該是交通不便的閉塞之地,也許是處在山林之中,而且林木茂密高大,因此才會因缺乏碘鹽而普遍患有地方性甲狀腺腫,才會被冠以拘纓之名。
??另外從現代的地圖對照看上文所記述之河應該是古遼河,而非古黃河。儋耳國、博父國和拘纓國都應該位於古遼河的西麵。”
??“按照你的推測拘纓國在現代的遼西,而跂踵國應該在現代的長白山一帶,兩國之間隔著廣闊的鬆遼平原。為什麽《海外北經》和《大荒北經》都沒有關於鬆遼平原古國的記述呢?”
??肖強打斷關鑫的陳述問道。
??“遼河平原最有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應該就是位於現代沈陽市的新樂遺址了。
??新樂文化遺址,位於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北運河北岸黃土高台之上。經過1973年至1993年間對遺址五次田野考古發掘,確定遺址分布麵積約178000平方米,發現新樂下層房址遺跡44處,出土各類遺物3000餘件,確定沈陽地區早期文化遺存中的上、中、下三層文化堆積及基本特征。
??新樂上層文化距現代3,000—4,000年;中層文化距現代約5,000年;下層文化距現代約7200年。
??說來也巧,吉林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主要集中在省會長春市,隻不過不在市內,在農安縣。
??左家山遺址位於吉林省農安縣城郊鄉兩家子村高家屯西南500米處,在農安縣城東北約4公裏伊通河北岸二級台地上,南距伊通河50米,高於河麵20米。遺址現存大約有1,000平方米.
??1985年吉林大學考古係對左家山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了大量陶,石,骨器。這是一個和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紅山文化,關係密切的文化遺存,其出土兩件標本經碳14測定,距今分別為:6755年和4870年。
??左家山遺址出土物品中有一件石雕龍最為引人注目。其具有典型紅山文化玉豬龍的特點,此龍出土後不久就被國家博物館調走了。
??元寶溝遺址是吉林省已知較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農安縣巴吉壘鎮元寶溝村,南靠敖寶圖泡。放射性碳測年距今5490年加減145年。
??從以上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鬆遼平原的分布時間看:從4870年至4000年這漫長的七百多年間是沒有遺址被發現的,為什麽呢?也許從《山海經.東山經》可以找到答案。”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