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渤海國(六)國破家亡族繁衍
“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唐朝滅亡,享國290年。朱溫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開封。大唐不複存在,渤海國失去了保護傘,曆史進去五代十國時期。這一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正因為中國的內亂,讓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日漸強大。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916年始建年號,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大玄錫之後,渤海國又經曆了大瑋瑎(xié)、大諲(yīn)撰兩代國王,其間史籍已很少提及渤海國,由此而知,渤海國和大唐一樣國力漸衰。弱肉強食,渤海國猶如將死之蟲,讓窺伺已久的強鄰——契丹國有了可乘之機。925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率大軍親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龍泉府,大諲撰投降,渤海滅亡。
??渤海國曆時229年,傳15王。據戴逸《簡明清史》的統計,唐朝派往渤海國的正式敕使前後共有十九次,渤海國向唐朝朝貢多達一百三十二次,向後梁朝貢五次,向後唐進貢六次,總計向中原王朝入貢計一百四十三次。
??當年的渤海國經濟和今日的中國一樣存在“東西部差距”。以國都上京所在的今牡丹江中遊地區為中心,在它以西、以南地區為夫餘、高句麗和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是農業區,經濟、文化發達;國都東部和東北部地區,是被兼並的黑水靺鞨、虞婁、越喜、拂涅、鐵利等部,仍處於傳統的漁獵經濟發展階段。這一差異的存在和地形、氣候、資源等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地域不同,物產自然不同。《新唐書·渤海傳》記載:俗所貴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餘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紬,位城之鐵,盧城之稻,湄沱湖之鯽。果有九(丸)都之李,樂遊之梨。說著說著我都要流口水啦!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渤海國的先祖們還是挺有口福的啊!你們知道嗎?盧城之稻就是今天的響水大米。響水大米米粒青如玉、晶瑩剔透。蒸煮時香味襲人,米飯口感綿軟柔糯,有彈性,飯粒晶瑩透亮,飯味清香適口,冷飯不回生,開胃怡神。說實在的,我們東北的大米真比南方的大米好吃多了,這應該跟地域氣候有關。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還得感謝一千多年前的渤海國先祖們,是他們把水稻栽培引種到北緯43度附近及其以北地區,讓盧城之稻從此成為貢品,成為水稻中的貴族。
??渤海國除了傳統的漁獵業外,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都和中原地區類同。農業生產,已普遍采用鐵製工具。他們使用的鐵鐮、鐵鏵、鐵鍤和鐵鏟等在今吉林省敦化、黑龍江省寧安及綏芬河流域等地的渤海遺址中都有發現。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的鐵鏵,為生鐵鑄造,長36厘米、重近4.5公斤,由此而知渤海人已用牲畜牽引翻地,不再田耦以耕,這樣農作物的產量自然增加了許多倍。渤海國的農作物品種也很豐富,不僅有粟、麥、穄和葵菜,而且還有水稻、豆類、蕎麥、大麻、檾麻和大蒜等,同時也有李、梨等水果。
??渤海人繼承了祖業善養豬,也飼養馬、牛等大牲畜。鄚頡之豕就是今黑龍江省阿城縣一帶的豬,率賓之馬就是今綏芬河流域的馬。此馬也是與中原地區貿易的重要商品,很搶手。手工業有紡織、銅鐵冶煉、金銀品製作、陶瓷和造船等行業。紡織品有布、綿、紬,原料是麻和蠶絲,產地主要在今吉林省延邊和龍縣附近地區(古渤海顯州)、朝鮮鹹鏡南道(古渤海沃州)和牡丹江中遊(古渤海龍州)。即使在遼滅渤海後東丹每年還要向遼貢粗布15萬匹,這足以說明渤海國的紡織業規模之大。銅的冶煉從周開始興盛,到唐仍舊是生活必需品,渤海國的銅冶煉和製作也有一定規模。煉出的銅除用於製作生活用的各種器皿和裝飾品外,大批熟銅還被運到今山東半島(古淄青)出賣。今黑龍江省寧安縣以南的哈爾巴嶺一帶和東寧縣大城子地區,是銅冶的主要地。鐵的產地主要在中京顯德府,顯州位城縣的鐵最著名。已經發現的渤海時代的鐵製品已近50種。渤海人也能製作金銀製品。和龍北大地、寧安上京、敦化六頂山等處渤海遺址,出土的金銀製品有金帶、金飾件、金釧、金耳璫以及大量鎏金器物和銀釵等。史料記載在814年,渤海國曾向唐獻金、銀佛像各一尊。在渤海遺址中出土了很多陶瓷製品。陶器有碗、缽、罐、碟、盤、瓶、缸、杯等,並發現了許多釉陶和質地優良的三彩陶。在寧安、敦化及今俄羅斯烏蘇裏斯克(舊稱雙城子)等地的渤海遺址中,皆有陶瓷殘片出土。60年代初考古發現在渤海上京故城南的今杏山鄉,有大量渤海磚瓦窯群廢墟,1980年考古統計竟然有20餘座,可見當時的規模和需求量之大。
??漁獵和采集是渤海祖先賴以生存的技能,在渤海國的越喜、鐵利、拂涅、虞婁等部仍保存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史料記載的貴重漁獵品有貂、虎、豹、熊、羆、鹿、鷹、鯨鯢魚、鯔魚、乾文魚等。采集品種類也很多,貴重的有人參、白附子和鬆子等,這些山珍野味主要用於納貢和交換。
??渤海國的民俗文化紛繁複雜。受大唐文化影響居住於城市內的上層貴族大多信奉佛教。當時上京龍泉府佛寺百餘所,僧徒眾多,有些寺廟至今香火千年不絕。據《冊府元龜》記載,唐憲宗元和九年和十二年,渤海國派高禮進兩次朝貢大唐,進奉盧城稻與金銀佛像,以備唐皇室每六十年舉行的法門寺迎奉佛指舍利之用。
??渤海國王室每年都在潥州(今吉林省吉林市)舉辦無遮割鐮大會,以第一穗盧城稻供奉諸佛,第二穗盧城稻進獻大唐皇帝,渤海貴族皆以分得餘下之稻而雀躍。渤海人信奉佛教到了癡迷的程度,連死後也要住進佛塔一樣的墳墓中,希望靈魂轉世成佛。最為典型的就是渤海文王之女貞惠公主墓,其複原後的墓葬佛塔為七層,高約二十米,這在中國古代貴族墓葬中都是極罕見的。俄羅斯遠東濱海地區發掘的杏山寺遺址是渤海後期率賓府地方貴族捐建的著名佛寺,其寺廟布局規整,建築規模宏大,和當時中原與日本的寺廟規模不相上下。
??位於吉林高官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鎮西北郊塔山兩南端平坦的台地上有一座渤海國時期的遺塔,本名失傳,清代長白府第一任知府張鳳台題名靈光塔。此塔於清光緒末年(1908年)發現,為磚砌樓閣式空心方塔,共5層,層層收分,通高12.86米。塔刹呈葫蘆形,高1.98米。塔身均磨磚對縫,黃泥作漿,疊澀式塔簷,底邊長3.3米,頂邊長1.9米。塔內層間砌成平行疊澀頂並留有空洞,上下貫通。塔下存地宮,向南接甬道,有土階可通往地麵。靈光塔與陝西省唐代小雁塔結構十分相似。這說明了渤海國佛教的興盛和唐朝有直接關係。
??渤海貴族受外來文化影響信奉佛教,平民卻保留了本民族的原始信仰——薩滿教。近現代以來通過考古發掘在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以及朝鮮半島北部均出土了大量的渤海國時期民間薩滿教使用的銅製腰牌、腰鈴、鼓棒手柄、神服上的銅製鑲嵌物、陶製神偶等各種法器。
??說到此我想起清太宗皇太極的一句話‘擴土亡族,不擴土亡國’。大清入主中原近三百年,亡國必然,族雖在卻少了傳承,失了語言文字,痛也是必然的。
??926年的農曆二月十九(陽曆4月4日),阿保機改渤海國為東丹國,改忽汗城為天福城,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統治東丹國。不久,阿保機班師擄走大諲撰與其妻及族屬,安置在遼皇都臨潢(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波羅城)附近,‘賜諲撰名曰烏魯古,妻曰阿裏隻’,《遼史·國語解》:‘烏魯古、阿裏隻,太祖(阿保機)及述律後受諲撰降,所乘二馬名也’。苟且偷生也活該如此!大諲撰從此成為階下囚,過著孤獨的軟禁生活,直至去世。而他的國民們命運也不盡相同。
??982年,遼國(契丹)撤銷東丹國,改隸東京道,渤海國從此徹底消失了。渤海亡後,很多渤海人不願接受契丹人統治,大批外逃,主要是亡入女真。曆史很會開玩笑,日後女真建立金國滅了打敗渤海國的契丹,也算報仇了。還有一些渤海人被契丹強遷到其他地方。渤海人先後兩次被迫遷離故土:一在阿保機攻下扶餘府和龍泉府後,將渤海大氏王族和戰爭中俘獲的軍民遷到巴林左旗;二是928年東丹國都南遷,大批渤海人一同被遷至遼東。經過這兩次大遷徙,渤海5京15府的居民大多數不在原住地了。渤海移民被迫遷徙路線大體為:上京龍泉府民一部分被遷到巴林左旗,大部分徒居今遼寧省遼陽市;中京顯德府民少數遠移至老哈河流域,多數被分散在今沈陽市與遼陽市一帶;東京龍原府民被遷到今遼寧省鳳城縣;南京南海府民被移居今海城市;西京鴨祿府被俘者被遷到巴林左旗南;扶餘府被俘者被遷至巴林左旗西;鄚頡府民部分遷到今遼寧省昌圖縣;定理、安邊二府居民被南徙今沈陽市北;率賓府部分居民被分別遷往遼寧省蓋縣和北鎮縣境;東平府民被分散至遼寧省新民、開原、康平縣一帶;鐵利府部分居民被遷至巴林左旗西北和今西拉木倫河附近、長春市北、沈陽市西南的渾河北;懷遠和安遠二府民被移居今鐵嶺市及遼河上遊地區、吉林省渾江市北。遷至上述地區的渤海人9.4萬餘戶,47萬餘人。除了外逃和被強迫遷離故土的外,尚有2萬戶10萬口渤海人留居故地。1114年女真首領阿骨打起兵反遼後,將渤海人能為兵者編為渤海軍共8猛安,並住在今遼陽市一帶的五千餘戶渤海人及3萬勝兵,轉移到山東戍守。由此可見今山東人中也有渤海人的血脈在。
??中國人自古至今都在主動或者被動遷徙,民族融合,血緣融合不可避免。為什麽四大文明古國隻有中國一直頑強地保持到今天,也許和不斷遷徙,不斷融合有關。今天有人說地球上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中國人在,雖然有些誇張,但卻足以說明中國人是善遷徙的。我們的先祖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這樣的遷徙之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