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渤海國(三)武王用兵 文王治世
“大祚榮死後,其長子大武藝繼位,是為渤海武王。大武藝雖然也接受了唐朝的冊封,但卻更想要獨立自主權,於是他改年號為仁安。他比大祚榮野心大得多,這從後人給予他‘斥大土宇,東北諸夷畏臣之’的評語就可以看出來。
??大武藝即位後發動一係列對外戰爭,征服了鐵利、拂捏、越喜、虞婁等東北諸夷。
??開元十四年(726年),黑水靺鞨為了不被渤海國吞並,派遣使節到長安覲見唐玄宗。唐玄宗正有意扶植黑水靺鞨,以其和日漸強大的渤海國抗衡。這是大國壓製小國慣用的伎倆。大唐在黑水靺鞨設立黑水州,並為其設置長史以鎮守該地區。
??大武藝自然明白唐玄宗的用意,所以他必須表明立場,讓大唐皇帝知道在東北隻有他才是老大,沒有人能替代!於是他對臣子說:‘曆來由黑水靺鞨前往唐朝,都要經過我的轄境。以前黑水靺鞨向突厥請求派吐屯時都要事先告訴我並且和我一起行動,現在連請求大唐派官員幫他們管理部族這樣的大事都不告訴我,一定是和唐朝謀劃好了,要從腹背兩麵來夾攻我。我為什麽要坐以待斃呢?’
??借此機會,大武藝派他的同母弟弟大門藝和舅父任雅率軍進攻黑水靺鞨。大門藝就是那個被大祚榮派到大唐當質子的兒子。前麵我說了,這個大門藝已經被洗腦了,他不支持他哥反倒勸大武藝說:‘黑水靺鞨向唐朝請求派官員幫忙管理很正常啊!我們就因為這個原因去打人家,這不是造大唐的反嗎?唐朝那麽強大,你忘了過去高句麗比我們國家還要強大,擁兵三十萬,就因為不遵從唐朝的命令,最後落得個亡國的下場。你再看看我們渤海國,軍隊不到高句麗的十分之一二,一旦把大唐得罪了不也要亡國嗎?’
??大武藝看出這個弟弟已經沒了靺鞨人的骨氣,內心十分失望卻因為他是自己的親弟弟無法責罰他,隻能強行派大門藝去進攻黑水靺鞨。誰知道大門藝到了邊境,內心仍舊不想打,於是遣人送書信回來竭力勸諫大武藝。這回可把大武藝惹怒了,他立刻改派他的堂兄大壹夏代替大門藝率領軍隊,並讓大門藝立馬回來。大門藝見哥哥大武藝盛怒,以為回去後必沒好果子吃,竟然拋下軍隊,走偏僻的小路投奔了唐朝。唐玄宗當然高興了,立刻下令任命他為左驍衛將軍。
??大武藝知道後肺都氣炸了,我怎麽會有這樣一個貪生怕死的弟弟呢!他派使節前往大唐,上表列數大門藝的罪狀,請唐玄宗殺死大門藝。唐玄宗知道自己理虧,卻又不想真的殺了大門藝,所以隻好秘密地派大門藝到安西去,同時設法留住大武藝的使節,另外派人對大武藝說已將大門藝流放到嶺南。
??紙裏包不住火,大武藝知道實情後更加氣憤,他上表說:‘你們大國理當向人顯示信用,怎麽能做這種欺詐騙人的事呢?’同時他語氣強硬地請求唐玄宗殺掉大門藝。唐玄宗非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還把責任推給了鴻臚少卿李道邃和源複,說是因為他們的下屬官員走漏了風聲,才惹得他在大武藝跟前沒了信用,降了他們職。如此情況下,還是派大門藝暫時躲到嶺南去,以糊弄大武藝。從這點看唐玄宗身為大國的君子做的事還真不是君子。也許他壓根沒瞧起東北蠻荒之地的夷族小國吧。
??因為大門藝事件,大唐和渤海國的矛盾逐漸加深。大武藝雖然黷武卻不是莽夫,為了後防穩固,727年,他派人東渡日本,希望結援日本以對抗唐朝,另外還和契丹結盟。完成這些準備後,大武藝於732年水陸並進,進攻唐朝,一雪前恥。水路由張文休率海盜直取登州,殺死刺史韋俊;陸路由大武藝親率大軍至馬都山(今河北東部)一帶,大開殺戒,無數百姓無辜喪命。
??聽聞戰事,唐玄宗趕忙命令右領軍將軍葛福順帶領軍隊前去討伐。這還沒完,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唐玄宗把雪藏已久的大門藝派往幽州,調集軍隊,加入討伐大武藝的大軍。他這是想讓兄弟倆徹底反目成仇啊!之後,在正月二十一日,唐玄宗還命令太仆員外卿金思蘭出使新羅,請新羅派兵進攻勃海國的南部邊境。還好,老天爺眷顧,讓渤海國躲過了這場覆國之戰。天下大雪,雪深一丈多,山路阻塞,可憐半數以上的士兵被凍死,如此新羅大軍無功而返。
??大武藝聽說大門藝參與了討伐渤海國的戰爭,對這個弟弟徹底失望了,怨恨之心日盛決定除掉這個背叛國家的弟弟。他秘密派刺客在洛陽天津橋南暗殺大門藝,但大門藝命大沒有死。唐玄宗得知此事,即刻命令河南府搜捕大武藝派來的刺客,把他們全部殺死。
??因為唐朝將領烏承玼、蓋福順等奮力抗擊渤海入侵,新羅、黑水靺鞨、室韋也發兵助唐,戰爭陷入膠著狀態。大武藝派人至洛陽行刺大門藝也未成功。這樣一來,大武藝自然處於不利地位,於是他審時度勢,隻能派大誠慶赴唐謝罪,唐玄宗也就坡下驢赦免了大武藝的反叛之罪。其後大武藝撤兵,並送還唐朝俘虜,唐朝也對大武藝進行賞賜。國家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權衡,唐渤關係還是恢複如初。
??大武藝在位期間,渤海國的疆域擴張東至綏芬河、及今俄羅斯沿海州、南至朝鮮半島大同江、西至鬆花江流域。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閏八月十五日,一直忙著開疆闊土的大武藝還是逃不過自然法則去世了,諡號武王,其子大欽茂繼位。
??大欽茂在位56年,在他的統治下,渤海國日益強盛,大量的先進的中原文化被吸收引進。曆史有時真的很相似,開國君主立國,繼任者擴大地盤,再繼任者穩固地盤,後世隻要能守住地盤不犯錯就行,可惜到後世都會因君主昏庸而亡國。
??大欽茂大興文治,模仿唐朝典章製度,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在地方設五京及府、州、縣的建製,完善了渤海國中央集權的政治製度。大欽茂在位期間,農耕經濟得到發展,他還加強了與唐朝和日本的商業貿易。其間遣使入唐49次,出使日本12次,訪問使團不僅次數多,規模也大。在文化上,大欽茂在即位第二年就派人入唐抄寫《唐禮》及《三國誌》、《晉書》、《三十六國春秋》等典籍,其後又多次派子弟前往唐朝學習。
??內政外交是立國之本,大欽茂吸取父親的教訓,始終保持著與唐朝的宗藩關係,即便是在安史之亂期間也未貿然卷入,隻是把都城遷往上京以防叛軍侵入,並加強了與日本的聯係。762年,剛平定安史之亂的唐代宗感念渤海國沒有趁虛而入添亂,下詔升格渤海為國,冊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加授正一品檢校太尉,作為對渤海的褒獎。雖然渤海早已私立國號,但能得到大唐名正言順的認可還是值得高興的。這也讓渤海國在東北這地界更有麵了。於此同時,大欽茂與日本亦往來頻繁,不僅12次派使訪日,而且日本也在758年首次派小野田守等人出使渤海。大欽茂雖對唐稱臣,但對內卻使用自己的年號(大興、寶曆),甚至使用皇上、聖人等稱呼。別看他不喜武卻繼承了他爹大武藝以來的自主政策,所以後人遵他為文王。”
??渤海國就像深埋曆史地層中的寶藏,需要我們去發掘,展現!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