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陷空山阿譽
李沐拋開雜念,走進了東楚城。東楚城的建築風格,與大貟迥然不同,那圓形的屋頂,便是東楚國留下來的風格,行走期間,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李沐左右看了看,城內街道上的行人並不多。他找人打聽了一下交易坊的方向,然後向著交易坊走去。交易坊其實就是坊市製度遺留下來的產物,然後被東楚城發揚光大。
交易坊內被分割成了許許多多的街道,有些街道周圍是商戶,有些街道是地攤和集市的集合體。李沐先去了集市,裏麵就像是菜市場一樣,分成了一個個攤位。攤位之上的商品種類,琳琅滿目,讓李沐看花了眼。
比如李沐眼前這個攤位,上麵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武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紅色臉龐的攤主打出的噱頭,是這些都是他繳獲來的,其中不乏紅泥劍爐出品的長劍。
當他看到李沐腰間佩劍之後,開始給李沐推銷一把長了銅綠的銅劍。“這把劍是當年劍十三用的藏青劍。長二尺三寸,寬五寸。有點肥壯,但是卻是不可多得的好劍。別看它長滿了鏽紋,洗洗還是很好用的。最關鍵的是,他不貴,隻需要十兩銀子,你就能帶回家。”
“那個劍十三是誰?很有名嗎?”李沐問道。
旁邊一個女子的聲音響起,“你連劍十三都不知道嗎?當年羌州有名的劍客,一人能擋萬千騎。因為其有十三把劍而得名,隻是死後,十三把劍不知所蹤。”
聽到這個聲音,李沐回過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穿著素雅的女子,她手中正捧著一本書,一邊看著書中記載,一邊說道。雖然女子的語氣讓人不是很舒服,但是看在其是女兒身的份上。李沐還是笑道:“原來如此,受教了。”
女子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這真的是那把藏青劍?”
攤主十分篤定地點了點頭,“那是自然,你不知道吧?當初劍十三那十三把劍被遺棄埋葬入了劍塚。”
女子本來已經拿起了藏青劍,聽到這話,她又默默地放了回去。“我從來不知道劍十三的劍塚被人找到了。”
攤主露出一絲笑容來,“對於張家人來說,世上沒有一處墳墓是找不到的。”說著,他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可以看見,他的右手兩個骨節十分粗大,也比一般人的手指要長。
“張家人怎麽會來羌州?”女子好奇地問道,“你們不是在橦州的嘛?”
“準確地說,我們遍布天下。隻不過,我是比較窮的那一個。”攤主搖搖頭。
“那個,張家人又是什麽人?”李沐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雖然已經從二人對話之中能夠猜到所謂的張家人的身份,但是李沐發現,自己似乎在涯城待了太久,許多江湖軼事反倒是不知。而眼前這個女子,似乎知道得不少。
女子露出一個困惑的眼神,“你也是走江湖的吧?為什麽什麽都不知道?”
李沐笑道:“在下初入江湖,完全不懂這些啊。”
“初入江湖就到東楚城,這可不是一個好選擇。”張姓攤主似笑非笑地說道。
李沐沒有說話,倒是那個女子大威搖頭,“闖蕩江湖,許多事情都要事先做好準備。否則容易鬧出亂子。”
“還未請教?”李沐問道。
“在下郭譽,陷空山弟子。”女子落落大方地伸出了手。
“在下李洗。”李沐報出了許久未曾使用的假名,然後伸手虛握了一下。
郭譽問道:“你是哪個門派的弟子?”
“門派弟子?不不不,我不是門派弟子,隻能說一句無門無派。”李沐聳了聳肩。他看著郭譽花十兩銀子買下了傳說中劍客劍十三的藏青劍,對於這劍的真假,李沐心存懷疑。
買完劍之後,郭譽準備想走,李沐上前兩步,跟了上去。“郭女俠,我有些事情想要問問你。”
郭譽有些奇怪,問道:“什麽事情?”
“你們陷空山弟子,為什麽會來到這裏?”李沐問道。
“雖然這麽說不好,但是我還是要說,你真的太缺乏常識了。”郭譽搖頭道,“我們陷空山弟子以法陣陣法聞名於世,要施展陣法,布置陣法的材料必不可少。有些東西,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的。而我,就是負責采買的弟子。”
“了解了。”李沐點了點頭。他對陷空山的認知,僅限於當初在鏡湖的所見所聞。他似乎想起了什麽,問道,“郭女俠去過鏡湖嘛?”
“鏡湖?”郭譽一臉茫然。
“嗯,沒事了。”李沐擺了擺手。
郭譽帶著疑惑走了,而李沐還駐足在攤位前。“看得出來你不是一般人。”攤主說道,“現在東楚城生意不好,我們也沒空玩什麽撿漏的把戲。如果你真的想買東西,那麽就去拍賣行看看吧。”
“哦?拍賣行?”李沐略有疑惑。
“那是四家一同維護的地方,有些貴重的東西,有價值的東西,都會放到那裏拍賣。”攤主介紹道。“在春天到來之前,也沒有幾次了。”
“謝了。”李沐點了點頭,“對了,你有沒有想過換個謀生的行當?”
攤主眯起了雙眼,“為什麽這麽問?”
“隨便問問。再見了。”李沐揮了揮手,轉身離開。
李沐接著又在周圍攤位逛了逛,很快手裏多了一隻籠子。籠子裏麵是一隻七彩的小鳥。攤主是個南洋人,據他介紹,這種鳥在南洋也多,南洋以外很少。最神奇的地方,是這個小鳥經過訓練可以說話!
這倒是十分稀奇的一件事。李沐見獵心喜,直接買了下來,準備拿回去給沈璃解悶,另外女蘿應該也會很喜歡這樣的小東西。
李沐一手提著鳥籠,遊走在攤位之中,看樣子倒像是一個遛彎逗鳥的富家子弟。逛了一會,他手裏也多了一個袋子,裏麵都是他的收獲。
背著這一袋子東西,他往拍賣行的方向走去。結果他遇上了一個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