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和親炮灰女41
對於許非焉到李氏繡莊當學徒一事,確實並不如許非焉想象中順利。
??首先許娉婷便不同意,但好在徐媽媽和銀杏都聽許非焉的,而最近許娉婷又在大事上越發倚重徐媽媽,於是在徐媽媽與銀杏的雙打輔助下,許娉婷抵不過小團子的撒嬌,便隻好同意了。
??第二個阻力,卻是來自向來周到的韓氏。
??得知許非焉的決定後,韓氏就皺眉了,拉著許娉婷說了好一會兒的話,直把本來已經同意的許娉婷說得又動搖了起來。
??韓氏的分析與擔心也並無不妥。
??一來大戶人家的小姐都不會拋頭露麵,更遑論到繡莊去當學徒,這事說出去都會閨譽受損!
??二來許非焉的身份雖然對外瞞著說是遠方親戚的表小姐,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繡坊裏也是人多口雜,萬一許非焉到繡莊當學徒的事被多事之人變成奇怪的流言傳出去,也是汙了許非焉的閨名,就連尚書府都會名譽受損,李氏更要被世人指著脊梁骨罵!
??綜上所述,韓氏認為李旭第一個就不會同意。
??“這餘娘子不過是繡莊上的一名繡娘,大約是宮中的出身讓她平日素來驕傲,此前讓她來教導慧姐兒她們刺繡技巧,她就各種不樂意,還借故辭了這差事,也是老爺耳根子軟才把人一直留下……這事說來就是我沒有考慮妥當,姑娘學習刺繡之事我再另覓名師,必定妥妥當當的。”
??韓氏離開之前還拉著許娉婷的手說了這推心置腹的話,許娉婷連忙感謝,這才送客了。
??許非焉卻覺得韓氏原本也是覺得餘娘子是個好的才會讓她見上一見,如今改了口風,怕是身邊的媽媽回去後好一番加油添醋的結果。
??等人離開後,許娉婷便拉著許非焉哄道:“焉兒,這學刺繡一事也不急在一時,方才你舅姥姥也說的是,好的繡娘大家多的是,再不濟還有娘親的師傅陳大家,你莫要急著去拜那餘娘子,明日就乖乖呆在房裏陪娘親說說話,好不好?”
??許非焉心道要糟,倒不是非要拜餘娘子為師不可,但她有自己的想法,若被限製在大宅裏那和被關在莊子裏有什麽不一樣,便隻好紅了眼眶佯裝熊孩子,嚶嚶嚶地大聲嚎哭起來。
??許娉婷倒是好久沒見過小團子如此嚎啕大哭了,一時也慌了心神,而徐媽媽在旁又配合這許非焉,隻說大小姐好不容易遇到個喜歡的老師,也是種緣分。
??而銀杏也是個乖巧的,忙說:“是呀王妃,您不知道,方才奴婢瞧著那餘娘子是真真的好,一直給大小姐……呃,指點,奴婢瞧著大小姐聽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就想起了奴婢的妹妹想吃糖的時候也是這模樣的……哎呀,奴婢嘴拙,總之,奴婢跟在大小姐身邊這麽久了,可沒見著大小姐這麽開心的。真的!”
??許非焉聽見銀杏的形容差點都忘記了要哭,心裏白眼更是直翻上天。
??徐媽媽也在旁邊附和:“是呀王妃,你瞧,現在陳大家還出了遠門,暫時還不知道哪日才歸來,還不如就讓大小姐跟在這餘娘子身邊先學一段時間,老奴瞧著若是擔心身份的問題,就和舅姥爺商量商量,讓大小姐化個名或者給大小姐辟個房間院子什麽的,旁人不能輕易過去,不就解決了嗎?”
??許娉婷一愣:“徐媽媽覺得這樣可行?”
??徐媽媽見許娉婷的態度有些鬆動,便說:“其實主子年輕的時候也經常跟著商隊闖南闖北的,也沒見過旁的人說什麽閨譽閨譽的事,當朝長公主還經常女扮男裝流連市井,後來與駙馬成就姻緣還被傳為佳話呢!”
??許娉婷聽了徐媽媽的話也想起了這樁軼事,終於鬆了口:“那就有勞徐媽媽請舅舅過來一趟,我與舅舅先商量一下。”
??徐媽媽聞言向猶在抽噎的許非焉眨了眨眼,這才得令走了出去。
??沒等徐媽媽走出院子,李旭倒是風塵仆仆地來了,明顯便是剛回來就聽韓氏說了這事,徑自趕過來的。
??許非焉看見李旭,本來還有些憂心李旭的態度,但徐媽媽卻給了她一個暗示,表示事情沒問題。
??許非焉便沒再多想,飛撲過去抱住李旭的大腿求抱抱。
??李旭見狀自然歡天喜地地把小團子抱起來,兩人玩了會轉圈圈,李旭便把小團子放下,“焉兒,聽說你想去繡莊學刺繡,很辛苦的,怕不怕呀?”
??許非焉連忙飛快地搖頭,紅著眼眶急巴巴地說:“舅姥爺,焉兒要去學刺繡,舅姥姥不許焉兒去……”
??說著說著就要掉金豆子的模樣,讓李旭心疼得不得了,忙哄道:“焉兒不要理會舅姥姥,焉兒想去便去吧,舅姥爺這就和你母親說去,焉兒明天就可以去學刺繡。”
??說罷,放下小團子,在小團子腦袋上的小啾啾上揉了揉,這才進去拜見許娉婷。
??房間裏有奶娘和銀杏伺候著,許非焉便拉著徐媽媽在院子裏說話。
??“徐媽媽,為什麽舅姥爺對焉兒這麽好?”簡直就是無有不依,予取予求的態度。
??之前許非焉就默默地觀察了一段時間,李旭對他們的態度並不作假,也並非為了她們的身份有意討好,就因為李旭態度如此,韓氏才會對他們分外用心,就連之前似乎對她們略有微詞帶著惡意的那幾個李府小姑娘,都並未來尋過麻煩。
??徐媽媽:“大小姐大約不知道,舅姥爺本就是主子一家的大恩人,大恩人的後人來府,李府上下哪能不當祖宗一般供著呀!唉,這說起來,還是因為主子家裏經商,在世人眼中過於低賤之故。”
??透過徐媽媽的話,許非焉這才想起,古代有士農工商的說法。
??商人被排在末席,且在這個類後唐的世界裏也有“商人不可為官”的法令,所以李氏三代經商,產業頗豐,在江浙這一帶也算是根心蒂固,但李氏家財從來留不不過年,甚至在前兩代人時日子緊巴巴的隻是表麵風光實際上過得隻比一般百姓好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