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遼行雜想
遼西走廊。
朱由校的御駕剛剛過了廣寧中后所,距離山海關只剩下了差不多一百多里的路程,再有一日便可到達。
到了此時,朱由校已經從在瀋陽時那種忐忑不安的情緒里完全解脫了出來,於是,正在車輦之中心無旁騖沉思著。
此次去往遼東,將遼東這些士紳們帶走,很大程度地削弱了建奴獲取糧食,鐵騎等資源的通道,這可以說是一次戰略層面的勝利。
接下來,建奴若想獲得更多的資源,要麼和那些吃裡扒外的晉商加大貿易合作,要麼則是選擇攻下瀋陽。
攻下瀋陽?
朱由校心裡暗嘆口氣,自己現在能夠做到的只有這些了,接下來就看熊廷弼能不能守住瀋陽等周邊各個城堡了。
瀋陽若失,不僅建奴的各方面實力都會得到發展壯大,而明朝也將由如今好不容易維持到的局面,全面轉為守勢,到時只怕更難。
其實在原史中,努爾哈赤選擇攻打瀋陽最大目的不過是為了掠奪糧食而已,什麼要建一國,並且取大明而代之這種想法,相信他根本就沒有想過。
甚至不敢想。
這一切都得從皇太極上位之後,才開始有了轉變。
其實皇太極是個廟算型高手,戰略眼光和部署直接甩努爾哈赤幾條街。
首先,建立了漢八旗,蒙八旗,擴充了實力,緊接著征伐蒙古和朝鮮,得到糧食等這些資源的同時,也斬斷了明朝的兩隻手臂,使明朝的整個北方都暴露在了建奴的鐵蹄之下。
建奴想從哪個長城關隘侵入中原,那完全是看人家的心情。
在建奴之後的幾次破關入長城來中原劫掠的時候,建奴之中其實已經不那麼缺糧了,之所以還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進入中原劫掠,不過是為了慢慢地削弱大明而已。
如果留心的話就會發現,每當大明內部的農民起義軍即將要被完全消滅的時候,建奴便會突破長城,進來劫掠一番。
使原本鎮壓起義軍的明軍不得不回師入京勤王,從而給了起義軍以喘息之機。
以為建奴只是僅僅來劫掠糧食和金銀嗎?不,他們還劫掠大明的人口。
要知道,當時的大明朝正在經受著連年的天災,吃不上飯的流民無數,難道建奴這麼好心,要替明朝解決這一隱患?
錯了,建奴劫掠人口完全是為了他們本國。因為當時皇太極已經認識到,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光有廣袤的土地而沒有人口,完全生產不出他們所需的糧食和兵甲鐵騎來。
至於為何還要用劫掠人口這種手段來獲取人口,這就要問努爾哈赤了,他在位期間,在遼東實行屠殺漢人的政策,幾乎是攻一城屠一城。
根本就沒有想過戰勝了之後,最主要目的是掠奪戰敗方的資源,而在如今,最大的資源是什麼呢,除了土地以外,則是人口。
可惜,努爾哈赤不懂這些。
據朱由校所知,哪怕他前世里,日本鬼子侵華的時候也沒有這樣慘烈過。
那麼努爾哈赤究竟屠殺了多少遼東的漢人呢,足足數百萬人,遼東漢人幾乎被屠殺殆盡,男的屠殺,女的則成為了建奴們的玩物。
基於此,皇太極才不得不靠在中原劫掠漢人,來補充人口,為他們種田打鐵。
也是基於這一點,朱由校才看不起努爾哈赤的,因為他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部落的首領,眼光太低了。
戰略永遠要比戰術更重要啊。
朱由校手指不時的敲打著膝蓋,接下來自己更多的則是要呆在京城之中,在戰略層面上多下功夫布局了。
如今遼東地區已經稍微安穩了一些,自己可以放下些心了,該考慮著手解決山東的白蓮教,和川貴地區即將爆發的奢安之亂。
這也是朱由校執意要來遼東的一個最大原因,先穩住遼東不被攻破,那麼剩下的山東和川貴即將爆發的奢安之亂,那麼到時這兩地一起爆發了戰爭,也可以從容應對。
至於親自出征這種事,還是免了吧,自己一竅不通,就別瞎搗亂啦。
打仗最怕的就是外行瞎指揮內行。
自己只要能夠將國內整頓好,讓百姓們能夠吃飽飯,不至於起義造反,並且能夠生產出源源不斷的糧食,以供給前線戰爭,這樣的話就已經利益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