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專利法
觀看了『格物研究院』所研製出來的水泥后,方從哲,劉一璟,韓爌三人已經徹底對朱由校所說的話信服了。
此物確可稱之為國之利器。
用水泥和沙石攪拌而成,鋪在地上抹平后,不到一天時間即可固化,大約半旬左右則可堅硬如石。
為了確定其是否如朱由校說的那麼神奇,韓爌還專門親手用石頭砸了幾下,在上邊竟然只留下幾道淺灰色的白印,其他的分毫無損。
水潑在上邊,在太陽下不需半刻便又恢復如初,這也是修建水利設施的一大利器啊。
比之用糯米汁和石灰築起的城牆可堅固實用太多了,而且還簡單易得。其他先不說,據工部上報,修建兩里長的城牆,所需要的糯米就達八百四十石,一般情況下還真是修不起。
關於水泥的在各個方面的妙用,方從哲三人已經可以預見,此物將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翻天覆地得變化。
得到消息的六部九卿,也紛紛前來觀看,最後得出了和內閣三位閣老同樣的結論。
甚至他們還想到,此物將會是許多官員升官發財的一大助力。
在自己的治下,每年修了多少公里的路,搭了多少架橋等等這些可都是官員考核的一大標準,有了此物,在這方面的評分幾乎都可以得滿分了。
這下,不需要朱由校去推動,眾多官員們便紛紛上疏請求大力生產推廣水泥,幾乎沒有一個人反對的。
這倒是朱由校沒有想到的。人的目的不一樣,看待事物的角度便不同,為國為民的人,看到的是水泥將會給人民帶來怎樣的便利,一心只想升官發財的人,看到的也只能是升官發財。
這些奏疏朱由校全都一一看過,嘴角冷笑。大力生產是肯定的,大力推廣也要做,但是想不掏錢白拿去用?沒門。
於是,一項新的法律出現了,專利法。
簡單來說就是在工部之下再設一司,名為專利司,由督察院,錦衣衛共同監督。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只要是自己設計發明出來的東西,都可以在專利司申請專利權。
專利權有效期限為二十年,即從在專利司申請成功之日記起,在有效期二十年內,無論任何人任何組織要使用這項發明創造,都必須由本人書面授權。
並且使用期間所創造的利潤,專利人可得百分之一。
本來朱由校還想著用水泥大賺一筆的,但是想想后還是作罷,這項利器如果因為自己設置了門檻,而沒有實惠於民,有些得不償失。
因為在大明根本沒有人人平等的概念,朱由校為了怕使用者最後賴賬,特別規定,若想得到專利人授權,必須先付一半的押金。
申請專利前的核實工作,專利人和使用人的授權工作等,整個過程都由督察院和錦衣衛全程監督核實,以盡量保證公平公正。
這項法律一出,瞬間再次引起軒然大波。
啥玩意?我們用個水泥還得掏錢?而且以後只要申請了專利權的東西人們用起來都得掏錢?
首先文臣們就不幹了,紛紛稱述利害,認為這是亂國之舉。
但是,朱由校只用了一句話,就把他們全都打了回去了。
那就是,以後所著的書,同樣享有專利權,無論是詩集,還是小說。其他人用專利人的書盈利,就必須支付作者一定的稿費。
這下,大臣們全都啞火了。
沒辦法,在明朝著書那完全是不掙錢的,而且文人們往往為了出版還得自己掏錢,辛辛苦苦嘔心瀝血著出來的書,最後還是個賠錢貨,搭上了精力,掏空了腰包。
現在好了,著出來書的話,如果真的受歡迎,不僅不用自己掏錢了,反而還能賺錢,而且期限還是二十年。
明朝的士大夫們最渴望的便是能名垂青史,為了這一目標,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罵皇帝,罵了皇帝之後如果你還沒死,那你就是英雄。
先別管將來能不能名留青史,但至少在當下,在同僚們面前,在民間,經過文人們的渲染烘托,盛名便已經傳播開來了。
而想留名青史的另一個途徑就是著書,在書的作者那一欄里,留下自己的姓名,如果書火了,那麼自己自然而然的也跟著火了。
但是,著書不是一般人能著得起的,即使出版了,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名聲有了,一分錢利益沒有,現在專利法一出,不僅可以有名,還可以得利。
傻子才會反對。
對於專利法的認識,朱由校的目地可不僅僅是為了讓文人既得名又得利,最主要的是保護和鼓勵。
中國人有一個傳統,有什麼秘術,手藝,喜歡藏著掖著,輕易不傳於外人,在當時沒有任何保障的環境下,這固然能保證自己可以利益獨享。但是相對應的,在沒有任何保障的環境里,一項偉大的秘術或者手藝,也很容易失傳。
在前世的時候,朱由校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一項古老的手藝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傳,沒有保留下來,無不感到可惜。
同樣的,中國人喜歡藏著掖著的性格,也不利於一項本來可以利國利民的發明被推廣去產生它應有的價值。
在明朝的時候,人們想的更多的是讀書科舉,升官發財,對於去發明創造缺乏了動力。現在,朱由校給了他們利益,給了他們動力,相信可以大大的激發各個階層去深思,去探索,去發明創造。
一人力窮,多人善智。雖然朱由校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眼光和科學知識,但終究力量太單薄。
如果能鼓勵全民參與進來,那將爆發出無窮的潛力。
為了促成這一目的,朱由校隨手又賜予了那位發明出水泥的泥瓦匠『工爵』的稱號,還有京城一座四合院供其居住。並且下旨,今後凡是能發明創造出利國利民的東西來,皆賜予『工爵』的稱號,世襲三代。
這道聖旨一出,更加激發了人們的熱情。許多人們看到,本來地位卑微的工匠們,搖身一變,竟然都有爵位了。
這一點也大大提升了工匠們在大明的社會地位。
與專利法一同執行下去的還有幾項人事任命,在各方勢力都得到好處的情況下,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聖旨剛剛下達,傳旨太監們便騎馬出京,向著山東和江西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