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穿越明朝成天啟> 第十九章朝議

第十九章朝議

  幾日後,待一切都處理完畢。

  東廠提督魏忠賢和錦衣衛指揮使劉僑,拿著查抄的賬單給朱由校彙報著。

  別的朱由校不太關心,但是當聽到一共抄家得白銀三十萬兩的時候,眼睛亮了。

  朱由校從魏忠賢手裡拿起賬單仔細看了起來,不住的吸著涼氣。

  沒辦法,太酸了,全世界好像只有自己這個做皇帝的窮,一個個都富得流油。

  別的不說,一個兵部侍郎,在家裡竟然抄出近十萬兩白銀。還有在萬曆時期一直不太起眼的太監崔文升,想不到竟然從家裡抄出了不下五萬兩白銀。

  剩下的一些小蝦米,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十五萬兩。

  戀戀不捨的把目光從那些數字上移開,說道。

  「這些銀子拿出二十萬兩,讓錦衣衛親自押送,給熊廷弼送去。這個案子耽擱了這麼久,恐怕他也快壓不住下邊鬧響的士兵了吧。」

  朱由校手指敲打著桌面,思考著。

  「剩下的十萬兩.……對了,派去淮北的人不是傳回來說,朝廷救濟的錢糧仍然不夠嗎?再從朕的內帑里出十萬兩,共計二十萬兩救災吧。」

  剛剛到手的錢,還沒有在兜里裝熱乎就又分出去了。朱由校著實有些心疼,於是,不忘提醒道。

  「東廠的人親自押送過去,到了淮北之後和之前派過去的人接一下頭。看看都有誰在救災的糧錢上上下其手,直接抄家押送進京。」

  這是吃到抄家得利益了。雖然現今人人都貪的局面下,貪污是殺不絕的。但是,在適當的點上,小範圍殺殺豬還真香。

  朱由校一邊思考著,一條條命令傳達了下去。魏忠賢趕忙一遍遍牢記在心裡。

  思考了一會後,沒有再補充的了,說道。

  「現在先準備著。明天召開大朝會,朕會親自下命令,然後就直接出發吧。」

  「是。」魏忠賢和錦衣衛指揮使劉僑趕忙應答。

  魏忠賢和劉僑都是人精,對於朱由校的安排自然也心知肚明。

  錦衣衛負責押送運往遼東的銀子,東廠負責押送運往淮北的銀子。同樣數目的銀錢,萬一出了問題誰也別想推卸責任。

  對方就是最的的對比。

  東廠和錦衣衛一直不對付,這一次朱由校給了他們一個公平的機會競爭。誰把事辦的好,有獎勵,誰把事辦砸了,挨板子。

  距離上一次上早朝,已經過去二十多天了。

  就在六部九卿都一致認為,這位新登基的天啟皇帝,和他的祖輩們一樣,也是一個不喜歡上朝的主的時候,從宮裡傳出了消息。

  明日早朝。

  這一下眾人有些摸不到這位新皇帝的脈絡了。

  第二日卯時。

  朱由校在眾人行禮參拜過後,坐在了龍椅上。開始了天啟朝的第二次早朝。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之後。

  御史中,一個楚黨一派的官員,在首輔方從哲的示意下,率先站出來,乾咳一聲說道。

  「陛下,由此次貪污案可見,朝廷各部堂雖清廉,然地方之小吏卻總能歪曲朝廷之善政,藉機搜刮民脂民膏。」

  各部堂清廉?朱由校打眼掃了一圈六部的各尚書。全都臉不紅心不跳的,看不出任何異樣的表情。不由暗罵,這臉皮是真厚。

  那位御史繼續說著。

  「臣請朝廷能對其多加善意引導,從而明至理,造富一方百姓。」

  朱由校在龍椅上看了看方從哲,不由的有些讚賞。於是故意問道。

  「不知愛卿可有何良策?朝廷該如何引導向善?」

  那位御史脫口而出,朗聲道。

  「新建社學,供小吏讀聖賢書,明至理。」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讀書人對創辦學校,發展儒家教育還是非常熱衷的。

  朝堂上不論那個黨派全都點頭稱讚,大呼有理。

  看著時機差不多了,朱由校又看向劉一璟。

  「劉閣老覺得怎麼樣?」

  聽到皇上說話,朝堂頓時安靜了下來。紛紛看向劉一璟,不知他會有什麼高見。

  劉一璟從假寐的狀態中醒過來,知道該自己表態的時候了,乾咳一聲,說道。

  「陛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若只是單純的勸學,恐難有成效。臣認為,成績優異者可轉職官職,由朝廷發放俸祿,此舉則大善。」

  劉一璟剛說完,有心思敏銳者便察覺出了不妙。正想出言反駁,卻聽到朱由校說道。

  「好!劉閣老不愧為先帝留給朕的股肱之臣,此乃老成謀國之舉。」

  「陛下,不可。」

  禮部尚書孫慎行當即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此舉會亂了綱法,若是平常小吏讀了書便可轉職為官,那會讓天下十年寒窗苦讀科舉之士而寒了心的!」

  聽到孫慎行所說的話后,朝堂上眾多官員都紛紛站了出來,陳述道理,表示反對。

  朱由校故作沉思狀。

  方從哲看了看朱由校的模樣,知道該自己表態了,說道。

  「陛下,臣亦以為此舉大善。地方小吏因無晉陞之機,故欺壓盤剝百姓之舉屢禁不止。若向其敞開為官之門,則吏治清明,百姓安業,大明興盛。」

  聽到代表東林和浙,楚,齊三黨的兩個最高領袖都表示了同意,其中一些心懷報國熱血,心繫底層百姓的官員出現了動搖。

  漸漸的一些表示贊同的聲音開始多了起來。

  但是,堅持反對的仍然不少。

  隨即,在朝堂上開始爭吵了起來。

  贊同一方的觀點正如方從哲所說的那樣,反對一方的觀點卻是站在天下科舉士子的立場。

  從兩方爭吵的理論來看。便可以很容易看出那些人是實幹派,心繫百姓;那些自私自利,只顧自己階級的利益。

  從朝堂上爭吵的聲音可以看出來,很顯然,心繫百姓的官員還是少數的。

  朱由校又看了看一直沒有說話,保持中立的那些人。這些人是首輔方從哲和次輔劉一璟的堅定追隨者。

  但即便如此,在這樣的時刻也只是保持了沉默。

  實在讓人有些寒心。

  基本已經看清楚了朝堂這些官員的真實面目后,朱由校轉頭對著下方的王朝輔說道。

  「把贊同的,反對的,保持中立的都記下來,其中那一個人秉持了什麼觀點,都要仔仔細細的記下來!」

  常常和跟在朱由校身邊的王朝輔知道,陛下現在心情不高興了。所以沒有猶豫,趕忙答應下來。

  咳咳。

  朱由校乾咳兩聲,在糾察紀律的官員呵斥下,朝堂安靜了下來。

  眾人都知道陛下要講話了,全部寧耳傾聽,不知這位年輕的陛下會怎麼選擇。

  朱由校看著滿堂的文武大臣,心裡暗暗慶幸,幸虧自己之前提前壓服了內閣,不然的話,如果內閣也站在自己對立面,現在朝堂上可以有兩種聲音的局面根本不可能出現。

  「眾愛卿所言皆言之有理。不如這樣吧,地方吏員可實行考成法,按是否有無欺壓百姓,做出多少政績評為差,中,良,優四等。差則直接罷黜,中則留待觀察,若三年皆為中者亦罷黜,良和優則直接錄取,可來所建之新學院讀書。」

  「學院以積分制,成績為良的吏員入學前為零分,優者入學前可為兩分。最終滿十分者,則可畢業,若是兩年還沒有積滿十分者,則返回原籍。畢業後分配地方或六部觀政實習,實習政績亦可分為差,中,良,優四等。最終按實習政績評分授予官職大小。」

  「眾為愛卿以為如何啊?」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朱由校也有些累了。靠在龍椅上,等著眾臣的答覆。

  禮部尚書孫慎行看到朱由校已經做出了讓步,問道。

  「陛下,吏員考核由誰來考核啊?」

  其他一些還沒有想明白過來的官員,一聽孫慎行的話,不由對其高看了一眼。不愧能做到部堂級別,一下就抓住了重點。

  於是,都等著朱由校怎麼作答。

  「由吏員頂頭上司官員推舉,每一年每一個縣必須推舉出三個。所推舉的吏員由錦衣衛與東廠明察暗訪考核,如若所推舉之吏員全部不合格則推舉官員直接罷黜,若連續兩年所推舉之吏員都只有一人合格亦罷黜。」

  「所推舉之吏員是否合格,可做為官員之政績。」

  耐心聽完朱由校說完后,孫慎行立馬便再次反對。

  一聽完朱由校所說之方案,孫慎行立刻就看明白了。這哪是吏員轉官這麼簡單啊,這分明是為皇上選取保皇派啊。

  這要是成了,我們以後還怎麼欺上瞞下啊。

  當即展出來說道。

  「陛下,廠衛殘害忠良,為禍一方,天下共知之,此等權柄豈可落於其手。」

  「陛下。廠衛橫行於天下,將要天下大亂啊。」

  「陛下,三思啊……」

  果然,聽到朱由校竟然讓錦衣衛和東廠去考核選拔,哪怕剛才贊成的也開始紛紛勸諫了。

  看著滿朝文武齊刷刷反對,朱由校雖然知道會反對,但沒想到搞定了內閣后,竟然還是如此。

  可是仔細一想想,其實也有些道理,任何一種沒有制約的權利都是渾水猛獸。

  若是廠衛借著考核吏員的機會,下到地方對吏員敲詐勒索,而吏員為了評級能夠合格,只好更加拚命壓榨百姓,來孝敬廠衛。

  最後受苦的還是百姓。朱由校有些犯難了。

  朱由校把前世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制度全都想了一遍,仍然不得要領。畢竟通訊工具沒有那麼方便。通訊工具?

  想到這裡,朱由校眼前一亮,怎麼把前世大辮子朝那一套忘了。

  「這樣吧,朕授予推舉官員秘奏之權,但只針對參與選拔的廠衛。」

  剛聽了前半句,內閣六部還怕有了這項制度后,全天下的官員都處於恐慌中呢。可朱由校後半段一出,眾臣才鬆了口氣。

  聽到這裡,已經事先打過招呼的方從哲和劉一璟,心領神會般,趕忙跪下表示贊同道。

  「陛下聖明。」

  朱由校的後半句話給了眾臣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讓他們放鬆了警惕。再看到內閣已經跪拜高呼聖明了,不明所以者佔大多數,便跟著跪拜稱讚。

  孫慎行等人還想要反對,還沒來得及,便已成定局。只好無奈接受。

  看到事情終於落實下去后,朱由校不由放鬆下來,還真是累啊。

  接下來,朱由校又說道。

  「三大殿先暫停修建,剩餘的木材和銀兩在京城開建新學院吧。」

  既然事情已成定局,其餘的都是細枝末節,除了有幾個反對的外,也改變不了大局。

  孫慎行,周嘉謨等人不滿的看向他們現在暫時的東林領袖劉一璟。

  眾人不解,皇上究竟給他吃了什麼葯,劉一璟會站在皇上的一邊。

  劉一璟自然感受到了眾人的惡意,暗自苦笑。為了挽回一些形象只好再次啟奏道。

  「陛下,遼東巡撫袁應泰,任職遼東期間,政績沛然,可堪大用。」

  周嘉謨等人一聽,劉一璟總算幹了件對事,保舉了自己人,於是也連忙交口稱讚。

  他們不說還好,一說朱由校立刻想起來了。

  努爾哈赤最終攻取瀋陽和遼陽,就是因為這個袁應泰收攏蒙古族和女真族流民,最後被這些流民里暗藏的內奸給打開大門的吧?

  現在距離努爾哈赤攻取遼陽,瀋陽可沒幾個月了。想到這裡,朱由校一身冷汗就下來了。

  沒登基之前自己還想著這事呢,登基之後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一堆,差點忘了。

  於是,朱由校說道。

  「既然袁巡撫政績優異,那麼便調回京城以聽重用吧。新巡撫上任之前,遼東一切事宜皆由熊經略自己擔了吧。」

  劉一璟,周嘉謨等人一聽有點傻了,我們可不是這個意思啊。

  朱由校此時才不會管他們如何想,先保住遼陽和瀋陽再說。

  「王大伴,擬旨。擢熊廷弼為兵部左侍郎,賜尚方寶劍,總理遼東。朕出內帑二十萬兩,犒賞三軍。命他務必穩住遼東。」

  想了想又說道。

  「淮北大飢,雖有政府之濟糧,然朕仍挂念治下之百姓,特出內帑二十萬兩,以為賑災之所用。淮北地區,免兩年賦稅。」

  「陛下聖明。」

  眾臣第二次喊了,但是皇上自己掏腰包出錢,趕快喊聖明大力鼓勵就對了。

  早朝所議大事,已基本完畢。又處理了一些日常事務外。

  天啟第二次早朝宣布了退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