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定居點
賞四年月初,其和國與歐洲在埃及開羅答署了著名的《片舊議》。!!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開羅協議》相比,這份針對中東問題的協議有著更加突出的針對性。當然。針對的不僅僅是猶太人,還有阿拉伯人,以及整個伊斯蘭世界,而且將對戰後格局造成重大影響。
這份協議有三個重點,一是如何安置猶太人,二是怎麼解決阿拉伯國家的糾紛,三是伊斯蘭世界的戰後地位。
當然,重點在前者,即如何安置以色列的數百萬猶太人。
解決猶太人問題的關鍵就在小安德列斯群島,準確的說,是在波多黎各。
從地理位置上看,波多黎各屬於大安德列斯群島,且位於大安德列斯群島最東面,再往東就是小安德列斯群烏了。歷史上。這座面積不到四力平方千米的島嶼屬於西班牙。是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之一。舊世紀末的美西戰爭之後,波多黎各與古巴一道移交給美國。後者隨即獨立,而前者則一直沒有獲得獨立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當局允許波多黎各居民自由選舉領導人,並且賦予該島居民有限的公民權,比如在美國國會只有一個沒有選舉權的代表,可以參加總統初選即黨派內部選舉。但是不能參加大選,而且在美國國旗上也沒有代表波多黎各的星星。由此可見,從政治地位上看,波多黎各與同屬聯邦領地的北馬里亞納群島平批平坐,僅次於聯邦州,要比屬於美國海外領地的薩摩亞、關島、中途島、約翰斯頓島、維爾京群島等高
級。
更重要的是,波多黎各是一座面積較大的島嶼。
雖然孤懸海外,但是作為一座面積接近四四平方千米的島嶼,波多黎各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別的不說,在進入工業時代之前,波多黎各就養活了勸多萬人,即便除去在美國工作生活的波多黎各人。這座島嶼上的資源也能養活,四多萬人。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上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式,將幾百萬、甚至一千多萬猶太人安置在這座島嶼上,並且使其過上正常生活,肯定不是什麼難事。難的就是,如何安置將近田0萬波多黎各人?
可以說。安置波多黎各人的難度不在安置猶太人之下。
要知道,即便共和國是戰勝國,也只能處置戰敗國的國有資產,而無權處置戰敗國公民的私人資產。更重要的是,歐洲國家也絕對不會支持將波多黎各人趕出去,然後將猶太人遷徙到波多黎各的做法。
這個時候,美國發揮了難以想像的行用。
雖然美國當局從未承認與《開羅協議》有關,畢竟這份協議也牽涉到了數百萬美**人,戰爭結束之後。也沒人找到美國當局參與該協議。並且為該協議提供幫助的證據。但是很多跡象都表明,美國肯定與這份秘密協議有關,甚至出了很大的力。這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美國當局正式承認波多黎各人國家公民身份的舉措,即波多黎各人為美國而戰,就將獲得所有公民權。
可以說,這是非常關鍵。也非常微妙的一步。
獲得所有公民權之後,波多黎各人就得響應美國當局的戰爭號召。因為美國處於戰爭狀態下,所以美國聯邦政府可以根據戰時法案,徵用所有公民的私人財產,也就可以徵用獲得全部公民權的波多黎各人的私人財產。如此一來。即便美國戰敗。美國當局垮台。只要沒有解除戰時狀態,新政權就將繼承美國當局的權力,即繼續徵用公民的私人財產。並且按照戰時機制,遷徙與安頓人員。
在此情況下。強制遷徙波多黎各人就不存在法理上的問題了。
當然,在必要情況下,仍然得用比較溫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按照《開羅協議》的規定,戰爭期間,以色列仍然是猶太人的聚居地,並且由共和國與歐洲的聯合部隊負責以色列的安全。在戰爭結束前,以色列將逐步撤除猶太人定居點。並且將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與戈蘭高地歸還給巴勒斯坦與敘利亞在此期間,將成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將以戰勝國的名義,擔保將願意離開的波多黎各人遷往其他地區,而歐洲將擔負起轉移安置猶太人的工作。
毫無疑問。這是兩筆非常巨大的開支。
雖然文件上只有一句話,但是落實下來卻沒那麼容易。
根據相關記錄,為了遷徙安置大約勸萬波多黎各人,在戰後年間。共和國當局為此總許開支近2萬億元,其中僅支付給波多黎各人的遷徙安置費就多達刃凶乙元,而共和國相關管理機構的行政開支都有好幾百億。
不管怎麼說,戰後安置不是戰時強制遷徙。
雖然就像前面說到的那樣,共和國當局可以充分利用戰勝國的有利條件,通過扶持的愧儡政權,以戰時名義強制徵用波多黎各人的私人財產,並且強制轉移波多黎各人,但是處於維護戰後秩序考慮,共和國當局並沒這麼做,而是兒凶擇權留給了波多黎各人,由他們自行決定去「
反過來講,共和國這麼做也沒有吃虧。
戰爭結束后,共和國當局宣布將選擇權還給波多黎各人,由波多黎各人自行決定去留的時候,一些歐洲新聞媒體就指出,共和國這麼做,實際上是一箭雙鵰。不但沒有付出多大的代價,反而從中獲益匪淺。
原因很簡單,幾乎所有選擇離開的波多黎各人都去了美國。
不管怎麼說,波多黎各人與美國有著0多並的關係。很難用一場僅僅持續了數年的戰爭來切斷這種關係。更重要的是,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要想成為新的世界霸主,而且成為得到廣泛承認的世界霸主。就得做好一件事情,即幫助世界各國度過難關。儘快結束因戰爭產生的艱難狀態。
毫無疑問,共和國:必須推行一種類似於「馬歇爾計發」的全球復興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自然少不了美國的份。
也就是說,不管共和國與美國的矛盾有多麼深刻,隨著戰爭結束都成了過眼雲煙。在美國已經戰敗的情況下,共和國肯定要幫助美國度過難關,也就需要向美國投入巨額的戰後重建經費。
冉題是,有多少共和再公民支持這名做呢?
要知道,即便是更加開放的美國人,也不見得會幫助剛剛拼得死去活來的敵人進行戰後重建。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大戰結束之後。如果不是蘇聯對西方世界構成的巨大威脅,美國肯定不會急著幫助德國恢復元氣,更沒有理由重新武裝德國。這一點,在日本身上就體現的非常明確。日本能夠在戰後迅速復興,僅僅用了刃多年就成為發達國家,而且是全球第二的經濟大國,關鍵不是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刮的主要對象是德國、法國、英國等眾多歐洲國家,日本獲得的好處非常有限,而是力世紀凹年代的朝鮮戰爭,以及舊多年後的越南戰爭。在這兩場戰爭中,美目龐大的物資需求成為日本經濟復興的強大動力,也是日本產業升級的主要動因。
可以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沒有多少美國人支持美國政府幫助日本重建。
這種情況。在共和國也存在。
雖然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直接起因與美國無關,但是美國是主要推動者,而且美國也是共和國的主要敵人。幾乎所有共和國公民都認為。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俄羅斯絕對不會成為共和國的敵人,更沒有膽量挑戰共和國,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就不會爆發,至少不會在猛7年爆發。
更重要的是,共和國在第三次世界夫戰中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在此情況下,要共和國公民節衣縮食。幫助不久前還是敵人的美國進行重建,恐怕就算裴承毅有著崇高的威望,也沒有辦法說服共和國公
吧。
受此影響,必須用一個折中的辦法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
為波多黎各人支付巨額遷徙補償金。就是共和國當局找到的折中辦法。
不管怎麼說,絕大部分共和國公民並不清楚波多黎各與美國的關係。甚至沒有幾個共和國公民能將「波多黎各」與一座島嶼聯繫起來,而不是把它當成某種快餐、或者是某種西方奢侈品。
共和國支付給波多黎各人的力四億安置費用,在美國的戰後重建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因為這些錢是通過消費、建設等方式直接流入市場的,所以對經濟發展產生的拉動效應相當於漲功億元的政府直接投資。如果算上航「運、物流、資源開採、人員流動等等因素帶來的影響,則相當於聯功億元的政府直接投資。戰後,一些西方機構甚至認為,共和國通過「波多黎各大遷徙」注入的資金相當於舊萬億政府直接投資。更重要的是,這些投資並不是沒有回報。
美國經濟迅速復甦,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幫助共和國、以及以共和國為核心的集約集團走出了困境。
原因很簡單,美國復甦所需要的資源與投資主要來自共和國與集約集團。
隨著美國甫場復甦,得益最多的就是共和國的民間資本。要知道。整個戰爭期間。共和國當局通過發行戰爭國債、戰爭債券、戰爭信貸等等方式,募集了大量資本,而這些資本在戰後都將陸續償還。也就是說,戰爭期間,共和國的企業家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而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的企業家就得為巨額資本找出路了。在此情況下,一種合適與合理的投資方式比什麼都要寶貴,而一個旺盛的市場,且註定會發展壯大的市場,自然是最合理的投資目的地。
美國,正是這樣一個市場。
根據戰後解密的一份資料,當時共和國當局估計美國戰後重建的市場規模高達墜萬億元。
因為沒有能夠充分估計到美國的抵抗意志這份資料出現的時候,美國正處於戰略大潰退期間,所以沒有對美國遭受到的戰爭破壞做出全面評估。也就是說,嚴重低估了美國戰後重建的市場規模。即便是舊
門示。也晏夠其和國的資本家忙活幾十年,並臣在泣幾件淵訓謙得盆滿缽滿了。
由此可見,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實際上就是在為共和國的資本開拓一個新的市場。
很顯然,讓波多黎各人自由選擇去留,絕不僅僅是民主抉擇那麼簡單的事情。
在得到經濟利益的同時,共和國當局也需要為此承擔更多的政治麻煩。這其中。最大的麻煩就是如何安置那些不願意離開的波多黎各人。
戰爭爆發的時候,波多黎各的登記人口超過勸萬人。除掉戰死的、以及在戰爭期間前往美國的,戰後還有大約鈞萬人,其中紉萬人選擇前往美國。也就是說,還有為萬波多黎各人留在了島上。
雖然比起近千萬的猶太人」30萬波多黎各人不算多,但是從法理上講,這些波多黎各人才是波多黎各的主人,因此他們的利益在猶太人之前。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些波多黎各人的利益要求,波多黎各將變成第二個,巴勒斯坦。
問題就在這裡,共和國會安心解決這個問題嗎?
事實證明,共和國當局不大算解決這個問題,也沒有真正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集因很簡單,一個猶太人控制的波多黎各就不是波多黎各了。
從政治層面出發,控制猶太人國家的最好辦法就是為這個國家製造麻煩,讓其不得不依靠大國的幫助。以色列能夠成為美國的附庸國。並且在上百年內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頭號打手,就是冉為以色列有很多麻煩。不得不依靠美國。
最初的時候,共和國也想扶持一個必須依靠共和國的猶太人國家。
問題是,共和國當局把這個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不管怎麼說,猶太人是西方民族,而且是西方最核心的民族,文化上的差別使猶太人不可能成為共和國的盟友,更不會心甘情願的聽從共和國的調遣。
歐州在猶太人問題上咬著不放,就與此有關。
不能控制與利用,就只能打壓與牽制。如果將整個波多黎各交給猶太人。誰也不能保證,田年後,猶太人不會再次成為西方振興的妾島力量。
要知道,這場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卻沒有改變猶太人在西方世界、特別是西方社會財富中的主導地位。
牽制猶太人的最簡單辦法,就是在波多黎各安排另外一股力量。
可以說」刃萬決定留下來的波多黎各人,成為了決定波多黎各未來的關鍵因素。
再回頭看,也就不難明白,共和國為什麼要讓波多黎各人自行選擇未來了。不管波多黎各與美國的關係有多麼密切,總會有一部分波多黎各人選擇留下,而這部分波多黎各人就是共和國控制這座島嶼,牽制猶太人的關鍵力量。
根據《開羅協議》,戰爭結束之後,將把波多黎各分成「猶太區」與「拉美區」為了避免歷史重演,並不分開建立「猶太國」與「拉美國」而是成立聯合政府。聯合政府將採取議會總理制,總統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由猶太人與波多黎各人輪流擔任,議會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猶太人與波多黎各人在上議院各占成席位,下議院分區選舉產生。這樣既能保證兩個民族的權利。又能充分民主。
顯然,這對猶太人並不有利。
只不過,歐洲當局必須接受這樣的結果。原因很簡單,共和國已經在安置猶太人的問題上做了讓步。如果不是歐洲始終堅持要把猶太人定居點設在大西洋上,而且得在以西方文明為主的北大西洋上,共和國肯定會選擇太平洋上的某座群島。比如馬里亞納群島、或者夏威夷群島。甚至有可能把猶太人定居點設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既然共和國在猶太人定居點上做了讓步,歐洲就的在政治體制上做出讓步。
談判本來就是相互妥協,不可能始終由某一方讓步。
可以說,歐州為猶太人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要知道,為了幫助幾百萬猶太人遷徙到波多黎各,歐洲也投入了數萬億經費,而這些錢幾乎都用在了波多黎各的重建上,與美國重建、與歐洲重建、與俄羅斯重建、與中東重建沒有任何關係,而波多黎各僅僅只是一座面積不到四凶平方千米的島嶼,就算這座島嶼上的人口最終超過了,四萬,其市場份額也非常有限,對歐洲經濟發展產生的拉動效應也非常有限。
從某種意義上講,幫助猶太人遷徙。成為了制約歐洲戰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只不過,歐州更關注的不是大西洋對岸的猶太人定居點,而是近在咫尺的中東,以及與歐州關係密切的阿拉伯國家與伊斯蘭世界。
新書《亂世英雄》已上傳,書號口貿酚,希望兄弟們多多支持。
《國策》將在。月底完本,保證日更助0字,希望兄弟們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