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百年積怨 第三十八章 戰爭跡象
爭的跡象再明顯不過,全球新聞媒體都在猜測戰爭將候爆發。
各大新聞媒體聘請了知名人士對即將爆發的「南亞戰爭」進行評論,大部分評論員認為戰爭將在15日前後爆發。首先由巴基斯坦向印度宣戰,共和國隨即根據同盟條約向印度宣戰。兩國將在24~小時內打垮還未恢復元氣的印度空軍,奪取戰場制空權。巴基斯坦將主要在西部戰場上作戰,力爭儘快攻佔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共和國除了為巴基斯坦提供必要的支持之外,將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東部戰場上,爭取在115天之內收復藏南地區,完成地面作戰行動。
對印度來說,要想避免戰爭,必須在15日之前採取行動。
在眾多新聞評論中,nn的報道最受關注,因為誰都知道,nn與cia關係密切,其報道多半與cia有關。
按照nn的報道,戰爭不會在20日之前爆發。
為了證明這一點,n~特別聘請曾經參與「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建設工作的退役空軍少將約翰普金斯做特邀評論員,對共和國提供給巴基斯坦的「空基激光攔截系統」與「地基導彈攔截系統」的作戰方式與作戰效能進行全面介紹。
「空基激光攔截系統」與「地導彈攔截系統」都屬於「導彈防禦系統」,而「導彈防禦系統」的關鍵力量不是攔截能力,而是探測能力。雖然彈道導彈的飛行彈道比較固定,即便是具備變軌機動能力的彈道導彈也具有可探測性,但是彈道導彈的飛行彈道較高,飛行速度較快:夠在數分鐘到十數分鐘內擊中目標,能否及時準確的探測到來襲的彈道導彈接決定了攔截結果。
探測能力,正「導彈攔截系統」的瓶頸。
能夠在彈道導彈發射之前將其毀,自然是最理想的防禦方式。因為大部分中短程彈道導彈採用了機動部署的發射方式,即便進攻方掌握了絕對制空權,也很難摧毀敵人的所有彈道導彈以「導彈攔截系統」一般不針對還未發射的彈道導彈,共和國與巴基斯坦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在開戰之後摧毀印度的所有彈道導彈。
不能將導彈摧毀在地,就只能在導彈發射之後將其攔截。
在此情況下理:_地方法就是在彈道導彈發射后還未離開大氣層。也是在「助推上升階段」將其摧毀。因為印度地中程彈道導彈地射程超過1500千米。可以部署在遠離前線地後方。而共和國地「空基激光攔截系統」與「地基導彈攔截系統」地最大射程只有500千米與250千米即便共和國與巴基斯坦能在24小時內奪取制空權。也無法阻止印度在24~小時內發射攜帶核彈頭地彈道導彈。所以共和國提供給巴基斯坦地「導彈攔截系統」很難對處於「助推上升階段」地印度導彈構成威脅。
彈道導彈離開大氣層后。進入「中段道」。
雖然不是沒有辦法攔截大氣層外地彈道導彈。共和國地「國家戰略防禦系統」與美國地「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都能對高度在500千米以下地太空目標(包括導彈與衛星)進行攔截。但是共和國沒有將具備「外太空攔截能力」地防禦系統提供給巴基斯坦印度地「烈火」型中程彈道導彈地「中段彈道」都在25c千米以上。也就無法在此階段攔截印度地彈道導彈。
到此只能在彈道導彈進入「再入大氣層彈道」階段進行攔截。
在9日到11日進行地攔截試驗。全都針對「再入大氣層彈道」以證明共和國提供給巴基斯坦地「導彈攔截系統」能力有限。
在此階段。攔截時間以秒計算!
因為採用了「彈體分離技術」以印度的2中程彈道導彈的再入大氣層速度都在20馬赫以上。從150千米(大氣層最大高度)到地面,最多3c!在這30內,不但要發現並且跟蹤導彈(彈頭),還要進行攔截,難度可想而知。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數據,6~套「空基激光攔截系統」與3套「地基導彈攔截系統」只能為巴基斯坦提供最基本的「戰略安全保障」。
在理想情況下,即已經掌握目標彈道、在第一時間確定目標數據,「空基激光攔截系統」需要對目標持續照射1,才能確保摧毀;攔截第二個目標之前,「空基激光攔截系統」需要大約5的冷卻與再瞄準時間。也就是說,30之內,1套「空基激光攔截系統」最多只能攔截2個目標。
「地基導彈攔截系統」的作戰方式與「空基激光攔截系統」有所不同,在一般作戰模式下,當目標進入大氣層后,「地基導彈攔截系統」將同時發射2枚攔截導彈,對目標進行第
截。隨後攔截系統自動甄別攔截情況,如果已經摧截系統自動搜索第二批目標,如果未能摧毀目標、攔截系統將發射第二批導彈、對目標進行第二輪攔截。因為每套「地基導彈攔截系統」有6條火控通道,所以可以同時攔截6個目標。在80%摧毀概率的情況下,一次能夠攔截9到1c個目標。
如此算下來,共和國提供給巴基斯坦的「導彈攔截系統」最多只能攔截枚導彈。
客觀的說,攔截能力並不差。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也最多同時攔截150個目標而已。
關鍵還是如何探測與發現目標。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消息,共和國部署在巴基斯坦奎達的「遠程警戒雷達」是貨真價實的「戰略導彈監視探測預警雷達」,採用超長波頻段,最大有效探測距離超米,能夠對3000千米內的彈道導彈發射情況進行準確定位且在彈道導彈發射之後30內測算出導彈的飛行彈道,為攔截工作提供至少5分鐘的預警時間。
「空基激光攔截」與「地基導彈攔截系統」要想發揮作用必須依靠「戰略導彈監視探測預警雷達」提供的目標參數。為此,共和國分別在東北、西北、西南、海南與東南地區建立了5「導彈預警中心」。
雖然在電子設備小型化幫助下,原先固定部署的「戰略導彈監視探測預警雷達」具備了機動部署能力,但是受雷達工作體制的限制,雷達天線體積非常龐大即便能夠進行空運,也需要花很多時間進行組裝與調試。
按照霍普金的猜測,9到11日進行的導彈攔截試驗中數據由共和國部署在西北與西南的雷達提供,而不是由部署在奎達的雷達提供。即便由共和國的工程人員負責雷達的組裝與調試工作,也需要0天才能使雷達正常工作。
如此一來,20日之前巴基斯坦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導彈防禦能力。
共和國要想鼓動巴基發動戰爭,必須為巴基斯坦提供充分的戰略安全保障。
從共和國與巴基的後勤準備工作來看,戰爭也不會在20日之前爆發。
雖然共和國擁有世界上僅次於美的戰略空運能力,其龐大的運輸機群能夠每天為前線運送數萬噸作戰物資,在目的有限的情況下,共和國不會投入太多的地面作戰部隊是為了奪取制空權,共和國空軍必須全面出動印度全境的空軍基地、防空陣地、戰略指揮中心、通信中心等高價值戰略目標進行轟炸,戰爭爆發后2之內的物資消耗量不會低於50萬噸上地面作戰行動,以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共和國必須在戰爭爆發前向前線運送1到150萬噸作戰物資。
整個物資運送工作將持續1周以上,大概在17日左右完成。
部隊集結與調動也需要時間。在物資裝備階段,運輸機承擔了大量任務,而共和國投入的地面部隊以空降兵與空中突擊部隊為主,需要充足的空運能力。如此一來,共和國不可能在後勤準備階段發動戰爭。
綜合這些因素,霍普金斯斷定戰爭最快只能在20日爆發。
幾乎沒人懷霍普金斯的分析,因為他代表的是cia與美國五角大樓。
面對共和國與巴基斯坦的「挑釁」,印度一邊積極展開外交活動,一邊進行戰爭準備。
11日下午,魯拉賈帕尼下達了最高戰備命令,170多萬印度軍人進入戰爭狀態。
當天,印度駐聯合國代表在安理會與聯合國大會上強烈譴責共和國與巴基斯坦的軍事挑釁行為,希望安理會能夠為維護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貢獻。因為受到共和國的反對,所以印度代表的提議沒能在安理會獲得通過。
12日,魯拉賈帕尼下令部署在伯尼哈爾山口的部隊主動後撤千米。
持續了1日的炮戰匆匆結束,但是巴基斯坦軍隊並未就此罷休。12日夜間,巴基斯坦地面部隊越過雙方實際停火線,佔領了原本由印度軍隊控制的山口南面陣地。
13日,魯拉賈帕尼召見共和國駐印度大使,希望能夠儘快舉行「藏南地區邊境問題」第五輪談判,並且暗示印度可以在某些重大問題上做出適當讓步。
印度的和平信號並沒得到回報,在回複印度的外交照會中,共和國外長閻尚隆明確提到,除非印度主動撤出部署在藏南地區的軍隊,承認「傳統線」為雙方的實際邊境線,不然共和國不會對談判抱太大希望。
發展到這一步,戰爭已經不遠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