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四章 文吉再次講佛法 順治豁然悟本真
文吉一溜煙地跑了,順治悵然若失,心想此人必是個奇人,必定大有來曆!
??順治決定就近找家客棧住上幾日,希冀能再次遇到文吉,有許多疑問要當場請教。
??當晚順治讓小二煮了一碗素麵,吃完了洗漱一番,躺在床上,雙盤打坐,拿出那本普賢菩薩送的《如何修證佛法》參研。
??這本經書非常神奇,能夠隨著順治的修行顯現文字,順治的修為到哪裏,經書就現出相應的法門!
??順治淨手焚香,恭恭敬敬地翻閱佛經,之前修習過的文字還在,又現出許多新字。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一須臾,包括無量大劫。無量大劫不離開現前一念;現前一念沒超出無量大劫。能夠靜坐一須臾,這時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相,沒絲毫妄想,一念不生,萬緣放下。這時候縮無量劫為一念,放一念為無量劫。若能靜坐一須臾,或半個時辰,或叁、五個時辰,甚至七晝夜,還是靜坐。這時候真達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這種功德,比造恒河沙數七寶佛塔還大。
??為何?因為建塔的功德是有形相,故終歸斷滅。若能達到無身心,無世界,這時自己的般若智慧現前。這種智慧,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嗅之無味,但菩提覺性宛然存在。
??若能須臾間,在很短的時間內,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與本來佛性相應。本有佛性能照了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因為被無明遮蓋,本有的太陽光(智慧)不現前,被烏雲遮蓋了,而天昏地暗,於是分辨不清,以是為非,以非為是,認賊作子,顛倒妄想,故流浪生死,拔不出腿來。“
??順治看了滿心歡喜,當即放下經書,空心靜坐,不知不覺中入了定!
??在客棧住了幾天,雲岡石窟都遊玩遍了,也不見文吉的蹤影。順治隻好結了賬離開,往五台山而行。
??途中聽人說起,懸空寺是佛教聖地,順治心裏一動,問明了路徑,也在大同周圍,就騎馬前去瞻仰。
??懸空寺位於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因為整座寺院依山而築,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因此得名。懸空寺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建築極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順治騎馬到山腳下就仰望到懸空寺,分為“南樓”、“北樓”兩部分,中間以“長線橋”相連。
??整座建築,緊貼峭壁,遠望猶如嵌在峭壁裏,蔚為奇觀!
??順治把馬匹寄存在山下,拾階而上,遊玩一番,對古人的智慧嘖嘖稱奇!
??懸空寺以半插入山石的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梁為基,樓閣間以棧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絕壁,下臨深穀,寺不大,但巧奪天工,也頗為壯觀。
??殿樓的分布全都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曲折回環,虛實相生,小巧玲瓏,空間豐富,層次多變,小中見大,不覺為彈丸之地,布局緊湊,錯落相依。
??尤其是連接“南樓”與“北樓”的“長線橋”,長約十米,橋上建樓,樓內建殿,殿內供佛!
??順治信步走上“長線橋”,細看之下卻大吃一驚!“長線橋”的一段欄杆上,赫然躺著文吉,雙手交叉墊在腦後,腳蹬欄杆,悠然自得!
??順治連忙上前,拱手為禮,說道:“文吉先生,這欄杆下麵是懸崖,極其危險,還請先生下來說話。”
??文吉笑道:“老朽世外之人,身無長物,樂天知命,何險之有?倒是公子,拋妻別子,一心成佛,卻又不得其門而入,如薪火交織,才是危險!”
??順治聽出一身冷汗,再拜道:“請先生移步,在下有事請教。”
??文吉哈哈大笑,“托”地一聲跳下來,倚著欄杆說:“你有什麽事,問吧。”
??順治再次施禮說:“前輩高人,上次承蒙指點大乘小乘佛教,在下還有不明白之處,請前輩賜教。“
??文吉笑道:”佛學分成大乘與小乘,嚴格地講,小乘裏頭又分兩個,一個是小乘,另一個比小乘高一點,可以叫它中乘。小乘又叫聲聞乘,比聲聞乘高一點的叫獨覺乘,也叫緣覺乘。
??像阿難、須菩提等,在佛的弟子裏隻能算是聲聞乘,再高一點就是獨覺佛,獨覺佛又叫做辟支佛。獨覺佛就算生在沒有佛沒有文化,甚至沒有佛教的世界,他自己也能開悟;雖不算大徹大悟,可是還是作一個了不起的超現實的聖人,這個屬於獨覺乘,也叫做緣覺乘,仍屬於小乘。
??所謂小乘,目的是先求自了,先求跳出世界,避免入世。小乘又分四果羅漢,果是果位。初果羅漢叫須陀洹,二果羅漢叫斯陀含,三果羅漢叫阿那含,四果羅漢叫阿羅漢。羅漢不一定是出家人,無論在家出家,修行到一定的程度,都可以成羅漢。不過佛在世的時候,證得羅漢果的,出家人比較多。
??如何能夠修到四果羅漢呢?必須能夠斷掉了見惑、思惑。“見惑”有五個,是思想上,學問上,觀念上的問題;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思惑”也有五個,就是貪、嗔、癡、慢、疑,這也是人性,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四果羅漢的證果,就是我們學佛的重點;學佛先不談大乘,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的,小乘都做不到,大乘大不起來。
??初果羅漢叫“須陀洹”,漢文的意思是預流果,斷了五個見惑,但是,根本思惑還沒有解脫,因為餘習未斷,所以要七還人間。餘情是剩餘下來的情感,斷不了的,還是要七還人間才能了。如果七還人間時,不曉得再進修,還是會後退的。
??修到了預流果的人,死後不到這個世界來了,而升天去了。在天上的一輩子,比我們人間上長得多,天上的生命結束了再來做人,這一種人稱為再來人。當然再來人不曉得是男人還是女人,是漂亮或不漂亮,是大富貴或者是窮苦,都不一定的,這個帳很難算。他們是來世間受報的,因為有些帳沒有還,要來還帳,七還人間,生了死,死了生。所以,須陀洹果味的再來人間,就是還債,自己也不知道。假使自己能夠知道,就已經不是初果羅漢了,一下就超過去了。
??佛說,怎麽能夠達到初果羅漢呢?佛在這裏已經講到功夫了,剛才是講原則;所謂的入流,反而無所入。換言之,他證到空的境界,就是緣起不起了,緣起性空了,也就是證到了性空,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說他不入色,眼睛視而不見,一切人、形象、青山綠水看著都很好,都無所謂了。普通人一看到好,結使就來,被好捉住了;初果羅漢不會被好境界捉走,此心歸到平淡,沒有事。不入聲、香、味、觸、法,這是什麽境界?這就是應無所住,這就是真的無所住。修養到在人世間作人、做事,利益一切人,一切都不住,心中都不留,甚至做了無量的功德,過了就過了,能夠隨時如此,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都是這個境界,這才算接近初果羅漢。
??到了二果“斯陀含”,是一還果了,思惑的根根拔出來一點,死後再來一次世間,把所有的債務清了,可以到另外清淨的地方去,也隻能算是暫時請假,還非究竟。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二果羅漢,隻有一次回轉人間,名義上講再來一次,等於沒有來。什麽道理呢?有許多人生死到了,過去的業債已經完了,有時候來入胎一下,在胎兒階段就流產了,就完了,這一生債算是還夠了。這是真的啊!講的很實在,聽起來好像死無對證。有許多人跟父母的因緣很好,但是時間很短,緣也完了,他也不須要再來,你應該替他高興,他是已經成就了的人,隻不過欠你這麽一點親情之債。但是你也欠他眼淚啊!你也為他傷心哭這麽一場,帳也完了,就可以了啦!這是二果斯陀含。
??初果、二果羅漢死後不來,就暫時升天去了,升的不是色界天,而是欲界天。所謂欲界是指生命由男女情愛結合而延續的。不但人類如此,任何的生物都是由兩性雌雄的關係而來,因為有愛有欲,所以稱為欲界。欲界裏的天人地位比我們高,譬如普通民間拜神拜仙啊,稱所拜的神、仙是菩薩,這些都是欲界天天神的境界。初果羅漢死後往生,是上不了色界天的,隻是升到欲界天而已;因為他隻斷了一部分的情,而且這個情是壓下去的,欲的根未盡,所以仍在欲界天。
??三果“阿那含”叫做“不還果”,不回到人世間來了,直接從天上證四果入涅槃。佛經上說,他們涅槃的時候有幾句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梵行已立,我生已盡,清淨修行的,不一定得道啊!天人清淨境界的修行,已經建立得到了。所作已辦,欠債還錢,債務都沒有了。不受後有,不再來了。有些經典上用四個字形容,“長揖世間”,向人世間作個揖,大家再見,不再來了,這個叫不還果,三果羅漢。
??要到四果阿羅漢的果位,才算在這個世間成就。阿羅漢是譯音,阿是無的意思,阿羅漢就是無生,永遠沒有煩惱,沒有魔障,心中之賊拔去了,此心永遠清淨光明,這是阿羅漢果。
??大阿羅漢一定八萬四千大劫,這個世界形成又毀,毀了又成,但是他不出定則已,一出定怎麽辦?也隻有回向大乘,由般若智慧的解脫,才能成佛。所以小乘的前途,還是要回向大乘,由小乘的聲聞,向這個大乘,才能真正成就。也就是說,真正四果的阿羅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就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法證到空。如果你還有空的境界,就落在邊見了。如果說你是無邊,則又落在見取見了,這都是見地不真。
??《維摩經上》所講,餘習未斷。維摩經有天女散花的描述,天女把花撒下來,落在大阿羅漢身上就沾住了,落到大菩薩身上,沾不住就掉下來了。維摩居士說,一切大阿羅漢,八十八結使斷了,但餘習未斷,剩餘那個根根的一點習慣還沒有斷,這就叫餘習末斷。大阿羅漢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平常人!
??這四個羅漢果位,包括了三界的天人。三界的見思兩惑叫做八十八結使,欲界裏最多,像八十八個疙瘩,結在一起。能夠修行解開一兩個,那已經不得了了,臉上放光了,能夠解開四五個,連頭發都會發亮呢!所以真正講修行,就是解開結使,轉變自己心理的行為。心理行為轉變了,進一步能夠把智慧開發,斷了思想上、見解上的偏見,才叫做解脫。學佛修行,不論大乘小乘,都是五個過程,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文吉演說了一番大小乘佛法,順治聽得如癡如醉,如夢初醒!忽然跪倒在地說:“多謝文殊菩薩接引!弟子頂禮!”
??文吉笑著扶起順治說:“順治,你是怎麽認出我的?”順治也笑了,說:“菩薩曾經講過,出來是遠迎一位客人。而佛經有記載,文殊菩薩對於一心朝拜五台山的人,來迎一千裏,走送八百裏!加上菩薩把佛法講得這麽透徹,弟子自然悟出是文殊菩薩來接引弟子!”
??文吉笑道:“靈珠子,你果然慧根深厚!但你要明白,佛說文殊菩薩,就不是文殊菩薩,故名文殊菩薩,懂?”
??順治茫然地說:“這似乎是《金剛經》上的說法,佛說菩薩,就不是菩薩,故而名為菩薩?”
??文吉點點頭,笑道:“此中的深意,你可明白?”順治困惑地搖搖頭說:“弟子愚鈍,還望菩薩指教。”
??文吉鄭重地說:“就拿文殊菩薩來譬喻。文殊菩薩其實是為古佛,曾為七佛之師,別名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在佛教四大菩薩中智慧第一!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征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能威猛)。法王子與一生補處菩薩是同一個意思,就是佛的繼任者,下一生就成佛了。但是文殊菩薩早已成佛,是為了輔佐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化身為文殊菩薩。
??其實文殊菩薩也是從凡人經過漫長的劫數,修福修慧,證得正果。那麽問題來了,文殊菩薩是多生多世轉世修行才成佛,哪一個才是文殊菩薩?就說文殊菩薩得道的這一生,是幼年時少不更事的凡人叫文殊菩薩,還是成年時苦修佛法的凡人叫文殊菩薩?抑或是修成正果的菩薩叫文殊菩薩?其實都是,又都不是,這就是佛家所說的‘無常’!而且文殊菩薩沒有一個固定的形狀,隨緣度化眾生,應以官宦身得度者,就現官宦身為之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夷、優婆塞身得度的,就現對應的化身為之說法。故而沒有一個真正的身體和形狀可稱之為文殊菩薩!正因為法身無相,那麽權且假定一個眾生接受的文殊菩薩相貌為文殊菩薩,其實並沒有固定的形象稱為文殊菩薩!這就是佛講的,若菩薩自認為自己是菩薩,就著相了,就不是菩薩!”
??順治聽完豁然開朗,笑道:“弟子明白了,在成佛之前,一切身都是夢幻身,不可執著!難怪佛經說,空花佛事,水月道場!”
??文殊菩薩笑道:“然也!佛說,本無佛涅槃,本無涅槃佛,也就是這個意思。其實沒有一個眾生可度,眾生都是自性自度!如果佛認為自己度了多少眾生,那就不是佛了,那就著相了。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實不過是因人因機教化,目的是使人明心見性!”
??順治恍然大悟,歡喜得手舞足蹈!文殊菩薩又說:“單單明心見性還不夠,悟後還要起修,要勤查自己八十八結使,心理的罪惡煩惱去掉了多少?身口意三業去掉了多少?正如神秀大師所講,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見道以後是修道位,修菩薩道。最後是究竟位,成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