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孤臣> 第一零一九章 寧遠大捷斃太祖 太平時節又爭權

第一零一九章 寧遠大捷斃太祖 太平時節又爭權

  努爾哈赤收兵回營,想想自己縱橫遼東,不料今日攻不下一座孤城,反而死傷上萬士卒,心中悲憤不已,草草睡了一覺,天明即起。


  ??努爾哈赤下令全軍報餐戰飯,繼續攻城!

  ??袁崇煥自然也早就起來了,一看後金軍出動,決定先發製人,下令紅衣大炮搶先開炮,攔截後金大軍靠近寧遠城!


  ??炮聲震天般響起,專往人群稠密的地方轟擊,炸得敵兵血肉橫飛,殘肢飛上半空!大炮同時驚了戰馬,戰馬“唏律律”怪叫,不聽操縱,四處亂竄,踏死許多步兵!

  ??努爾哈赤大怒,派出四大貝勒約束部屬,不許慌亂,列隊前進。好不容易聚攏軍隊,查點傷亡,還沒到寧遠城下作戰,就死了幾千人!

  ??努爾哈赤氣得暴跳如雷,眼睛血紅,拔出佩刀,督促攻城。


  ??城上紅衣大炮放個不停,後金兵懼怕利炮,畏縮不前,努爾哈赤一再逼迫,士兵勉強衝到城下,城牆上羽箭、石塊砸下來,士兵一觸擊潰!

  ??努爾哈赤揮舞大汗寶刀,喝令各部將軍帶頭攻城,士兵們才不得已跟了上去。袁崇煥也身先士卒抗擊敵軍,紅衣大炮不住地射擊,羽箭、石塊齊發,後金軍哀嚎一片,紛紛倒下,屍體鋪滿了城下的地麵!

  ??努爾哈赤知道士兵看見同伴的屍體怯戰,下令自己的衛隊向前,把死屍搬運到城西門外磚窯焚化,一麵繼續攻城。


  ??兩軍一直血戰到晚上,明軍居高臨下,死傷很少,寧遠城下卻倒斃了無數的後金士兵屍體。努爾哈赤看看天黑,萬般無奈,鳴金收兵。


  ??回去清點人數,又戰死將近一萬,還折損了遊擊二人、備禦二人、副將牙將若幹!攻城的器具,也被紅衣大炮擊毀,喪失殆盡。


  ??努爾哈赤知道軍心不穩,怕袁崇煥連夜出城攻擊,下令後退五裏,在寧遠西南的龍宮寺紮營。


  ??第二天一早,努爾哈赤還不死心,繼續帶兵攻城,明軍不斷發射紅衣大炮轟擊,後金兵死傷慘重。


  ??皇太極看不下去了,縱馬馳騁到努爾哈赤身邊,諫道:“父皇,不能再這麽打下去了,我軍血肉之軀,怎能跟紅衣大炮抗衡?”努爾哈赤氣急敗壞地說:“你說這仗該怎麽打?!”


  ??皇太極沉吟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十分重要。寧遠城裏積糧不多,這是弱點,明軍的糧草大多藏在覺華島,父皇可派一支勁旅,奇襲覺華島,燒毀明軍軍糧,則寧遠城內軍心大亂,然後再圍城,把他們活活餓死!”


  ??努爾哈赤一聽大喜,急派大將武訥格率軍履冰渡海,進攻明軍儲存糧料的基地--覺華島。


  ??覺華島懸於遼西海灣中,距岸十八裏,離寧遠三十裏,扼遼西水陸兩津。覺華島早在唐代,已為開發,港口著名,其北邊海港,稱為靺鞨口,已為島上要港,出入海島咽喉。明朝軍用糧料,儲之海島,覺華島成為明軍的一個囤積糧料的基地。孫承宗既經營寧遠城之築城與戍守,又經營覺華島之囤糧與舟師。


  ??覺華島有一主島和三小島,今稱磨盤島、張山島、閻山島,其中主島呈兩頭寬,中間狹,不規則的葫蘆狀,孤懸海中。島上築有囤糧城,城呈矩形,南北長約五百米,東西寬約二百五十米,牆高約十米、底寬約六米。北牆設一門,通城外港口,是為糧料、器械運輸之通道;南牆設二門,與“葫蘆腰”相通,便於島上往來;東、西牆無門,利於防守。


  ??島上還設有水師,由遊擊金冠統領,守衛糧草,策應寧遠城。


  ??時值隆冬,海麵結冰,大將武訥格率五萬大軍主力,先佯攻離覺華島不遠的龍宮寺,迷惑明軍。


  ??島上守將姚撫民,為加強防禦,沿島鑿開一道長達15裏的冰濠,以阻擋後金騎兵的突入。然而,天氣嚴寒,冰濠鑿開,穿而複合。姚撫民等率領官兵,日夜穿冰,許多人凍得手指都掉了!

  ??入夜後,驍將武訥格率領蒙古騎兵及滿洲騎兵,約數萬人,踏冰馳攻覺華島!

  ??本來冰壕可以阻擋騎兵,想不到突然天降鵝毛大雪,冰壕重新凍合!

  ??後金騎兵,履冰馳進,從靺鞨口登岸,攻入囤糧城北門,猛烈廝殺,衝進城中。守軍多是水兵,不能耐戰,且無盔甲、兵械,寡不敵眾,很快城破!

  ??後金軍火焚城中囤積糧料,濃煙蔽島,火光衝天。旋即轉攻東山,萬騎馳衝;天亮時,又攻西山,一路燒殺。守島官兵拚死抵抗,島上諸將、都司,全部力戰而死!戰船也被燒毀殆盡!


  ??袁崇煥很快接到塘報:覺華兵將全部死以殉國,將士七八千,商民七八千,糧料八萬餘石和大小船隻二千餘艘都被後金軍焚燒,後金軍僅僅陣亡數百人!


  ??寧遠城內頓時人心浮動,袁崇煥陷入了苦思:看來後金軍主力都去了覺華島,此刻若開城突圍,軍士們自然能夠逃脫,但是紅衣大炮帶不走,盡落敵手!而且城內的居民總不能把家搬走,若軍隊一撤,居民必遭毒手!


  ??前思後想,袁崇煥決定不能撤退,但要後金軍退兵,必然要取得一次大勝!後金軍主力全去了覺華島,覺華島全軍覆沒,努爾哈赤必然會耀武揚威地來城下勸降,這是個極好的機會!


  ??想到這裏,袁崇煥精神一振,立刻派衛兵找來烏有貴和羅立,秘密囑咐一番,二將立刻出去準備。


  ??第二天辰時,努爾哈赤果然得意揚揚地騎著高頭大馬,旁邊還有一名騎兵打著黃羅傘蓋,來到城下勸降。


  ??袁崇煥早接到了稟報,親自登城答話。努爾哈赤得意洋洋地笑道:“袁崇煥,想必你已經知道了,覺華島被我軍攻破,所有的屯糧和戰船全部毀於一旦!你城中沒有多少糧食,水軍也沒了,退路也斷了,再不歸降,更待何時?!”


  ??袁崇煥假意笑道:“天命汗,我袁某若是開城投降,能封我個什麽官?”努爾哈赤想不到袁崇煥如此痛快,頓時沉吟起來。袁崇煥悄無聲息地把手一揮,高處站立的烏有貴和羅立早已掉轉炮口,對著努爾哈赤開炮!


  ??紅衣大炮震天般響起,努爾哈赤的周圍全是炮彈爆炸,坐騎嚇得不用主人吩咐,扭頭就跑!袁崇煥轉身令烏有貴、羅立沉住氣放炮,幾門大炮一起開火,終於一炮炸中努爾哈赤的戰馬,努爾哈赤倒在地上!


  ??部下大驚,四大貝勒率領部將一齊衝過來,搶走努爾哈赤,用紅布包裹著,抬了回營。


  ??袁崇煥大喜,下令猛敲得勝鼓,火銃對天射擊,以示慶賀。


  ??守城將士無不歡呼雀躍,袁崇煥立刻派景鬆和馬有功,連人帶馬從城牆上係下去,疾馳山海關,向經略高第告捷!

  ??高第已經接到覺華島失陷的噩耗,繼而接到袁崇煥的捷報,喜出望外,立刻派士兵八百裏加急,去京城告捷。


  ??士兵一路狂奔,在沿途驛站換了幾次馬,終於在晚上趕到京城。


  ??兵部尚書王永光正在家中吃晚飯,聽到外麵一陣急驟的馬蹄聲,正在納悶,報捷的士兵已經滾鞍下馬,大喊:“寧遠大捷,寧遠大捷嘍!”


  ??王永光大喜,親自開門迎接,接到報捷文書匆匆看完,吩咐備轎,連夜進宮報捷!


  ??天啟帝還在忙於木工活,聽說兵部尚書連夜送來捷報,隻得出來接見。


  ??王永光跪奏:“陛下,袁崇煥才四十三歲,初曆戰陣;努爾哈赤已六十八歲,久經沙場。努爾哈赤在關外用兵四十四年來遭到最嚴重的慘敗,看來性命不保!袁崇煥功不可沒!


  ??自遼左發難,各城望風奔潰,八年來賊始一挫,乃知中國有人矣!蓋緣道臣袁崇煥平日之恩威有以懾之維之也!不然,何寧遠獨無奪門之叛民、內應之奸細乎?袁崇煥智勇兼全,宜優其職級,一切關外事權,悉以委之,大局可定也!”


  ??天啟帝大喜,當場下旨,破格升袁崇煥為遼東巡撫、右僉都禦史,命工部火速鑄造巡撫遼東、山海關等處提督軍務官防,一切軍務,由袁崇煥自決!


  ??幾日後,聖旨與官防一並送達寧遠城,努爾哈赤已經奄奄一息,部將連忙悄悄退兵。


  ??努爾哈赤被炮火擊成重傷,被軍士用擔架抬著走,前往清河湯泉療養。


  ??努爾哈赤躺在擔架上,淚流滿麵,氣息奄奄地總結說:“朕自二十五歲征伐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不下,此恨曷極!我軍三年沒有大的野戰,額真怠惰,兵無鬥誌,器械不利;忙於整頓內務,未作軍事準備。而袁崇煥卻在積極備戰,修築堅城,整械備炮,訓練士馬,建成關寧防線,我軍打了一場最為兵家所忌的無準備之仗!

  ??我軍善於野戰,或攻堅力攻,或誘敵出戰智取,想不到袁崇煥堅壁清野、攖城固守,又‘縱街民、搜奸細’,寧遠城裏,我軍一個內應也沒有!


  ??我軍屢戰屢勝,未免輕敵,又長驅攻城,袁崇煥以逸待勞,哀兵必勝!袁崇煥調度有方,將士用命,殺伐專斷,是朕從未遇過的對手!彼以紅衣大炮、西洋火銃對我軍弓箭刀戈,我軍焉能不敗?.……”


  ??眾將、眾貝勒都不敢出聲,皇太極跪下哭道:“父皇乃真命天子,必定百靈護佑,偶爾小敗,無傷大局!請父皇安心將養,日後再戰不遲!”


  ??努爾哈赤苦笑笑,搖了搖頭,忽然昏迷過去!因傷勢太重,努爾哈赤死於離沈陽四十裏的靉雞堡!


  ??消息傳開,明軍將士無不振奮,朝廷又錦上添花,把鎮守京城的十八門紅衣大炮運到寧遠,歸袁崇煥使用,並封紅衣大炮為“安國全軍平遼靖虜大將軍”!

  ??袁崇煥卻高興不起來,心知後金軍不久必然反撲,立刻下令撤到山海關的各地守將全部回防地,重建關寧錦防線,積極備戰!一邊派探馬打探後金繼位的是誰?不久探馬回報,後金經過四大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等會議,決定由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繼承汗位,明年改年號為天聰。努爾哈赤發喪後,葬於沈陽福陵,大妃阿巴亥的殉葬。


  ??袁崇煥得到清太祖努爾哈赤死訊後,立即奏報朝廷。經皇上準奏,派遣人員,前往沈陽,進行吊喪,兼賀新汗皇太極繼位,同時打探後金內部的虛實。


  ??皇太極聰明過人,知道這時候父親新喪,軍心不穩,不宜與明朝翻臉,盛情招待了來使,透露出有意與明朝議和之意。


  ??皇太極一邊穩住袁崇煥,一邊暗中出兵,西征蒙古,南攻朝鮮,擴大實力!


  ??袁崇煥當然得到了消息,但明軍之所以取得寧遠大捷,靠的是堅城利炮,若要出征沈陽,騎兵力量不夠,糧草一時也接濟不上。袁崇煥就虛與委蛇,一邊派使者去沈陽與皇太極議和,一邊接待皇太極的來使,探聽後金的虛實,使節往來,書信傳遞。


  ??袁崇煥知道皇太極野心勃勃,抓緊時間鞏固關寧錦防線。


  ??關寧錦防線分為南北兩段:南段從山海關到寧遠,約二百裏;北段,從寧遠經鬆山、錦州至大淩河,也約二百裏。關寧錦防線是以山海關為後盾總樞、寧遠為中堅關城、錦州為先鋒要塞,沿途諸城堡台成為聯防據點的串珠式防線。早在寧遠之戰以前,當時的明遼東經略高第主動撤離錦州、右屯、大淩河、小淩河、鬆山、杏山、塔山、連山等城堡,使得關寧錦防線的北段即寧遠到錦州的防線未能鞏固,且遭破壞。幸賴袁崇煥堅守寧遠,取得寧遠大捷,保住了關寧錦防線南段的關寧防線。袁崇煥在取得寧遠大捷後,奏報旨準,集中力量,加固關寧錦防線的北段--寧遠到錦州的防線,防禦後金進攻。


  ??袁崇煥雷厲風行,先修山海關到寧遠的關寧防線。經奏報朝廷批準,修繕山海關四城——榆關、前屯、中後、中右。期間遭遇暴雨,城垣倒塌,兵馬壓傷,修成又壞,直到雨季過後,四城才修複竣工。


  ??袁崇煥隨即集中人力物力,修複關寧錦防線北段四城--寧遠、中左、錦州、大淩河。


  ??袁崇煥在修城的同時,又遣將、派軍、治械、備糧、屯民,進行備戰。經過緊張而有序的部署,重建的關寧錦防線北段--寧錦防線基本完成,為寧錦之戰勝利準備了條件。


  ??北段寧錦防線,南起寧遠,北至錦州,以寧遠為後勁、錦州為中堅、大淩河城為前鋒,又以所城、台堡作聯絡,負山阻海,勢踞險要;配以步營、騎營、車營、鋒營、勁營、水營諸兵種,置以紅衣大炮、火銃等守具,備以糧餉、馬料、兵械、火藥;並屯田聚民,亦屯亦築,且守且戰,相機進取,從而形成沿關外遼西走廊上,縱深四百裏的堅固防線,遏製後金軍南進,保衛遼西,駐防寧遠,禦守關門,以固京師。


  ??這時皇太極不敢輕舉妄動,朝中魏忠賢卻趁機竊權,內監勢焰囂張!

  ??魏忠賢經天啟帝同意,派司禮監秉筆太監、總督忠勇營兼掌禦馬監印務劉應坤出任鎮守山海關太監,又設左右鎮守太監二員,派乾清宮管事提督、忠勇營禦馬監太監陶文、紀用二人出任。還派出孫茂霖、武俊、王蒞三名太監,分守中軍!軍中消息,不時被內監密奏給魏忠賢!

  ??一時間廷議紛紛,人心惶惶,內外百官,紛紛上疏反對。兵部尚書王永光上疏,反對派六員太監分袁崇煥的軍權,袁崇煥自己也上疏說:“兵者,陰謀而詭道也,從來無數人談兵之理。臣故疏裁總兵,心苦矣。戰守之總兵且恐其多,況內臣而六員乎!”


  ??但是天啟帝信任魏忠賢,一概不準!袁崇煥無奈,隻得以懷柔的手段,善處同內監的關係。袁崇煥請內監紀用等人,出關巡閱,親眼看看被後金軍破壞的城池,白骨遍野,殘塚依稀!


  ??袁巡撫同監軍太監周旋,得到了他們的一些理解。鎮守內監奏報袁崇煥重建的寧錦防線,城勢更高,堡壘更固,設備更嚴,軍力更強,“著著皆實,毫無粉飾”。袁崇煥在極力協和與內監關係的同時,還調整同督師、大將之間的關係。


  ??寧遠大捷後,督師王之臣、巡撫袁崇煥、大將滿桂之間,由同心同德協作,變成內鬥,或相互參劾,或乞移別鎮,或上疏求去,或麵和心異。


  ??朝廷擬把大將滿桂調離寧遠,回任京師。督師王之臣上疏請求把滿桂留下,調到山海關。但袁崇煥不同意,奏請“乞休”。王之臣也奏請“引避”。


  ??朝廷鑒於督撫生隙、文武不和的教訓,決定王之臣加銜回兵部,命袁崇煥兼製調度關門兵馬。但是,事過不久,又改變主意,要他們和衷共濟!

  ??經過廷議,朝廷要袁崇煥、王之臣留任,但袁管關外防務,王管關內防務,分轄信地,同功同罪。袁崇煥畢竟是個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冷靜下來後,從大局出發,知道是自己的不對,於是上奏請再用滿桂,同意將滿桂留任,並願與之和好。


  ??於是朝廷令滿桂為征虜將軍、駐山海關、兼管四路,賜尚方劍,以重事權。調總兵趙率教由前屯移駐寧遠,總兵左輔先代居前屯。


  ??袁崇煥奉命駐寧遠,“居中調度,戰守兼籌”。這些將領久曆戰陣,作戰勇敢,富有經驗。如滿桂、趙率教、左輔、祖大壽等都經曆寧遠血戰,立下軍功。


  ??以上諸將,所守之城,即為信地,專責其成。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信守不渝,死生與共。袁崇煥將年邁母親和妻子從南國接到危地寧遠,趙率教也把自己的妻兒遷來居住。他們誓言:“土地破,則家與之俱亡!”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