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孤臣> 第七六一章 黨爭烈玄武兵變 地藏菩薩講楞嚴

第七六一章 黨爭烈玄武兵變 地藏菩薩講楞嚴

  太子黨和秦王黨為奪皇位,黨爭愈演愈烈!


  ??當時唐朝剛剛平定天下,745年,唐朝與回鶻聯合攻滅西突厥汗國,擊潰了薛延陀部;東突厥的默啜可汗經過幾年修生養息,逐漸強盛,奪取了原來鐵勒的故地,時常威脅大唐的邊界。


  ??有大臣上表高祖說:“突厥之所以屢次侵犯關中地區,是由於我們的人口與財富都集中在長安的緣故。如果燒毀長安,不在這裏定都,那麽胡人的侵犯便會自然平息下來了。”高祖認為有道理,就派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越過終南山,來到樊州、鄧州一帶,巡視可以居留的地方,準備遷都到那裏去。


  ??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和尚書右仆射裴寂都讚成這一策略,其餘大臣雖然反對,卻不敢諫阻。


  ??天策上將軍府中,經過商議,秦王世民采納了秦叔寶、徐茂公的意見,勸諫李淵:“皇上,北方胡族為禍中原的情況自古就有,陛下憑著聖明英武,創建新王朝,安定華夏,擁有百萬精兵,所向無敵,怎麽能因有胡人攪擾邊境,就連忙遷都來躲避他們,使舉國臣民感到羞辱,讓後世來譏笑呢?那霍去病不過是漢朝的一員將領,尚且決心消滅匈奴,何況兒臣還愧居藩王之位呢!希望陛下給我幾年時間,請讓我把繩索套在頡利可汗(默啜可汗之子)的脖子上,將他逮到宮闕之下謝罪。如果到時候不成功,再遷都也為時不晚。”


  ??唐高祖李淵沉思良久,覺得有理,太子李建成卻奏道:“當年樊噲打算率領十萬兵馬在匈奴人中間縱橫馳騁,結果失敗了,秦王的話該不會是和樊噲的相似吧!”


  ??李世民反唇相譏說:“麵對的情況不同此一時彼一時也,用兵的方法也不相同。樊噲不過是個賣狗肉的,那小子有什麽值得稱道的呢!不超過十年,我肯定能夠將漠北地區平定下來,並不是憑空妄言!”高祖大喜,決定不再遷都。


  ??李建成又聯結後宮嬪妃共同誣陷李世民,對李淵說:“雖然突厥屢次在邊疆上為禍,但隻要他們得到財物就會撤退,不想割據我大唐的土地!秦王假托抵禦突厥的名義,實際上是打算總攬兵權,成就他篡奪帝位的陰謀罷了!”李淵於是疑忌李世民,不給他太大的兵權。


  ??過了些時日,高祖李淵在京城南麵設場圍獵,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都隨同前往。


  ??高祖命令三個兒子騎馬射獵,角逐勝負;李建成有一匹胡馬,膘肥體壯,但是喜歡尥蹶子,李建成將這匹胡馬交給李世民說:“這匹馬跑得很快,能夠越過幾丈寬的澗水,二弟善於騎馬,騎上它試一試吧。”


  ??李世民不知是計,騎著這匹胡馬追逐野鹿,胡馬忽然尥起後蹶,李世民躍身而起,跳到幾步以外站穩;等胡馬平靜下來以後,李世民再次騎到馬身上,這樣的情況連續發生了三次。


  ??李世民回過頭來對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說:“太子打算借助這匹胡馬害我,但人的生死自有命運決定,就憑他們能夠傷害到我嗎?”


  ??李建成聽到這話,乘機教唆與他偷情的嬪妃在高祖耳邊誣陷李世民說:“秦王自稱:上天授命於我,正要讓我去做天下的主宰,我怎麽會白白死去呢!”


  ??高祖大怒,先將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召來,然後又把李世民召來,當麵責備李世民:“誰是天子,上天自然會授命於他,不是人的智力所能夠謀求的。你謀求帝位之心怎麽這般急切呢!”李世民摘去王冠,伏地叩頭,請求將自己交付大理寺,查訊證實自己沒有說過這種悖逆之話,高祖仍然怒氣不息。剛好大臣奏報,突厥前來侵擾,高祖這才改變了生氣的麵容,轉而勸勉李世民,讓他戴上王冠,係好腰帶,與他商議對付突厥的辦法。


  ??商議的結果,高祖頒布詔書命令李世民與李元吉率領兵馬一同出發抵禦突厥,在蘭池為他們兄弟兩個餞行。李世民帶著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等猛將出征,每戰必勝!每當發生邊情,高祖總是命令李世民前去討伐敵人,但是在戰事平息以後,對世民的猜疑卻越發加重!

  ??秦叔寶向李世民建議,皇上偏袒太子,留在長安早晚要受害,不如主動要求出京,鎮守洛陽!


  ??李世民聽從其計,先派行台工部尚書溫大雅鎮守洛陽,又派秦王府車騎將軍張亮率領親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陽,暗中結交崤山以東的豪傑,等待事態變化,拿出大量的金銀絲帛,任憑他們使用。


  ??太子黨得知消息,李元吉出麵告發張亮圖謀不軌,張亮被交付大理寺勘問,張亮從始至終一言不發,朝廷便釋放了他,讓他返回洛陽。


  ??李建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在太子妃過生日這天,召來李世民,請他飲酒,卻暗中在酒裏下毒害他。李世民突然心痛,伏案吐血數升,淮安王李神通攙扶著他返回西宮。


  ??高祖聞報大驚,來到西宮,詢問世民的病情,悉知其情,敕令李建成說:“秦王向來不善於飲酒,從今以後,你不能夠再與他在夜間飲酒。”高祖安撫李世民說:“首先提出反隋的謀略、消滅敵讎、平定海內,都是你的功勞。我本打算立你為太子,你卻堅決推辭。而且,李建成年紀最大,被立為太子已經很長時間了,我也不忍心奪去他的太子之位啊。我看你們兄弟似乎難以相容,一起住在京城裏,肯定要發生紛爭,我應當派你返回行台,留居洛陽,陝州以東的廣大地區都歸你主宰。我還要讓你設置天子的旌旗,如漢朝梁孝王劉武故事,以親王的身份拱衛京都。”


  ??李世民心中暗喜,卻哭泣著,以不願意遠離父皇膝下為由表示推辭。高祖說:“天下都是一家,東都和西都兩地,路程很近,隻要我想念你,便可動身前往探視,你不用煩惱悲傷。”


  ??李世民欣然從命,收拾行囊準備出發的時候,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商議說:“如果秦王到了洛陽,擁有了土地與軍隊,我們便再也不能控製他了。還不如將他留在長安,這樣他就隻是一個匹夫而已,捉住他也就容易了。”於是,李建成授意太子黨的幾位大臣,讓他們密奏高祖,聲稱:“秦王身邊的人們得知秦王要前往洛陽,無不歡欣雀躍。看秦王的意向,恐怕他不會再回長安了。”他們還指使高祖寵信的官員以秦王去留的得失利弊來勸說高祖,高祖便改變了主意,秦王前往洛陽的事情又半途擱置了!


  ??李建成、李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日夜不停地向高祖誣陷世民,數說李世民的種種不好,高祖信以為真,準備懲治李世民。陳叔達進諫說:“秦王為天下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是不能夠廢黜的。況且,他性情剛烈,倘若加以折辱貶斥,恐怕經受不住內心的憂傷憤怒,一旦染上難以預料的疾病,陛下後悔還來得及嗎!”於是,高祖又沒有處罰李世民。


  ??李元吉暗中請求皇帝殺掉秦王李世民,高祖說:“他立下了平定天下的功勞,而他犯罪的事實並不顯著,用什麽作為借口呢?”李元吉說:“秦王剛剛平定東都洛陽的時候,觀望形勢,不肯返回,散發錢財絲帛,以便樹立個人的恩德,又違背陛下的敕命,不是謀反又是什麽!隻應趕緊將他殺掉,何必擔心找不到借口!”高祖不答應。


  ??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秦王府記室參軍房玄齡和李世民的郎舅、郎中長孫無忌商量說:“現在仇怨已經造成,一旦禍患暴發,不單是秦王府不可收拾,實際上社稷的存亡都成問題!不如勸說秦王采取行動,仿照周朝的周公平定兩個弟弟管叔、蔡叔的行為,以便安定皇室與國家。存亡的樞機,形勢的危急,就是現在了!”


  ??長孫無忌大喜,說:“我有同一的想法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隻是不敢說出口,現在你說的這一席話,正好符合我的心願,請讓我代您稟告秦王。”於是,長孫無忌進入李世民的臥室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立刻把房玄齡召來商議此事,房玄齡說:“大王功蓋天地,應當順天應人,繼承皇帝的大業。現在大王擔心的危機正要發生,此乃天助大王!希望大王不要再疑惑不定了。”李世民深以為然,於是房玄齡與秦王府屬官杜如晦、秦叔寶、徐茂公等密議,準備誅殺李建成、李元吉。


  ??正在緊鑼密鼓籌劃之時,李建成、李元吉卻先動手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見秦王麾下猛將如雲,商議之下先誘降為人粗魯的尉遲恭,暗中將一車金銀器物贈送給他,並且寫了一封書信對他說:“希望得到您的屈駕眷顧,以便加深我們之間的布衣之交。”


  ??尉遲恭推辭說:“我是編蓬為戶、破甕作窗人家的草民,遇到隋朝末年戰亂不息、百姓流亡的時局,長期淪落在抗拒朝廷的境地裏,罪大惡極,死有餘辜。秦王賜給我再生的恩典,如今我又在秦王府注冊為官,隻應當以死報答秦王。我沒有為殿下立過功,不敢憑空接受殿下如此豐厚的賞賜。倘若我私自與殿下交往,就是對秦王懷有二心,就是見利忘義的小人,殿下要這種人又有什麽用呢!”


  ??李建成大怒,便與他斷絕了往來。尉遲恭將此事稟報了李世民,李世民說:“將軍對我的忠心就像山嶽那樣堅實牢靠,即使他贈送給您的金子堆積到了北鬥星那麽高,我知道將軍的忠心還是不會動搖的!他贈給您什麽,您就接受什麽,何樂而不為?”於是尉遲恭禮物照收,卻不去拜見李建成。


  ??李建成大怒,指使勇士在夜間去刺殺尉遲恭,早有潛伏的太子府的秦王部下告訴尉遲恭;尉遲恭得知這一消息以後,將層層門戶敞開,自己拿著皇帝欽賜的黃金鞭坐在椅子上等刺客來,刺客屢次來到他的院子,終究沒敢進屋。


  ??於是,李元吉向高祖誣陷尉遲恭,說他無故炫耀皇帝禦賜的金鞭,居功自傲,李淵一時不察,下令把他關進奉詔命特設的監獄裏審問處治,準備將他殺掉,由於李世民再三請求保全他的性命,這才得以幸免。


  ??李元吉又誣陷程咬金酗酒鬧事,有失大臣的體統,高祖將他外放為康州刺史。


  ??臨別時,程咬金對李世民說:“大王的輔佐之臣快要走光了,大王自身又怎麽能夠長久呢!我誓死不離開京城,希望大王及早將定下計策。”於是李世民將程咬金暗藏在府中,不讓他去赴任。


  ??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秦王麾下,最厲害的兩個謀士,房玄齡善於謀劃,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二王向高祖密奏,說這二人專門挑撥秦王和自己兄弟不和,建議將秦王府的官員都調到外地任職。


  ??李淵果然下令,命令下達之後,被遷到外地的秦王府屬官非常多,李世民對此十分擔憂。當時在秦王府任職為記室的房玄齡對李世民說:“府中幕僚雖然被遷往外地的人比較多,但是沒有什麽好可惜的,隻有杜如晦聰慧,能洞察事理,這個人有王佐之才,你現在作為藩王,沒有人才可用,將來想要經營四方,隻有此人才能幫你大忙。”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話後才醒悟過來,對房玄齡說道:“你要是不說,差點讓這樣的人才流失啊。”於是李世民向李淵上奏,請求將杜如晦繼續留在秦王府為官。


  ??秦叔寶看看形勢危急,二王步步緊逼,秦王卻優柔寡斷,急忙和徐茂公,長孫無忌去見秦王,勸秦王先發製人!

  ??李世民征求其他部下的意見,大家都說:“齊王凶惡乖張,是終究不願意事奉自己的兄長的。近來聽說護軍薛實曾經對齊王說:‘大王的名字,合起來可以成為一個唐字,大王終究是要主宰大唐社稷。’齊王歡喜地說:‘隻要能夠除去秦王,奪取東宮太子之位就易如反掌了。’他與太子謀劃作亂還沒有成功,就已經有了奪取太子之位的心思。作亂的心思沒有滿足,又有什麽事情做不出來呢!假使這兩個人如願以償了,恐怕天下就不再歸大唐所有。以大王的賢能,捉拿這兩個人就如拾取地上的草芥一般容易,怎麽能夠為了信守匹夫的節操,而忘了國家社稷的大事呢!”


  ??李世民仍然沒有決斷,秦叔寶問道:“大王認為舜是什麽樣的人呢?”李世民答曰:“是聖人。”


  ??秦叔寶又說:“假如舜帝在疏通水井的時候沒有躲過父親與弟弟在上麵填土的毒手,便化為井中的泥土了;假如他在塗飾糧倉的時候沒有逃過父親和弟弟在下麵放火的毒手,便化為糧倉上的灰燼了,怎麽還能夠讓自己恩澤遍及天下,法度流傳後世呢!所以,舜帝在遭到父親用小棒笞打的時候便忍受了,而在遭到大棍笞打的時候便逃走了,這大概是因為舜帝心裏所想的是大事啊。”


  ??李世民命人算卦以卜吉凶,準備用龜甲占卜能不能動手?恰好杜如晦從外麵進來,便將占卜的龜殼奪過來扔在地上,說:“占卜是為了決定疑難之事的,現在事情並無疑難,還占卜什麽呢!如果占卜的結果是不吉利的,難道就能夠停止行動了嗎?”於是便定下了行動計劃,暗中召集舊部,調派人手!

  ??六月初三己未日,太白金星再次在白天出現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司天監傅奕秘密上奏道:“金星出現在秦地的分野上,這是秦王應當擁有天下的征兆。”


  ??高祖立刻召集李世民,將傅奕的密奏給秦王世民看。李世民乘機秘密奏報父皇,告發李建成和李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淫亂,而且說:“兒臣絲毫沒有對不起皇兄和皇弟,現在他們卻打算殺死兒臣,這簡直就像要替王世充和竇建德報仇。如今我快要含冤而死,永遠地離開父皇,魂魄歸於黃泉,如果見到王世充諸賊,實在感到羞恥!”高祖望著李世民,驚訝不已,回答道:“明天朕就審問此事,你應該及早前來參見朕。”當夜李淵氣得生病了,臥床不起。


  ??李元吉聞知高祖有病,即來與李建成商議道:“王兄,今乘父王有病,我們隻說守護禁宮,假傳父王聖旨,興兵殺入天策府,把他們眾人全都殺了如何?”李建成大喜,也暗中召集太子黨的兵馬。


  ??秦王回府也得知父王氣忿成疾,十分憂懼,召集眾將商議。眾將都勸秦王早登帝位,先發製人,秦王不肯。


  ??徐茂公說道:“主公,臣觀天象,那太白經天,現於秦分,應在主公身上。主公可速即大位。”秦王道:“軍師差矣!自古國家立長不立幼,今長兄李建成,現為太子,九五之位,自然是他的。軍師如何說出這等話來?”


  ??徐茂公見秦王不允,隻得出來與眾將商議說:“我推算陰陽,明日是主公登位的吉期。我勸主公即位,主公說是國家立長不立幼,再三推讓。如今二王謀害主公,我們不得不自行主張。”


  ??程咬金怒道:“我們去殺了兩個奸王,不怕主公不登大寶。”徐茂公搖手說:“不可,對方必然也有防備,此非善計。我謀劃已久,今晚你們眾將,如此這般,自然成事。”眾將聽了連稱妙計,就由秦叔寶立刻調派人手,召集忠於秦王的軍隊進京。


  ??諸事齊備,已經是半夜三更,眾將披掛整齊,手持兵器,一起到秦王的寢宮敲門勸進。


  ??秦王夢中驚醒,心知有變,不肯開門,秦叔寶急了,對尉遲恭使個眼色,兩人奮力踹開房門,草草給李世民穿上衣服;程咬金趕進來,背起秦王就走,來到府外,放在逍遙馬上,擁到玄武門,埋伏在要路。


  ??太子和齊王暗伏在秦王府的內應,急忙去稟報,太子李建成連夜請齊王李元吉來議事。


  ??李元吉說:“殿下不必著急,忠於秦王的軍隊大多離得很遠,如今可速領東宮侍衛兵馬殺出,說是奉聖旨要誅亂臣賊子,秦王自然不敢抗拒,豈不一舉成功?”李建成大喜,即出令點齊侍衛兵馬,李元吉也回去召集侍衛家將。


  ??李建成率部先趕到玄武門,不料尉遲恭奉秦叔寶將令,埋伏在此,看見李建成領兵殺來,拍馬上前大叫:“奸王往哪裏走!”


  ??李建成一見尉遲恭,心中害怕,壯著膽子喝道:“尉遲恭不得無禮,本太子奉聖旨在此巡察禁門。你率眾到此,敢是要造反麽?左右與我拿下。”東宮侍衛還未上前,尉遲恭大喝道:“放屁,有什麽聖旨?都是你奸王的詭計。今番斷不饒情,吃我一鞭!”舉著竹節鋼鞭就衝過來。


  ??李建成心知不是對手,回馬便走。尉遲恭眼看他的馬快,追之不及,就收起竹節鋼鞭,搭箭射去,正中李建成後心,跌下馬來!程咬金早埋伏在一旁,一拍玉花驄衝出來,舉起宣花斧砍為兩段!

  ??過了不久,齊王李元吉帶了兵馬趕來,秦叔寶一催呼雷豹衝出來攔住;呼雷豹馬快,突如其來地衝到麵前,大吼一聲,舉起一對瓦麵金裝鐧,把李元吉打得腦漿迸裂!

  ??齊王部下大怒,各自取出弓箭,亂箭齊發,來射秦叔寶。


  ??秦叔寶舞鐧如風擋箭,秦王率部趕來增援,也下令部下放箭,兩邊對射,互有傷亡。


  ??秦王見敵軍軍心不穩,一拍逍遙馬衝上前去,大喝道:“我們弟兄相殘,與你等眾將無幹,速宜各退,勿得自取殺戮!”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又帶著許多死士趕來,虎視眈眈,敵將群龍無首,隻好慢慢散去。


  ??眾將擁護秦王連夜進宮麵聖,高祖李淵病體稍安,剛剛睡去,被眾人驚醒。


  ??秦叔寶大步向前,跪在龍床前奏報:“陛下,太子和齊王率兵謀反,夜闖玄武門,準備弑君自立,已被秦王和臣等平叛!”


  ??高祖聞言,不覺淚下,立刻起身,宮內隻剩近臣裴寂值宿未走。


  ??李淵問裴寂:“此事如何處置?”裴寂道:“李建成、李元吉,無功於天下,妒忌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征討而誅之,陛下可委秦王以國務,天下寧矣。”高祖歎息道:“此朕之夙願也。”於是下令傳位於秦王。


  ??秦王幾次辭讓,高祖不許,下令內監立刻準備龍袍皇冠。


  ??諸事齊備,已是淩晨,文武百官紛紛來上朝,秦王於是即皇帝位於顯德殿,百官朝賀,改為貞觀元年,是為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尊高祖李淵為太上皇,立秦王妃長孫氏為皇後。文武百官,官升三級,天策府將士,全都重用。又犒賞士卒,大赦天下,四海寧靜,萬民沾恩。


  ??秦叔寶深受唐太宗的信賴,升為左武衛大將軍,食邑實封七百戶,盡享富貴。


  ??晚年的秦叔寶因為一生殺業太多,經常生病,卻樂觀自如,每逢病時就對人說:“我戎馬一生,曆經大小戰鬥二百餘陣,屢受重傷,前前後後流的血能都有幾斛多,怎麽會不生病呢!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叔寶病死,享年八十歲!


  ??唐太宗李世民哀痛不已,罷朝三日,追贈秦叔寶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諡號“壯”,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叔寶墓前造石人石馬,用以彰顯秦叔寶的戰功。


  ??秦叔寶死後一靈不昧,中陰身(靈魂)擺脫了肉體的束縛,恢複了靈珠子的原身,冥冥渺渺地向地府飛去!


  ??閻羅王早已知道靈珠子要來,親自在酆都城門口迎接。


  ??靈珠子一路上已經恢複了記憶,過去世的種種經曆在腦海裏一一閃現,很快但很深刻,唏噓不已。


  ??一見閻羅王在等自己,靈珠子急忙飛落下來,拱手施禮。


  ??閻羅王還禮,將靈珠子引進閻羅殿,說:“靈珠子大仙,你曆世的經過我們都知道,你忠勇節義,有大功於社稷,這也是修佛的一種途徑。惜乎為平定天下,殺戮太重,故而你晚年疾病纏身,這也是一報還一報。地藏菩薩命我在此迎你,既是對你入世種種作為的肯定,也因為菩薩要度十方眾生,非常忙碌,讓你抓緊學習佛法,繼續修煉。”


  ??靈珠子大喜,問:“大王,菩薩何在?”


  ??閻羅王說:“菩薩化身萬千,根據被度者的根器現種種化身度脫,並不一定是現出家菩薩相。你已經有相當的佛法功底,累世的法力也恢複了,我給你安排了一間靜室,你入定後自然見到菩薩!”


  ??靈珠子大喜,立刻隨著閻羅王進了靜室,雙盤打坐,內息運行中脈,遊走貫通大周天,澄心息慮,很快進入定境。


  ??隻見忽然金光一閃,地藏菩薩出現在麵前,這次是現坐相,坐在聖獸“諦聽”身上,斜披一件金光閃閃的袈裟,手持九環錫杖,微笑著開口道:“靈珠子,你入世後的所作所為,我悉盡知之。如今我有要事纏身,隻給你講一段楞嚴經,你可仔細聆聽。”


  ??靈珠子恭恭敬敬地跪倒,磕了三個頭,請菩薩講解。


  ??地藏菩薩說:《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雲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修佛者為什麽自己不能明心見性?因為無始以來,我們生命中有一個東西在起作用,就是攀緣心,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因為我們的思想不能停止,就是睡覺時、睡夢中,還是在思想,這個叫攀緣心。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佛說這個心是現象,是本體所起的作用。生命的本心、本能叫菩提,又叫本體,它所發出的現象是分段的,像閃電一樣跳動的。你不要去抓住這種現象,要回轉來認識那個本體。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識精元明”包括了唯識的識,精是真精神,原來靈明的這一點,就是你那個能夠知覺,能夠感覺靈靈明明的那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麽呢?“能生諸緣”,這個東西在裏麵一動,我們思想念頭一動,心裏一感覺,外麵就起作用了。


  ??什麽是緣?我講的話是緣,發出聲來你聽得到是緣,我這樣一句接一句講,你聽的觀念跟著走,就是“攀緣”。


  ??“緣所遺者”,如禪宗所講“萬緣放下”,外緣都丟開了,所剩下的那一個,就是有個丟不掉的東西。比如你打坐,坐久了感到兩腿、膀子不舒服,這是緣。什麽緣?體緣,身體上的反應作用,同“你”沒有關係。那個知道身體不舒服、腿不舒服,那個既不在腿,也不在膀子,除掉緣以後所剩下來的,“緣所遺者”——就是這四個字,本來那個東西,外緣都丟掉了以後,剩下來的那個東西。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一切都是那個東西變動出來的,所以眾生顛倒,一味的跟著萬緣去跑,而在六道中輪回、生死中打滾。這是正麵的,還不是它的密法,這裏頭反麵的還沒有講。


  ??當你打坐,一上座的時候,兩腿一盤,那一刹那是不是非常好?但坐好以後,就不對勁了,為什麽?因為坐好以後,就覺得自己在打坐,覺得氣也不對,身體也不對,而剛盤上腿的那一刹那,倒有點像萬緣放下,什麽都不管的味道。等腿盤好了,什麽都在想,又想成道,又想威儀端正,又想不要打妄想,妄想來了,又要趕掉它,趕掉後,又想……其實何必趕掉它,趕了以後又是妄想,反正都是坐在那裏搞鬼。


  ??其實隻要外緣自然的放下,剩下來的那個東西沒有動過的,就是那個“緣所遺者”,佛就那麽直接的指示給我們,因為把這個搞迷糊了,所以“枉入諸趣”,就隻有在六道中輪轉了。


  ??《楞嚴經》是一部大經,其餘部分,我已交代閻羅王給你講解了,你要好好向他學習,雖然你現在的道力已經在他之上了,但是神通法術都是外道,明心見性才是根本!你還需轉世曆劫,都由閻羅王安排,行再相見。


  ??說完金光一閃,地藏菩薩不見了!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