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諸葛瑾勸降空回 關雲長雪夜突圍
諸葛瑾怎麽會到麥城來的呢?是經過一番激辯,東吳主戰派與主和派妥協的結果。
??孫權率舉國之兵占據了荊襄九郡,得意洋洋,孫權親自坐鎮荊州城。
??諸葛瑾卻憂心忡忡,向孫權進言:“主公,荊州已得,十餘年來夙願已償,宿怨已了。如今關雲長敗退麥城,全師幾乎喪盡,已是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福兮禍所伏,我看到了危機,因此勸主公別殺關雲長。”
??孫權不解地問:“為何?”
??諸葛瑾答:“劉、關、張桃園結義,情同手足,義重如山。今日之漢中王已非昔比,擁有兩川之地,猛將如雲,精壯士卒將近百萬;五虎上將除了關雲長,還有名聞四海的趙雲,西涼猛將馬超,老將軍黃忠。主公若不見好就收,隻怕劉備、張飛、諸葛亮會盡起兩川兵馬,為雲長複仇,東吳禍不遠矣。”
??孫權聽了一驚,沉吟半晌不語。
??呂蒙挺身而出,怒斥道:“諸葛瑾,你弟弟諸葛亮輔佐劉備,你就為關雲長說情,是也不是?”
??諸葛瑾反駁道:“我與孔明雖是兄弟,但是各保其主。孔明智謀過人,當年助我江東共破百萬曹兵,諸位記憶猶新。周瑜都督聯劉抗曹,魯肅都督在世,與關雲長締結盟好,八年未有刀兵之災,不謂無謀無略。吳蜀兩國,和則兩利,鬥則兩敗俱傷,若殺關雲長,蜀國之兵必定伐吳,最後是曹操得利!”
??孫權聽了連連點頭,隻是眼看大功告成,到嘴的肥肉豈能不吃?
??孫權看看呂蒙,說:“都督有何見解?”
??呂蒙早已陶醉在大獲全勝的喜悅之中,雄心勃勃,不光想殺死關雲長,名揚天下,更想北伐中原,一統天下。
??呂蒙聽了諸葛瑾的話極為反感,厲聲道:“子瑜大夫,此刻收兵,放過關雲長,一旦川軍援兵趕到,關雲長必定重整旗鼓,卷土重來,荊襄有得而複失之危。常言道:斬草須除根。關雲長不亡,終究是我東吳的心腹大患!若劉備帶兵報仇,自有我等武將抵擋,不須大夫上陣出力。不必多言,退過一旁。”
??潘璋吼道:“子瑜大夫既是江東忠良,理當以取荊州為樂,以一統長江南北為榮。若是放走關雲長,猶如放虎歸山,大夫居心何在?!”
??這時文人之首張昭發話了:“主公,子瑜言之有理。諸葛亮多謀,其餘四虎將善戰,若劉備起舉國之兵順江而下,確實不易抵擋。當年公瑾都督在世,屢屢交鋒,屢屢受挫。單說一個趙子龍,我軍武將就沒人是他的對手,還請主公三思。”
??這話一說,東吳武將都低下了頭,確實沒人打得過趙子龍;何況蜀國還有馬超、張飛、黃忠、魏延、嚴顏等猛將。
??張昭是東吳的三世老臣,德高望重,他一開口,文官紛紛附和;這個說:“子瑜之見有理,望主公三思。”那個說:“關雲長殺不得,主公還是謹慎為好。”
??孫權猶豫不定,說:“若能勸得關雲長歸降,倒是一件美事,我願把東吳都督的位置給他!隻是關雲長眼高於頂,估計不肯投降。”
??呂蒙聽了不悅,關雲長一降就做都督,那置我於何地?
??呂蒙說:“主公,關雲長與劉玄德、張翼德桃園結義,情深意篤,生死相許,隻怕不會投降;不如暫不進兵,讓諸葛瑾去一試?”
??諸葛瑾大喜,說:“主公、都督,關雲長也不是鐵板一塊,當年劉備兵敗,關雲長被圍土山,還不是張遼從中撮合,與曹操約法三章,歸順了漢獻帝?為了兩國罷戰,我願前往勸降!”
??呂蒙冷笑道:“當年曹操對關雲長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賜金,下馬贈銀,也沒能買到關雲長的心!你去對關雲長說,他若肯歸降,我願供奉他天天肉山酒海,出則同行,食則同餐,寢則同眠。”
??孫權點點頭說:“子瑜有此好心,既為關雲長,也是為我東吳,此去麥城,切須謹慎。”
??諸葛瑾明白孫權這句話的意思,關雲長連吃敗仗,對東吳恨之入骨。
??諸葛瑾慨然道:“瑾若身遭不幸,亦在所不惜,聊表臣對吳侯的一片忠心。”
??說完諸葛瑾轉身就走,孫權急急喊住他,解下腰間佩劍雙手捧給諸葛瑾,說:“子瑜,你持我佩劍去見關雲長,就說我親口承諾,隻要關雲長肯降,我保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以此劍為證!”
??諸葛瑾大喜,恭恭敬敬地接過寶劍,來麥城求見關雲長。
??關雲長不知道這中間有許多曲折,念在諸葛瑾是諸葛亮之兄,下令請他進來,且看他如何說話。
??諸葛瑾進了大堂,抬頭一看,關雲長居中而坐,仍是氣概非凡,威風凜凜;隻是麵色憔悴了些,人也消瘦得多了。
??再看兩旁大將,個個精神抖擻,生龍活虎,一點不像連吃敗仗的樣子。
??諸葛瑾暗暗佩服關雲長治軍有方,上前施禮說:“君侯在上,下官有禮。”
??關雲長神色自若,舉手還禮,說:“子瑜大夫請坐,來此何事?”
??諸葛瑾坐下,說:“東吳武將主戰,文官主和。我與魯肅交往甚密,又是諸葛亮的兄長,魯肅一直主張聯合劉皇叔抗曹;於公於私,我都不希望兩國開戰。”
??關雲長點點頭,諸葛瑾確實智謀過人,看到了勝利背後的危機。
??關雲長道:“大夫乃東吳長者,高瞻遠矚,非平庸之輩可比,有話隻管講來。”
??諸葛瑾知道關雲長心情不好,脾氣又大,旁邊眾將虎視眈眈,就先找話說,緩和一下氣氛。
??諸葛瑾說:“君侯曾記否?下官已是第三次來見君侯了。”
??關雲長應了一聲:“嗯,確是第三回了。建安十九年你從成都來,商量歸還三郡的事;今年年初,你來為孫權之子求親;這回是第三回。”
??諸葛瑾說道:“君侯舉兵北伐,旗開得勝,屢戰屢捷,威震華夏。隻是東吳呂蒙執掌兵權,非要襲取荊州,故意裝病,趁夜白衣渡江,暗取荊州,使君侯北伐大計毀於一旦,實是可惜!如今荊襄九郡盡失,西川救兵遠在千裏之外,麥城糧草不濟,軍士疲憊,危在旦夕。吳侯憐惜君侯勇猛,特地派我前來,勸降君侯。現有吳侯佩劍在此,吳侯當眾承諾,隻要君侯肯歸順,包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說完諸葛瑾把孫權的佩劍捧給關雲長。
??誰知關雲長看也不看一眼,滿麵怒色,臥蠶眉倒豎,丹鳳眼圓睜,喝道:“無恥孫權!想要我歸順他,癡人說夢!大將軍戰死疆場,馬革裹屍,幸也!”
??諸葛瑾暗暗佩服,關雲長英雄一世!
??諸葛瑾忍不住說:“君侯息怒,聽我一言。大丈夫識時務者為俊傑,能屈能伸。恕我鬥膽,當初劉皇叔戰敗,君侯也曾與曹操約法三章,棲身曹營,為何現在不能暫居東吳?”
??關雲長怒道:“放肆!兩件事豈可同日而語?當年被困土山時,我肩負保護二位皇嫂的重任,大哥又不知去向,怎能一死了之?何況我與曹操言明,降漢不降曹;我身在許都,心係大哥,才有後來千裏尋兄,過五關斬六將的事。呂蒙何許人也?奸詐之賊,我大丈夫豈可與之同僚?子瑜不必多說,回去發兵來戰吧!”
??諸葛瑾苦口婆心地又說:“君侯!如今大軍壓境,如不變通,恐有不測之禍!”
??關雲長憤然而起,拔出腰間寶劍,說:“‘竹可焚,難毀其節;玉可碎,難去其潔。’關某一生光明磊落,寧使玉碎,不教瓦全。孫權、呂蒙豬狗之輩,奸詐小人,我豈肯與豬狗同伍乎!休再多言,我認得你,三尺青峰劍卻認不得你!”
??關平一看,也拔出佩劍,周倉舉起一對镔鐵錘,圍住諸葛瑾。
??諸葛瑾嚇得麵如土色,忙說:“君侯息怒,息怒。我一番好意,想保全君侯,我一死,麥城城毀人亡,還有誰肯在吳侯麵前討個情?”
??關雲長一聽,麵色稍霽,止住關平、周倉說:“收起兵器,還須看在諸葛亮軍師的麵上,不可傷他。”
??諸葛瑾見勸說無用,長歎一聲,站起來拱手為禮,說:“既然如此,下官告辭,君侯珍重。”
??關雲長朝周倉和關平使個眼色,說:“平兒,漢壽,替我送送諸葛先生。”
??二將會意,關雲長是要讓諸葛瑾看看漢軍的威風。
??二將一左一右,陪著諸葛瑾走出大堂,關平喊道:“來呀,列隊相送諸葛大夫!”
??手下士兵轟然應諾,整整齊齊地排成隊伍,刀槍明亮,一直排到城外。
??城外吳兵看見城門打開,紛紛蠢蠢欲動,往前湧來。
??周倉和關平使個眼色,大喝一聲,一個揮舞大刀,一個揮舞雙錘,衝進敵群,刀砍錘砸,隻聽見慘叫連連,擋者披靡。
??後麵一千漢軍一聲呐喊,衝出城來,殺得吳軍紛紛後退,死屍丟了一地!
??諸葛瑾心知這是漢軍示威給他看,仔細看了看,漢軍隻剩下大約兩千人了。
??諸葛瑾心中有數,拱手道:“二位將軍,有勞遠送,就此告辭了。”
??周倉和關平送走諸葛瑾,回去複命。關雲長說:“諸葛瑾勸降不成,吳軍必定四麵圍攻,你二人去四門看看,何處防守最弱,準備突圍去西川!”
??周倉和關平領命而去,忽然太守王連來見關雲長,說:“報君侯,天上降雪了,我們何不連夜突圍?”
??關雲長大喜,說:“降雪是好事!雪越大越好!大雪封路,敵軍騎兵難以追趕,又可掩蓋我軍的足跡,王連太守,你速速去準備,今夜三更突圍!”
??關雲長隨即又召來趙累、王甫二將。
??關雲長說:“二位將軍,今夜三更,全軍突圍,早做準備。”
??趙累說:“君侯,麥城不能無人防守,若我們全軍盡出,敵軍很快會全軍追趕,不如我留下守城,還可牽製部分吳軍。”
??關雲長沉吟不語,因為突圍的將士,還有生還的可能,留下守城的,吳軍四麵包圍,隻有死路一條!
??這時關平和周倉回來了,關平說:“父親,我和周倉四門察看,隻有北門外吳兵不多,會不會是個圈套?”
??關雲長說:“北門外有條小路,叫夾石道,險峻多山,吳軍必然以為我們不會走此路,因為戰馬騎乘不便。我們偏偏反其道而行,就出北門,突圍前往西川!”
??趙累舊事重提,說:“君侯,請讓我率幾百軍士守城,往城下射箭,吸引敵軍,掩護大軍突圍。”
??王甫說:“君侯,我也願意留下,相助趙累將軍守城!”
??關雲長盯著二將看了半天,忽然站起,對著二人倒身就拜,說:“二位真義士也,請受關某一拜!”
??趙累和王甫連忙扶起關雲長,說:“君侯不可如此,折煞末將!隻望君侯平安突圍,將來為我二人報仇雪恨!”
??關雲長熱淚盈眶,下令取酒來,和周倉、關平連敬二人三碗。
??再說諸葛瑾回報,關雲長寧死不降,呂蒙冷笑笑,召集文臣武將商議。
??呂範出班說:“大都督,下官以為,關雲長兵少,必不敢從大道而走。如今麥城四麵包圍,東門、南門都通往荊州,關雲長必定不肯自投羅網。西門直通西川,我軍有重兵把守,關雲長極有可能走北門。”
??呂蒙眼睛一亮,問:“何以見得?”
??呂範說:“麥城北門之外多是山地,有一峻險小路,名叫夾石道,我軍駐兵不多;關雲長熟讀兵法,必從此路突圍。如今風雪交加,道路崎嶇,都督應立刻發兵,三門圍攻,隻留北門,關雲長必從北門突圍!”
??呂蒙大喜,拔出一支令箭說:“徐盛、丁奉聽令!命你二人領兵一萬,埋伏在北門外五裏處,關雲長若突圍而來,你二人上前力戰,即使不能取勝,將關雲長逼進夾石道便是大功一件!”
??二將領命而去,呂蒙又拿一支令箭說:“潘璋、馬忠聽令,命你二人領兵五千,埋伏在北門外麵的夾石道,關雲長若來,必須死戰,不得放走一兵一卒,我隨後領大軍接應。”
??潘璋、馬忠領命出發,呂蒙繼續調兵遣將,攻打麥城東、南、西三門。
??關雲長聽說吳軍三麵攻城,急忙派周倉去東門、關平去西門,自己來到南門增援。
??漢軍兵少,隻剩下兩千兵馬,每座城門隻有五六百人防守。
??關雲長來到南門一看,吳軍像螞蟻一樣往上爬,急忙下令士兵擔水來,朝著城下、城牆上潑水。
??天寒地凍,寒風凜冽,雪花飛舞,水潑上去就結冰;潑到吳兵身上,個個凍得受不了,紛紛後退;潑到城牆上,凍成冰淩,吳軍的雲梯架不穩,一推就倒。
??偶爾有吳兵爬上城牆,漢兵槍挑刀砍,殺得吳兵紛紛墜城,鮮血灑得雪地上到處都是,觸目驚心。
??周倉來到東門,一看吳兵螞蟻般地爬城牆,急忙脫掉盔甲,手持一對镔鐵錘,專門砸雲梯;周倉手起錘落,架在城牆上的雲梯紛紛被砸毀,雲梯上的吳兵慘叫著墜城,傷亡慘重。
??關平來到西門,西門外敵軍最多,蜂擁爬城牆,城下的吳兵還放箭掩護。
??關平一看形勢危急,下令城樓上的士兵全部後退,每人手持兵器盯著城牆上麵的箭垛,一有敵軍露頭,立刻刀砍槍刺。
??關平自己提著大刀,死盯著城牆,哪裏有吳兵爬上來,剛剛露頭,關平大喝一聲,衝上去大刀橫掃,吳兵頓時被砍作兩段,墜下城去。
??幾百漢兵一看,士氣大振,紛紛效仿,專砍爬上城牆的吳兵。
??吳兵被切菜砍瓜一般屠殺,雲梯最上麵的士兵被殺,殘骸掉落,鮮血噴濺,下麵的士兵無不膽寒,連忙撤退。
??一直打鬥到亥時,天色全黑了,吳兵才停止進攻,收兵回營歇息。
??關平和周倉紛紛回到麥城縣衙大堂,關雲長也剛剛回來。
??太守王連早準備好了熱飯熱湯,請關雲長三人飲酒吃飯,又派士兵送飯去城牆上給守城的士兵吃。
??關雲長無心飲酒,王連勸道:“君侯,夜裏還要突圍,天寒地凍,飲上幾杯驅驅寒氣也好。”
??關雲長勉強喝了兩杯,端起碗吃飯,問:“王太守,你是準備隨我們出城突圍,還是留守麥城?”
??王連說:“君侯,麥城已有趙累、王甫將軍把守,我願誓死追隨君侯!”
??關雲長點點頭,說:“吳軍故意留下北門不攻,是否設了圈套等我們鑽?”
??王連說:“從吳軍的部署看,北門外麵兵力最少,易於突圍。埋伏估計也有,但是我們全力衝殺,隻要殺進夾石道,山路崎嶇,吳軍騎兵很難通過,縱有埋伏也不怕了!”
??周倉邊吃飯邊說:“君侯,我們衝進夾石道,我步戰斷後,你和關平將軍先撤,敵人騎兵上不來,我們就易脫身。”
??關雲長點點頭,下定決心走夾石道。
??吃罷飯,休息一會,關雲長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命士兵去請來趙累、王甫二將。
??關雲長說:“二位將軍,就要分兵訣別了,城中大約還剩兩千兵馬,任你二人挑選。”
??趙累說:“君侯,我隻要三百弓箭兵,分布三門,其餘兵馬你都帶走!”
??王甫說:“是啊,君侯,你去西川,路途遙遠,沿途可能有吳兵阻擊,還是把精銳部隊全部帶走!”
??關雲長長歎一聲,說:“我關某打仗,向來是身先士卒,沒想到淪落到要士兵為我賣命,掩護我逃走的地步!”
??王連勸道:“君侯何出此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我們突圍進了西川,兩川之地足有七八十萬大軍;那時再整旗鼓,索性攻破東吳,殺掉孫權報仇雪恨!”
??關雲長奮然站起,下令:“留下三百弓箭手,全軍出發!”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