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諸葛活學鬼穀子 殯葬叔父起風波
諸葛亮和黃月英新婚燕爾,每日詩詞唱和,載歌載舞,耳鬢廝磨,其樂融融。
??過了幾日,諸葛亮想和弟弟下田去看看,給稻穀除草。
??諸葛恪笑著對哥哥說:“二哥,不用去了,你嶽父黃承彥早已派來家丁,把農活都幹完了!”
??諸葛亮心中不悅,回來告訴黃月英說:“我本欲自食其力,令尊卻派人幫我把農活做了,我堂堂七尺之軀,還要靠別人養活!心裏真不是滋味!”
??黃月英淺笑道:“我父親算是別人嗎?他派人幫你幹活,也是好意!讓你安心的讀書求知,不用為生活煩惱。對了,我們新婚蜜月,這個月由著你開心,下個月,我們便不能這樣了。”
??諸葛亮問:“那我們怎麽樣?”
??黃月英道:“我要脫去豔服,洗手做羹,操持家務。你要刻苦讀書,鑽研學問,為出仕做準備。”
??諸葛亮茫然地問:“四書五經我都學會了,再讀什麽書?”
??黃月英一笑,說:“你讀的那些都是儒家經典,在治世,安邦治國可能有用;而現在是亂世,你那一套能管用嗎?你去找稱霸一方的諸侯,跟他講孔子的一套仁義道德,誰會聽你的?他們要是講仁義道德,都不打仗了!你隨我來。”
??諸葛亮覺得有理,順從地跟著黃月英來到自己家裏的庫房。
??諸葛亮進去一看,裏麵大大小小地堆著許多木箱,都是黃月英的陪嫁!
??黃月英看了一會,指著其中一個杉木箱子說:“你去喊書童來,幫你把這個箱子拿出來,搬到書房裏去。”
??諸葛亮遵命照辦,把杉木箱子從一堆箱子裏搬運出來,又和書童一起把它抬到書房裏。
??黃月英一路跟隨,看著諸葛亮和書童把杉木箱子安放在書房內。
??諸葛亮看見杉木箱子外麵鎖了一把銅鎖,好奇地問:“還上鎖了?裏麵究竟是什麽?這麽珍貴?”
??黃月英笑道:“蜜月度完才讓你看!鑰匙在我手裏,現在先陪我散步去!”
??諸葛亮樂嗬嗬地攙扶著黃月英出門,在家門口散步,看著怡人的田園風光,一路漫步來到一條小河邊。
??黃月英心情舒暢地走著,不時轉頭看看諸葛亮,相視一笑。
??走了一會,諸葛亮忍不住好奇心,問:“夫人,箱子裏到底裝的是什麽?”
??黃月英嫣然一笑,說:“你還是忍不住好奇心,嗬嗬。我問你,孫子兵法你讀過沒有?”
??諸葛亮點點頭:“讀過,師父水鏡先生也給我講解過。”
??黃月英說:“那好,孫子的師父著的書你學過沒有?”
??諸葛亮說:“隻聽說孫子的師父叫鬼穀子,卻沒有讀過他的書。”
??黃月英道:“鬼穀子原名王詡,號玄嶶子。春秋時期,在清溪隱居著一位世外奇人,據說他一生隻下過一次山。此人雖然終年在深山峽穀之中采藥修道,未曾直接涉足紅塵半步,看似超然於世外,但他卻對山下的世事了若指掌。
??他是橫跨多學派的曠世奇才。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兵聖,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他為王禪師。
??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這四人都名聞天下,卻是鬼穀子教出來的學生!
??鬼穀子著有《鬼穀子》一書,此書是謀略學開山的經典之作。漢武帝重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於《鬼穀子》中的性本惡論與儒家正統相背,而且多是陰謀,和奇詭變詐的數術,壞人學會了難免會作惡,因此被曆代當權者列為禁書,不許流傳。”
??諸葛亮好奇地說:“用兵之道,本來就是陰謀陽謀結合,以正為本,以奇為用,可以互相參照。對了,木箱裏還有什麽書?”
??黃月英道:“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秘術,有些早已失傳了!你之前學的河圖洛書,箱子裏也有;還有《黃帝內經》、《素女心經》、《太公兵法》、《奇門遁甲》、《黃帝八十一難經》(醫書)、等等雜書。道教祈禱禳星之術、醫卜星象,各種都有!”
??諸葛亮又問:“你家怎麽會有這許多孤本?”
??黃月英說:“有祖上流傳下來的,也有我父親多年收集的,我出嫁時,父親都送給我了!對了,我會機關,也是古書上記載的!你別看這些書曆代文人瞧不起它,認為是奇技淫巧,但是非常有用!日後你出去做官,帶兵打仗,軍士總會生病受傷吧?這就要用到醫術!排兵布陣,不能不考慮地形,這就要用到地理之學、五行生克製化!兩軍對陣,智謀百出,多謀者勝,少謀者敗,單單懂《孫子兵法》是不夠的,還要用奇謀,這就用到《鬼穀子》!到一個地方打仗,要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才能為我所用!所以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打仗是門綜合的藝術,不是那麽簡單的!”
??諸葛亮大喜,說:“我真是娶了個賢內助!感謝上蒼!”
??黃月英見路邊有塊幹淨的石頭,坐上去休息,笑道:“賢內助走累了,幫我捶捶腿如何?”
??諸葛亮笑道:“敢不從命?”
??諸葛亮和黃月英的感情日益深篤,夫唱婦隨,和和美美。
??越是相處,諸葛亮越是喜歡黃月英。黃月英性格溫婉,智慧過人,琴棋書畫皆精,對四書五經常有獨到的見解,令諸葛亮佩服不已。
??好日子不覺時間,轉眼間蜜月就過了。
??黃月英督促諸葛亮勤奮讀書,學習各種古籍秘本,遇到晦澀難懂之處,黃月英寥寥數語,就令諸葛亮茅塞頓開!
??黃月英也沒閑著,除了操持家務之外,經常領著四個丫鬟研究機關,用木材做了不少東西。
??時光荏苒,大半年過去了,時至隆冬,大雪紛飛,諸葛亮全家圍坐在飯桌邊吃火鍋,其樂融融。
??諸葛恪夾了片唰羊肉,邊吃邊問:“二哥,聽說你最近在學奇書《鬼穀子》,學得怎麽樣了?給我們講講唄?”
??諸葛亮點點頭,夾了些菜給黃月英吃,說道:“鬼穀子確實是本奇書!把天地人三者都研究透了,總結出許多原理,由此而製定出克敵製勝的策略,妙用無窮。”
??“五行有五德,木代表仁,金代表義,火代表禮,水代表智,土代表信。
??五行對應到人的五髒,木火土金水對應肝心脾肺腎。這五行之氣,鬼穀子稱作‘五龍’。而這五龍都由人心來總體控製。所以說‘心能得一,乃有其術。’意思就是心得到其中一種氣,就有了這種氣的術。得到木氣,就有木的術;得到火氣,就有火的術;得到土氣,就有土的術;得到水氣,就有水的術。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般比較明顯得到的隻有五行之氣中的兩個,也就是一陰一陽,一主一輔,比如:木和土,主木副土。這樣的人就仁義守信!
??五種不同的氣組合,人的性格就千變萬化。以木氣為主的人,性格直爽仁厚;以火氣為主的人,性格溫暖好動;以土氣為主的人,性格平和善思考;以金氣為主的人,性格剛強衝動;以水氣為主的人,性格安靜聰慧。
??《鬼穀子》共十四篇,我學習之後,根據他的原理,演繹出七十二術!
??第一計陽謀陰謀
??鬼穀子曰:“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聖人謀之於陰。故曰‘神’,成之於曰‘明’,所謂主事成者,積德也。”
??計謀,有陰謀和陽謀之別,在任何情況下,人們都不可輕視對方,因為事件、環境、情報都有假的。所以聖人應該高深莫測。鬼穀子所謂的‘陰’,是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第二計扭轉乾坤
??鬼穀子曰:“故靜固誌意,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內實堅,則莫當。”
??鬼穀子認為,當形勢對我們不利時,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涵養自己的精神力量,因為隻有自己的精神力量強大了,才可以扭轉乾坤。
??第三計各個擊破
??鬼穀子曰:“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
??鬼穀子認為:要想使對方的威勢分散,我們必須效法伏熊,伺機而動,各個擊破。
??第四計如閉如卦
??鬼穀子曰:“環轉因化,莫之所為,退為尤儀。”
??鬼穀子說:在作戰時,人們必須象圓環那樣隨機應變,運轉自如,使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
??第五計盜盡天機
??鬼穀子曰:“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禦擊、施教、揚聲、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象之宜。”
??鬼穀子認為,一個高明的人,在瞬息萬變的事物中,應及時抓住事物轉化的時機,去調整或執行自己的計劃。
??第六計一言興邦
??鬼穀子曰:“聖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世人說話隨口而發,一言錯出,遺禍無窮。而有智慧人,沉默寡言,言多必失,慎言才能轉危為安,後發製人。
??第七計眾不敵寡
??鬼穀子曰:“將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逆之,逆之,雖盛必衰。”
??一個人,一旦他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去做事,即使一時擁有強大的勢力,也必然會失敗;一個人,如果能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去做事,那麽,即使目前勢單力薄,也能以少勝多。
??……
??黃月英聽完,欣喜地說:“夫君你真是舉一反三!把十四篇《鬼穀子》變化出七十二計!前無古人!從明天開始,我有新的東西教你。”
??諸葛亮大喜,舉杯要敬黃月英。
??黃月英麵前有斟好的酒,卻滴酒不沾。
??諸葛亮詫異地問:“夫人,這不是烈酒,但飲無妨!”
??黃月英羞紅了臉,低頭道:“我有喜了,不能喝酒。”
??諸葛亮大喜,連忙把黃月英麵前的酒杯拿過來,一飲而盡!
??晚上就寢,諸葛亮抱起床上的被子就往外走。黃月英笑道:“你到哪裏去?”
??諸葛亮說:“我到客房去睡,一是多讀些書,二是讓你清靜,對孩子有利。”
??黃月英抿嘴一笑,沒說什麽。
??第二天,黃月英命丫鬟小茜搬來一個木箱,當著諸葛亮的麵打開,裏麵是一疊疊地圖。
??諸葛亮詫異地問:“我又不出門,你要我學這些地圖嗎?”
??黃月英正色道:“相公你誌在千裏,怎能不知各地的山川形勢?將來你帶兵打仗,不熟悉地理,怎麽殺敵?這木箱中,裝的是天下九州堪輿地圖,山川河流都標注得一清二楚!你要多多研究,爛熟於胸,將來征戰天下,才會胸有成竹!”
??諸葛亮恍然大悟,認真地研究地圖,諳熟於胸。黃月英不時在旁邊指點,各地的山川形勢,哪裏可以屯兵,哪裏可以設伏,哪裏可以儲糧,諸葛亮受益匪淺!
??諸葛亮本來是靈珠子投胎,還具有九竅玲瓏心,聰穎異常,一點就透,往往還能舉一反三,說出連黃月英都沒想到的見解!
??黃月英非常欣喜,暗中告訴了父親黃承彥!
??黃承彥也非常高興,自己沒有看錯人,選擇了一個佳婿!
??誰知道樂極生悲,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本來病情已好轉,一日偶感風寒,一病不起,竟然奄奄一息!
??諸葛亮慌了手腳,請醫延治無效,請來嶽父黃承彥和師父水鏡先生商量。
??二人都懂醫理,看了諸葛玄後都搖頭歎息,認為無治,要諸葛亮準備後事。
??諸葛亮自幼喪失父母,全靠叔父拉扯大,和叔父感情非常深厚,一聽無治,痛哭失聲,十分哀痛!
??弟弟諸葛恪也十分悲傷,泣不成聲!
??黃承彥和水鏡先生所料果然不錯,沒過三日,諸葛玄一命嗚呼!
??諸葛亮大慟,哭得死去活來,痛不欲生!
??黃承彥勸諸葛亮節哀順變,趕緊籌辦喪事!
??諸葛亮擦去眼淚,和弟弟諸葛恪一起,購買物品,置辦喪事。
??又通知親朋好友,前來吊喪,大哥諸葛瑾也從江東趕了回來。
??之前諸葛亮成親,也通知了大哥諸葛瑾,隻是諸葛瑾忙於公務,無暇抽身,派人送來了賀禮,卻沒有回家!
??諸葛瑾敦仁厚義,儀表堂堂又溫文大方,當時東吳的人們都佩服他的高雅氣質。孫權也對他甚為看重,每有大事就要征詢他的意見。諸葛瑾同孫權無論談話、勸諫,從不急迫直言,隻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圖,點到為止。如有與孫權心意不合時,他便放棄正在進行的內容而轉向其他的話題,漸漸地再借其他事情從頭開始,以對同類事情的看法求得孫權的讚同,於是孫權的思想也往往得到開通,把諸葛瑾當成心腹之臣。
??諸葛瑾一到家,首先關心叔父諸葛玄的棺槨,要求買一副上好的金絲楠木棺槨,裝殮叔父。
??這下諸葛亮犯了愁,金絲楠木棺槨非常珍貴,可遇不可求!如果派人去遠方購買金絲楠木,時間上又來不及!
??嶽父黃承彥聽說後,主動提出,把自己準備的壽材金絲楠木棺槨先給諸葛玄用,日後自己再重新置辦。
??諸葛亮感激非常,一再對黃承彥道謝!
??諸葛瑾趕到家裏,由於路途遙遠,叔父諸葛玄已經入殮。
??本來弟兄三人也無爭執,諸葛瑾知道叔父沒多少家產,家中現有的值錢東西都是弟媳黃月英的陪嫁,但是按照規矩,送葬的時候,應該是長子打幡在前,次子抱靈牌,次子以下的孝屬們持裹著白紙的“哭喪棒”送葬。
??偏偏諸葛玄最喜歡諸葛亮,臨終時留下遺言,要諸葛亮打幡,就是高舉著靈幡走在送葬隊伍的第一個!
??諸葛瑾堅持禮儀不可廢,要按長幼有序的道理,由自己打幡!
??三弟諸葛恪長期和二哥諸葛亮生活,自然向著諸葛亮。家中親戚也認為,諸葛瑾長期在江東,難得回家一趟,未盡孝道;死者又留言,要諸葛亮打幡,理應由諸葛亮打幡!
??諸葛瑾堅持不肯,非要由自己打幡,僵持不下!
??諸葛亮笑道:“大哥,家有長子,國有大臣,就由你打幡便是,何必爭執?”
??諸葛瑾欣然同意,但是抬棺槨時,八個大漢用盡全身力氣,卻抬不動!
??水鏡先生笑道:“看來這樣安排違逆了死者的意願,何不換諸葛亮打幡試一試?”
??諸葛瑾無奈,隻得把幡交給諸葛亮。
??諸葛亮打著幡,棺槨一抬便起,這下大哥諸葛瑾心服口服,無話可說!
??於是送葬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送往十裏之外已經買好的一塊墓地。
??哪知道走了沒多遠,到了一處田埂,遇到一隊迎親的隊伍!
??兩支隊伍迎頭相遇,都不肯退讓!
??因為送親的隊伍,遇到死人本就晦氣,自然不肯倒退,讓死人先走!
??而送葬的隊伍,按照習俗也不應該回頭!如果回頭,意味著家中還要再死一個人,再次下葬!因此兩支隊伍相持不下!
??諸葛瑾慌了手腳,知道諸葛亮足智多謀,忙問諸葛亮怎麽辦?
??諸葛亮沉吟了一會,說:“送親的人,一般都趕時間,選好的吉時成親,所以不能耽擱!當然我們送葬的,也要趕在吉時下葬!現在的問題在於,田埂狹窄,不能同時通過!不如我們把這片田的主人找來,請他帶上木板,在田裏鋪出一條路來!壓壞莊稼的損失,我們雙方共同賠償,多賠些銀錢,田地的主人必然同意!”
??諸葛瑾大喜,上去和對方商量,也欣然同意,於是按照諸葛亮的意見,找來田主,多賠銀錢,另外鋪出一條木板路,大家各走一邊,雙方皆大歡喜!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