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諸葛妙計出師門 邂逅鶴精得羽扇
諸葛亮在水鏡先生處學習三年,出類拔萃,學有所成。
??水鏡先生教授很有方法,以儒家經典為本,讓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勇、悌、廉作為弟子們做人的立身之本;以道家的清靜無為作為人修身養性,處理人與外部矛盾的方法,陶冶情操。
??三年時間轉眼過去了,諸葛亮和徐庶交好,無話不談,和其他人關係卻一般,包括龐統。
??這日,水鏡先生把眾弟子都叫到堂前來說:“你們今天要好生準備,師父明日在這裏要考考你們,凡是能過關的就可以出師了。”
??眾弟子聽了先生這番話或興奮不已,或緊張抱怨,或依依不舍,隻有諸葛亮、龐統和徐庶不動聲色。
??弟子們苦苦溫習了一天功課,《詩經》、《論語》、《道德經》、《春秋》、《左傳》《戰國策》.……
??經過一天的辛苦準備,次日,眾弟子如約都來到堂上,個個躊躇滿誌。
??隻見水鏡先生已經早早端坐在堂前,見眾人到齊後便不慌不忙地說:“師父今天就出一道題,你們可都要聽仔細了。”邊說他邊走下堂來,兩旁弟子躬身聽題。
??水鏡先生說:“今天午時三刻之前,凡是能得到我的允許離開水鏡山莊的,都算滿師了。”
??眾人昨晚都苦苦背了一宿書,不想今天師父卻出了這麽一道題,大多弟子埋怨在心,卻又無可奈何。
??水鏡先生出完題後,又回到堂上閉目端坐。
??正在眾人亂糟糟相互耳語之際,忽然,徐庶嚎啕大哭地從堂外跑了進來,他一下子撲跪在地,爬趴在師父腿上,泣涕滿麵地哭訴道:“師父,方才弟子的表兄前來送信說,家母病重又思兒心切,故前來向師父辭行,請師父應允!”
??水鏡先生聽完依舊不動聲色地說:“母親病重理當探望,允你午時三刻後回家探母。”
??徐庶又要言語,卻被水鏡先生搖手阻止:“退下,不必多言!”
??無奈,徐庶苦著臉看了看正在偷笑的諸葛亮,走進堂下眾子弟隊列中。
??過了一會,隻聽堂外有人高呼:“大事不好啦!山洪來了,山洪來了!”話音剛落,就見一個渾身是水的泥人跌跌撞撞地闖進堂來。
??那泥人剛到堂前就累倒在地上,眾人慌忙將他扶起,一看,原來是龐統!
??隻見龐統哆哆嗦嗦地說:“大家快跑啊,山洪來了,我差一點就被洪水卷走了。快,快跑吧,要不來不及了。”
??眾人一聽都慌了神,紛紛要起身逃跑。
??水鏡先生一開始也被這陣勢唬住了,再細心一想,笑道:“眾弟子不必擔心,山洪既然來了,為何這裏了無聲響?”
??聽到這話後,眾人覺得有理,又有幾個弟子走上前來說要出去打探一番,水鏡先生一口否決。
??龐統也失手了。
??諸葛亮見時機成熟,猛然站起身來,攙起一身爛泥的龐統,滿懷同情地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
??而後,諸葛亮指著水鏡先生的鼻子,怒氣衝衝地破口大罵:“你這先生好不像個先生樣子!我們跟隨你學習詩書禮儀,到頭來你卻出了這麽一道古怪的題目來刁難我們!”
??水鏡先生聽罷,當作沒聽見,依舊靜坐,紋絲不動。
??諸葛亮將龐統安頓好,竟然徑直走到水鏡先生身邊,怒視水鏡先生說:“再跟著你這老頭學,也是個不學無術!算我有眼無珠拜錯了師父。”
??水鏡一聽這話,著實惱火,順手拿起戒尺就要打諸葛亮。
??不想,諸葛亮居然搶先一把奪過戒尺,嘻嘻哈哈地在水鏡先生麵前的桌上敲得砰砰作響,把先生的胡子都扇亂了。
??水鏡先生終於忍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命令眾人道:“來啊!把這個沒教養的逆徒給我趕出去!”
??就這樣,諸葛亮被趕出了水鏡山莊。
??諸葛亮在莊外折下一段柳枝,又返回莊上,走進堂前。
??諸葛亮撲通跪倒,雙手舉著柳枝放在頭頂上,請師父責罰。
??水鏡先生還一直怒氣未消,但一看到諸葛亮手裏捧的柳枝,先生就全明白了。
??水鏡先生緩緩說:“諸葛亮可以出師了,其他人,包括徐庶、龐統,你們也回家去吧。”
??徐庶等一幹弟子大驚失色,全都跪倒在地。
??龐統說:“師父!弟子們學藝不精,不如諸葛亮。懇求師父讓弟子們留下,再學三年!”
??水鏡先生笑道:“非是我不肯教你們,書本上的學問,你們都學過了,再留在此地,也無益處!書本是死的,人是活的,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們各自回家,去遊曆去吧!隻是有一條,除了諸葛亮,誰都不許說,我是你們的師父!切記,切記!”
??徐庶哭道:“師父辛辛苦苦教我們一場,為何如此絕情?不認我們這些徒弟?”
??水鏡先生說:“非也,非也。如今是亂世,你們回去,難免有人出仕做官;你們學藝不精,不會融會貫通,不懂隨機應變,可能惹下禍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不如你們不提我這個師父,彼此兩便。”
??眾弟子見師父把話說死了,隻得哭哭啼啼地給水鏡先生叩了三個頭,各自回家了。
??諸葛亮回家後,已經十一歲了,和弟弟諸葛恪相依為命。
??叔父諸葛玄在劉表手下謀了個小官,俸祿不高,買了幾畝薄地,剩下的錢隻夠買了個僮兒,伺候諸葛亮兄弟倆。
??諸葛亮兄弟和僮兒都下田幹農活,白天耕地,晚上讀書,半耕半讀。
??諸葛恪跟著哥哥諸葛亮學習四書五經,常抱怨日子清苦,諸葛亮卻從不抱怨,安貧樂道,其樂融融。
??閑暇時,諸葛亮編了一首《梁父吟》,經常詠唱: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裏。
??裏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諸葛恪忍不住問:“二哥,老聽你唱這首歌,我聽得似懂非懂,能不能給我講講?”
??諸葛亮笑道:“《梁父吟》是齊魯歌謠,講述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相國晏子,設計誅殺齊國勇士的故事。齊景公時期,齊國有三個勇士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接。他們勇猛無比,為國家立下很多功勞,隻是他們個性高傲而且狂妄,如果他們聯合起來,足以威脅齊國王室的安全!這使得齊景公和晏子都很擔心,於是晏子就設計了一個陷阱除掉了他們三個,這就是梁父吟中所說的"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晏子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把三位勇士請來,要賞賜他們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而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解決的辦法--三個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
??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自己的功績,分別各自拿了一個桃子。這時,古冶子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二人;而公孫接與田開疆聽到古冶子報出自己的功勞之後,也自覺不如,羞愧之餘便將桃子讓出並且自盡。這時,古冶子對先前羞辱別人吹捧自己,以及讓別人因自己而自殺感到羞恥,也拔劍自刎!這樣,隻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勇士。”
??諸葛恪感慨道:“二桃殺三士,是朝廷以功名利祿為陷阱,也是士人以爭奪功名利祿而自蹈於死道的悲劇。“三士”因此而遭殺身之禍,固然可傷;“三士”竟然至死不悟殺身之由,尤為可歎!不僅“三士”如此,多少士人為功名利祿所羈縻、所役使,感情係於得失,身心役於勢利,又豈非無數士人的悲哀嗎!”
??諸葛亮說:“當今漢室衰落,身逢亂世,士大夫生不逢時,大多死非其所!我諸葛亮躬耕隴畝,不求聞達,天下無道則隱。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保全性命,無出世立功之願,所以我半耕半讀,毫無怨言。”
??諸葛恪慚愧地說:“二哥,我知道了,從此安心種田!隻是二哥你滿腹經綸,不出去做一番事業,實在是可惜了!我勸你適當的時機還是出山吧!”
??諸葛亮笑而不語。
??再說離諸葛亮家不遠有座不大不小的山,山頂終年雲霧繚繞,看不見山頭,山上卻一年四季都有清泉流下來,灌溉周圍的農田。
??這一天,諸葛亮閑來無事,好奇心起,獨自一人爬到山頂去探個究竟!
??沿途山泉順著山路流下來,還有野鴨在泉水中浮遊,路旁野果累累,不時掉進泉水裏,濺起一簇浪花。
??諸葛亮樂陶陶地往山頂攀登,一路觀賞山景。
??不知不覺中,諸葛亮已經到了山頂,周圍白霧彌漫,濕氣很重,卻奇香襲人。
??諸葛亮定定神,四下察看,這山頂上竟然有個龍王廟!
??諸葛亮進廟觀看,廟裏除了龍王的塑像,什麽也沒有!
??諸葛亮又出了廟細看,這山頂的白霧,就是從龍王廟裏冒出來的,彌漫了整個山頭,廟前盛開著多種奇花異草,難怪這裏香氣撲鼻!
??諸葛亮在廟前徘徊,忽然廟裏有人喊:“你進來!”
??諸葛亮大吃一驚,急忙進廟裏看,仍然空空蕩蕩,一個人也沒有!
??諸葛亮出了廟又找,還是人影全無!
??廟裏又喊:“你進來!”
??諸葛亮進去一看,仍然是空無一人!
??諸葛亮知道遇上神仙了,連忙恭恭敬敬地跪倒,禱告說:“弟子肉眼凡胎,不知大仙駕臨,請大仙現身,指點弟子!”
??禱告剛完,忽然眼前金光一閃,一個穿著龍袍,頭上長角的神仙站在諸葛亮麵前!
??諸葛亮仔細一看,這人長得和廟裏的龍王塑像一模一樣!
??諸葛亮急忙叩頭,說:“龍王爺爺,小童無意中冒犯,請龍王恕罪!”
??龍王嗬嗬笑道:“起來,起來。我這裏人跡罕至,你能上到山頂,便是有緣之人!我與你淵源頗深,最早你是靈珠子,我是應劫的魚化龍,你我結下一段緣分!後來你轉世成李斯、韓信,我都點化過你!今生再遇,真是巧合,也罷,我助你成功便是。”
??諸葛亮大喜,問:“龍王爺爺有什麽指點?”
??龍王說:“你把你跟師父水鏡先生學的學問,大致給我說一遍。”
??諸葛亮便把跟隨水鏡先生學了三年的學問,概要地說了一遍。
??龍王說:“你所學的,不過是人世間的學問,遠遠不夠!你年紀雖小,卻聰穎異常,不如你拜我為師,我教你天文地理,占星祭鬥,陰陽八卦,排兵布陣兵之道,呼風喚雨之術!”
??諸葛亮大喜,急忙跪拜龍王。
??龍王說:“即日起,你每天來這裏,風雨無阻,我教你本事!另外,我聽你說話,說快了就聲音嘶啞,這也是一種病!也罷,好人做到底,日後我親自采藥給你醫治!”
??諸葛亮就拜這位龍王為師,風雨無阻,天天上山求教。
??諸葛亮聰明好學,專心致誌,讀書過目不忘,聽講一遍就記住了。龍王對他更加喜愛。
??轉眼間五年過去了,諸葛亮學到了許多人間沒有的本事!
??有一天,諸葛亮學完下山。經過半山腰的一個廢棄的“庵”時,突然狂風大作,鋪天蓋地地下起雨來。
??諸葛亮忙到庵內避雨,這時,一個從未見過的妙年女子把他迎進屋裏。
??這女子長得細眉鳳眼,麵如芙蓉,膚若凝脂,姿態嬌嬈,猶如仙女下凡。
??諸葛亮情竇初開,不由動了心。兩人攀談良久,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臨別,那女子把諸葛亮送出門,笑著說:“今天我們算是認識了,往後你上山下山,渴了累了就過來歇息用茶。”
??諸葛亮從庵中出來時,覺得有一絲奇怪,怎麽以前從來沒見過這地方有人住呢?
??從此以後,諸葛亮每每到庵中來,那女子不僅殷勤接待,還盛情挽留,做好飯好菜給諸葛亮吃,吃過飯他倆不是說笑,就是下棋逗趣。
??與山頂的龍王廟相比,這裏真是另外一個天地。
??諸葛亮開始迷迷糊糊起來,上課時思想老是開小差,精神不專注,對學習厭倦了起來。龍王所講的,他這個耳朵進去,從那個耳朵出來,印不到腦子裏;書上寫的,看一遍不知道說的啥,再看一遍還是記不住。
??龍王看出了問題,把諸葛亮叫到跟前,長歎一聲說:“毀樹容易栽樹難呐!我白下了這些年的功夫!”
??諸葛亮聽出來師父的話裏有話,低著頭說:“師父!我不會辜負您的一片苦心的!”
??“這話現在我卻不信了。”龍王望著諸葛亮說:“我看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聲音嘶啞的毛病,收下你當徒弟。前些年你是聰明加勤奮,師父我苦心教你不覺得苦;現在你是由勤奮變懶惰,不認真學習,雖然聰明也枉然呐!還說不辜負我一片苦心,我能相信嗎?”
??龍王接著說:“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
??說完,他指著庭院裏被葛藤纏繞的一棵樹讓諸葛亮看:“你看那棵樹為啥死不死活不活,不往上長呢?”
??諸葛亮說:“是因為樹讓葛藤纏得太緊了!”
??龍王說:“對呀!樹長在山上,石多土少,夠苦的。但它根往下紮,枝往上長,不怕熱,不怕冷,總是越長越大。可是葛藤緊緊一纏,它就長不上去啦,這就叫‘樹怕軟藤纏’呐!”
??聰明人一點就透,諸葛亮看瞞不過師父,問道:“師父!你都知道啦?”
??龍王說:“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我看你的神色,觀你的行動,還能不知道你的心事嗎?”
??停了一下,龍王麵色凝重的對諸葛亮說:“實話告訴你吧,你喜愛的那女子並不是凡人,她原本是天宮中的一隻仙鶴,隻因貪嘴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被打下天宮受苦。來到人間,她化作美女,不學無術,不思悔過,隻知尋歡作樂。你隻看她貌美如花,豈不知你和她不過是吃喝玩樂而已,不會有結果的!你這樣渾渾僵僵下去,終身將一事無成啊!你若不隨她的意,她還會傷害你的性命。”
??諸葛亮一聽心慌了,忙問怎麽辦。
??龍王說:“那仙鶴有個習慣,每晚子時要現原形,飛上天河洗澡。這時候,你進她的房中,把她穿的衣裳燒掉。衣裳是她從天宮盜來的,一燒掉她便不能化作美女了。”
??諸葛亮答應按師父的吩咐去辦。臨行時,龍王將一把龍頭拐杖遞給諸葛亮,說:“那仙鶴發現庵內起火,必定會立即從天河上飛下來,見你燒了她的衣裳,必不肯與你甘休。如果她要傷害你時,你就用這拐杖去打她,切記!”
??這天晚上子時,諸葛亮悄悄上山,來到庵裏。
??諸葛亮打開房門,果然見床上隻有衣裳,不見有人,他立即點火去燒那衣裳。
??仙鶴正在天河裏洗澡,忽然覺得心頭一顫,便急忙往下張望,發現庵內出現火光,就“呼”地一聲飛了下來。
??仙鶴看見諸葛亮正在燒她的衣裳,心中大怒,撲過來便啄諸葛亮的眼睛。
??諸葛亮眼疾手快,拿起拐杖,一下子把仙鶴打倒在地!
??諸葛亮伸手去抓,抓住了仙鶴的尾巴,仙鶴拚命掙脫,翅膀一撲一閃,又騰空飛去。
??結果仙鶴尾巴上的羽毛被諸葛亮抓掉了,禿了尾巴,與天宮中的仙鶴個個不同。從此仙鶴再也不去天河裏洗澡,也不敢再混進天宮去偷可以化作美女的衣裳,永遠留在人間,混進了白鶴群裏。
??此後,諸葛亮為不忘這個教訓,把仙鶴尾巴上的羽毛保存起來,以此作為戒鑒。
??打這以後,諸葛亮學習更加勤奮,凡師父講的,書上寫的,他都博學強記,心領神會,消化成自己的東西。
??又過了一年,正是諸葛亮燒仙鶴衣服的那天,龍王笑著對諸葛亮說:“徒弟呀,你跟著我已經五年了。該讀的書你都讀了,我要傳授的你都聽了,常言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已年滿十六歲了,該下山去,幹你自己應該幹的事啦!”
??諸葛亮一聽師父說他“滿師”了,連忙懇求說:“師父,徒弟我越學越覺得學識淺薄,還要再跟您多學點本領!”
??龍王說:“真正的本領要在實幹中才能得到,書上學來的,還要看天地萬物的變化,隨時而轉,隨機應變,才有用啊!比如你上那仙鶴當的教訓,以後不要再被情色迷戀,這是直接的教訓;推而廣之,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被它的表像所迷惑,要小心謹慎從事,洞察其本質才是。這算是我臨別的囑咐吧!今天我就要走了。”
??“師父,您往哪裏去?”諸葛亮驚奇地問:“以後我到哪裏看望您呀?”
??龍王說:“我的修行已將圓滿,要下山行善,修積外功去了!我四海為家,你找不到我的!”
??諸葛亮一聽,熱淚滾滾,說:“師父一定要走,請受徒弟一拜,以謝栽培大恩!”諸葛亮躬身拜完,抬頭不見了師父,地上留下一件八卦衣,空中傳來聲音:“這八卦衣是我留與你的紀念,穿上他,刀槍不入,水火不侵!還有你拔下的仙鶴尾羽,可以做成一把扇子,大有妙用!”
??諸葛亮懷念師父,把師父留下的八卦衣常年穿在身上,隻當師父永遠在自己的身邊。
??諸葛亮不忘師父臨別的教誨,特意用仙鶴的尾羽做成一把扇子,拿在手中。
??這羽扇倒也神奇,對著自己一扇,就遍體清涼,頭腦無比清醒,思潮泉湧,妙計百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