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打聽
俞墨熹快速的打開其他傳音符查看,另外三張傳音符是蘇許、元亮和禮空鈴幾人發來的,他們的傳音中都了同一件事,‘魔窟’再次出現了。
蘇許、無亮和禮空鈴幾人都被派去‘魔窟’殺妖魔了。
難怪宗門裏的弟子少了這麽多,原來不是去比,大多數弟子估計都派去魔窟了。
俞墨熹看完傳音符,她連院子也不回了,立即招出飛行器,飛往弟子殿。
‘魔窟’這兩個字,俞墨熹在藏書殿裏,查看坤極界的史書時,經常看到。
萬年前各界的妖魔就是在各個界位薄弱的地方,打開一道通往妖魔界位的裂縫入侵的,是裂縫,但其實更像是開了一個黑窟窿,所以坤極界的修士都稱這種通往妖魔界位,或是異族界位的窟窿為魔窟。
蘇許、元亮和禮空鈴幾人的傳音符裏隻有隻言片語,並沒有明是通往哪種妖魔界位的魔窟,所以俞墨熹得去弟子殿了解一下才行。
還好蘇許傳音符裏提到池以千還沒有出關,並沒有被派去魔窟,這讓俞墨熹放心很多。
至於這次魔窟的出現會不會給坤極界帶災難?
俞墨熹覺得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麻煩,但她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萬年前據曾經有過幾十個魔窟同時出現在坤極界,最後那些妖魔還是被殺得主動封閉裂縫了,更別現在已經不是萬年前了。
據三百多年前也曾有一個魔窟出現,但都被殺得主動封閉裂縫了,而目前南海那邊同樣隻有一個魔窟出現,所以,俞墨熹並不需要太擔心的。
或許這一個魔窟的出現,不定還會給坤極界九大門派的弟子,帶來不少收入呢。
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魔窟,其實在蜃景幻界裏很常見的。
萬年前曾經入侵各界的各種妖魔鬼怪異族,各種戰役,都被模擬幻化到蜃景幻界的‘試練塔’裏了。
‘試練塔’裏各種各樣的戰役或是妖魔,不僅是九大門派的弟子非常熟悉,哪怕是散修或是低階的弟子,幾乎都進入幻界的‘試練塔’裏刷過仙盟的積分。
哪怕是俞墨熹,這幾年裏也都進過十多次試練塔殺妖魔。
雖然靈犀真君警告過她,讓她沒必要時不要進蜃景幻界,但是進試練塔試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不僅讓她見識到各種妖魔,增長見識,還能在試練中提升對戰經驗,一舉兩得的事,沒理由就因為靈犀真尊一句話,就完全放棄增長自己實力的機會,當然,在沒必要時,俞墨熹還是很少進蜃景幻界的。
所以,這次真正的魔窟出現,估計九大勢力和各種名門望族應該都會趁機讓弟子真正的試練,或許還給出了不少的獎勵。
更重要的是,妖魔的妖丹魔核,以及各種妖魔的屍體都是煉器、煉丹製作傀儡等等的材料,殺妖魔也是能賺非常多靈石的,否則,不會有這麽多弟子冒險去。
嗯,俞墨熹可不會往魔窟這危險的地方跑,不管是分身還是她本體都不想去,她去弟子殿一是順便報備築基了,二是打聽了一下情況,最重要的是想探一下楚如生和華宏鳴他們還在不在宗門內?會不會也去魔窟了?
弟子殿平時就少有人來,這會更是一個人都沒有,整個大殿內靜悄悄的。李溫雅坐在櫃台內,一手拿著玉簡用神識看書,感覺到有人進入大殿內,他睜開眼睛看了一下大門。
一見是池思行,他眉毛一挑,想起她一年前閉關,這會應該是剛出關了,下意識的查看了一下她的修為,這一看之下,他心裏有點驚訝,沒想到她居然真的築基了。
李溫雅對池思行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資質很差,雖然有點運氣得到靈犀真尊的傳承,但也惹上了不少的麻煩,特別憎恨靈犀真尊的那些幻影妖。
這麽多年來,幻影妖一直隱藏潛伏,哪怕是九大勢力也不敢自己的門內一定不會有幻影妖。
所以九大勢力,才想著趁著這機會讓池思行當誘餌引出一些幻影妖。
當然靈鼎門也不會讓其他八大勢力做得太過份,但基本已經把這個弟子放養了,靈鼎門隻會給她最基本的庇護,要是她能在幻影妖不斷的暗殺中成長起來那就最好了……
但看她的資質這麽差,很多人都是不看好的,哪怕是靈犀真尊給她留下少的資源,哪怕她能成功築基,但在不斷的幻影妖暗殺的陰影中,隻要她的心境差些是很難承受的,不定還沒被幻影妖給暗殺,她自己就會誤入歧途,甚至產生心魔。
正是因為種種原因加在一起,池思行在第一進門派的時候,那幾個金丹真人才不會收她為弟子,都覺得她是一個麻煩,沒什麽培養的必要,否則,憑著她得到一個化神真尊的傳承,怎麽可能會無人收她為徒弟呢?
李溫雅之所以會覺得驚訝,並不是池思行能不能築基,在靈犀真君留下的資源之下,隻要她願意兌換多點築基丹,多嚐試幾次築基,能成功築基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他驚訝的是她居然一次築基就成功了,要知道哪怕是靈鼎門的內門弟子,很多都不是一次就能築基成功的。
“哈哈!恭喜師侄,哎呀,不對,是師妹才對,恭喜師妹築基了。”李溫雅見池思行已經走到了櫃抬,他揚起笑臉,拱了一下手祝賀道。
俞墨熹還了一禮,笑道:“謝師兄,我能築基也是僥幸而已,我這資質可是堆了不少靈石,千辛萬苦才能築基的啊!”
“師妹謙虛了。”李溫雅客氣應道,他一邊著,一邊拿出幾個玉間又道:“師妹是來登記報備築基的吧,把身份玉牌來給我,我來幫你登記。”
俞墨熹快速的把身份令牌給他,然後掃了一下大殿內,和他閑聊了起來,“今弟子殿怎麽一個人都沒有啊?”
“嗯,大多數都去魔窟了,對了,你知道魔窟的消息沒有?”李溫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