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偷天換日
孟池羽聽見“王爺”二字時,臉色登時一變。
大雍統共就沒幾個王爺,除了他的兩個皇叔齊王和蜀王,就隻剩下一個異姓王恒王。
那韃靼女子將信通讀一遍,盡量向他翻譯著信的大意:“王爺提議的事,我們大王已經答應,隻要王爺能在京城起事成功,我們會派兵支援,助王爺攻下其他地方。”
她每翻譯一個句子,孟池羽的眉頭就皺緊一分。
齊王和蜀王都在外地,守著各自的封地,非詔不能入京。有能力在京城謀反的,並掌握兵權的,隻剩下一個恒王。
怪不得宋憲在外打仗時,每一步策略都能被韃靼人提前知道!原來所謂的內奸,就是宋誌!當時征北之戰,宋憲身邊全是他爹安排的人!
這麽看來,宋誌早就有了反心,當初下江南時遇到的刺客,也出自他的手筆。
恒王府的一間密室裏,主位上坐著恒王宋誌,下首坐著幾個他最得力的親信。
密室的光線十分暗淡,如同大理似的監獄一般陰森。宋誌臉色陰沉得嚇人,所有人都意識到,要出大事。
“韃靼王給我的密信被人截胡了。”宋誌握緊拳頭,額頭上的青筋暴露,凶相畢露,“一群沒用的廢物!”
這密信上的內容,隻要落入任何一名朝廷官員之手,恒王府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親信之一的胡智開口了:“王爺,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密信泄露,萬一讓皇上知道,咱們都得完蛋!來不及了!”
一語點醒了宋誌,他站起身來,焦急地踱步:“那你說怎麽辦?”
胡智拱手,語氣堅定:“事不宜遲!”
四個字足矣。
眾親信紛紛附和:“臣等願追隨王爺!”
烏雲密布的天空,沒有一絲陽光能透得進來。紫禁城這日的天空似乎格外的低,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
一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勢不可擋地朝東華門而來。為首的恒王宋誌一身盔甲,顯然的逼宮之勢。
禁衛軍統領連忙召集人馬應對,爬上牆頭大喊:“大膽逆賊!豈敢無禮犯上!”
他雖然痛罵對方,卻也不免犯怵。牆頭上望去,全是京城大營的兵馬,沒有邊際,像水一樣地從四麵八方而來。
兵臨城下,紫禁城已被圍成一座孤島。破與不破,隻是時間問題。
“我等並非逆賊!”胡智扯著嗓子喊,“皇上昏庸!國當另立新君!我等奉太子手諭,進宮擁立輔佐!”
說罷還當真拿出一個仿造的黃綾手諭:“太子殿下手諭在此!誰敢不服!”
宋誌不敢直接造反奪位,而要借以擁立太子的名義起事。一是為了師出有名,穩定人心;二是不用頂著反賊的罪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待到將權力收入囊中,局勢穩定,將來再廢天子,就會是易如反掌。
禁衛軍統領驚得滿頭是汗,如果打起來,目前禁衛軍的人數遠遠不及對方,一定會流血潰敗。
胡智抓住對方猶豫的瞬間,扯嗓大喊:“爾等還不速速開門相迎!若速開門,則日後新帝即位之時,可重賞爾等,若是不識時務,一律滿門抄斬!”
如此明顯的敵強我弱,禁衛軍的一些士兵已經開始動搖。眾人麵麵相覷,誰也不想白白送死。
很快,幾乎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握有京城大營兵權的宋誌,打著扶持太子殿下的名義,輕而易舉地攻入了東華門。
皇帝還在幹清宮與師傅鍾簋下棋,全然不知正在發生的驚天宮變。直到外麵一陣紛亂的腳步聲,才皺起眉頭,對永信道:“今兒禦林軍又巡查?叫他們動靜小點。朕還要與師傅下棋呢!”
永信連忙躬身應了,正要出去傳旨,一出門被這千軍萬馬的陣勢嚇得雙腿發軟。
“皇……皇上……”永信連滾帶爬地跑回來,像泥一癱倒在地上,“出事了!出事了!”
皇帝手上還拿著棋子,心頭打了個突:“怎麽了?”
話音未落,宋誌已經領著披盔戴甲的幾個士兵進了門,將這裏圍了起來。
皇帝手上的棋子“啪”一聲,掉在地上,發出脆響。
“宋誌!”皇帝渾身顫抖,指著他最一向信任的恒王,“你瘋了!”
“回皇上的話,臣沒瘋。”宋誌雖然自稱為臣,卻麵君不跪,也沒有任何的人臣之禮,“臣奉太子爺諭令,請您即刻搬離此處。”
鍾簋大驚,指著宋誌:“你胡說!太子殿下忠孝無雙,豈容你等亂臣賊子栽贓!”
宋誌怒目圓瞪,上前衝著鍾簋就是一拳,打掉老人家兩顆牙齒,嘴角的血不住下流。
打完人還警告:“你再敢胡說,老命就別想要了!”
皇帝看見鍾簋滿臉的血,驚駭不已。
“皇上還不快走!臣已替您寫好退位詔書,以後您就搬去壽康宮頤養天年!”宋誌說這話時,就差拔刀了。
“朕若是不去呢?”
宋誌瞪了皇帝一眼,語氣中滿是威脅:“那就暴病而亡!”
與此同時,胡智等人帶著精兵,將太子囚在了一間小室裏。
胡智對太子曉以利害,最後才道:“殿下若是乖乖聽王爺的話,臣等自會好生輔佐您成為一代明君,若是不肯——”
說到此處一頓,語氣陡然變重:“那也由不得您。”
太子端坐在座椅上,聽他說著這番話,平靜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過了半晌,他突然笑了:“反正這逼宮的罪名,孤已經擔下了,假戲真做又能怎樣呢。”
胡智眉頭輕展,連忙拱手:“殿下明白事理,懂得進退,臣實在佩服。”
登基之禮匆匆舉辦,行禮之時,宮中兩邊站滿了宋家的精兵。
登基當日,新帝親自宣讀了詔書,從此稱病不朝,並且封恒王宋憲為攝政王,代皇帝統攝一切事務。
從前的禦林軍已被悉數解散,由宋家精兵取代。新的禦林軍全數皆是攝政王的人,將整個紫禁城牢牢控製。
攝政王收取各地兵權,並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親信擔任要職,逐漸要將天下大權收入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