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兩大將軍選邊站隊
冒頓非常擔心。
但是,擔心是沒有用的。得有證據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那樣才行啊。
趁著一片歡呼雀躍、好不熱鬧的時候,冒頓就又回到了,隨行自己的隊伍中。他此時,與烏伊斜應該有一些同感,仿佛周圍的熱鬧與已無關。
兩人的情緒都不是很高,多勒倒清醒,察覺到這二人的情況,便安慰道:“你二位,也不必憂慮什麽。太子無非是要名正言順;烏伊大將軍無非是要告知世人,那十萬兵馬非你調動。”
冒頓說:“是啊,眼下這狀況,很難了。”
多勒又繼續說:“其實也不難,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人造謠或假傳王令。”
冒頓聽了,搖搖頭,苦笑了:“嗬嗬,你是說,都是那蕩婦所為?”
“那還能有誰?”
“你自己信嗎?那蕩婦能調動十萬兵馬?”
一直沒吱聲的烏伊斜,此時開口道:“當然是大單於黙允的。”
“是啊。所以,要對付的人、要對付的事,都很難啊!”
“黙允?誰知曉?誰證明?”多勒反問道:“就算是,也不能說,也要有人擔待。”
冒頓一針見血,直接把話挑明,說道:“本就擺明是頭曼要剿殺我,還要搞成是烏伊大將軍,擅自行事。”
多勒和烏伊斜其實心裏也明白,事實就是冒頓說的那樣。但怎麽可以懷疑頭曼大單於?多勒還想再勸一下冒頓,最好不要與大單於起衝突。
“但明麵上,確實是新大閼氏,偷得調兵符,調動的也確實是烏伊大將軍的舊部。”
聽於此,烏伊斜也不想,再繼續裝什麽矜持;也不想,再講究什麽措詞婉轉了,不吐不快地說道:
“頭曼大單於的調兵符,哪那麽好偷得?如太子所說,就是要殺掉太子,嫁禍於我。如若追究動機,誰都知,我是聽命於那蕩婦的。但世人,有誰在乎,要追究什麽動機?隻是大秦的大尊者殿下,將我們擒了,這是頭曼萬萬沒想到的。所以,才退一步,將黑鍋又甩給了那蕩婦。”
多勒聽著,冒頓和烏伊斜,兩人都已把話挑明,並且都直呼頭曼名諱、稱那新大閼氏為蕩婦。他知,再無法挽回頭曼與冒頓的“父子”關係。
眼下,就該輪到他,要選擇站隊了。
他不可能總是和稀泥。
他必須選擇站隊。
因為,這已涉生死,還涉草原之王位,不容騎牆隨風倒。
胖胖的臉上,小眼睛睜到了最大。不過,那小眼睛,再怎麽睜,也就是由綠豆那麽大,變成了黃豆那麽大。但是,冒頓和烏伊斜都知曉,這個多勒,從小就有個習慣。他若是遇到了很困難的問題,非得做個選擇不可時,他就是把他那個綠豆般大的小眼睛,睜得大大的。他若要是發狠了,要橫下一條心、作出最好艱難的選擇時,便會把眼睛瞪大成如黃豆一般了。
此時,多勒是真的下定了決心。他也想到了很多,但他看到烏伊斜的情況,也是挺寒心的。他對冒頓和烏伊斜說:“好吧,我支持你們。”
“我支持你們”,僅五個字,冒頓知,多勒是很艱難地做出這一選擇的。
多勒是孤兒,很小就跟著頭曼了。頭曼也待他不薄,讓他給冒頓當伴讀,得以讀書學習;又教他武功,竟把他拉入了修行者的行列。特別是中原高人訓練冒頓之時,對外是絕對保密的,唯有多勒,可以陪伴在冒頓身邊,使得他自己的修為,也提升很快,提升到了相當高度。
盡管他的很多東西,都是頭曼給的。但他一直以來,真正的主人,卻是冒頓。
他很清楚,他對於頭曼,和頭曼對於他,就如同烏伊斜對於頭曼,和頭曼對於烏伊斜,是一樣的。但他對於冒頓,卻是忠心不二的隨從;而冒屯對於他,則是為數極少的,幾個最貼心、最信任的人之一。
“好,”似乎冒頓,早就在期待著,多勒的這五個字。他馬上,簡短地,提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計劃。聽得多勒和烏伊斜二人,真是吃驚不小。但他們這才認識到,冒頓已不是小孩子了,他是未來草原之王!
冒頓最後說:“咱們的隊伍中,肯定有淳於越的人。在西都,在金頂王庭內,也有他的人。”
多勒也想起來,接著說:“太子殿下說的對,我每次見那淳於越,都覺著,他怎麽能那麽快、那麽熟知金庭所發生的事情。”
烏伊斜也說:“應該與那蕩婦有關。我也多次發現,那婦人竟然如此快地、如此詳細地,能了解到,太子殿下在大秦的情況。”
“嗯,這就對上了。”冒頓說:“現在就是要知曉,他們之間,有誰在為他們傳遞情報和消息。咱們隊伍中,有不少人,以前都是淳於越的死士,很可能那傳遞情報和消息的人,就混在這些死士裏麵。”
“未將尊令。”
“未將尊令。”
隨著兩聲“未將尊令”,標誌著,冒頓的“三駕馬車”班底,正式形成。
冒頓剛才還籠罩著陰霾的臉上,眼下,已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早已風卷殘雲、煙消雲散。
三人騎著戰馬,明顯冒頓高出一頭。因為,他有長生送給他的馬鞍具。
他看看左右兩邊的二位大將軍,突然想起此事兒,就說道:“二位大將軍,你們看到我戰馬上的機關了嗎?”
其實,多勒和烏伊斜,他們早就見識過,大秦的大尊者嬴長生,親自發明的馬鞍具。隻是,他們沒有親身感受,不知這馬鞍具,對於戰爭的製勝,能增添了好幾倍的把握。他們隻覺著,那玩意兒,就是好看,在馬背上還增加了累贅和負擔。
但聽著冒頓的詳細介紹,冒頓最後還說:“要找到好的匠人,一定要盡快,仿製出這種馬鞍具。並盡快裝備出一支最精銳的部隊。”
二位大將軍都堅定地應答:“諾。”
二位大將軍,這一段時日,一直跟隨著長生打了幾個大勝仗,他們也親眼目睹了,大秦軍人的風範,以及長生排兵布陣的雄才大略。
很快,他們也接受並養成了許多大秦軍隊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