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兩位大博士遭軟禁(下)
那老嫗說:“自己的身子,自己知曉,我恐怕是等不及了。”
尉靖夫本想好言安慰這老嫗一下,就說了句:“老太太,您等得及。”
結果,老嫗卻著急得火了起來:“等不及!我說等不及就等不及。你不要打岔,聽我和你們老板說。”
她是把那烏氏倮大博士,當成這大店鋪的老板了。
老尉隻好笑道:“倮大老板,老太太隻和您說。那,在下去給你們泡茶去。”
“去吧,去吧。”老嫗急著把老尉趕走,好趕緊說說自己的來意。
倮博士點著頭,不打斷她。這樣,她也不用著急了。
“大閼氏回到大秦,病就好了。那,就別再回來了,爭那個大閼氏之位幹啥?找到自己的親生孩子,才是正經事兒。”
“老太太,您別急,慢慢說。大閼氏的親生孩子,還活著嗎?”
“什麽老太太?其實,我隻比大閼氏年長十來歲。那時,我正要生第二個孩子,就被抓到金頂王庭來了。”
倮大博士,趕緊心算了一下,這才知,這老嫗也不過四十幾歲,不到五十歲。但看起來卻是六十來歲的人了,一定是什麽事情,讓她麵相老得飛快。
“哦,對不住了,夫人。”
“當然,兩個孩子都會活著。”老嫗肯定地語氣,停頓下來,似乎在回憶著什麽。片刻之後,才又說道:“當年我長得漂亮,身子骨又壯實,不過生的也是女娃。要不,就沒冒頓什麽事兒了,真正的冒頓就會是我的兒子。後來,我就被安排著,當了冒頓的奶媽。”
“哦,您是說,大閼氏和您,幾乎同時,都生的是女孩子?”
“是啊。當時,赫蓮婆婆,把那女娃給了我,說:‘先讓她吃飽了吧’。等我喂飽了兩個女娃,有人過來將兩個孩子都抱走了。還說:不得說出去,否則,我的孩子也活不了了。”
“這麽說,被同時送走的,應該是兩個女嬰兒?”
“是的。”
“這兩個女嬰,有什麽區別?或者說,都有什麽特別的辨認方法嗎?”
“赫蓮婆婆交給的那個,我不知道有什麽特別的胎痣。但我的女兒,我知道,她的屁股上尾椎的地方,有一個胎痣。”
“是什麽形狀的胎痣?”
“像,就像常見的那種,那種蝴蝶半邊的翅膀。”
老尉和老倮,此時,都有些吃驚,據赫蓮婆婆說:華陽長公主的女兒,臍下有個心形胎記;而又出現了一個同時被送走的女孩兒,是這位老嫗的女兒,這孩子的屁股上正中位置,有個蝶形胎記。
“哦,我記下了。”倮博士趕緊說:“不過天下之大,人海茫茫,若有個大致的方向就好了。”
“應該是送到大秦了吧!”
“何以見得啊?”
“因為,第二天,大閼氏的侍女中,有個不起眼的,叫什麽來著?對,叫趙媛的。說是生了什麽病,被趕出宮了。其實,我是看到,那兩個女娃被送到了那個馬車上。”
“趙媛?是大秦人?那一定被送回大秦了!”
“是啊,是啊。那兩個女娃,外貌上,是有些相像的。說是趙媛生了雙生娃,不服水土,要回大秦瞧病,肯定比隻帶一個娃上路,更容易一些。”
老尉在一旁聽著,末了,還包了幾包強身健體的草藥,遞給老嫗,說:“老夫人,這些草藥,用來熬湯喝,對身子有好處的。”
老嫗這才接過來,看了一眼老尉,才說了聲:“謝謝,請一定找到兩個孩子,善待她們。”
“會的,放心吧。”
老嫗的目光暗淡下來,既鬆了一口氣,又非常遺憾地,輕聲說道:“也隻能放心了,恐怕我是等不到見女兒了!十六年了,我從沒對任何人提起。當年,赫蓮婆婆曾透露一個秘密,她會把相像的嬰兒做上‘胎記’,隻要有‘胎記’的孩子,肯定都會被秘密安排生路的。”
“您是說,孩子屁股上的胎記,是赫蓮老太太做上去的?”
倮大博士又是一陣吃驚。而老尉卻想到了什麽,他曾得到一個情報,蒼狼種子的骨幹人物,身體上,都會有一個胎記!
他馬上想到:“原來,這些人都是由赫蓮太太接生的。”
他終於忍不住插嘴道:“赫蓮太太,真是個好人,她保護了很多你們的孩子。”
這回老嫗沒有讓老尉走開,而是又說了聲:“謝謝你們。”
“放心吧,”老尉又說道:“回去每日把這些藥材適量,煮一碗湯喝,您的身子骨還會硬朗起來的。您也一定能,等到女兒來看您的。”
“嗯,好,好。”
送走老婦人,尉靖夫和烏氏倮,便決定,將最近獲得的情報,整理一遍。然後把最後一對信鴿,給放了回去。他們希望能盡快通知小皇子長生,讓他盡快知曉,華陽長公主的女兒情況,以及蒼狼種子的情況。
老尉和老倮二人,在來西都之時的路上,都已把邊境及關卡的兵力部署情況,摸得差不多了,這些情況,也得一並傳送回去。
但是,老尉他們二人並不知曉,長生目前早已從帝都鹹陽出發,正率一萬大軍,朝西都方向趕來。
不過,信鴿隻須大半日的幾個時辰,就已回到了大秦的博士台二層樓。
值日官當即便把情報匯總,及時向始皇帝嬴政奏報了。
看到情報,嬴政既高興,又很焦慮。高興的是,他的外孫女,終於有了消息,現在不僅還活著,而且就在大秦,多半就在都城裏。焦慮的是,他的外孫女到底是誰,到底在哪裏,完全沒了下文。他想動用力量,去尋找,可是到哪找,完全沒有頭緒。就是有力氣,而使不上的感覺,實在讓人心焦。
他隻有下令邊軍:所有部隊,隻要與大尊者有關的事務,都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最有效的配合。要堅決聽從調動,不講任何理由。
可是,所有長生路過的地方,都抱著不擾民、不勞軍的原則,不吃接風、餞行宴,甚至不在邊軍營中紮營。這使得邊軍將領們,既稱讚佩服,又不知該如何向皇上交待。
好在,所有的邊軍將領,都一樣,也讓嬴政無比的欣慰,又怕苦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