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第一賤俠> 第一百一十章 在皇帝身前的舞劍

第一百一十章 在皇帝身前的舞劍

  朗朗月光之下,瑟瑟冷風之中。


  一人、一劍、一壺酒。


  吟詞、舞劍、痛飲酒。


  忽而。


  劍指八方,劍氣四散。


  羅青腳步飄忽,眼神迷離,似倒又非倒,似醉又非醉,劍法也是看似淩亂、毫無章法,但又十分美觀、飄逸自然。


  長飲酒,痛歌聲:“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話音剛落,劍法陡然變快,無形劍氣打得周遭空氣呻吟連連,一股塞外冷瑟之意在圍觀眾人的心中猛然炸開。


  他們具都下意識地擦著額頭的冷汗,心有餘悸地自言道:

  不愧是正麵殺了劉都校的羅衙內,武功果然高強。幸好之前沒得罪過他,否則……


  突然。


  劍法降速,身法左右亂晃。


  就在眾人以為羅青要醉倒的時候。


  隻瞧他劍柄指向天空,劍尖直對嘴巴,好似要表演口吞長劍似的。


  延慶公主等人見到這危險的一幕,剛要開口提醒,卻被一旁的宋徽宗攔下道:“放心,那小子比誰都要惜命,他不會讓自己受到半點傷害的。再說,這才哪到哪啊,青兒的酒量沒這麽小。”


  正當眾人各懷鬼胎地看著羅青搞花裏胡哨的危險動作時。


  台上的羅青將手中的酒壇舉於劍柄之下,讓酒水順著劍刃如流水般傳到他的嘴中。


  在月光以及酒水照射、反射下,鋒利的尚方寶劍不斷地散發著陰冷白光,好似世間的一切都能被它所斬斷。


  舒爾。


  酒無人睜眼,長嘯天地間。


  尚方寶劍在羅青的揮舞下好像靈蛇一般,彎曲盤旋,肆意揮灑著劍刃上殘留的酒水。


  恍然間。


  羅青快步上前,身法之迅速讓一眾守衛家奴根本就沒反應過來。


  但瞧他拿劍指著喝茶以掩蓋緊張的蔡京,厲聲唱道:“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劍法再變快,而且變得更加淩厲、凶狠,好似隨時都能要了麵前這個小老兒的狗命。


  如若不是羅青知道殺了一個蔡京,還會有更多的蔡京,他早就將這個大奸臣小老兒格殺於桌前月下。


  兩敗俱傷的事,羅青不會做,也不願做。殺了蔡京隻能逞一時之快,根本就挽救不了病入膏肓的大宋。


  一念至此。


  羅青將手中的尚方寶劍愈舞愈快、愈舞愈殺氣凜然,直讓人不禁開始擔憂他醉酒殺人。


  彼時的一些禁軍護衛想上前保護陛下,保護蔡太師,但具都礙於宋徽宗的擺手默示以及羅青的凶狠劍氣而不敢上前,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蔡京被威脅、恐嚇。


  麵對眼前的生死政敵以及近在咫尺的淩厲劍氣,蔡京選擇了繼續喝茶以掩飾緊張。


  他明白但凡羅青是清醒的,就不會真動手殺他。因為無緣無故當場格殺朝廷大臣是抄家滅門的死罪,羅青這小子是不會讓羅家跟他一起陪葬。


  盡管明知如此,但作為文人的蔡京還是怕啊,好不容易熬到羅宰執下台,他可不想大權在握的時候死於非命。


  蔡京感受著臉麵上無形劍氣帶起的勁風,下意識地渾身顫抖。


  羅青瞥著聳拉身子的蔡京,不屑一笑地高唱道:“沙場秋點兵!”


  瞬然間。


  蔡京變成了童貫,劍法變慢,但更加凶狠,招招致命的那種。


  童太尉是軍人出身,花裏胡哨的劍法並不能讓他感到害怕,唯有戰場上以命相搏的狠刺才能讓他動容、感受到危機。


  羅青看著故作鎮定的童貫,大吼一聲道:“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麵對死亡危險,作為太尉的童貫反倒將生死置之度外,同時更舉起酒杯,與羅青一起唱和道:“的盧飛快,霹靂弦驚,好詞!衙內厲害!老朽先幹了!”


  見劍法威脅不到童貫,羅青漲紅著臉,開始了他本晚最大膽、也是最危險的行動——劍指宋徽宗……


  陡然間。


  一步化三步,一劍變三劍,羅青踉踉蹌蹌地來到了宋徽宗身旁。


  此時的禁軍當然要上去層層保護天子,他們都滿臉敵意但又帶些慌怕地拿著樸刀、盯著眼前的羅衙內。


  明知這人要犯上作亂、甚至可能要暗殺陛下,但禁軍之中卻無一人敢去拿下他。


  他們一方麵忌憚羅青的武功實力,另一方麵又忌憚他的特殊身份。鬼才知道現在這種危險行為是不是這對師兄弟早就商量好的。


  別人拿劍站在陛下麵前,肯定是犯上作亂,要當場格殺,但近乎等同於皇子的羅衙內這樣做就極大可能是陛下的授意。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皇宮公認的陛下知己,能跟陛下穿同一條褲子的那種。


  就在禁軍們猶豫著要不要拿下羅青時。


  宋徽宗朗然笑道:“都讓開,別擋著朕看青兒舞劍!”


  禁軍們聽到這話,互相看了幾眼,又看了看摩拳擦掌的紅臉羅衙內,隻好起身讓開。


  不一會。


  宋徽宗的桌前全空了,羅青也就開始大膽的舞劍。


  很明顯地可以看出,羅青這次的舞劍收斂了很多,表現地極其克製,遠沒有剛才的淩厲、凶狠,僅是一陣接一陣的怒其不爭、哀其享樂。


  有什麽樣的天子就有什麽樣的國家,天子尚且享樂之至,更何況底下的軍隊與官員。


  羅青一方麵感謝宋徽宗對自己的信任與縱容,可以說沒有宋徽宗的暗中保護與縱容,他羅青早就死了千百遍,但另一方麵他又痛恨宋徽宗的享樂主義與不作為。


  如果不是宋徽宗的花崗岩等賦稅,大宋百姓又怎會被逼得四處起義。


  唉,正如孟子所言的那樣: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與遼國的“歲幣”政策讓大宋和平久矣,也讓大宋的軍隊臃腫貧弱。


  金人要是來了,大宋靠什麽阻擋呢?


  想到這。


  羅青不禁將劍指向宋徽宗,全力奮吼道:“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回憶往昔,羅青學著屈原長歎息以掩涕兮的樣子,搖頭苦歎道:“可憐白發生!”


  悄然間。


  尚方寶劍從羅青的手邊滑落,徑直橫插在宋徽宗的桌子上。


  此時此刻。


  羅青累得癱倒在桌前,長睡不起。


  宋徽宗憐惜地看著醉倒的羅青,甩手高喊道:“今夜中秋詩會到此落幕,詩神自然還是羅青!


  唉,都散了吧,月亮都不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