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八卦
不過就是再快,卻也難不倒從戰亂年代存活至今的平頭老者!
雖然他的力道和速度極強、極快,但如果生死之戰就比這個,那麽還打什麽?
直接引頸任戮好了!
還打什麽?
還追什麽?
誠然,
力氣大,
速度快,
確實會占有了很大的優勢,但這卻不是絕對的因素!
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看個人的經驗以及技法!
雖然他宗師武人境界擁有的力道和速度,相對於宗師武人與小周天境界雙重疊加的至明道士比起來差了近乎一倍,但他的戰鬥經驗卻是至明道士的數倍!
什麽是戰鬥經驗?
那就是豐富的臨場迎麵能力!
像是至明道士這樣沒有經曆過戰亂,且絕大部分的經驗都來自長輩調教、同門切磋的現代武人,在平頭老者看來也就是一朵沒有曆經腥風血雨的溫室“花兒”!
要知道從在戰亂年間活到現在的武人們,哪個沒有經曆過幾十甚至上百次的生死一線?
這些戰鬥可不是至明道士那般以境界壓人,從而屠戮的幾十位黑衣人們。
而是槍林彈雨中,一位位心狠手辣的同輩,甚至上代武人。
所以,其實之前兩位死在至明道士手中的老宗師武人很冤枉。
幾十年的承平生涯,已經讓他們發鬆了警惕。
這才被至明道士看似輕易的切瓜砍菜。
眼下那熟悉的血雨腥風,讓平頭老者沉寂了數十年的殺性複蘇了!
隻見平頭老者右腳一抬,在毫厘之間躲過了至明道士的這一擊斷筋之爪,隨後深吸了一口彌漫著鐵鏽味兒的空氣,滿是橫肉的老臉上閃過一抹遺憾。
殺心依舊,猛虎未老,可現在卻不是放肆的時候。
因為至明道士可不能殺,至少在得到真氣秘籍之前……是不是能的!
此間種種,瞬息之間。
隻見平頭老者將抬起的右腳朝著至明道士的腦袋再次踩去。
至明道士見此,身子向右一翻,在躲過這一踏後,左手對著平頭老者的襠部就是一記絕戶手。
至明道士的反應都在他的預料中。
實際上,即使手再快,力再大,但隻要沒有超過一定的極限,那隻是說是一些優勢而已,因為對於像是平頭老者這般經驗豐富的強人來說,一切盡在掌握中。
不過,平頭老者卻沒有選擇和他糾纏,而是足下微點,整個身子便向後著五米之外飄然而去。
人在空中,無法借力,這是武人決鬥中最大的破綻。
至明道士右手拍地,翻身站起,看著才退出一米之遙的平頭老者,便欲緊追而去一拳了解重創了他!
可正當他想動手之際,卻神色一變,往後退了三步。
下一刻,四、五張特質的灰白色囚網蓋地,百多發發麻醉子彈從各方降臨。
原來,就在至明道士一心與平頭老者糾纏生死之際,周圍的黑衣人們早已在各家老祖、師爺的統領下迅速恢複了秩序,並且退到了五十多米開外,圍成一了個橢圓,將至明道士和平頭老者等一幹人等圍在了中央。
看那架勢,就等著機會隨時下手,好立下這天大的功勞。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麽?
是體魄力量?
還是那些癡纏的感情?
不不不,都不是!
最大的區別是人會用腦袋思考,根據各種情況與自身的優勢做出相對應的解決之法!
這便是所謂的經驗,所謂的臨場變化,所謂的以弱勝強!
而平頭老者早就知道,他自身的經驗優勢固然強大,他甚至有信心能與至明道士過上幾十手而無損,但終有久守必失之時。
雖然他自問也能讓至明道士付出慘烈的代價,但他也不是傻子,明明知道自己這一方的真正優勢是人手,是那幾十位宗師武人,是那上千位全副武裝的黑衣眾人,那為什麽還要與至明道士在這裏一對一的拚死搏命?
那是要多莽的愣頭子才能做出這樣的事來?
反正,他是不會傻到與至明道士將什麽仁義、什麽武徳!
那是活下來的勝者才能在事後講的,不是現在!
所以他選擇了與至明道士糾纏幾招,故意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然後待到周圍人手都調配布置好了之後便急流勇退。
當然,即使身在空中他也預先做了些防備,護住了自己的周身要害之處。
這就是防著至明道士腦袋充血,什麽後果都不想的追擊他。
反正,左右不過就是斷個手腳、肋骨,這點傷.……他還受得住!
至明道士立在原地,舉目望去,卻發現平頭老者和其餘老者所站的位置似乎隱含規律。
忽然他腦中炸起一抹靈光,麵色猛的陰沉起來,生硬的吐出“八卦”二字來。
八卦?
沒錯,其實眾位老者所站之處皆有所意。
沒錯,如果從高空往下看,便會發現眾人所站之位組合起來便是一副八卦陣法!
所謂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立四海八方,是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事物與自然現象,象征著世界的變化與循環。
其分類方法如同五行,世間萬物皆可分類歸至八卦之中,這也是現代二進製與電子計算機的古老始祖!
而此八卦應至明道士而生,所以至明道士的正前方的平頭老者所立之處便是乾位。
此時眾人所擺出的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至明道士裝了進去。
至於其餘老者們則是站在八卦陣外,嚴陣以待。
至明道士見此,麵色漠然,心頭卻一片慘然。
事到如今,他已無路可走。
“不過既然逃不出去,那麽便自我了斷了吧?”
至明道士藏在紫色大袖中的右手不自覺的化為一掌,準備自我了結。
你們不是想要真氣秘籍嗎?
嗬嗬~
做夢去吧!
想到這裏,至明道士心頭不禁有些舒暢,可這依然掩蓋不了他心中的後悔。
命,每個人隻有一條,他自然萬分珍惜。
但作為修道多年的老道士,至明也不至於事到臨頭了還看不開,甚至生出後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