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民族飯莊
為慶祝家裡的這件大喜事,1月23日晚上,洪家沒開伙做飯。
趁著高興勁兒,洪祿承和王蘊琳宣布要帶大家下館子,直接把晚餐定在了王府井的「民族飯莊」,去吃涮羊肉。
所謂「民族飯莊」,其實就是京城家喻戶曉的老字號「順東來」。
這家一直位於「東安市場」京城的清真菜館兒,開業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
剛開始時,「東安市場」只是「神機營」荒廢的三十畝練兵場。「順東來」也只是賣黃土的丁子清在這裡開的一家粥鋪。
直到民國三年(1914年),丁子清從當時以經營涮羊肉名滿京城的「正陽樓飯莊」,挖來了紅案師傅鄭春榮,又在原地蓋起了三間青磚灰瓦的鋪面房。「順東來」這才改名為「順東來羊肉館」,經營爆、烤、涮羊肉。
雖然鄭師傅有一手可以把一斤羊肉切成四寸長,一寸寬,薄如紙張八十片的功夫,讓羊肉館生意很興隆。
可由於20世紀之初京城中回民有著窮苦人多的特點,「教門」中的商賈又有秉承教義,做公益,「寫乜帖」的講究。「順東來」並沒有就此變成只招待闊主顧的高門檻。
(註:乜帖Niyah,「教門」用語。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心愿」、「舉意」。指「教門」信徒在禮拜、封齋、施捨、朝覲宰牲、設宴待客、舉行紀念亡者儀式前,從內心發出或口頭表達的意願。有些地區「教門」信徒專指各種原因的施捨和對宗教的捐贈。)
它不但經營利潤高的飲食,原來物美價廉的中低檔食品也沒放棄。還照樣招待過去那些不太體面的老主顧、窮哥們兒。
後來隨著業務不斷發展,羊肉館的生意蒸蒸日上。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時候,「順東來」已經擴建為三層樓的規模。徹底超越了日漸沒落的「正陽樓」,成為京城首屈一指以經營涮羊肉為特色的大菜館。
解放之後,「順東來」也一直深受共和國領導人們的喜愛和好評。總理、陳老總、偉人都在這裡宴請過不少外國領導人。
1966年底,由於「東安市場」面臨改造。「順東來」便遷至「新僑飯店」營業,並因「運動」中的改名風潮更名為「民族餐廳」。
直至1969年新樓落成,「東安市場」變成了「東風市場」,「順東來」才又遷回原址營業,店名則再次改為了「民族飯莊」。
而今天洪家人集體光顧之時,其實正是「民族飯莊」職工最多,營業面積最大的時候。
它雖然仍為三層樓房,但卻已經達到了2700平米。
一二三層各有一個供百人進餐的大眾化餐廳。一樓設小吃部,供應奶油炸糕、乳酪、芝麻燒餅和各類甜食。二樓設有九個單間雅座。三樓有兩個高級宴會廳。
不用說,以洪家人喜靜的性子和不愛招搖的做派,以及剛獲得摘帽,懷揣一筆巨額財富還有點惴惴不安的心理。那一定是希望在二樓雅間里就餐了。
領導人專用?
那到不怕,洪衍武有經驗,兩盒好煙一遞,一盒前堂,一盒后廚就全解決了。
不過他這小動作可沒瞞過他老子。洪祿承看見了可是連嘬牙花子帶搖頭的。
洪衍武看在眼裡,本以為他爸爸又看他不順眼了,卻沒想到小心翼翼地一過問才知道,洪祿承原來不是沖他,而且感嘆如今餐飲業的服務差勁。
洪祿承嘴裡直念叨,「過去飯莊子講究三寶。廚工、跑堂和茶房。除了廚師手藝要好,跑堂的服務周到和茶房的知禮懂禮也是一樣的重要。我記得公私合營以後還不這樣呢?現在怎麼想要個合適點的座兒,還得賄賂堂倌兒呢?這是他們的本分啊?」
其實老爺子這麼想並不奇怪,主要是因為乾飯莊子就是洪家的老本行,這些毛病在旁人眼裡不算什麼,在他眼裡可就是比天還大的事兒了。
何況他也是太久沒下館子了。洪家一直窮得很,這麼多年,也就是上次壽敬方招待完顏允泰的那頓烤鴨子,他才作陪了一次。說白了,就是缺乏對社會環境正確認識,與時代有點脫節了。
洪衍武當然明白這一點。他也挺會說,幾句話就把「鐵飯碗」和「計劃經濟」的毛病給他爸爸解釋清楚了。
末了還說呢,「您是做老了生意的,這就是壟斷經營、囤貨居奇唄,不奇怪!這年頭,干好乾壞一個樣。您不給點好處,誰給您盡心辦事啊?不過您也甭急,慢慢看。單田芳不都說了么?天下分久必合,合就必分。什麼都是周而復始的。我相信,不正常的事兒早晚變回來!」
嘿,這下洪祿承就愣了。不是為別的,而是為了兒子這幾句話里透露出的見識。
無論是商業理論,還是對世界的理解,照他來看,就連讀了不少書的老大和老二就不懂。實在不應該是洪衍武腦袋瓜兒里能有的玩意。
老爺子自然而然就盯著洪衍武琢磨上了。這次可沒言聲,因為洪衍武類似的反常已經好幾次了。他已經不大相信兒子的信口胡柴了。
雖說最後還是沒琢磨出個究竟,熱騰騰的紫銅火鍋子就上桌了。可不管怎麼說吧,洪祿承倒是頭一次覺得洪衍武還真是他的親兒子了。或許,還是所有孩子里最像他的一個。
於是老爺子還沒動筷子,反倒先特意糾正了洪衍武一句。
「老三,你剛才有句話說錯了。你給我記住,咱們家過去是做買賣的,不做生意。買賣買賣,一買一賣,貨真價實。生意生意,生出主意,騙人懵事。這你可得分清楚了,以後別瞎說。」
這話說得很突兀,沒聽過他們剛才談話的人難免都有點莫名奇妙。
但洪衍武轉了轉眼睛,卻同樣很認真地應了一聲,「是。爸,我記住了。」
這讓洪祿承更感欣慰。
他現在是真覺得,自己或許一向錯看了這個兒子。這個老三除了小時候淘氣,恐怕還真不是一無是處。
人際交往上有能力,也足夠聰明,有的事兒更是一點就透,還是很拎得清的……
反過來和洪祿承也差不多。其實這頓飯,讓洪衍武對他的父親也是好感大增,頗為敬佩。
但洪祿承征服他的,可不是老爺子展露出什麼可斷天下大事的遠見卓識,或是什麼頗有高度的人生哲學。而是人人都會,卻未必懂得的一種學問,吃!
說實話,洪衍武吃過「順東來」不少次。
九十年代之後就別提了,除了價高,真沒覺得有什麼好的。
他寧可去吃「四季」,去吃「老五」,去吃「窯台」,去吃「福滿樓」,去吃「能仁居」,去吃「聚寶源」這些小店兒,去吃快餐類的「呷哺呷哺」和「海底撈」,去吃人均消費千元以上的創意火鍋「三十五號院」和港式火鍋「河豚湯」,甚至去吃用罌粟殼當底料,第二天保準兒辣屁股的川味火鍋「蜀王」。也不願意去這家正宗的京城老字號吃火鍋。
即使推脫不開,偶爾陪陪專門點這個名兒的外地客戶、外地官員來嘗個鮮兒,他也很少動筷子,真去吃點什麼。
那就不是錢的事兒。服務差得要命不說,吃的東西也落俗套,就連那碗調料都比不上別家的好吃。給他的感覺完全就是磨快了手裡的刀子,靠百年盛名,坐擁繁華商圈專懵外地人的宰客黑店!
要說重活這一回呢,他倒是感覺好多了。
因為這年頭想吃涮羊肉選擇不多是一,二來就是這年頭飯館子還秉承著一些老傳統。
首先羊就不是拿飼料喂的。那肉是真好,鮮紅鮮紅的,全是大自然孕育的小尾巴綿羊的精華部分。
「上腦」、「大三岔」、「小三岔」、「磨襠」、「黃瓜條」切得能透過肉片看見青花盤子的底紋。就沒有拿凍肉糊弄人這一說。
其次,那火鍋子也真是紫銅特製的,用銀炭旺火。不是拿黃銅爐子、酒精爐子、電爐子懵事兒的。這種傳統方式的涮羊肉那自然就香。真下筷子,肉片入鍋一燙即熟。絕不是煮,又嫩又香。
再有,這年頭的高湯好。涮羊肉的鍋子里料放有海米和真正的蒙古「口蘑」。那味兒是太鮮了。
糖蒜也都是自製的,足足裝壇三個月才用以待客。雖然用的是真糖腌制,外觀卻不發黃,白嫩鮮亮,脆而甜香,除膻解膩,生津開胃。
(註: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歷來是國內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如今真正的「口蘑」已經絕跡,這個詞僅代指為一種白蘑菇的種類了。和過去並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