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排山倒海(四)
隨著深入天師穀,吳離烽心中也在想,出了小劉村那麽久,自個兒都忘了,一般的電視劇主角不都應該是經曆了一些奇遇才能變強嗎?跳懸崖、鑽山洞、磕祖墳甚至包括掏鳥窩,這些吳離烽早在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做過了,而且還收獲頗豐,無邪劍譜》《九華神功》等等都找到了,隻是因為舅舅的阻止才沒有成功。
而如今雖然上了天帝山學藝,但這天師穀就在眼前自己竟然也沒有發現,真是可惜了這麽長的時間。
要是早知道穀裏麵有前輩,早點進不去不就得了?
隻聞聽風聲驟然而起,隨著吳離烽沒走入一步,都能感覺到來自天師穀深處的風更加詭異,而此時的天師穀也不再陰暗,轉而能隱隱約約看到來自天師穀穀頂的光,一道接著一道的照射到這穀底,但因為折射的原因仍然隻是幽幽的綠光而已。
吳離烽依稀記得剛來的時候,去找村裏周圍的荒山,到處扒山洞,那裏的林子都不怎麽密,樹也不高,唯獨的好處便隻有亮堂的很,能夠很遠就看到山洞。吳離烽還記得因為誤入熊瞎子洞逃過了好幾劫,若不是命好,現在也見不得娘親。
命好,好到了能上天帝山練武的境地,換做尋常的世家子,莫說一千兩銀子一天,一萬兩都上不了天帝山拜師學藝,更進不了老君閣、天師穀這些禁地,天帝山不是賣武功的地方,沒半點兒情分你隻能來上個香,求個簽算個命,真要進老君閣,路都找不著。
在綠光掩映之下,吳離烽漸漸看到前方沉靜的……雕像,那是一支軍隊,一支鐵甲騎兵,人馬都披著鐵甲,明晃晃的反射到穀壁麵上,但吳離烽眼見這些盔甲都有缺漏之處。
吳離烽自信已經走得很深,但天師穀卻遠遠比想象中的還要長還要深一些,眼前這支鐵甲騎兵,五騎一列的排,一直浩浩蕩蕩到吳離烽看不到的天師穀邊際。
待吳離烽走近,卻沒發現有任何人的樣子,沉寂還是照理沉寂,沒有一絲鳥語花香,老前輩呢?
突然一聲脆響,就在吳離烽身前不遠處的一匹雕刻戰馬,突然微微晃動,若不是吳離烽沒有感覺到地動,可能這就是地震的征兆,但並不是。
隨著那一聲脆響,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土崩瓦解,從鐵甲騎兵身上不斷掉落下來的灰塵漸漸埋到地麵上,隨著掉落的灰塵,吳離烽才發現眼前這支鐵甲騎兵,似曾相識。
突然吳離烽意識到,這不就是新治八年在行軍路上遇到的陰兵?吳離烽有些恍然,時光如梭,雖然才過去兩年,但仍然記憶猶新。
大地聲起,整片天師穀都不安寧起來,戰馬的響鼻聲此起彼伏響起,特別是塵埃之下,響鼻之聲更盛,在天師穀之內回響更多。
吳離烽看向當頭那員武將,原本插在左肩上的那兩根箭已然不見,那名武將盯著正站在眼前不遠處的吳離烽,吳離烽往前走出兩步,沒空端詳眼前武將,而是挺直身子對他問道:“前輩,你就是那名會排山倒海的前輩吧?”
那名武將橫眉看向吳離烽,眼中少了許多威嚴,說道:“本將不知道什麽排山倒海。”即使他死了,但仍然能夠從他隻言片語之間,發現他的武將氣息實在濃烈,一點也不像一個死人,倒像是生龍活虎的上陣武將。
吳離烽聽了納悶,這話不知道如何接下去,便問道:“將軍你可還記得我?”
“本將軍記得你,你就是吳離烽,對吧?”說罷,那名武將便下馬來,其後的數千騎兵也隨著他下馬之後跟著一起下了馬,整齊無聲,即使震動如此,也沒有一匹馬在此時打了響鼻。
在吳離烽看來,這些馬與這些騎兵,看著雖然是死人,但卻真的一點兒沒有死人樣子,下馬動作整齊劃一,有些騎兵缺了眼缺了肩膀,但卻毫不影響,靈魂支撐著身體,顯示不出肉體上的缺陷。
那名武將生前必然是金盔金甲,如今顯現出的卻是黃銅色,其光澤雖然黯淡,卻絲毫不影響它散發出來主人生前的威猛戰功。武將朝著吳離烽走過來,腰間的佩劍呼啦啦的響,一種石頭砸在石頭上的聲音,回響在天師穀內,除此之外再無聲音。
吳離烽看著他一步一步走過來,卻並沒有感覺到一點威脅的氣息,也就眼看著他走過來,隻見那名武將抬起手來,吳離烽還沒有動,卻看武將將手輕輕放在吳離烽頭頂。
吳離烽細眼之下看到,那名武將竟然流下了淚。
吳離烽沒動,隻是讓那名武將繼續將手放在自己的頭上,默然的流著眼淚,一聲不吭。
但就在此時,吳離烽卻在腦中發現了絕大多數的排山倒海的路數,源源不斷的進入吳離烽的腦海之中的不止是路數,還有徐雄清所說的心法,這種東西光口說沒有什麽大用,每個人有每個人對於心法的理解,最後的成就完全靠個人自己的理解,而在吳離烽腦中卻突如其來的加入了好像數十年的領悟一樣,並且還在源源不斷的疊加。
領悟這事兒,其實也不好說,個人的領悟不同,最後對於心法的導向也不同。人的武功基礎來源於心法,不修習心法的人光練武數十年如一日,也差不多隻是個五品境界,三品則是這個人的極限,還必須是個天才。
而修習心法的人就完全不一樣了,修習了心法之後,最低的境界也是五品境界,但三品並不是這個人的極限,因為有了心法的存在,就像搭房子一樣,基礎已經做好,那麽百十層樓都是能起上去的,何況,吳離烽的心法還是在這名武將領悟了數十年之後的,起碼致命了心法的方向,還讓他少了數十年的歧途。
一時三刻,心法的傳輸還並未完成,由此可見這名武將生前的功夫之高,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吳離烽並不知道傳輸心法用時這麽久該是多高的境界,但起碼已經不是三品可以做到的了,但這名武將看著年紀並不太大,由此可見也不止是一般人,照理說武將修習武功比一般人更為強大,如此的話,這名武將即使是一品的境界,也應該接近一品化境的本事了。
吳離烽對此心存感激,但仍然不知道這名武將為什麽會有如此高的武功,還有一點便是,為什麽要傳輸心法心得給他,非親非故的,哪有人這麽好心,就算是鬼魂,也應該有所求吧?
吳離烽靜靜等待,時間不知過去了多久,但顯然穀頂的綠光已經漸漸暗淡下來,似乎陽光已經落下來,此時卻從吳離烽的背後,也就是他來的地方開始傳來嘶吼的聲音,聽著極為淒慘,又特別淒厲,而且這些聲音在不斷朝著這邊靠過來。
吳離烽因為接受眼前這名武將的心法輸入而不得動彈,但此時五官卻極為的靈敏,能完全感受到就是天師穀剛入穀的那群厲鬼,此時的他們都變得無比的凶神惡煞,瘋狂的朝著這邊奔跑。
而在武將身後的騎兵此時也紛紛重新再次上馬,在一名副將的命令之下緩緩駕馭著馬往前走去,在經過吳離烽之後,馬速開始加快,前鋒的馬在不斷的加速,陰兵與戰馬同時發出巨大的咆哮聲,此時的天師穀異常的喧鬧,吳離烽若是在天師穀外,必然也察覺不到此時穀內發生的事情。
然而這樣的事,其實在天師穀內時常發生。
此時,陰兵騎兵發起衝鋒,全力朝著數千萬的鬼魂衝去,義無反顧。最前頭衝鋒的騎兵已經與開頭的鬼魂撞到了一起,接下來則是數不盡的對撞,在對撞之後雙方展開了鬼魂之間的廝殺。
而吳離烽此時卻仍然在吸收著來自陰兵武將的心法傳輸,一刻也沒有停下來,不是他不想停,而是在這個過程之中無法停留下來,而陰兵武將也隻是看著前方而已,並沒有因為雙方之間的廝殺而有一絲絲的異動。
天師穀雙方鬼魂之間的廝殺,已經持續一年多了,自從陰兵武將被天帝山收入天師穀之後,一直就占據著這塊天師穀內風水最好的地方,讓鬼魂不得寸進。
在黑夜,雙方鬼神之力都是最為強盛的時候,陰兵們由於怨氣存在故而還能夠接受軍令,但鬼魂們更加難以控製自己,到了夜裏便開始了向穀內深處的衝鋒,這也是慶豐真人不讓夜裏進入天師穀的原因,鬼魂尚且無法控製住自己,哪還會注意白天你是誰?
而在白天,雙方鬼神之力減弱,但同時也都開始恢複,由於夜裏的廝殺而產生的鬼魂傷痕,都會在白天裏重新治愈複蘇過來,然後繼續在夜裏進行廝殺。
不過陰兵依靠著騎兵的衝鋒,依靠著微陣型前進,在雙方的廝殺之中完全占據住了上風,這讓吳離烽看到了無論是人是鬼,武俠仍然難以逾越軍隊鐵紀帶來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