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幹澀的疼痛(下)
徐子怡心裏一愣,在他王建春心目中,她徐子怡竟然隻想要這個!?
她抬起手來,想要一巴掌打過去,卻被王建春把手抓在了半空中。
“徐子怡,你別再想著出手打我,沒有這個機會了!”眼珠子盯著徐子怡,眸子裏竟是憤怒和失望。
“王建春,你太欺負人了。我想要什麽?你不知道我想要什麽嗎?我在你心裏,就是這樣的女人?你太小看我了!”
“別把自己想得那麽高尚,你以為脫下膠鞋你就是貴族了?骨子裏,少不了農民那點小想法!”冷冷地哼了一聲,王建春把徐子怡推坐到了沙發上。
“王建春!過了這麽多年,你竟然這麽看我!當初你們家窮到掉底兒,我嫁給了你,你怎麽把我看得這麽不堪!
現在你當官了,有錢了,我呢?一個小下崗女工,沒能耐,沒本事,靠你生活了,你就這樣對我?!”
徐子怡的心一陣抽痛,她想跟原來一樣大哭大鬧,可看到王建春冷冷的眼神,她的心就像掉進了萬丈深淵。
“你說什麽?別跟我講歪理!想想你自己原來怎麽對我,怎麽對我家人,‘冰動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好自為之吧。”
幾句頗有深意的話,讓徐子怡失去了方向。
“怎麽,有別的想法了?我告訴你王建春,你想當陳世美,我可不想當秦湘蓮!現在也不是陳世美的年代!你整天不著家,不就是不想見到我嗎?不就是看不上我了嗎?那我謝謝你!
告訴你,王建春,我跟你扛到底兒!我看你能把我怎麽樣,隻要我不吐口,我看你是不是能甩得掉我!”
徐子怡不再像以前那樣又哭又鬧,而是十分冷靜地指著王建春的鼻子。
看著她眼睛流露出的憤恨,王建春竟感到一絲心悸。
“什麽陳世美秦湘蓮,胡說八道!我回家幹什麽,整天別人都欠你八百吊錢的樣子!”
“你整天不著家,還不讓我吊個臉子?有你這個老爺們兒,我又不能拿你當擺設!怎麽,想讓我守活寡?你想得真美,我告訴你王建春,你不用拿這種方法擠兌我!”撕了一點衛生紙,徐子怡把鼻涕擤了又擤。
王建春隻覺得一陣火氣竄上頭頂,他大力拉起徐子怡,也不顧她的掙紮,拉進自己的房間裏,推倒在床上,扯掉徐子怡的家居服,毫無前戲的進入徐子怡的身體。
“你不就想這樣嗎,好,今天就滿足你!”
……
“啊!”
幹澀的疼痛,讓徐子怡很不適應,淚水滑了下來。
她覺得,王建春離他越來越遠了……
本來想要的,得到了,卻更加空虛了。徐子怡呆呆地坐在床上,看著窗外的天空,幾隻鳥兒從窗前飛過,沒有停留,也沒有留下歡快叫聲。
【為什麽,心這樣的痛?】
王建春的話一遍一遍地在腦海中重複出現,徐子怡想忘記也忘記不了。
早晨,王建春一聲不吭,穿上衣服拿起手包就走了,徐子怡想他可能已經忘記了家裏早點的滋味了吧。每天在街上的早點鋪裏,喝碗粥或是豆漿什麽的,就去上班了。
總覺得自己為這個家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卻太少,是自己錯了嗎?徐子怡不知道。
她不清楚王建春是否還是原來的王建春,以前的他,不管自己如何,也不會像昨天晚上那樣對待自己,那樣的動作中,羞辱的成份大過其他吧。
而此時坐在車裏的王建春,看著窗外的景物飛快地後倒退而去,心裏也是異常地煩亂。
自己也算事業有成嗎?他曾經這樣問過自己,他把“事業有成”這個答案否定了。
芸芸眾生中,比他王建春有出息的人,比他王建春對這個社會有貢獻的人,多了去了,他算什麽呢?
隻是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的鄉鎮小幹部,拿著不多的工資,做著繁雜的工作。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到最後回到家裏,站在牆根下曬太陽。
這是大多數人的生活,也是自己的歸宿,王建春有時候連想都不敢去想。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如果把自己前三十年的樁樁件件翻出來,認真檢閱審視一番,能握到手裏的,能有多少呢?
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大開大闔,沒有大是大非,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一切,僅此而已。
那顆曾經躁動過的心,仍然不知疲憊地跳動著,帶著那些歲月,那些年華。
現在,他沒有自我,沒有家庭,隻有機器一樣的工作。他想靠工作改變上青坪。他並不高尚,工作中壓力越大,越能忘掉生活中的不快,工作和生活,有了工作之趣,便會少些生活之趣,人生就是這樣。
“王書記,王書記,王書記!”林羽翀喚著王建春。
“哦,什麽事?”
“辦公室打了電話,說今天下等縣裏有個會。”林羽翀道。他心想,書記這是在思考什麽呢?
“哦,知道了,今天跟向琪他們下鄉吧。中午以前回來就行。”
上青坪並不富裕,鄉裏的公車數量有限,王建春不打算把車輛據為己有。他明確提出,自己坐的車,其他副職一樣同樣有使用的權力。
有他在前麵作榜樣,劉明輝自然也會擺正自己的位子,書-記鄉長一樣霸一輛車,搞特權,以前王建春對此有看法,現在輪到自己主政了,他選擇站在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問題。
但同時也有一些負麵的聲音傳了出來。有人說,他為了博取好名聲;有人說,他做秀,有人說,他堅持不了幾天。
王建春第一次感覺到:原來像普通幹部那樣也需要勇氣!有些貪官,有些壞風氣,恰恰是後來叫囂、反抗的最歡的人慣養出來的!
他忽然想起創建“新朝”的王莽。後來將王莽頭顱當球踢的,與當初擁他為帝的,不是一波人嗎!
有的領導曾問過他這樣做的原因,勸他別跟別人整不一樣的。
王建春這樣回答他們:“上青坪窮,如果不這樣安排的話,鄉裏的車忙不過來,會耽誤事兒的!”
(說幾句心裏話:當風氣如此,‘出淤泥而不染’肯定是個PI話,不是人人都是聖人!隻有舊案是否被翻出來的區別罷了……堅決擁護總書記反腐倡廉。放到現在的官場環境下,王建春的情況也會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