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緋色仕途> 第154章 鄉長上位

第154章 鄉長上位

  “建春啊,我總覺得跟你沒處夠。工作拋到一邊,我欣賞的是你這個人。你年紀不大,但心胸卻寬,這個連我這老兄都佩服啊。現在,你主政一方了,可造成別忘了你上位的根本,做官先做人哪。”


  任誌永話中的意思,王建春當然明白。不管是做事還是做人,都得在一個誠字。這些年,對身邊的每個人,他都以誠相待,用向琪的話說,他們“王鄉長”不會坑人害人,自然人們喜歡跟他親近。


  “你還得記住一點,咱們這種人想再向上走,隻得靠幹了。這個位置,是個向上走的通道,你占住了這個通道的位置,就得用實力證明你還有向上走。


  話我不能說太明白。上青坪現在缺什麽,你最知道,不用說你也清楚。這些年,老兄我沒給你打下好底子,實在是能力有限啊!”


  任誌永這席話,說得王建春耳朵發熱。


  他能說什麽呢?任誌永已經把話點得很明白了。


  “扶上馬,送一程”,下一步,就得看自己的了。以前,一直是領導們怎麽部署,他怎麽去落實。而現實,他更多的是考慮到整個上青坪的發展大局。


  對上青坪如何發展,他不是沒有想過,也曾經寫過一些意見建議,但交給領導以後都石沉大海。


  主政一方,都得求一個穩字,畢竟,在大風大浪中前行的,都是素質超常的。


  桑提亞戈(《老人與海》)喜歡在大海中戰鬥,他是一個人。王建春不同,他得對整個上青坪的幾萬人,對上青坪的未來負責。


  即便在上青坪工作多年,犄角旮旯都走遍了,可世事如棋,要說一點變化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上任以後,他必須再把各村的情況摸一遍。


  上青坪工業基礎十分薄弱,這不單是一個上青坪的問題,整個青山縣都是如此,要想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起來,依靠工業不太可能。


  縣-委這些年也有大手筆,在縣城南部上了一個工業區。把招商引資的任務都作了分解,還專門成立了招商辦,直接對縣長負責。雖然動作不小,但取得的成果並不樂觀。


  工業區已經建立兩三年了,但隻有幾家小企業矗立在那裏,還大部分是高能耗的企業,汙染大。但縣裏能有什麽辦法?

  為官一任,自然得有點拿得出手的東西,可青山縣不靠海,又不是交通要道,靠什麽去發展呢?

  那些精明的商人,不會把錢白白扔在這裏。他們看重的,是回報!


  許多年後,王建春回過頭來觀察,才歎息時代的局限。“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他知道這些概念時,早已滄海桑田。


  2006年的王建春,把上青坪放到了青山縣整個大盤子裏去考慮,上青坪是離青山縣比較遠的一個鄉,但從某個角度來說,卻有一個其他鄉鎮比不了的優勢,就是從南部擦過的國道。


  這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優勢吧,看著青山縣的地圖,王建春擰眉思索著。


  新上位的鄉長,是從上麵派下來的,原來在縣-委辦公室當副主任。王建春認識他,但不是特別熟悉。


  一回生,二回熟,兩人都在領導身邊當過“差”,行事風格有些相似。雖然這位鄉長比王建春的年齡要大,但他很會擺正自己的位置,到底是領導身邊的人,知道自己是吃哪碗飯的。

  王建春剛上任,便訂下了一個新規矩:每個周一的下午,都要開一個班子的例會,例會的內容就是總結一下上周的工作,然後對一周的工作進行安排,及時總結,及時調整,重要情況及時進行溝通。


  這個例會製度,是他在府辦工作時向林峰學來的,效果相當不錯。


  “王書記,我看咱們鄉裏應該有一個發展戰略,咱們就圍繞這個發展戰略擺布工作。”王建春主持的第一次例會上,鄉長劉明輝便提議道。


  劉明輝沒在鄉鎮工作過,不太了解鄉鎮的情況,原來當過老師,後來一直在縣-委工作,看問題的角度肯定與一般的鄉鎮幹部不一樣。


  王建春沉聲道:“嗯,我也有這個想法,幹事兒總得有個目標,這個目標是長遠的。發展戰略看上去挺簡單,實際上蘊含的內容很多。大家都來談一下想法吧,今後我們的工作如何開展,戰略如何確定。”


  【這個小王書記很老道。】劉明輝挑眉。


  這次調整,上青坪的領導班子變動不小。


  人大主席仍然是王世遷,副書記由夏天雄接任,田曉燕、陳鐵鋼為副鄉長,尹玉厚調到其他鄉鎮任副書記,秦數為紀委書記,組織委員蘇林茂,其他鄉鎮調任;宣傳委員向琪——原來的辦公室主任;武裝部長王亞昆——原來的財政所長。


  田曉燕沒有調走,這倒出乎王建春的意料,依她的能量,調走應該比較正常,最起碼,到哪個縣直單位當個副職,是完全可以辦到的。


  王世遷談完以後,其他副職按照各自的思路,都一一作了發言,有的長有的短,都有一些觀點,但從這件事上,王建春看出了人與人能力上的差距。


  當一個好的鄉鎮幹部不容易。


  一得能說會道,憑一張嘴把死人說活,把活人說死,否則的話,應付不了村裏那些巧舌如簧,無理辯三分的人。


  二得會辦事,一丁點想不到辦不到,就會有演變成“大事件”的可能性。得會舞文弄墨,幹了什麽怎麽幹的幹到了什麽程度,都要通過鍵盤敲打出來,好讓大家都能看到你的“政績”。


  其他的能力還得有,比方說喝酒,再比方說會拉家常等等,“一招鮮吃遍天”,做農村工作,你總得有這“一招鮮”當立身之本,否則的話,隻得有哭的份兒,被累得哭,被氣得哭,被冤得哭,被喝得哭,被纏得哭……


  徐子怡仍舊對王建春的上位不冷不熱。一來,王建春升遷,肯定更不顧家。再者,自家老公的能耐,當再大的官兒也理所應當,她都習以為常。王建春剛調去下青坪的那種喜悅,再也不會來!

  但這次她學聰明了,沒有挑事兒擺臉子。


  母親被她送回去了,老太太什麽事兒都愛管,而且也不向著她說話。她知道這是老太太的智慧,怕王建春更跟她對著幹,可有些話有些事,當著老太太不能說不能辦,還是三口之家好。


  本來,王建春不願意老太太回去。老太太在這兒,最起碼有個能震住徐子怡的人,她這一走,自己水深火熱的日子又要來了,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有勇氣去應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