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那不為人知的往事
李牧雲也是在幼時,翻看師門手劄的時候偶然翻閱到這部塵封的曆史。那時的他,也被這位前輩的絕世風采所打動,心生向往。
當時還年幼的他,通過文字感受到這一切後,覺得神奇,便默默記住了其中的內容。不是刻意為了日後能夠將此修煉成功,隻為了紀念那值得謳歌的崢嶸歲月而已。
而這位前輩在臨終之前,才緩緩地將這段往事和盤托出,並且自己親手將《歲暮神訣》刻印在案。
然而每一個修煉此功法的人,必先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本命太歲。依此進行性命雙修。按照這個條件,鬼麵樓開展了漫長的尋找太歲的旅程。
但是,太歲這種世之奇偉之物,又豈是那麽容易能夠獲得的。
於是乎,盡管鬼麵樓上上下下自此以後不斷派遣高手探名山,訪深幽,卻皆是一無所獲。仿佛這種東西來自虛無,也歸於虛無,從來不曾出現過一般。
在耗費大量的資源之後,縱使是鬼麵樓,也無法承受這樣的損失,於是搜索工作便平緩了下來。畢竟一個門派的興榮,是很多因素共同努力的結果。
李牧雲沒想到機緣巧合之下,竟然能獲得無數先輩都沒有獲得的一個太歲。此時他內心的激蕩是可想而知的了。
想著擁有太歲之後,就能修煉《歲暮神訣》,從而走上人生的巔峰,李牧雲整個人都不禁開始顫抖了起來,不是他內心不夠強大,是這份機緣實在太驚人了。
雖說以上都是武林之事,其實那位前輩在世俗界也擁有很大的名聲,當初他劍出深山,有一腔報國之意,卻中道崩殂,不得不退隱山水之間。
李牧雲讀過那位前輩的許多作品,而所有作品中讓他最是神往的便是那一首: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李牧雲一直覺得這首詩文筆優美,對仗工整。寫出了身為刺客的另一種磅礴大氣,那正是屬於鬼麵樓的一種精神。更是寫意風流之中,將鬼麵樓世世代代所傳承的意境完美的表達了出來。
是的,當李牧雲上學之時,第一次在課本讀到此詩,認識到李白這個人物之後內心的震驚真的是沒讓他當場吐出一口老血。
他是萬萬沒想到堂堂詩仙李白竟然會是鬼麵樓的一位前輩,在史料中,他明明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詩人啊!
但是曆史記載的東西往往都不盡真實,帶有許多水分,最後的真相都是禁不起人們細細推敲的。
仔細一想便可知道,若李白真的是一位瘦弱文人,又如何能輾轉沃土千裏,在整個泱泱華夏都留下自己的身影。
然後從其《蜀道難》、《夢喑天姆吟留別》等作品中,更是可以看出來。若是沒有身臨其境,詩仙又如何能夠寫出如此磅礴大氣,沁人肺腑,以至於千年之後的後人都讚不絕口的文字呢?
眾人皆知蜀道難,卻都被李白的文意所吸引了,卻忽視了他是如何登頂蜀道。那可是蠶叢和魚鳧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在達到的地方啊。卻在他的筆下寫意風流,仿佛不過是一次簡單的短程旅途一樣。
加之李白更是有詩劍仙這一稱號,在當時武道大興的時候,若是沒有兩把刷子,敢有這樣的稱號傍身,怕是第二天就埋骨荒山之下了。
故而諸多野史,皆盛傳李白擁有一身絕世武功,在當世天下,那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並不是無的放矢。
李牧雲也不得不感歎,很多時候正史往往都是統治者維護統治的工具,其可信度大多有待商榷,往往那些看起來不著邊際,有時令人啼笑皆非的野史,才是事物最真實的本來麵目。當初日本鬼子攻打進中華,占領土地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放學府,進行意識心態上的抹殺。
這一切也正如歐洲的那位魔王所說的那樣:“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裏下手。”
中華民族都走到今天,是經曆無數的磨難的。無論是崖山以後,已無華夏,還是明亡以後,再無中國。這些聽起來聳人的話再怎麽流傳,隻要我們留住我們的根,留住我們文化的核心。
比如《道德經》、比如《論語》,隻要這些築成我們偉大民族的根還在,我們就永遠不可能消沉,永遠不可能被摧毀。薪盡火傳,連綿不絕。
“非所能也,心向往之。”
當然,對於劍仙李白,李牧雲心中的震驚和仰慕從大到小從來沒小過。
所謂正史上李白最後喝醉之後入水橫死,簡直是無稽之談,令人恥笑。那隻是他對於世俗已經心灰意冷了,以炸死逃離公眾視線的一種方式而已。
至此以後,李白完完全全脫離世俗,成為了一名遊山玩水的山村野夫。不複當年貴妃酌酒,力士脫靴意氣風發,一度顯得消沉頹唐。
然而世間之事,往往講究的就是一個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李白失意於朝堂,最後自我放逐於山水,完完全全地脫離世俗,意誌消沉之際。也就是在那一年,李白在長白山山脈中發現了讓他能夠在修煉界叱吒風雲的太歲。
那一年,李白剛過六十,在那個時代世人的眼光中,他或許已經是個垂老之年的老人了。
然而,在古人眼中,天幹始於甲,地支始於子,天幹與地支循環相配,組成循環。世間萬物中的一切,都在這個循環之中。
六十而為一甲子。
此時的李白正應了那一句:歲在甲子,天下大興。
至此以後,這座天下,便是他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