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說囈語的母親
昨晚上剛到老家,聽父親,母親生病了,有一個星期了,還沒好,總夢話,打個盹也夢話。我知道,這是指囈語。以前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囈語,是一個醫學詞匯,指睡夢中話,吐字不清,意思不明的症狀,也指夢話,比喻糊塗荒唐的話。多因心火、膽熱或胃氣不和所致。久病虛衰出現囈語,稱為虛囈,多為神不守舍所致。 現在是第二中午了。我就在母親身邊陪著她。 母親坐在沙發上,一會兒就睡著了,一邊不斷地“哼,哼”,一邊夢話。一會兒,“去把飯吃了吧,你不吃”(我早上沒吃飯,母親記著呢)。一會兒又,“沒菜,炒個菜……”(早上吃飯的時候,我讓父親把菜吃完了,母親都看在眼裏。) 問過父親,母親看過醫生了,開了點藥。 我看見屋子的櫃子、窗台上,被各種藥品占據,林林總總,一大堆。以前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到吃藥,記得時候最怕吃藥,太苦了。於是,一生病,母親就帶我去打針。打針疼啊!怎麽辦呢?村裏有兩個醫生,一個打針疼,姓雷,一個打針不疼,姓韓。所以,經常去找韓醫生打針。 為啥韓醫生打針就不疼呢?現在回憶起來,其實是因為他麵相好,見孩老笑,我看見他,就很開心,開心肌肉就放鬆,所以不疼。 雷醫生麵相比較凶,孩見了害怕,加之以前有疼的“經驗”,所以第二次、第三次打針就更疼了,惡性循環,一見他就緊張。肌肉緊張,可不就疼嗎?? 後悔當初沒被醫藥大學錄取,去了部隊。不然,我現在就能給母親醫治了。 眼瞅著母親囈語不斷,嗓子也不利索,心裏實在不是個滋味!